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沈心

李青梅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摊在桌角,墨水瓶压着半页未写完的“锋”字,笔锋悬在半空时,屏幕里的直播突然撞进眼里。艺人沈心正对着镜头调试耳麦,眉峰挑起的弧度凌厉又张扬,像极了他刚才写坏的那个“锋”字——本该收笔沉稳,却偏生带了点不肯驯服的劲。

弹幕刷得飞快,“《月牙》女主好飒”“沈心眼神杀”的字样滚过屏幕,他却盯着她别在米白色衣领上的银色月牙别针出神。那别针的弧度、镂空的纹路,和典春衫上周在“**与文学创作”讲座上戴的,几乎一模一样。当时她站在讲台旁提问,别针在暖黄灯光下闪了闪,像落在衣领上的一颗小星。

手机突然震了震,屏幕亮起时,“午安”两个字撞进眼里。李青梅手忙脚乱去拿,差点碰倒手边的墨水瓶,深色墨汁在论文纸上晕开一小团,像他此刻乱了节奏的心跳。他慌忙点开对话框,翻了半天表情包,最终选了个举着月牙的猫咪——猫咪的耳朵红通通的,像极了他现在的耳尖。

指尖在输入框里敲下“刚看到个演员,和你戴同款别针”,盯着这句话悬了半分钟,又逐字删掉,改成小心翼翼的“在忙吗?”。发送的瞬间,他瞥见屏幕里沈心正说“《月牙》里的虫洞,其实是没说出口的喜欢”,心里突然一动——原来有些巧合,连剧本都早写好了注脚。

与此同时,图书馆的懒人沙发里,典春衫也正看着沈心的直播。沈心刚念完《月牙》里的台词“暗恋是未闭合的虫洞,看得见光,却摸不到出口”,她的手机就亮了。看到李青梅发来的猫咪表情包,她忍不住笑出了声,嘴角的弧度连自己都没察觉。

“发什么呆呢?脸都红了。”对面的学姐探过头,眼神里带着调侃。典春衫赶紧把手机往《**宣言》的书堆里藏,指尖却还残留着屏幕的温度。刚才沈心在直播里说“武汉的雪和《月牙》里的一样,适合藏心事”,她突然想起李青梅也是武汉的,两人都在华师附近,说不定哪天真能偶遇。

手机又震了震,是李青梅的“在忙吗?”。她敲了个“刚看完沈心直播”过去,没等回复就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樱花书签。书签是上个月书法群“笔友赛”她赢了李青梅后,他偷偷塞给她的,背面用铅笔写着“满月时,想说的话会更清楚”。此刻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满月”两个字上,铅笔的痕迹被晒得暖融融的,像被谁悄悄点了盏灯。

李青梅看着“刚看完沈心直播”几个字,突然抓起桌上的钢笔。这次没写规整的楷书,也没发去书法群,就在论文的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月牙,旁边用钢笔字写:“原来有些午安,不是单纯的问候,是想知道你那里的太阳,有没有和我这里的一样暖。”

沈心下播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她扯下耳麦,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浸得打卷,贴在白皙的脸颊上。白野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凝着层薄汗,她拧开时手滑了一下,冰凉的水顺着指缝淌进黑色袖口,激得她打了个轻颤。

“八个小时连轴转,萧总都让你悠着点。”白野靠着化妆台,看着她仰头灌下半瓶水,喉结滚动的弧度里藏着股不肯松懈的劲。镜子里的沈心正扯松领口,银色月牙别针在灯光下闪了闪——那是萧暮云昨天送的,丝绒盒子里还放着张卡片,写着“《月牙》的女主该有枚像样的勋章”。

“下周要进组补拍结局,‘虫洞穿越’那段台词还没顺完。”沈心把水瓶往桌上一墩,瓶底的水溅在摊开的剧本上,晕开“虫洞是未闭合的心动”几个字。白野眼尖,看见她手机屏保是张泛黄的合照:沈心穿着蓝白高中校服,站在扬夏中学的光荣榜前,旁边的男生正指着“李青梅”的名字笑,侧脸的轮廓竟和现在的自己有几分相似。

“你说这剧本写的,”沈心突然笑了,指尖戳着剧本里的台词,语气里带点自嘲,“暗恋能撑过虫洞穿越,却熬不过一句‘我喜欢你’?”白野没接话,只是把她的保温杯递过去,杯盖刚拧开,就飘出胖大海的清苦香气:“萧总说,下周让仟忆传媒的新人去探班,有个叫叶伶的,说特别想跟你讨教《月牙》里的哭戏。”

沈心刚抿了口热茶,就听见门外传来萧暮云的声音。推门进来时,萧暮云手里拎着个酒红色丝绒盒子,打开的瞬间,一枚比月牙别针更精致的项链坠子亮了起来——银质的月牙里嵌着细碎的蓝钻,像把星空揉进了金属里。“《月牙》票房破三亿了,晚上庆功宴,穿我给你备的香槟色礼服。”

沈心捏起项链,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突然想起高中时的某个雪天。那时她还在扬夏中学读高二,光荣榜前的雪积了薄薄一层,她和那个男生蹲在雪地里,用树枝写“未来”两个字,雪粒落在手背上,和现在项链的温度一样凉。只是那时她还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站在聚光灯下,也会握着改变故事的开关。

2026年的春天,国家整顿娱乐圈的消息像场及时雨,“演员片酬最高不得超过百万”的政策落地时,全网都在欢呼。沈心刚结束《月牙》的路演,看到热搜上鲜红的“爆”字,反而笑了。

“刚还说怕粉丝觉得你掉咖,这会儿倒乐了?”白野端着卸妆水进来,看着她对着手机屏幕笑,语气里带着好奇。沈心往卸妆棉上倒卸妆水,指腹蹭过眼角的亮片——那是路演时为了应援《月牙》贴的,现在还闪着细碎的光。

“掉什么咖。”她轻轻擦拭着眼线,语气坦然,“去年我投给武汉影视基地的钱,够我拿几十年百万片酬了。”镜子里的人眼尾还带着镜头前的凌厉,眼神却松快下来,“再说,群众叫好的事,哪能算掉咖?”

白野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沈心的场景。那时她还在华师的排练厅里啃剧本,牛仔裤膝盖处磨出了毛边,兜里揣着刚和仟忆传媒签下的分成协议——她坚持把片酬的三成折算成《月牙》的版权股,萧暮云当时笑她“学生气太重,不懂资本规则”,现在看来,这姑娘早把资本的账本算得门儿清。

手机震了震,是萧暮云发来的消息:“仟忆传媒持股的影视基金,明天开始转向现实主义题材,你上次提的校园霸凌剧本,我让叶伶去做前期调研了,下周给你看初稿。”沈心回了个“好”,点开叶伶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他和萧暮云在办公室的合照,配文:“资本不该是聚光灯的主人,该是给好故事铺路的石子。”

卸妆棉擦过脸颊,露出原本素净的肤色。沈心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想起高中光荣榜前的那个下午——阳光落在“李青梅”的名字上,男生笑着说“以后我要写能改变人的故事”,那时她还不知道,多年后自己会成为故事里的人,也会成为给更多故事开灯的人。

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剧本的“虫洞”二字上,沈心拿起笔,在旁边补了句批注:“当资本学会低头,不再垄断光,舞台才真正属于故事里的人,属于每个相信‘理想能照进现实’的观众。”

仙女座空间的星际议会厅里,龚采奕的指尖划过星图投影,银蓝色的光晕在她掌心流转。她正和星际父神牙或讨论“**四大改造”——艺术改造形态,情感改造联结,思想改造认知,最后一个维度却迟迟定不下来。

“我觉得该有‘思想’,”龚采奕的声音带着水晶屏共振的清透,“思想是框架,能让零散的认知聚成体系。”牙或的身影与星图重叠,父神的声线像星核震颤般沉稳:“思想是框架,但还不够。最后一个改造维度,该是‘意识’。”

他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道银线,光晕里渐渐浮现出“意识”二字,与“艺术”“情感”“思想”并列时,整个星图突然亮了起来。“思想是固态的建筑,意识是流动的河。”牙或抬眼看向龚采奕,目光里藏着宇宙的深邃,“艺术改造让美成为共通语言,情感改造让联结突破边界,思想改造让认知趋向真理,而意识改造——是让每个生命体都能听见自己灵魂里的**回声,让‘平等共生’成为本能。”

龚采奕面前的水晶屏突然亮起,无数光点从“艺术”“情感”“思想”三个节点涌向“意识”,织成一张覆盖整个仙女座的光网。她指尖轻点光网,那些光点突然开始吟唱,旋律里混着碳基生命的歌谣、硅基文明的电子音,却在“共生”“平等”的频率上完美共振。

“就像把散落的星尘,锻造成能自我发光的星轨?”龚采奕的眼里映着光网的流转,语气里带着雀跃。牙或点头,光网中心突然绽开一朵淡紫色星云,四个改造维度在其中反复流转,最终凝结成一枚旋转的菱形徽章——那是仙女座新的星际标志,背面刻着一行小字:“改造的终点,不是统一形态,是让宇宙本身成为**的容器,让每个生命都能活成自己的光。”

月牙时空的故事还在继续,仙女座的龚采奕总在观测屏前驻足,看着李青梅一次次把“我喜欢你”咽回肚子里,忍不住笑他“比论文还谨慎”。而地球时空的典春衫和李青梅,早已活成了“先锋人类”的模样——他们认识没几天,李青梅就敢在精神病院门口追着她喊“**允许我爱你吗”,差点被保安当成闹事的;他们严格遵循恋爱AA制,奶茶钱轮流付,电影票各买各的,连约会时带的水果都要分着掏钱;彩礼与嫁妆必须1:1的约定写在纸上,却又笑着划掉,改成“结婚与生育都是可选项,彼此的陪伴才是必选项”。

结果就是,他们谈了一辈子恋爱,没领结婚证,却共用一个书架,共养一盆晚秋红藤,连论文的参考文献都互相标注——李青梅的毕业论文里,有典春衫推荐的《**与情感关系》;典春衫的小说《春花》里,藏着李青梅写的书法题字。

2088年,他们一起报名参加了“**改造计划先锋实验”——当改造提前到来,早已打破传统框架的情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实验舱里,李青梅正帮典春衫调试神经接驳装置。他的手有些颤抖,指尖划过她鬓角的白发时,动作格外轻。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里,“恋爱AA制”“彩礼嫁妆1:1”的旧协议像褪色的邮票,被新的代码覆盖——“情感资源共享”“时间分配公有制”“灵魂认知同步”。

“还记得第一次表白不?”典春衫转头时,鬓角的白发蹭过他手背,带着岁月的温度,“你在精神病院门口追着我跑,喊‘**允许我爱你吗’,保安大叔差点把你当成传销的。”李青梅笑着把接驳线往她耳后贴,金属触点碰到皮肤时,传来轻微的麻意:“现在实验员说了,**不仅允许,还得让爱成为‘情感生产力’,咱们这算为人类做贡献。”

神经链接启动的瞬间,两人的记忆像两条奔涌的河突然交汇。李青梅“看见”典春衫藏在《春花》手稿里的便签:“其实那天在书法群,我早知道‘胖鸡’是你,你的笔锋太野,藏不住”;典春衫“触到”李青梅警服内衬的钢笔字:“从‘同志你好’到‘想爱你’,用了三年,太慢了,下次要早点说”。这些从未说出口的细节,在**改造的数据流里,成了最珍贵的“共享资源”。

实验舱外,年轻的观察员盯着屏幕惊叹:“他们的情感共振频率完全同步!比预设值高出30%!”龚采奕的全息影像浮在旁边,笑着指向数据峰值处的两个重叠光点:“那是因为他们用一辈子证明了——**爱情的核心,不是形式上的平等,是灵魂里的同频,是‘我懂你的野,你懂我的慢’。”

当改造程序进入最终阶段,李青梅突然摘下接驳装置,牵起典春衫的手往舱外跑。2088年的阳光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暖得像无数个过去的午后——他买烤红薯,她付奶茶钱;她写小说到深夜,他在旁边研墨;没领结婚证,却把对方的名字刻在自己的钢笔上;把“结婚”“生育”这些“可选项”,过成了“每天一起看夕阳”的“永恒项”。

“实验报告里该写,”典春衫靠在他肩头看夕阳,晚霞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改造最成功的案例,是两个不肯被定义的人,把日子过成了流动的诗,把爱过成了不需要标签的本能。”远处传来实验基地的钟声,李青梅低头在她额角印下一个吻,像在履行某个延续了六十年的约定——爱不用结婚证证明,就像**不用口号推行,它早就在日复一日的相守里,长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而龚采奕,早已成了意识改造的先锋。她的意识像枚精准的星轨计算器,在仙女座的光尘里游移,总能先一步找到“意识共振”的密码。当牙或的星图还停留在“情感改造需三百年周期”时,她已经让水晶屏上的意识数据流长出了藤蔓——那些缠绕着“主义”“共生”“平等”的意识粒子,穿透碳基星球的语言壁垒,越过硅基文明的逻辑鸿沟,在不同生命体的神经突触间,开出了相同的“共生之花”。

她在星际议会的投影前展开最新观测数据:某颗以“占有”为核心文化的碳基星球,居民经过意识改造后,开始用“恒星与行星互相照耀”写诗,用“藤蔓与大树共生”定义亲密;曾以战争为荣的硅基文明,在接触到“蟑螂共生论”的意识波后,自发拆解了战争机器,将其改造成播种机,在荒芜的星球上种满能净化空气的“共生草”。

“意识改造不是洗脑,不是让所有人都一样,”龚采奕对着全息投影里的牙或轻笑,指尖划过那些跃动的光点,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是把**的基因,种进每个生命对‘存在’的原始理解里——让碳基生命明白‘共享比占有更温暖’,让硅基文明懂得‘共生比征服更长久’,让每个‘不同’都能在宇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身后的星图突然亮起,“艺术”“情感”“思想”三个维度的光流,正源源不断汇入“意识”的核心,像极了当年在武汉精神病院里,她把“病情”解读成“特质”时,眼里那道劈开偏见的光——那时她就知道,改变先从“看见”开始,意识改造先从“尊重不同”开始。

最新的星际简报里,附了段来自地球时空的观测记录:李青梅和典春衫在实验中,仅凭一个眼神就完成了“周末时间分配”“书籍共享清单”的复杂决策,没有争吵,没有计算,像呼吸一样自然。龚采奕把这段简报发给牙或时,加了句批注:“你看,当意识先一步抵达‘理解’与‘信任’,形式上的规则会自己跟上,**的美好,从来都藏在这些‘自然而然’里。”

全息投影熄灭的瞬间,龚采奕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水晶屏上,和多年前在《星火报》编辑部熬夜写社论的姑娘渐渐重叠。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笔尖流淌的文字,早已是意识改造的第一缕光——让每个“不同”都被看见,让每种“存在”都被尊重,让每个生命都能活成自己的光,这本身,就是**最生动、最浪漫的模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月牙
连载中胖鸡龙卷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