第116章 行路人-佛经

其实,袁峰觉得,自己有些羡慕[玄寂]。

不是羡慕他自己,而是他来到此世之前,那个真正的玄寂。

可是玄寂不就是我自己吗……袁峰忍不住叹息起来。他一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忘记]了玄寂,还是[夺舍]了玄寂。

杨九天一定对玄寂很好,好的无微不至,宠的无法无天。袁峰当真好生羡慕,他甚至有些难过,因为感觉这种宠爱像是自己从玄寂那里抢来的。他不知道九哥如果知道真实的自己,还会不会这么喜欢。

“哥哥……”袁峰忽然道,“你喜欢的,真的是我吗?”

阿九微微愣了一下。

“这话又是怎么说?”

“我不记得过去什么样子了。”袁峰难过道,“有没有可能,我根本不是玄寂,只是个孤魂野鬼。”

他正伤感着,阿九却伸出手来,将他拉过来轻轻圈在怀里。

“别不安,”他亲了亲袁峰的眉骨,“我不会认错的。而且,魂魄是没那么容易被夺舍的。你不是孤魂野鬼。”

“我不是吗……”

“不是。”

阿九安慰着他,反反复复,看他不开心就浅浅吻他。

“你就是玄寂,只是不记得过去的玄寂,但不代表你就是假的。”他道,“也许总有一天,会再想起来的。”

“我很羡慕从前的玄寂。”袁峰闷声道,“你那么好,我根本舍不得放开你。他怎么舍得伤你。”

阿九又愣了一下。他的手臂一下子就收紧了。

“我好吗?”他在袁峰耳边问,“我很好吗?”

“很好很好。”

“太好了……”

一种幸福感满上心头,让阿九心悸的无以复加。他很高兴,高兴得几乎要疯了。

“我好高兴……”他低语着,“我好高兴……”

“哥哥,不能大喜大悲,”袁峰想起他说过的话,便立刻提醒道,“好哥哥,别起情绪。”

他在关心我。阿九抱着他想道,能感觉到心上人对自己的钟情和在意,他实在情难自抑,低头凑近了袁峰的嘴唇。

就这样磨了他好一会,才恋恋不舍地放开他。

“什么时候和我成亲?”阿九问。

“我不知道……”袁峰小声道,“哥哥……做主就是了……”

“那就今天?”

“胡闹!”袁峰一下子甩开了他的手,“我都不值得你认真筹备一下吗!我生气了!”

他又发了脾气,还转身就走,但阿九却完全不介意。他只是看着袁峰,兴趣盎然地笑。

“我们走吧。”他道,“先陪我去祭祀我那些兄弟们。”

*********

袁峰和他一路走着,不多时,便来到了当初发现杨九天骸骨的那处地方。

先前他们就是在这里被毒人包围,险些丧命。此地如今仍是残留着许多痕迹,就连不远处的青石板上都有尚未消失的血迹。

九哥当初……就是在这里出事的吧。袁峰想。

他看着阿九将箱子和包裹放下,之后逐一打开。他带了许多坛酒,还有糕饼和果品,甚至还有一叠纸钱和一只香炉,被他用土堆满,上面插了三支香。

那日阿九领着一小队人马执行一项机密的任务,却在半路遇上了敌军大部队。众将奋勇抵抗,全部阵亡,连同他一道暴尸荒野,有许多人连尸首都没有留下。

“辛苦了。”阿九低声道,“便以忘川做酒,敬你我一世同路。”

袁峰帮他一起将那些供品摆好,将酒也堆在了一起。没有墓碑,就随便找了一块大青石,权当是无名碑。

“不是所有弟兄都有我这样的运气。”阿九道,“还能回返这寂寥人世。”

他说着,认真地作揖祈福,默默祝祷。袁峰同他一道祭奠,之后撒了一地的纸钱。他看着那纸钱飘飘落下,双手合十,轻声念诵着佛号。

“愿诸英魂离苦得乐。”他喃喃道。

阿九将烈酒洒落在地上,之后摔碎了酒坛。他静默地站了一会,没有动香和酒,却将供品重新包起,递给了袁峰。

“那边有些灾民。”他道,“拿去给他们吧。”

“可是……”

“已经祭过了。我相信,兄弟们都吃到了。送给别人吧。”

袁峰看着他,点了点头。他拿着那些食物,走过去分给了洛道那些赶路的灾民。

做完这些后,阿九便招呼袁峰回来,带着他一道去找车夫。这一次轻装简行,他的步伐轻快了许多。

“哥哥,我记得,你有一只小狼来着。”袁峰道,“先前看到过一次,但是就再也没看到过了。”

“雪影是吗?”阿九点头,“是的,是我一直养着的狼崽子。它去替我办事了,办好了会来找我。找不到我就会去天策府等我。”

“它是去办什么事了?”

“我总是怀疑,当年我身陨洛道,是有贼人泄密。我复生之后,也一直在追查此事。”

“有定论吗?”

“还没有。虽然有怀疑对象……但没有证据。而且我的记忆也有缺失,总觉得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没有想起来。”阿九道,“且慢慢查吧,毕竟也是几年前的事了。”

“哥哥怀疑过是我,对吗?”袁峰问。

“……没有。”

“哥哥撒谎。”袁峰凑近他的脸,“那现在哥哥,还觉得是我吗?”

“我从来不相信你会这么做。”阿九道,“你为什么要杀我呢?我对你那么好,我想不出理由。”

“也许是受不了你的好,觉得令人窒息?”袁峰故意猜测道,“哥哥,如果真的是我,那我当真是个恶人啊。”

“如果真的是你,我就杀了你,再去陪你。”阿九道,“不过如今我可以确定,不是你。”

“为什么?”

“因为……”

阿九说着,忽然停下了脚步。他犹豫了一会,还是打算告诉袁峰。

“因为你也出事了。”他道,“在我之前。出了很大的事。”

“我也出事了?”袁峰吓了一跳,“我怎么会出事,我看……都好好的啊!”

“如果不出事的话,你会忘记这么多事情吗?”阿九反问。

这下袁峰说不出话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失忆,他只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角色互换了身份,仅此而已。

但他没想到,似乎这里发生的事……远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我出了什么事呢?哥哥知道吗?”袁峰问。

“我……不知道。”

“哥哥又撒谎,”袁峰靠近他的脸,“哥哥不告诉我的话,我就……”

阿九吻住了他。他亲了袁峰好一会,才又慢慢放开他。

“见你的每一刻,都想亲近你。”他对袁峰道,“我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知道……你受了伤。”

剩下的,自己也不知道。因为那之后不久自己就埋骨洛道。再醒来后,依然是满目荒凉。

“不然一起去寻个真相吧,”阿九道,“寻一寻过去发生之事。”

“好啊。”袁峰笑道,“说不定……会牵扯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来。”

他说着,挽住阿九,和他一道朝车夫处走了过去。

洛道的车夫多少还是很好找的。两个人紧赶慢赶地走着,有半个时辰也到了地方。那车夫精瘦精瘦,面色泛黄,正在想着什么,见有人来做生意,就问两位老板要去哪里?

阿九开口正要说五毒,却听到袁峰对他说去洛阳。

“先带你去看大夫。你的眼睛。”袁峰安慰着他诧异的眼神道,“不会太久的,看完了我们就走。”

阿九想了想,也点头同意了。他们坐上马车,一路穿过硝烟弥漫的洛道,朝着熟悉的洛阳城进发。

这里的长安始终是长安,所以洛阳也依旧是洛阳。但袁峰知道,终有一日它也将陷入战火,但它对自己来说这可是最熟悉的地方。少林本来就离洛阳很近,当年做任务什么的几乎都来这里,也是在这遇见了许多人,留下了很多属于过去的回忆。

而当乱世拉开序幕后,袁峰很久都没来过了。直到亲身进入这个世界,才又面前窥见了那昔日的繁华盛况。

上车之前,阿九看着袁峰,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旭还在少林是吗?”他问,“你……要顺路回去见他一面吗?”

“哥哥想见他吗?”袁峰问。

“说实话,想。”阿九道,“但是……相见不能相认,也很痛苦。”

袁峰明白他的意思。他身魂不稳,又是别人的身份,只怕此时见了……不是杨旭日被吓死,就是他情绪波动太大被折磨死。

“还是不见得好。”袁峰道,“晚些时候吧,晚些时候,我回了少林,你也好一些了。我来安排你们见面。”

阿九看着他,点了点头。

“好。”

**********

离开洛道时,袁峰和阿九两个人坐在车上,迎面吹过来的风很清爽,却总还隐藏着那么一丝惆怅。

其实袁峰总嘲笑阿九爱吃醋,可仔细想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自己也没比他好多少。

他不想承认。但是……他在吃小旭的醋。

杨旭日是杨九天的弟弟,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同出一父。小旭说自己是被哥哥一手带大的,每次提及,都十分难过。他惦念着自己的兄长,看得出他很依赖杨九天。所以想必……杨九天一直都把他照顾得很好。

所以袁峰觉得,在杨九天的心里,是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全部都给自己的。必定有一块地方,甚至很重要很柔软的一块,是留给小旭的。

“有哥哥真好。”他忽然道。

“我也是你哥哥啊。”

“不一样。”袁峰摇头,“我们两个……是……”

“夫妻。”

“住口!”

袁峰觉得很羞耻,急忙抬手打他。阿九也不躲,只是看着他笑。

“难道不是?”他拉过袁峰的手道,“其实我认识你……已经很多年了。在一起的时日有限,相识却很久。”

“是吗……”袁峰喃喃着,“那真的太好了。”

他仍是有些怅然若失。阿九看出了他的心里的郁结,想安慰一番,眼睛却落在了他的手腕上。

袁峰的手腕上戴着几串佛珠,其中一串黑色的做工十分精致,大如丸药,上面还镌刻着鎏金的经文。

“这佛珠是无云给你吗?”阿九问。

“真识货。”袁峰笑道,“就是无云师兄送的。好像先前……是左枫送给他的。”

“你这个佛珠可是积年的古董了。”阿九道,“传了不知道几代,还个个都是有名的和尚。也不知道左枫是怎么求到它的,而且……估计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材质。”

他一语中的,袁峰顿时就哑口无言了。他有些不甘心被九哥看扁,于是抬起手嗅了嗅,闻到一股浓郁的檀香。那味道非常好闻,显然留香持久,经年不散。

“是檀木。”他言之凿凿地说。

“是檀木没错。不过檀木有很多种,是哪种呢?”阿九问。

“这……”

“一个和尚,连这个都不知道可是会被人笑话的。”阿九笑道,“呐,听我说,你这个是青龙木,普遍叫法是紫檀,只有云南才有,非常稀少。檀木可以安神,辟邪,保佑平安,戴着它对你有益。”

“这明明是黑的,怎么会是紫檀!”袁峰不信。

“盘得久了,自然通体发黑,不足为奇。你若是在日光下看,应当还有些紫绿色。夜间看它自然就是黑色了。而且这上面还刻着经文,若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长阿含经》。”

“你怎么知道?”袁峰大吃一惊。他在这地方,好歹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和尚,此时在这个人面前竟然显得一窍不通。

阿九却只是笑,他转头看了看前方那条颠簸的小路。

“北传佛教有四部阿含。”他道,“佛教讲究因果,昔日琉璃太子即位成为琉璃王,杀释迦族九千九百九十万人。他的故事,就记载在《长阿含经》里。你手上的佛珠,刻的就是这一段经文。”

袁峰依稀记得,自己在藏经阁抄经的时候,似乎抄到过这部经文。原文非常繁琐,抄得他昏昏欲睡。但他并不知道,有另一个人也经常去藏经阁,翻开每一部典藏经书翻阅,一看就会看整整一天。

杨九天的佛性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他有极端和执念的一面,但是……此人在佛经上却很有天赋,无论什么经文,他都能够沉下心来,仔细参悟。

他告诉袁峰,琉璃太子的故事,起源于《长阿含经?释种灭宿业缘记第十八》。传说世尊在时,释迦族将一位婢女的女儿当做族人嫁给波斯匿王为王后。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小时候去释迦族玩耍,却被释迦族人呵斥为女奴的儿子给赶了回去。于是太子很生气,决心要报复。他有一个谋臣,叫做[好苦梵志]。他对这个人说我记住了今天的屈辱。

波斯匿王死后,琉璃太子成为了琉璃王。好苦梵志提醒他该去打仗了,于是他就浩浩荡荡组织了一队人马前去讨伐释迦族。来到目的地时,琉璃王看到世尊坐在一棵枯树底下打坐,就问世尊你为什么不找个枝繁叶茂的非要找这么个枯枝朽木?

世尊回答说,我家人在这里,他们庇护我让我觉得安心,胜过一切茂盛的枝叶。琉璃王就说那今天算了,你既然想护着你族人我就先回去了。然后他就走了。

其实本该是个好结局,但是架不住好苦梵志的挑唆,琉璃王最后还是狠心决定出兵灭掉释迦族。世尊坐下有十大弟子,比较有名望的是舍利弗和目犍连。目犍连表示我愿意出面保护释迦族不让世尊的家人被杀死。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几乎没有做不到的事。

但是世尊却阻止了。他说了一番话,大致意思就是没有必要,阻挡他一次挡不了第二次,更何况这是释迦族轮回至此要受的果报,他们自己的罪业自己要偿还。更何况千百年的时光,释迦族只记得如何参拜佛,却忘了为何要参拜。空在口中说着信念,却也不再记得何为信念。

但是目犍连不忍心眼见着杀戮而不阻止。他没有听世尊的话,施展神通救了四五百人,也有一说是四五千人,装在他的钵盂里带出了城。

而琉璃王那边也没闲着,好苦梵志对他说你尽管杀吧,释迦族都是一群只懂参拜的痴汉。琉璃王于是就要来硬的,当时城里有个人叫奢摩,他独自站到城墙上应敌,能以一敌十,十分勇猛。

但释迦族人却对他说你瞎参合什么,你为我们不懂打仗吗,我们能打败他们但是我们不杀人,杀人会进地狱。你还是别在这丢释迦族的脸了。于是奢摩就走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杀人手段太过残忍,阿九没有多说。

而那时候,琉璃王的外祖父叫摩柯男,也是释迦族人。摩柯男对他我去潜水,在我浮上来之前请你让我族人自由地离开。琉璃王同意了,于是摩柯男就潜入水中,一直没有上来。

眼看着释迦族逃跑,琉璃王就很奇怪摩柯男怎么还不浮上来,结果一看,外祖父将头发绑在树上,已经沉湖自尽了。他就有点后悔,心说我外公都死了,或许我不来这里就好了。

目犍连一直看着这一切,他对世尊说我也救了人。世尊说你打开钵盂看看,他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的人全都已经死了。

而这时候琉璃王想得到释迦族的五百侍女,但是被辱骂说是女奴的儿子。于是他又用残酷的手段把她们杀掉了。她们死前喊着如来的名号,后来世尊便庇护了她们的亡灵。据说这五百侍女前世曾经是和尚,曾咒骂过其他的出家人,结果她们的下场和她们咒骂的字句几乎相同。

世尊来到释迦族废墟,对众弟子表示以前常来这里说法,如今不会再来。他还说七日之后琉璃王必死。

后来琉璃王果然坠入了阿鼻地狱。众弟子就问世尊缘由,世尊说,以前罗阅城有个鱼村,人们很饥饿就捕鱼吃。鱼都快被吃光了。当时有两条大鱼躲在芦苇丛里说我们都是水里的,又不是岸上的,这些人竟然吃我们。后来这两条大鱼也未能幸免于难。

那时候村里有个小孩,不捕鱼但是很愿意看别人捕。他拿着棍子敲了大鱼的头三下。这小孩就是世尊,罗阅城就是后来的释迦族,至于两条大鱼,一个是琉璃王,一个是好苦梵志。释迦族灭,世尊则头疼三天,如被石头压一般。

事情有因才有果。但世人因为忘记了前世而看不破今生的痛苦灾病。但世界之大谁不是活在当下,没得推托。

阿九给袁峰讲了这个故事,语气平淡,却听得袁峰心惊肉跳。

“哥哥为什么跟我说这些?”他紧张道。

“从前你和我说,你很喜欢佛经里的故事,甚至胜过经文本身。”阿九道,“但我觉得,经文本身就是故事。所有的东西,就记载在那些故事里面了。”

“可你……为什么……”

“为什么会看佛经是吗?”

阿九说着,握紧他的手,轻轻摩挲。

“为了接近你啊。”他道,“就只是如此。”

爱屋及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剑三策佛穿越]携我小僧走长安(重发)
连载中观尘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