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青石巷的清晨,仿佛被离别的车轮声唤醒。

万姚家的院门口,气氛热烈得近乎沸腾。

万妈妈的大嗓门穿透薄雾:“哎哟我的小祖宗!防晒霜!防晒霜带没带?省城太阳毒!还有这个!”她不由分说地把一大袋洗好的水果和一盒刚出锅的炸藕盒塞进女儿手里。

万姚顶着她标志性的、此刻有些炸毛的齐肩短发,眼圈红得像兔子,一半是离家的不舍,一半是被老妈唠叨出来的烦躁:“妈!带了带了!都说了八百遍了!你当我是去火星啊!”她一边应付着,一边偷偷把眼泪蹭在秦墨阳不知何时站到她身边、递过来的纸巾上。

秦墨阳今天穿了件崭新的运动T恤,头发也特意抓过,显得精神奕奕。

他脚上那双限量版球鞋,此刻正承受着万姚无意滴落的“伤心雨点”,他却浑然不觉,或者说毫不在意。

他咧着嘴,一边轻松地把万姚那个塞满了颜料、画板、零食和衣服、鼓胀得快要裂开的巨大行李箱扛上肩头,一边对着万爸爸拍胸脯:“叔叔阿姨放心!有我呢!保证把万姚一根头发不少地送到美院宿舍!”那架势,仿佛不是去上学,而是要去完成一项光荣的护送使命。

万爸爸乐呵呵地拍着秦墨阳结实的肩膀:“好小子!辛苦你啦!”转头又对女儿叮嘱,“到了学校,跟同学好好相处,别老欺负墨阳……”

“谁欺负他了!”万姚立刻炸毛,带着浓重的鼻音反驳,惹得大家都笑起来。她看着秦墨阳扛着她花花绿绿大箱子的背影,再看看父母眼中不舍却强撑的笑容,眼泪又有点控制不住,赶紧别过脸去,用力吸了吸鼻子。

巷子另一头,百草堂门前的气氛则安静得多,带着一种含蓄的温暖。

阿冼的黑色小轿车安静地停在路边。他正有条不紊地将乔敏妍的行李放进后备箱——一个半新的行李箱,一个装着被褥的编织袋,还有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书包。他的动作沉稳而仔细,仿佛在安置什么珍贵的药材。

乔敏妍站在一旁。她今天没穿百草堂的青色小褂,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浅色连衣裙,外面套着件薄开衫,显得格外文静。

她白皙的脸上,那些小小的雀斑在晨光里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她看着阿冼忙碌的背影,又看了看百草堂那熟悉的门楣,眼神里有即将远行的忐忑,也有深深的感激。

“阿冼哥……”她轻声开口,递过去一个保温杯,“泡了点金银花和甘草,路上……你开车提神用。”声音细细的,却清晰。

阿冼接过保温杯,入手温热的触感让他微微一顿。他抬眼看向乔敏妍,小麦色的脸上绽开一个温和的笑容,眼神明亮:“谢谢敏妍,想得真周到。”他把保温杯放在副驾座位上,又从驾驶座拿出一个用牛皮纸包好的、方方正正的包裹,递给乔敏妍,“这个带着。里面是些独立包装的药茶包,安神的、消食的、防晕车的都有,配好了方子,标签也贴上了。学校里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水土不服,应急很方便。还有……”他指了指包裹,“最下面那层,是几本我大学时用的中医药基础笔记,复印了一份,你空了翻翻,应该对你有帮助。”

乔敏妍接过包裹,沉甸甸的。这不仅是药茶,是笔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和无声的支撑。她眼圈微微发热,用力点头:“嗯!阿冼哥,我会好好看的!百草堂……辛苦你了。”

“傻丫头,”阿冼抬手,很自然地、像兄长一样轻轻拍了拍她的头顶,“百草堂的门,永远开着等你放假回来‘实习’。去吧,到师范好好念书,当个好老师。”他的目光坦荡而温暖,带着全然的信任和鼓励。

乔敏妍感受着头顶那一下轻柔却充满力量的触碰,心底最后那点不安也被熨平了。她深吸一口气,坐进了副驾驶位。

引擎发动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响起。阿冼摇下车窗,对着站在百草堂门口目送的几位老街坊挥了挥手,车子平稳地驶离青石巷。

乔敏妍从车窗探出头,用力地挥手,晨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她眼角那点湿润。她的目光追随着巷口那棵老槐树,直到车子拐弯,再也看不见。

回春堂门口,林郎中和几位老邻居感慨地目送着阿冼的车尾灯消失在巷口。

“阿冼这孩子,是真不错。”一位阿婆感叹。

“敏妍丫头也是出息了。”林郎中微笑着点头,目光温和,“都是好孩子。”

就在这时,林郎中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一看,是女儿林青竹发来的短信。她昨天已经抵达了那座遥远的北方大都市,此刻应该是安顿好了。

短信很短:

“爸,我已经到宿舍了,一切顺利,勿念。青竹。”

林郎中看着那行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手指在按键上笨拙地按着回复。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刚把最后一件行李塞进大学宿舍柜子里的林青竹,口袋里的手机也接连震动了两下。

她拿出来一看。

第一条来自万姚,充满了她特有的、咋咋呼呼的生命力:

“青竹!我到省城啦!!美院好大!好多漂亮小姐姐!(当然在我心中你和敏妍最好看。)”后面还跟着一串夸张的颜文字。

第二条则来自乔敏妍,字里行间透着沉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新生的雀跃:

“青竹,我坐阿冼哥的车到学校了。路上很顺利。学校很安静,宿舍窗外有棵很大的桂花树。一切安好。”

林青竹看着手机屏幕上跳跃的文字,仿佛能看到万姚在陌生的校园里兴奋乱窜的样子,也能感受到乔敏妍坐在窗边、看着桂花树时那份宁静的满足。

千里之遥,好友的声息却瞬间抵达,驱散了初到异乡的些许孤寂。她靠在宿舍的床栏上,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跳动,给父亲,也给两位好友回复着平安和鼓励。

回春堂的后院,与巷子前端的喧嚣热闹截然不同。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青石板上投下窗棂清晰的影子,空气里弥漫着药草特有的、安神定魄的清香。那只熟悉的藤椅空着,在晨光里显得格外寂静。

叶聿炀站在院子中央。他依旧穿着简单的T恤,深色的护臂绷带包裹着右臂。

拆掉石膏后,那手臂的苍白和肌肉萎缩的轮廓更加明显,像一截失去了生机的枯枝,与左边健康的手臂形成刺眼的对比。

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着一个簇新的硬皮笔记。

扉页上,是他用左手,极其缓慢、却异常用力地写下的三个字:复健志。字迹带着一种近乎刻入纸背的执拗。

他垂着眼,目光落在自己那只无力的右手上。掌心向上,五指微微蜷曲,指尖冰凉。

他尝试着,调动起全部的精神和意志,去感受那蛰伏在深处的、断裂又勉强连接起来的神经和肌腱。额角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沿着他瘦削的侧脸轮廓滑落。

极其缓慢地,他的目光像无形的牵引线,死死锁住那苍白的、微微变形的手指。

一股巨大的、无形的力量似乎在他体内凝聚、冲撞,想要冲破那层麻木和阻塞的牢笼。

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汗水滴落在青石板上的细微声响,啪嗒,啪嗒。

终于,在漫长到令人窒息的几秒钟后,他那只蜷曲的无名指,极其轻微地、幅度小到几乎无法察觉地……颤动了一下。

不是屈伸,仅仅是一次细微到极致的神经反射般的抽搐。

然而,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下颤动,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叶聿炀眼中长久以来的死寂和漠然。

那深潭般的眸子里,骤然迸发出一星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火花——是难以置信,是巨大的冲击,更是一种被点燃的、属于生命的顽强火种。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那只完好的左手,几乎是带着一丝颤抖,飞快地抓起旁边小几上准备好的一支削尖的铅笔。

笔尖悬停在“复健志”第一页的空白处。他的左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悬停的笔尖微微颤抖着,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他死死盯着自己那只刚刚“活”过来一丝的右手,又看向那空白的纸页。

良久。

他闭上眼,似乎在平复翻涌的心绪。再睁开时,眼中那抹惊涛骇浪已被强行压下,只余下一种近乎残酷的平静和专注。他不再犹豫。

左手落笔。

铅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一条笔直的、没有任何弯曲的黑色线段,被极其稳定地、清晰地刻画在纸页的正中央。

简单,纯粹,却带着一种破开混沌、刺破黑暗般的锐利和决心。像一把尺,像一道界碑,标记着一个死水微澜的起点。

画完这条线,叶聿炀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额头的汗水更多了。

他放下铅笔,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条黑色的直线上,又缓缓移向自己那只依旧苍白无力的右手。

这一次,那深邃的眼底深处,不再是一片荒芜的绝望冰原,而是翻涌着一种极其复杂的、痛苦与希望交织的暗流。

晨光安静地笼罩着这方小小的后院,笼罩着那个沉默而倔强的身影。巷子口隐约传来其他邻居送孩子远行的、渐渐远去的叮咛和车轮滚动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叶落竹林
连载中温软幺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