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梦里的习惯

南枝从来没有到内厅吃过朝食。

一来是她起得晚,二来是没有什么必要,朝食都是送到各人的屋里,各人按着起床的时辰吃,往日里到内厅吃朝食的只有赵岭和宋秋、赵时安三人,没有太夫人和那些人在场,就没有必要让南枝在场。

南枝跟着赵渝进到内厅,内厅里炭火烧得热烈,一进去就各自解下外袍,搁在窗前的衣桁上。

赵岭、宋秋和赵时安已经围坐在圆桌前。

赵时安见南枝进来,笑问道:“十二娘,我以为你还没起来呢?身体可还好些?”

“好多了。”南枝上前,给三人见礼道:“将军、夫人万安,九郎君万安。”

“过来这边。”宋秋拉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道:“今早我让厨房作了一些粢饭糕和年糕团,都是临州常见的朝食。”

南枝笑道:“多谢夫人。”

小厮搬来檀木圈椅,赵渝指了指南枝旁边,小厮便按着示意摆下了。

赵渝坐下。

赵时安原本坐在赵岭旁边,见赵渝靠着十二娘坐下了,他赶紧转动轮椅转到对面,临着长兄坐下。

赵岭摸到旁边没人,不高兴道:“赵时安,你坐回来。”

赵时安不动,说道:“长兄难得和我们吃一次早饭,我得挨着长兄坐。”

赵岭没好气道:“有什么难得的?他自己若想回来,有谁能拦着他不成?”

宋秋握住赵岭的手,道:“好了,难得聚齐一家人,先吃朝饭!”

“吃饭!”

赵岭发话,几人动筷。

年糕团里包裹有雪菜韭葱羊肉碎,馅料很丰富,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整齐码放在白瓷碟里。

南枝夹起一段,低头咬一口,切得细碎的馅料就要掉下来,落到她胸前的衣襟上,她抽出帕子要接住,却发现有一只手早已经托在下边,稳稳接住掉落的碎馅。

那只手很修长,骨节分明。

是赵渝的手。

两人离得近,一旁的宋秋和赵时安如果不刻意扭过头来,不会看到,斜对面的赵岭眼盲,也看不到。

如果南枝开口道谢,或是动手推开他闹出动静,那么桌前的其他三人必定会知道。

南枝没敢出声,默默吃着朝食。

赵渝也很快意识到刚刚这只手承袭了梦中赵渝的习惯,习惯伺候她,习惯时刻在意她,习惯护住她。

他抽回手,扯过南枝手里的帕子擦干净,又将帕子塞回她手里。

南枝暗暗嗔了他一眼。

朝食毕,下人们筛了几盏茶端上来。

宋秋说道:“十二娘啊,腊八的时候,你跟我们一起去灵岩寺施粥吧,顺道求签祈福。”

“好。”南枝点头答应。

说着,宋秋看向赵渝,往年他是不会跟着家里人一去施粥祈福的,今年兴许有可能会去。

她看了一眼南枝,试着问赵渝:“七郎,腊八那天休沐,你若是没有别的事,能否也随家里人去灵岩寺祈福?”

赵时安知道长兄向来不喜欢参与这种事,特别是一家人一起,长兄更不喜欢了。

他怕长兄拒绝得太冷漠,又担心母亲听到长兄的回答而伤怀,先帮长兄铺垫道:“阿娘,长兄他不信神佛的,而且腊八节施粥得两天,要在灵岩寺休宿一晚,长兄可忙了,哪有这个时间?”

“要休宿一晚吗?”南枝有些诧异,“晚上不能回来休息吗?”

赵时安同她耐心地解释道:“灵岩寺在半山腰上,早上去,晚上的积雪就这么厚了,哪里下得来?要等到第二天的晌午,雪化了才能通行。”

“这样啊!”南枝不太喜欢住在寺庙里。

小时候父亲带她去禅寺里斋戒过一晚上,夜里黑漆漆的,寺庙里那些佛像、罗刹、罗汉突然变得可怖起来,吓得她哭了一晚上,哭到第二天眼睛肿了,嗓子也哑掉了。

可她已经答应了宋秋,不好反悔,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赵渝喝过一口茶,咽下,淡淡开口:“嗯,我也去。”

“啊?”赵时安没反应过来,愣了半晌才回过神,道:“长兄也要去灵岩寺?”

赵渝挑眉看他:“你有意见?”

“当然没有啦!”赵时安笑着对宋秋道:“阿娘,得给长兄备好吃斋的碗筷和夜宿的被褥和衣裳。”

“好好,我让下人去准备好。”

宋秋笑了笑,这吴南枝好像有更大的用处了。

从内厅里出来后,赵渝备马出府,径直往京兆府去了,赵时安也要往城南武卫营的方向去,只是他的马车繁琐,今日又碰到了一点问题,得等好一会儿才能登车。

南枝陪他在府门外等着,问道:“九郎君,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

赵时安道:“十二娘只管问,只要我知道,一定告诉你,我不知道也想法子知道,再告诉你。”

南枝问他:“九郎君在塞北军营里长大,大雪封山时,一般都是靠什么方式传递消息的啊?”

赵时安警惕道:“十二娘为何要问这个?”

即使他腿瘸了,他依旧是镇北少将军,关于家**事,他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南枝说道:“我父亲如今关押在安西都护府的庭州,我想给他送去一些冬衣,还想让他知道我如今暂住在赵府,过得很好。”

“原来是这样,大雪封山确实很难传递消息,朝廷的驿卒无法翻越过去,鸟也飞不过去,这种时候,我们都是……”

赵时安说着,冲南枝勾勾手,让她凑近过来,再附在她耳边,压低声音道:“用当地人,当地人有自己的办法越过雪山,其实就是徒步走过去,但是他们从小就走,适应了雪山的冷寒,所以走得很快,也不会迷路,更不会被雪的光亮刺伤眼睛。”

南枝也凑近他耳边,低声道:“我若是不认识当地人呢?”

赵时安继续附在她耳边说:“我认识,赵府里有几个亲卫也认识,还会说一些当地的话呢,十二娘若要传信,可以交给我去办,但我得看信里的内容,否则我没法帮你。”

“好。”南枝点头答应。

目送赵时安离开后,南枝转身进到赵府,往偏院走去。

赵十娘子早就等在半路,上前道:“哟哟哟,吴家十二娘真是好手段,昨晚缠着赵府尹不放,今早又和少将军脸贴着脸,耳贴耳说话,你这是想一女二嫁吧?”

赵渝昨晚一直待在茶室里?

赵十娘子不说,她还不知道,以为赵渝就待了一会儿,难怪昨晚的梦境那么漫长,长到她以为没有尽头,长到她以为赵渝要把她折腾死。

梦里,她只是去大理寺问周洛衡打听父亲勾结边民的卷宗细节,被她梦里的丈夫赵渝撞个正着。

赵渝明明听到了两人的谈话,他还非得说吴南枝对周洛衡余情未了。

吴南枝争辩了好久,嘴里只要出现“周洛衡”三个字,赵渝就气得半死。

有时候吴南枝怀疑,梦里的赵渝和真正的赵渝根本不是一个人,半句话就能激怒的赵渝,怎么可能是现在她看到的赵府尹?

“听赵十娘子的语气,很是羡慕?”南枝冷冷暼她:“那你也找两个人二嫁去,我又不会拦着你。”

赵十娘子双手叉腰道:“我才不像你这么不要脸!”

南枝冷嗤:“还请赵十娘子千万别像我,我嫌你晦气。”

两人正吵着架,有小厮跑过来传话道:“吴娘子,十娘子,有客人在正厅,太夫人传吴娘子过去呢?”

“太夫人传?”南枝疑惑,问那小厮道:“是哪位客人?”

赵府的客人为何要她这个外人去见?还是赵太夫人传的话,南枝不得不小心谨慎些。

“是……”小厮支支吾吾,在南枝眼神注视下,回道:“是周府的夫人。”

郑翠?她来干什么?吴南枝已经和周府义绝,她突然登门,能有什么好事?

赵十娘子嘲讽道:“你原来的婆婆来看你未来的太婆婆和婆婆了,吴家十二娘,你可得去见一见啊。”

南枝白她一眼:“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这里碎嘴,当年因为多嘴被我打了多少次,还没长进?”

“你!”

赵十娘子气急败坏,从地上抱起一捧雪就要往南枝身上砸去。

南枝抬手一挡。

冷冰冰的雪全扑到赵十娘子脸上了,冻得她直嚷嚷。

南枝跟着小厮到正厅,远远就听到郑翠的声音,还有周梨花向众人见礼的声音,她掸了掸身上的雪,趋步进厅,先给太夫人见礼,再依次给宋秋、赵督军夫人、赵参军夫人三人问了万安。

唯独没有给郑翠见礼。

太夫人手拄拐杖,砸地道:“没教养的东西,见了周夫人,也不知道行礼?”

南枝半点不怵,仰起下巴道:“太夫人有所不知,我已经与周府义绝,若是行礼,岂不违逆了判令?”

太夫人对宋秋道:“瞧瞧,多绝情一个人,周夫人当年看着她长大的,她如今却半点旧情不念,连做做样子都不肯。”

宋秋道:“十二娘说得没错,判令不可违逆。”

南枝诧异地看向宋秋,这次她没有从中调和,而是直接站在了南枝这一边,没有给她自己留有余地。

“周夫人啊,不要见怪,我这个儿媳妇也是个绝情的。”太夫人直接把火撒在了宋秋身上,道:“我这个老婆子刚来长安,不认识什么人,想着周夫人以前在临州和我们说过几句话,我就贸然请你来做客了。”

郑翠笑道:“赵太夫人肯赏光,是周府的福分。”

太夫人道:“以后可得常来走动走动。”

郑翠道:“太夫人这么说,那往后我可就多请太夫人到寒舍赏花喝茶了?”

南枝坐在宋秋旁边,一言不发,只觉得郑翠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恶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梦里的习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赵府尹冷脸手洗石榴裙
连载中卷阿七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