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耗费最多的共有四注:一是买地;二是购买木料石材;三是工钱;四是后期装修。
买地的费用已经省了,不提。
后期装修费用,也有许多俭省办法。
譬如竹树山石、亭榭栏杆,皆可从贾赦所居荣府旧园就近挪来;譬如园中活水,可以从贾珍会芳园引来,无须再引;譬如去姑苏采买女孩子、购入乐器行头、置办灯烛帘帐等等,因金陵甄家收了府中五万银子,可以直接支来使用……
这两注算起来,从中公掏的银子有限。
剩下的,就是购买木料石材,以及给工人的酬劳,其中,木料石材是修建的基础,起园子要用,修路要用,盖房子要用,打家具也要用……
自然占了大头。
到了花大钱的时候,贾赦、贾珍等俱不说话了。
贾政无奈,问道:“赖叔,您算算,这两注各自大约花费多少?”
老赖算了半日,道:“若要盖的快,至少也得一年,其中,督造、木匠、铁匠、石匠、船匠、篾匠、绣匠、皮匠、染工等都要聘人,二三百能工巧匠,一人一日平均一两银,加起来花费十万两上下。”
“园中建筑除主楼大殿外,约有十处住所,另有水榭亭台等二十多处,因是皇家园林,不可马虎轻慢,采用的木料石材皆不能出差错,怎么也得花四十万两银。”
“另外,像修路铺桥、建船造堤等,也得花十万两银,其他杂七杂八如购买奇花异草、水鸟禽鱼之类的琐碎花费,也按十万两银算,总共算下来,约计七十万两银。”
贾政闻言,沉默不语。
光基础设施就七十万两,若要装潢精美,显现皇家气度,还得再花三十万两。
这就一百万两了,省亲当日花费是巨头,至少得再筹备五十万两,后续每年还有维护费用……
荣府祖祖辈辈积攒下来中公财产共二三百万银子,为了贵妃省亲,耗去一多半,真的值吗?
贾政一时陷入迷茫。
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等见状,面面相觑,不好说什么。
这意思,到底动工还是不动工呢?
贾政没点头,此事便冷了下来,两日后,忽有王子腾的书信传来,打开后,上头只有两个字:圣心。
贾赦、贾珍等忙来劝贾政,皆说元春已封贵妃,家族飞黄腾达近在眼前,就看能不能把握住了,然后,又举出甄家接驾四次的例子,虽为皇家花了不知多少钱,但皇上把江南织造的肥差给了他们。
再者,王子腾已是一品大员了,他的话,还能有假?
你一句,我一句,说的贾政心里不免动摇。
…………
贾敏听到风闻,当夜,与林如海谋划一阵。
次日,贾敏来府中拜见贾母,之后去见贾政。
两兄妹交谈时,不免提起元春封妃、省亲等事,贾敏管其言、查其色,见贾政已下定决心建造省亲别院,又听他说已派贾蔷、贾蓉等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料不能劝。
贾敏心知肚明,元春封妃,皆因王子腾在背后推波助澜,贾家已入了套,这里面的事又涉及到皇权政斗,即便贾政是她娘家二哥,她也不能直说。
贾敏知虎行山,沉吟片刻,仍旧劝了几句,贾政有些不自在,含含糊糊推道:“三妹既已嫁出去,贾家的事就不用多管了。”
贾敏便知,她二哥贾政已被眼前元春封妃的大馅饼迷住了眼睛。
她还是蛮了解她这个二哥的。
虽说贾政看起来清正方直,无心于功名利禄,每日与一众清客相公说笑下棋,讲经论道,似大有追寻陶渊明隐居归农之意,但那不过是表象。
隐藏在背后的,是他数十年来在官场上的郁郁不得志。
他是荣国公的嫡孙,年过四十,却是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从六品工部员外郎。
能力一般——靠自己升不上去。
品行不差——学那些汲汲钻营之徒,四处使银子、往上爬,他又觉得丢脸。
他是有几分高不成低不就的。
谁会真的甘于现状呢?
而今天上掉馅饼,给了贾政一个当贵妃的女儿,那就是他的青云梯,即将平步仕途的出征鼓。
纵别人可能言三语四,说他靠女儿升迁,但究竟与他无碍,不会损伤他的名声。
女儿受宠,那是皇上的恩泽,他又决定不了。
所以,对于眼前这个机会,他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不甘心放弃,为此,掏空一大半的家底,那就掏吧,正如身边詹光、单聘仁、程日兴、卜固修他们说的,赌一把。为皇上花出去的银子,必然不会白花。
对此,贾敏也没什么好说。
人都是自私的,谁也不能怪谁。
她被贾政一句话堵了回去,默了半日,想起另外一桩事来,问道:“修建省亲别院,想来耗费甚巨,府里中公银子可够?”
贾政见贾敏没有再反对,暗松了口气,便将如何在宁荣二府内圈地建造,如何腾挪省俭说一一给她听。
他深知妹妹冰雪聪明,才高于他十倍不止,必是看出来一些端倪,所以,就怕她拆他的台。
贾敏仔细一听,果然和林如海昨晚分析的,大差不差。
她是该欣喜自家夫君未卜先知呢,还是该苦笑自家这个二哥权欲迷了心窍呢?
省个地皮钱又怎样,省些栏杆花树钱又怎样,大头又不在那上面。
这一来一回,贾敏心里已有了决断,便按着昨晚她和林如海商量的,道:“我想,别的就罢了,唯有最基础的石料木材耗资甚巨。”
“正好,如海去年在扬州建造盐场,还剩下一些石料木材,启奏了皇上,皇上说,那些不要了,赏赐给我们家,在扬州起一座宅院……”
“后来如海升到京都,皇上又另外赏赐了宅子,那些石料木材就空在那儿了,二哥若要用,便派人南下用船运来,岂不是能省一大笔花费?”
“这……”贾政闻言固喜,然尚有几分犹豫:“如海他同意吗?”
贾敏笑道:“二哥放心,他知道的。”
贾政挣扎一番,终究点头答应了。
毕竟不是一笔小钱,能省下足足四五十万两银子呢。
贾敏安排了人与荣府管事交接,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
上房那边,贾母听到这个消息,登时大怒,立即命人把贾政叫来,坐在榻上,喘着气,待见了贾政,屏退左右,指着他喝问:“你是不是收了林家的钱?”
贾政忙躬身陪笑道:“母亲若说为了修建省亲别院的事,那是三妹主动提出来,愿意资助一些石料木材,都是自家亲人,怎么能说收钱不收钱呢?”
“呸!”贾母啐了他一口,道:“你个糊涂脂油蒙了心的东西,你为了你自己,要绝了你儿子的路?”
贾政额头冷汗,慌道:“母亲这话从何说起?儿子如何敢当?”
贾母冷笑几声道:“我就不信你看不出来,敏儿自上京来,对两个玉儿的婚约已有几分踌躇,只是碍于你我情面,又是从前答应定的,不好背信。”
“而今你收了人家五十万两纹银,不就是把孩子婚事的主动权递到人家手里吗?等宝玉长大了去提亲,人家不同意,你能说什么!”
“你也不想想,天下哪儿有那么好的事!“
贾政当时听贾敏说,心里也有些感觉,只是不愿意细想,而今被贾母直接点出来,他面红脸胀,更是无辞。
他也清楚啊,木料石材,放在一起就是木石,贾敏送木石,便有争木石姻缘主动权的意思……
但那是五十万两啊!他没办法不动心。
何况贾敏也没有直说,所以他顺势装了一把糊涂,反正宝玉还小,两个孩子的事不急。
他知道,宝玉将来能有林如海这样的岳丈,对他大有好处,黛玉那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他打心底支持两个玉儿玉成好事,但人免不了有眼皮子浅的时候,会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打算。
他又不是圣人。
而且,他女儿元春当了贵妃,他眼看要官运亨通,一旦他起来了,林家和贾家的婚事还能有错?
再者,家计一日不如一日了,这一大笔银子,对林家或许不算什么,翻翻手腕就出来了,但对眼下的荣府很重要。
总得预备着贤德妃在宫里四处打点……
贾母见说了半天,贾政心意却无任何回转,长叹了一口气,摆手让他去了。
她这一生,就是没养一个好儿子出来。
大儿子不成器,成天花天酒地,跟半个废物没区别,小儿子还好,为人正直,不为酒色荒淫,但能力不足,目光短浅,耳根子又软。
真是气死她一个老人家了。
贾母歪在榻上,枕着胳膊闭目想了半日,定死了决心,王薛两家的金玉算盘,没门!
她就是要把两个玉儿锁在一起,这辈子锁在一起,下辈子锁在一起,下下辈子锁在一起……
女儿贾敏又怎样,她头上顶着一个孝字呢,她这个当母亲的就倚老卖老了,谁都休想改变她的心意。
[1]修建大观园共花了多少钱?
结合一下修建皇家园林的历史资料,可以推出一百万两左右。
①大观园面积,从东府到北边,总共丈量三里半大,这个是周长,大概15万平方米左右。
②大观园中三十多个景点。
③颐和园修建花了448万两;怡园修建花了20万两;慈禧修复圆明园花了108万两……
[2]化用原著修建大观园省钱细节:
“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接着东府里花园起至西北,丈量了一共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赖爷爷说:竟不用从京里带银子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等置办彩灯花烛并各色帘帐的使用。”
“自此后,各行匠役齐全,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役拆宁府会芳园的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已尽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条小巷界断不通,然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联络。会芳园本是从北墙角下引了来的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便——凑成一处,省许多财力;大概算计起来,所添有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