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墙洞》系列画展在东京银座开展。那幅藏着五线谱的樱花画作被置于展厅中央,金粉勾边的花瓣下,隐约可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细小字母——正是季厌琴谱里改编的《樱花祭变奏曲》曲谱片段。
开幕当晚,皖溪被人群簇拥着接受采访。闪光灯亮起时,她忽然注意到角落站着个戴宽檐帽的男人,黑色风衣下摆沾着星点樱花,背影竟与记忆中的某个轮廓重叠。
“沈小姐,这幅画的灵感是否来自真实故事?”记者的提问打断思绪。皖溪指尖抚过画框边缘的木纹,那是用季厌老宅的窗框改制的:“每个墙洞都藏着未完成的句子,而樱花负责拼写答案。”
人群中传来轻微的骚动。戴宽檐帽的男人转身时,风衣带起的风掀动展台上的留言簿,露出某页用炭笔写的短句:樱花巷的月光,终于照到了银座的玻璃幕墙。皖溪心脏骤缩,追出去时却只看见电梯口飘落的半片粉樱。
深夜闭展,皖溪独自坐在展厅角落。手机忽然收到条陌生号码的消息:墙洞里的银河,需要第二把钥匙。附件是张泛黄的琴谱照片,页面角落用铅笔写着:W=68,X=84,J=106,Y=121。
她盯着字母组合恍然大悟——那是银手链吊坠刻字的ASCII码。颤抖着打开计算器,68对应“D”,84是“T”,106是“j”,121是“y”,连起来竟是“DTjy”。记忆突然翻涌:季厌曾说过,他的英文名是Dylan Ji。
“所以,这是‘Dylan To Jiang Yan’的缩写?”皖溪对着空气低语。展窗外的东京塔亮起暖橙灯光,她摸出随身带着的樱花标本,叶脉间的雨珠在射灯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像极了季厌相机里她睫毛上的阳光。
次日清晨,小夏举着平板电脑冲进休息室:“皖老师,有个神秘藏家买下了所有《墙洞》系列,还留了封信!”信封上的邮戳是奈良樱花巷的旧邮筒,拆开后掉出张票根——2018年3月21日的上野樱花祭门票,背面用铅笔写着:在第37片落叶的位置等你。
皖溪攥着票根冲向地铁站。奈良的樱花巷已变成遗址公园,保留下来的那面砖墙前,新栽的早樱开得正盛。她踩着满地粉白数到第37片落叶,发现下面压着个青铜匣子,锁孔形状竟与银手链吊坠吻合。
“咔嗒”声中,匣子打开,里面是台MP3播放器,屏幕上凝固着最后一条未发送的消息: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每次偷塞的速写纸,都会在背面画我的侧脸。耳机里传来断续续的钢琴声,正是她当年在墙洞外偷听到的片段,中间夹杂着季厌的低笑:“皖溪,樱花落满琴键时,我总在想,要不要把‘喜欢’两个字,弹成你能听懂的频率。”
泪水滴在播放器上,屏幕突然亮起新的光标,开始自动播放一段视频。画面里是十七岁的季厌,举着相机蹲在墙洞边,镜头里的皖溪正踮脚往砖缝里塞画纸。他忽然转身对着镜头笑,樱花落在睫毛上,声音轻得像阵风:“如果有天你看见这个,记得去琴房窗台第三块砖,那里藏着我练习了一百次的开场白。”
皖溪跌坐在樱花堆里,颤抖着摸向风衣内袋——那里正躺着从琴房旧址找到的铜钥匙。远处传来脚步声,穿白衬衫的男人身影逐渐清晰,他手里握着支速写笔,笔尖还沾着未干的钛白色颜料。
“需要模特吗?”男人摘下宽檐帽,眼尾的樱花胎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这次换我,画你眼里的银河。”
风掠过砖墙,金粉与樱花同时飞舞。皖溪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像当年墙洞里漏进的春风,正将两个时空的呼吸,吹成同一频率的共振。
樱花落在青铜匣子的锁孔里,MP3里的钢琴曲忽然完整了——原来那些年断断续续的音符,早已在岁月深处,谱成了永不凋零的恋曲。
[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樱花密码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