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键盘侠

当晚,这张照片就被一个匿名账号发表在了清津大学的校园论坛上,短短两个小时,话题就位居热搜榜首。

成百上千条评论接踵而至。

“Oh my lady Gaga!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女生拉着行李箱从貌似沈欹与的家里出来?他们什么关系啊?”

“该不会是沈欹与的女朋友?沈欹与不是说他没有女朋友吗?咋回事?来个人解释一下,别又是以前那种垃圾绯闻。”

有个ID叫“爱因斯坦的迷妹”的人此时忽然冒出来,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沈欹与的女朋友。

“爱因斯坦的迷妹请赐教!”有人起哄道。

“有什么证据吗?展开说说。”其他人也催促。

爱因斯坦的迷妹:“这个女生叫商百蕙,是清舞那个高文潼的发小,而高文潼跟沈欹与又是多年好友。早前那个瞎传的绯闻根本不可信,他们就是单纯的朋友关系。所以,商百蕙跟沈欹与一定认识!”

立刻有人反驳:“就这?有共同好友又不代表一定会认识。”

她继续补充: “第二点,你们记不记得沈欹与有个小弟弟,被他带来学校好几次了?那个弟弟姓商!这是什么意思,不用我多说了吧?”

网友仍不服气:“同姓而已,又不一定是亲的。”

“不过……倒也有这个可能。”

“还没完呢,第三,我发现沈欹与的所有社交账号名都叫Twilight,直译是黄昏,但也有余晖的意思。余晖,不就是指沈欹与和商百蕙吗?”

爱因斯坦的迷妹:“相信我的直觉准没错!”

围观群众瞬间沸腾。

“我靠,你这也太牵强了吧!”

“我去!但是……这好像又完全没毛病!有点东西啊妹妹,不愧是爱因斯坦的迷妹,有你偶像的同款头脑!”

尽管这些全是“爱因斯坦的迷妹”的主观猜测,但众人却越听越觉得合理,最后竟一致认同,甚至默认并实锤了这段关系。

接着,评论依旧持续不断地刷新帖子。

“年龄相仿,眼神到位,氛围不错,这就是妥妥的恋爱中啊,有什么好质疑的。”

“啊!但他不是不近女色吗?”

“他不是……同吗?”

“喂喂喂,楼上的,注意点,同你妹啊,人家是正儿八经气血方刚的大直男一个好吗?”

“简直深藏不露!好刺激的地下恋,一点信息都没透露过。”

“藏啥啊,这不光明正大?”

“都同居啦我的妈呀!太牛了吧!”

“但商百蕙小姐姐拿着行李箱走,是要分手的节奏吗?”

“分个头啊,没见沈欹与那表情吗?明明就是小情侣的短暂分别而已啊。”

“外校的果然不一样,有点姿色。本校的沈欹与压根看不上。”

“咱们学校女生怎么了,哪个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他凭什么看不上,颜值高了不起啊。”

“前面的妹子,别酸。”

“各位楼主,就没有人好奇这照片是谁拍的吗?”

“是有点好奇了,谁这么厉害拍出来的惊天动地照,能力堪比一级狗仔队啊。”

“这是有意还是无意啊,别没经过同意就把别人恋情曝光了。”

“就是要曝,才劲爆!老娘我终于能吃上一顿好瓜啦!”

……

热度不断高涨,凌晨一点,学生们集体在线,网络浪潮在校园里奔涌不息。

对于这条突如其来的八卦,评论区的舆论走向分化为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是支持两人“恋情”的,认为沈欹与和商百蕙很般配。

“救命!沈欹与看女生的眼神都快拉丝了好吗?这还不算真爱?”

“谁懂啊家人们,痞帅男神和清冷美人,这配置直接晋江爆款预定!”

“那些说女生配不上沈学长的,建议照照镜子先,人家站一起明明配一脸好不啦。”

“沈欹与亲自送别还目送离开,这要是没情况我直播吃键盘,外加倒立洗头!”

……

第二阵营是沈欹与的颜粉和女友粉,他们坚决反对这段关系,言辞特别激烈。

“呵呵,这女的哪配得上沈学长?一看就是心机婊!八成就是图颜图钱图身子。”

“沈欹与能喜欢这种类型?前面那个说是女朋友的,别胡扯行吗?什么破推理,推你个粪球!”

“这要真是沈欹与女朋友,他怎么可能会不公开?照片就这么突如其来还不带一点风声,肯定是这女的找人偷拍出来的,绝对是想蹭热度!搞炒作!”

“我也不信是女朋友,要真是的话我就退学!沈欹与可是我们全校女生的白月光!别随便一个女的冒出来都说是他女朋友!”

“姐妹们快扒,我敢肯定这女的必有黑料!”

……

第三阵营则是单纯吃瓜的中立派,只围观不站队。

“理性吃瓜,坐等主角回应,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已备好。”

“你们吵归吵,能不能先告诉我女生行李箱的链接?感觉这箱子不错。”

“有没有技术大佬分析下照片是不是P的?我出五毛众筹!”

“别的不说,这构图挺绝的,建议摄影课当案例。”

……

其中,反对派的人数最多,他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疯狂挖掘商百蕙的背景信息。几小时内,商百蕙的个人信息直接被扒得干干净净。原本作为话题中心的沈欹与,反而成了背景板,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个“神秘的校外女友”身上。

有人查到了商百蕙所在的大学,顺着线索翻到国外的社交平台。

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名为“ByeByeH”的账号,疑似商百蕙本人。

只是这个账号的主页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动态,但关注列表里唯一关注的对象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名为“BLing”的账号主页却是跟商百蕙的截然不同。

无数条动态,全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录。

以及……两个女生的亲密互动。

就这样,商百蕙和许不凌的很多照片就这么被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最火热的当属两张发布于两年前的夜店合照。

第一张里,商百蕙顶着一头炫目的红色微卷短发,**且张扬。脸上即便只是淡妆,也遮不住她浓烈的五官和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她笑得灿烂又勾人,手臂亲昵地揽着许不凌的肩膀。许不凌微微仰首,表情娇羞却不失明媚,含情脉脉地看向商百蕙,商百蕙则直视着镜头,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极强的占有欲和掌控感。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同一场景,姿势相仿,但两人完全没有看镜头,而是侧头相吻,神情沉醉,暧昧氛围在画面中无声蔓延。

那个时期的商百蕙,单凭照片就足以斩男又斩女。原本冲着她来的黑粉,在看到这些照片后,甚至有一部分直接转成了她的粉丝。

除了这两张,主页上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照片内容,进一步证实了商百蕙和许不凌的关系。而“沈欹与女友是同性恋”的词条也占据热榜话题。

讨论区同样还是维持着三大阵营:欣赏者、批判者、吃瓜群众。

“姐姐好飒!红发时期简直美神降临!”

“我实名支持双女主,太香了!”

“建议沈学长加入这个家,三人行我磕爆!”

……

“这女的玩得真花啊,一边钓男人一边泡妹子,建议查查有没有病。沈哥快跑!别被这种货色染病了。”

“死同还敢勾引直男?沈哥怕是被骗了吧!”

“原来清大男神只是她play中的一环,真恶心。”

“我要举报!校外人员骚扰我校学生。”

“这个Bling看着挺清纯的,被亲得那么享受,私下绝对风骚!”

……

“所以沈歌与算同夫还是同妻?”

“只有我关心夜店地址吗?质量挺高啊。”

“这瓜比招生简章还要好看,建议纳入清大必修课。”

“各位侦探继续挖,我在这蹲蹲,有后续踢我。”

……

批判派依旧是沈欹与的狂热粉丝,他们不仅在言语上对商百蕙进行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甚至牵连到无辜的许不凌,简直毫无底线可言。

沈欹与是在第二天早上才知道这个事情,铺天盖地的言论席卷着他和商百蕙。他从来没想到过,有这么一天商百蕙的个人信息会以这种方式暴露在大众视野里,而且源头还是因为他。

说不出来什么情绪,就是火和怒。

他气炸了。

第一时间就入侵了论坛后台。

由于论坛是学生自建而成,服务器架在校外,而管理员水平有限。沈欹与直接调出去年帮他们维修系统时留的SSH后门,连验证都没触发,直接进了数据库。

接着注入SQL命令批量批量删除帖子,执行令下,所有相关帖子瞬间蒸发消散,连缓存都没留下。

二十分钟后,他写了个自动化脚本,全网爬取转发过照片的社交账号,用图片哈希值匹配技术发起批量版权投诉,只要检测到关于商百蕙和许不凌的照片就立刻触发投诉机制。

觉得还不够,沈欹与调出了论坛服务器的IP,直接发起SYN洪水攻击,以每秒上万次虚假请求轰炸,直到服务器彻底宕机。

与此同时,所有刚进入论坛想继续吃瓜的学生们看到的只有论坛首页变成一行冷冰冰的提示。

【系统维护中,预计恢复时间:未知】

还有之前发表过不好言论的账号直接被永久封号。

速度之快,手段高超,明眼人很快便知道这是谁的手笔。

屏幕上的数据流终于停止滚动,所有关于他和商百蕙,以及许不凌的帖子、转发、评论,都已被彻底抹除。

这对沈欹与来说,当然不够。

他点开保存在本地的那张他和商百蕙同框的原图,调出EXIF信息查看器,将照片拖入窗口。几秒后,照片的拍摄时间、设备型号、GPS坐标,甚至镜头参数都被详细解剖出来。

显然,偷拍者忘了彻底清除元数据,又或是根本不知道这些信息会被保留。

而照片拍摄角度沈欹与一眼就能看出。

对面的独栋别墅是这片高档住宅区里最显眼的一栋,白色外墙,落地窗,二楼右侧的阳台正对着他家门口。

小区的安防系统用的是最新的Hikvision摄像头,但对沈欹与来说形同虚设。

他伪造了物业管理的MAC地址,利用固件漏洞直接获取了root权限。

三分钟后,监控调出画面,16点23分14秒,对面别墅二楼窗口,一个戴着棒球帽女生举着手机,iPhone 15 Pro的摄像头微微反着光。

物业登记显示,别墅租客是清津大学金融系的唐明远。沈欹与黑进学校教务系统,调出他的完整档案,连带社交账号一并爬取。

他的ins上最新动态是一张暖房派对的合照,十几个年轻人举杯欢笑。通过面部识别,窗边那个戴棒球帽的女生被红框标记。

李沐玲,22岁,邻省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

论坛首发帖的IP经过三层跳转,从巴西到俄罗斯再到日本,但沈欹与的脚本在五小时后锁定了清津大学经济学院王思睿的笔记本电脑。

李沐玲是王思睿的外校闺蜜,虽然不是清大学生,但清大所有热点八卦她全都了如指掌。

至于她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并传播给王思睿,而王思睿为何要将其发表在论坛上,又到底有何意图。沈欹与不再去深究和考虑,懂得始作俑者是谁就够了,剩下的事情他全权交给其他人来处理。

几天后,李沐玲收到“青年摄影师大赛”组委会的退赛通知。经技术鉴定,她的参赛作品《城市边缘》与著名摄影师张洛的《钢铁森林》系列存在多项雷同,证据确凿,实锤了抄袭行为。

与此同时,她还惊恐地发现自己所有苹果设备被远程锁定,数据被彻底清空,iCloud、Google相册和百度网盘账户均遭注销,多年积累的摄影作品和素材荡然无存。

而王思睿这边,情况就更为惨烈。

有人匿名举报她大三发表在《经济研究季刊》的论文与知网某一篇入选了CSSCI的论文的核心章节重复率高达62%。并且去年的“挑战杯”区级获奖项目,实际是由代写机构完成。还有本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也存在作弊行为。

因此校方学术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针对举报内容进行严格核查。

由于校领导极其重视学生学术造假问题,特批加急处理该事件。

学术委员会调取了王思睿论文的原始数据。经查证,其发表在《经济研究季刊》上的论文确实与CSSCI期刊《经济地理》的一篇论文存在大量雷同,核心章节重复率高达62%,远超学校规定的15%上限。关键数据表格几乎完全一致,仅做了简单的变量名称替换。

同时,技术部门恢复了王思睿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证实“挑战杯”区级获奖项目确系以5600元的价格委托“学术无忧”代写机构完成。

代写方提供的原始文件创建时间早于竞赛申报时间,且答辩视频中王思睿对项目细节的阐述明显存在知识断层,无法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

至于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作弊行为,教室监控清晰显示,王思睿在考试过程中多次低头查看藏在袖口的智能手表,接收外部传来的答案。试卷比对也证实,她的解题步骤与邻座考生高度一致,甚至包括几处相同的计算错误。

最后,校方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调查流程,并对此事件做出回应并给出结果。

一、撤销王思睿在《经济研究季刊》的论文发表资格,并通报期刊编辑部。

二、取消“挑战杯”区级三等奖获奖名次,追回奖金及证书。

三、本学期计量经济学课程成绩作废,记零分,并追加“学术违纪”处分。

四、列入学校学术失信名单,取消本年度所有评优评先及保研资格。

五,全校通报批评,处分决定记入个人档案。

两个女生经此一遭,才知道了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

可却始终想不通,不过是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不过是匿名发到论坛的一个帖子,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场?

她们也从来没有想过,当那张照片被传上网络的一刻,就已经撕开了他人最私密的生活。

真实的人被简化成符号,私密的时刻沦为公共消费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对照片里的人物评头论足,肆意解读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照片里的主角,甚至照片外受牵连的其他人,全都成了众人肆意咀嚼的谈资。

键盘侠们兴奋地敲打着道德审判的檄文,围观者贪婪地吞咽着别人的**,所有人都在这场狂欢中获得了廉价的正义感,却没人记得,被他们审判的,是活生生的人。

直到现在,当她们自己的照片被删除,作品被销毁,前途被葬送时,才终于体会到原来**被践踏是这种感觉,原来成为众矢之的是这样的滋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学校论坛重新开放,但这个话题却如同退潮般悄然消逝,无人再提起。

网络世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一切从未发生。然而在现实的校园角落里,这件事却如同暗流般依旧在学生之间口耳相传。

虚拟的痕迹可以被抹去,但悠悠众口终究难以封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再见蕙
连载中幸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