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老与春雨
“拳头大的金子”?一时间肆内余人面面相觑,只片刻便置之一笑。肆主道:“咱们可要不起金子!客还是将这几钱酒资现就付了吧。雨夜生意寡,也让我们早些关了门得两刻空闲。”
那酒客不悦地看着肆主,未再闹,伸手在身上摸索一通,总也没凑出半数酒资。肆主气恼,正欲喊人。那酒客瞬间就醒了大半,全然不见了先前神气,一副卑微模样乞肆主宽饶,赌咒着三日定还,言:“我将大富,到时三倍偿还亦可!”
肆主自是不会信他妄语,摆了阵仗定是要伺候些拳脚给他个教训。弥煌见状只得劝道:“不过几钱小事,何必至此?我替他付了便是。”肆主为财怎会不允。那酒客已然受惊,一边千恩万谢地说着一边跌跌撞撞地跑出去了。
弥煌尾随其后至其家中,探寻之下,那方丢失的镇屋法器果在其家。他仗酒资之恩扣门而入,道:“此前在肆中闻尔有黄金,一时好奇不知可否一见?”
酒客此时已醒,哪里还会露财?便言说此话乃是为诓骗肆主的妄语,家中贫寒至此如何能有金?
“但我看确是有的啊。”说着,就有一条红绳自他指尖飞出,蛇行至梁上,缚一粗布袋而下,收于他手心,随即绳消袋破,那陆吾金镇便从袋中显露出来。
酒客大惧,疑他为妖,仆地哀求:“我本孤子,勤恳事农也才勉可饱腹,幸有湖阴柳家人雇我为山上人送食粮,小有进项。年初一日,我上山送粮时路遇一富家妇人,穿得单薄,给了我几个钱请我带他们找户人家暖和。其实我早听闻那居山屋中的女子不祥,平时都是正午过去,放下东西就走的,本不想带他们去,可看他们当中有一个道士模样的老者,想或无碍。哪里直到,他们竟就是来寻那女子的!那妇人一进屋就苦苦哀求,让女子将其护身锁转赠予她,说其幼子体弱多病,活不过十岁,幸闻有高人曾制一护身锁可守其寿至弱冠,只是这锁早年已赠出。妇人多方打听才寻得此锁下落,自知求锁等于求命,是一命换一命的事,可为了幼子,说就是有朝一日让她偿命也认了。就在这妇人相求时,我与那老者一直在院中等着,隐约间听他与一小仆似在说这院中四角有套金法器颇凌厉。后来那妇人如意求得护身锁,我便又与他们一行下山了。可到家后我越想越觉得他说的就是‘金法器’,渐渐就起了贪念,平时没有的胆子突然就壮了,一连半月夜夜上山挖金,几日前终于挖到,竟真是金的!当时只觉一世无愁了,可回家后越看越觉这金形状妖异,我害怕切损会遭报应,就想整块出手,可我本无门路,探过口的人要么斥我为偷,要么就非要我集齐整套才收。我白白守着这金兽,除了每日担惊受怕啥也没得着!是真知错了!虽不知冒犯的是哪路神仙,还请看在我诚心上,饶了我吧!”
弥煌一听,合着山上断粮是因为送粮人在忙着卖金兽啊。只是这给齐家女送粮的不是齐家人,却倒受雇于柳家,也是怪事。弥煌出门时那人仍伏地未起,却难料他是否真会因此长了教训,世间贪欲最难戒,往往始于微末,终致丧命。
至于这金兽该如何处置?送回山上他嫌麻烦,放在身上又嫌拖累。夜已深,雨未停,还是先回到住处别日再想罢。
“客此时归,算是躲过一场麻烦。”入门时杂役与他说。
“何事?”
“官府搜人,专挑南国人盘问呢。说是有不要命的南国贼盗偷到了郡守家,侥幸逃了。”
“竟有这事。那你就不担心我就是那偷儿,刚是躲出去了?”
“有画像呢。说是盗了金锭,可看这架势怕是不简单。客无事就少些出门吧!多雨的季节总没好事。”
杂役在酒肆逆旅中讨生活,自是不喜雨。弥煌不想讨人嫌,只在心中感叹:“事与雨又有何干?雨乱的是人心,好与坏亦决于人心,彼时心喜便是喜雨,此时心愁又变愁雨,尔心之坏旁心之好。雨,径自落水而已。”他燃灯支窗,看屋外绵绵。未曾想若这番感叹来得更早一些,所听之人该有几多惆怅?
两年前,积城也曾有过一段这般春雨不歇的日子,逢齐玟烈休沐,因家中花狸生了六子而邀几位好友选看,杨伊亦在其列。可怎知猫还没看到就先陪安愐候说了半天话,留下用过午饭才终于如愿看到挤做一堆的小猫们。逗看了一会儿,杨伊见羽羽站在廊下,便趁大家不注意随羽羽进了侧门外的小菜园。园内茗朏坐在庐内,两只铺着毛毯的单席间置有一只小炉,正烹着茶。
“父亲可是又说起了祖上荣光?”
“我头次听倒觉有趣得很。”
“他少时随祖父征战,因急功犯错被惩,蹉跎至今,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些早已不复的荣光。军功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人生再没什么比这更最重要了。”是了,父亲最看重的是军功是荣耀,祖母最看重的是家中平和,长兄心中的第一位装的是都城那位姐姐,外祖舅父最宝贵的是连叙,元娘和羽羽是血亲是彼此的命门……庐屋四透,忽一阵春雷隆隆,雨急风骤,地里刚长出的芽苗,那毫无招架之力的点点新绿在风中摇摇颤颤。茗朏不禁喃喃:“它们这样娇弱,又被栽种得如此稀疏,成长得太辛苦了。”
杨伊倒了热茶递给她,浅笑道:“娇弱是因为它们还小,种得稀疏也是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好,不经历这番辛苦如何能开花结果?”
她接过茶碗捧在手上,却仍未从感伤之中走出来,直到杨伊以“月儿”唤她,才终于找到了路,像一只被施了定身咒的迷路动物终于能活动自如地踏上归途。她转过脸看向他,眼中略含羞诧,他此前从未以乳名唤她。
“下月我就行冠礼了。”他小心试探,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去争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她的反应。他一双清澈的眼睛透着不安,因纯粹的期望而闪烁着不为己知的蛊惑。霎时间,此前仿佛被充耳塞住而混沌不清的茗朏只觉雨声嘈嘈,如洗的这方世间风也清冽苗也青绿,地上的石块被冲刷得洁净光亮,自草棚上落下的珠帘每一颗都晶莹剔透。她懂他的意思,却因为慌了神而不知如何作答,只得呆呆地看着那落珠惊澜一汪汪小池,听他又说:“齐釉兄已上呈改戍,只要调令下来,入冬前必要赶至都城。月儿…可要随他同去?”
茗朏未及相答先起身,撑伞道:“若仍未许嫁自是要同去。”说罢唤羽羽,江原也探着头跟了进来。
此后又三日,卯刚过,雨稍歇,间有放晴时,云行如催,如乱了阵脚的队列,一会儿露了太阳,一会儿又泄了蓝天,好不容有排布整齐的时候便赶紧做出一副压城之势,可没一会儿就像厌了般骚动起来,稀稀拉拉地应付几滴雨又聚堆“闲聊”去了。就是这“闲聊”的功夫,茗朏握着抄书的笔正望着那如井口般的一小片晴朗出神,羽羽坐在门口做着绣活,听见脚步声侧目望去,正瞧见一脸喜庆的凌凌冒着细雨自前院跑来,还未进屋就报喜道:“杨家请媒人来纳彩了!杨郎君亲自执雁,正站在陈上候着呢。”
凌凌的话随着自那扩大了的“井口”泄来的一道金光同至,照亮了茗朏染着红晕的笑脸。她放了笔,看着简上所书“父醴女而俟迎者。母南而于房……”,转瞬,云迁光灭,积云密布,然天光尤亮,她却忽生患得患失感,行至门边,正迎着一股寒风撒急雨,心中莫名不安。羽羽打了个寒颤忙取了件留幕为她披上,见她脸色不好不知何故?便问:“可要我去前院瞧瞧?”
茗朏愣了一下,转头道:“我与你同去。”
三月天公善变脸,转眼便是,阵阵雨斜风骤。她们虽沿着廊下走,却也不得不撑伞抵抗这专向北面刮的春寒,走至侧廊有前院围墙相护才得歇避,然西耳门一开,那原被阻挡在外的风雨便积倍而来,差一点就掀飞了折伞。羽羽双手握着伞柄勉强支撑,那伞面活似一只面临猛禽的小兽般瑟缩着,更深知逃跑的结果只会更惨。茗朏在羽羽身后用尽全力关了门,顿时,就好像关掉了一个世界,瞬间就换得一派和风细雨。茗朏借着伞面遮挡整理了仪容,又为羽羽捋顺了鬓鬟袖带。待正伞远望时,云隙间漏下一缕金阳正打在府门前陈途上的杨伊身上,他一手撑伞一手执雁,仿佛独自晴朗于这方天地,他看着她,笑中是意满,眼中有未来。
媒人下堂,齐父随出,于楹间授雁。媒人至杨伊处又取雁以备问名,瞥见茗朏,略扶一礼,茗朏回礼后便退回后院,只因亲眼见了他,见了像随从一样替媒人执雁的他,见了暖阳一样的他,便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