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观火03

虽然红莲没有直说,但皇太后的意图此时很明显了。

“你信口雌黄!”昭阳猛地站起身来,色厉内荏地道,“休得胡言乱语,否则……否则……母后不会这么做的!”

“既然陛下说我是胡言乱语,那么敢问陛下,可还记得其他大人当日说过什么话?太后又曾说过什么话吗?也不需要多详细,说个大概即可。”

昭阳脸色惨白,脱力地靠在椅背上。

红莲又看向兵部尚书,说道:“尚书大人还说过‘王爷说得没错,若要臣等相信太后所说的,臣斗胆,还请太后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是否?”

兵部尚书震惊地道:“一字不差。”

昭阳几乎是瘫坐在了御座上,她只知道大致发生了什么,又哪能知道那些朝臣说过什么话呢?

“这些做不得数,做不得……你在朝廷之中一定有帮手,有人记下了这些话告诉了你。”昭阳双眼通红,委屈至极。然而身为一国之尊,这副模样引不起任何人的同情,就算皇党的大臣们,有的也只是“扶不起阿斗”的怒其不争。

一些大臣忍不住摇了摇头。

“不,你不是……请太后,快请太后!”昭阳说到这里,似乎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眼睛骤然一亮,“母后一定知道所有真相。”

谢云迟淡淡地道:“太后神志不清,只怕说的话有失真实。”

昭阳大受打击。

红莲抬头看着御座上那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许久,缓缓地垂下了眼睑。

谢云迟说道:“其实想要知道真假,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子来验证。只是这个法子,不得不损害陛下圣体了。”

“滴血认亲?”

“没错。”

这个提议再一次给了昭阳信心,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向谢云迟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目光,后者只是微微一笑。

昭阳说:“那就这么办吧!”

红莲诧异地看向谢云迟,她自然不敢滴血认亲,否则第一时间就会提出来,还多费那么多唇舌做什么呢?红莲动了动嘴唇,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沉默地选择相信谢云迟。

这个方法不会有人有异议,不一会儿,太监便准备好了一碗水和银针,放在托盘上送了过来。

昭阳盯着那个碗,双手紧张地抓着扶手,是非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针尖刺破两人的手指,将血滴入水碗中,太监将托盘端到了殿中,置于所有人的目光之下。

两滴血融合的那一刻,所有事情都有了定局。

昭阳震惊地瞪大了眼睛,眼中酸涩发痛,却第一次这么干涸,竟然无一滴眼泪,她想到即将背负的一切责骂、怨声,颓然瘫坐在御座之上。

红莲走出金銮殿,站在廊檐之下,抬起眼睛望向天边的太阳。

蓝天白云,日光璀璨,将北风中的寒意消融了不少,果然是一个好天气。

……

当日下了早朝,昭阳红着一双眼睛匆匆前去永寿宫,与之前的无数次一样,她刚到门口就被侍卫给拦了下来。

昭阳还戴着冕毓,垂旒将她的神色遮挡了一些,侍卫也不敢盯着她的脸看,这才得以保留了一些皇家颜面。

侍卫长道:“陛下就不要为难属下了,属下也是奉命行事,若有一点闪失,王爷都要拿属下是问的。”

侍卫长对眼前的陛下不以为然,大概陛下还没想明白吧?哀求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没有权力的九五之尊不过是个笑话,谁还放在眼里呢?这天底下,还不是风往哪里吹草就往哪里倒。

更何况,他能站在这个地方,便是作为谢云迟的心腹,也不是能够收买的人。

“陛下,这里风大,不如先回寝宫歇息一会儿吧?”何川上前一步,给昭阳搭了个台阶下。

昭阳摇了摇头,看着侍卫长说道:“这样吧,朕也不让你为难,你只替朕带两句话就行了。”顿了一下,“母后状况不好朕也知道,不过还是想问一问。”

侍卫长目光微动,说道:“陛下请讲。”

“就问母后红莲的事情是真的吗?朕又该怎么做?”

侍卫长亲自进去了,过了会儿,他重新走了出来。

“母后怎么说?”

“皇太后什么都没说,但是给了这个。”侍卫长拿出了一张纸。

纸上写了两个字。

昭阳望着那两个字,眼泪顿时涌出来,她狼狈地转身,在宫女的搀扶之下,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侍卫长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尽头,微微摇了摇头,想起方才他走进后殿,在一片弥漫的檀香之中走进了小佛堂,皇太后虔诚地跪在蒲团上,似是比之前又苍老了几分。

侍卫长开口说道:“陛下方才来了,尽管经过了滴血认亲,陛下对红莲姑娘的身份依然心存疑虑,一定要向太后要个确切的说法。”

嗒嗒嗒。木鱼一下下敲击着。

一片静默。

良久,皇太后低声一叹,说道:“不管哀家说什么,最后你告诉昭阳的,也只会是想让她知道的,不是吗?”

侍卫长说道:“若太后什么都不说,为了不让陛下空等,属下自然是要好好想一番说辞给陛下的。”

皇太后冷笑出声。

又是一阵静默,好一会儿,皇太后才在宋嬷嬷的搀扶下从起身,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宋嬷嬷咬牙切齿,将纸页交给侍卫长时,长长的指甲几乎将之戳破。

侍卫长深深地看了宋嬷嬷一眼,拿着纸转身离开了,但是谢云迟所交代的话,他还是没有试探出来。

宋嬷嬷情绪激动,急剧地喘息着:“太后,为什么要成全红莲那个狼心狗肺的?!”

皇太后走到榻上坐下,脸色灰白:“你以为哀家拒绝,这件事就能有回旋的余地吗?不,什么都没有……我们已经输了。”

谢云迟咄咄逼人,红莲也有昭阳的把柄,她这么做,不过为了昭阳能好过一些。况且,这一切都是她造的孽。

皇太后喃喃道:“都是自己造的孽,这样也好,也好……”

宋嬷嬷听到这句话,嘴角诡异地一勾,神色扭曲,像是要哭出来又像是要放肆大笑,她紧紧地攥着衣角,浑身颤抖,却不是因为恐惧。

另一边,侍卫长打开了那张纸,上面写了两个字——昭云。

……

翌日,皇帝下旨恢复红莲的公主身份,封号昭云,在京城中赐公主府一座,又赐柳州为汤沐邑。

民间一片欢欣,依然亲切地称为她为红莲公主。

由于红莲曾经做过替身,还公然在早朝之上瞒天过海,甚至笔迹也和陛下相同,朝臣们不得不多做考虑,于是第二道旨意很快就下来了——两个月之后,昭云公主必须前往封地,未得陛下命令,不得踏入京城。

当夜皇宫设宴,歌舞升平,灯火辉煌,一片盛世繁华之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公主府拜访之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李祐安藏于公主府之中,志得意满,除了高中状元那几日,他很久没这般肆意过了,眉宇之间添了一笔奕奕神采。

红莲坐在凉亭之中与他对饮,含笑道:“这番多亏了李世子,否则本宫不会这么容易达成所愿,本宫敬你一杯。”

“早就不是什么世子了。”李祐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白衣阔袖,倜傥风流。那双多情的桃花眼悠然含笑,就仿佛藏在绮罗绸缎后的刀锋,看起来很柔软,摸起来却是割手的锋利。

若非再次相见,红莲也不知他的野心勃勃。

“世子何必这么说?顺利的话,拿回身份不是早晚的事情吗?”

李祐安笑了笑。

“其实在之前,本宫对世子只是将信将疑,毕竟本宫曾经出手报复……”红莲很是歉意,起身亲自给李祐安倒了酒,这才举杯说道,“本宫也是被逼无奈,心中甚是愧疚,还好世子不计前嫌地帮助本宫。本宫再敬你一杯。”

李祐安和她碰杯,畅快地一饮而尽:“往事不必再提,锦绣前程还在等着我们。”

“世子爷所言极是。”

几个月前,信国公府被军队包围,李复被京兆尹带走之后,李祐安才震惊地得知一切。

信国公夫人对李复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听到京兆尹的话后,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醒来便是泣不成声,一直在那里叨念着:“我时常说你有老爷的三分性子都好,只知道种花听戏那些没用的……如今却觉得,还不如只知道种花听戏呢。”

定罪之后,李氏全族锒铛入狱,李复被独自关押,盘腿坐在空荡的牢房中,背脊笔挺,面对所有族人的怨怼和怒骂,从头到尾他都不发一言。

在流放途中,所有人不得不认命时,匪徒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李祐安和李复劫走。所有人皆以为是李复留的后手,却没想到匪徒都是李祐安的人。

当夜,父子俩在灯下对坐,相视无言,看着对方的目光皆像是刚认识一般。两个血脉相承,本该亲密无间却同样擅长隐藏的人,到这个时候才发现,他们竟从未了解过彼此。

李祐安抬手倒了两杯茶,双手给李复奉上,问道:“爹,我只有一个问题,事情真是传言中那样吗?”

李复打量着他,眸中却没有逃出生天的激奋,他冷静的目光里甚至带着一些审视之意:“我一直为皇室做事。倒是你,你的这些势力是从何而来?”

李祐安不方便说出口,只是道:“爹,现在不是问这些的事情,时间紧迫,我们必须从长计议一番。”

“哦?”

“你手里,还有什么隐藏的力量吗?”

李复没有回答他。

然后,两人不欢而散。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掌政公主
连载中季无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