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陛下何许人

“土?”众人不解。

“我要找一种土,一种不太适合长庄稼的红土。种在这些地方的庄稼,会比其他地方矮一些,更容易烂叶。这种土很黏,下雨天的时候如果下地,会比其他泥土更黏脚……嗯,且就叫它红黏土吧。”

众人思索着:“我等奔走京畿,主要是为了良种的推广,倒没注意过土质问题。不过,京畿附近要是有这种土,老百姓一定会知道,回头问一问各个庄子上就行。晏大人要这种土做什么?”

凌青鹭摇摇头没说话。“你们先找,找到之后再说。”

话虽如此,他也没报太大希望。

这种土是他在《文明崛起》论坛上偶然见人提起过的,提到这种土的人只是说了它的作用,并没有说在哪里可以找到……甚至连真实性都无法保证。

接下来的几天,凌青鹭和皇农监的众人一直跑在地头上。

现在是夏种的末尾,他需要视察新种的推广情况、新犁具的使用情况、生产队的合作情况,偶尔问一问耕种方面的难处。

新作物的推广不仅限于皇庄,还有整个京城周边的官田。要把这些地方跑完一遍,可不是一件松快活儿。

皇帝的情况好转了,而且天天往宫外跑,不知道在干什么。

这个消息瞒得过朝中大臣,却瞒不过高澄海计等人,更瞒不过天天上广乘殿点卯的凌抉微和菀华。

高澄和海计知道拦不住皇帝,确认他的伤是真的好了,也就不再管了。

而凌抉微和菀华,却对他的去向产生了无限好奇。

这一天的广乘殿里,凌抉微看完一本奏章,对如何回复有些犹豫不决,想要问问菀华,抬头却见到,她拿着一支笔在那里呆呆地出神。

“神游太虚呢?”凌抉微在她眼前挥了挥手。

“啊?”菀华一下子回神,手里的笔当啷掉下去,幸好下面只铺着一张白纸。

“你怎么了?”凌抉微好笑道。

菀华看了看广乘殿门口,小声对她堂哥说:“你说,皇兄每天出宫,到底是去哪里呀?”

凌抉微拧眉,摇了摇头。

菀华咬唇,“虽说……不能妄议圣上,可是你就不好奇吗?”

凌抉微又怎么可能不好奇,他的好奇比菀华重多了。

凌青鹭偷偷出宫,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在学子上京之前,他就总是隔三差五出宫,有时候甚至在宫外过夜。这是一个皇帝该干出来的事吗?

他望着广乘殿外的方向,“菀华,你觉得……我们这位皇帝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菀华没吭声。猜测皇帝的行动轨迹还不算什么,可是直接议论皇帝的人品,那就真的是大不敬了。

凌抉微沉默了一会儿,说:“蓟门关之变前,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一年中秋,他在宫中大宴当众舞剑。那天晚上真是不知看迷了多少人的眼。”

比起长袖善舞的皇次子,皇长子在朝中的存在感并不强。

他更像一位沉默的实干家,而非夸夸其谈的政治家。

凌抉微自己知道自己的德性,虽然表现得像个君子,实际上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会有阴暗的想法,会吐槽讨厌的人,脑子里装着许多刻薄心思和阴谋诡计。他推己及人,总以为凌青鹭也是这样的。

可是实际接触之后,他发现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凌青鹭同他绝不一样。

可凌青鹭究竟是怎样的呢?说实话,他无法看得分明。他只知道这位君主智计卓绝,高深莫测,却猜不透他真实的心性。

凌抉微打开了话匣子,也让菀华忍不住开口。

“还记得那一天,本是陪太皇太后在南边行宫小住,也不知发生了什么,突然就让收拾东西离开……”她没头没尾地说。

“上路的时候,还以为是要赶回宫里,可是走了好长一段路,仍旧不见宫城的影子。那时候我们才发现不对劲。”她慢慢吐露道,“烟雨和我身边的小太监都不认得路,后来还是从一个侍卫口中听说,那不是进京的路,是一条离京的路。”

她顿了顿,“那一天简直兵荒马乱,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京城百姓知道高官逃离的事情,他们竟连我都瞒着。后来到晚上,我不管不顾闯入太皇太后的马车,才听到他们说……”

“他们说,蓟门关破了。他们说,父皇这不是逃跑,是要南下会合大军。他们还说,父皇禅位给了皇兄……”

“那时候我以为,”她说出这话时,不知自己心里是何滋味,“我以为他留在北宁,是迫不得已。”

可是如今,真正见识了凌青鹭的手段和计谋,她才明白哪有什么迫不得已。若非凌青鹭自己甘愿,谁又能逼迫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

她的皇长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他有诡秘莫测的手段,有贤臣良将的拥戴,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是他的心……是怎样的一颗心?

凌抉微摇头,“算了算了,还是别说了。”在广乘殿公然议论皇帝,他心里发毛。

“下南洋的船队已经整顿完毕,过两日便要出发,趁我离开之前,今天带你出去玩吧。”他话题一转。

自从上次之后,凌青鹭就给了菀华可以出宫的权利,但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必须由世子陪着。

菀华开心道:“好啊,上次出宫还没来得及逛一逛呢。”

虽然给了她出宫的权力,但为了防止别人说闲话,还是必须保密的,她只能悄悄出去。

菀华回到自己的宫里,换上一身男装,画了个男人的眉毛。这段时间她苦学凌抉微的身姿步伐,已经可以做到模仿男人的姿态。再贴上皇兄给她的那枚变声器,女扮男装勉强合格。

摸了摸那枚“假喉结”,菀华再次感觉到皇兄的高深莫测。她隐约明白,这枚喉结的来历,绝对是不可追问,乃至不可碰触的。她拉了拉衣领,努力将其遮住。

两人就这样出了宫,一路逛到北宁的集市上。

走到一处人流密集的地方,凌抉微驻足,抬头望着上方某个酒楼的雅间露台。

他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是我眼花了吗?”

菀华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心脏嘭的一缩,“那是……”

两人对视一眼,不可思议道:

“陛下!”

“皇兄?”

只见二楼的露台里,凌青鹭一身素雅青衣,打扮得如同个普通公子,正坐在窗边吃饭。

和他同桌的还有五六个人,似乎并不知道他的身份,皆是神情自如地对待他。

周围来来往往,倒也没人认出皇帝陛下。虽然凌青鹭多次在民众面前露脸,但当时相隔太远,并没有几个老百姓看清他的真实长相。

况且,也不会有人想到,紫禁城的皇帝会坐在这民间的酒楼里,同几个打扮穷酸的书生平起平坐、谈笑风生。

这场面简直诡异!凌抉微和菀华对视,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我们……上去拜见?”菀华第一时间想的还是规矩。

“不,我们跟着看看。”凌抉微就没有这么规矩。

“跟踪皇帝??”

“嘘——”凌抉微连忙示意她噤声。

菀华提心吊胆地跟着他,走进对面的酒楼。

两人趴在对面的雅间里,刚好可以看见那面露台,越观察越是心惊。

“你看那个人,”凌抉微指着坐在凌青鹭身边的男人,“周云淡,现今的九牧监丞,不过授官以来,从没去点过卯。”

菀华道:“皇兄为何要跟一个九牧监丞混在一起……从没点过卯?等等……姓周?”

“问题就在这了。”凌抉微一拍大腿,“此人是周良的长子,鲁东周氏的少主,进京就是来当质子的!”

皇帝居然和一个反贼混在一块!

……何止是混在一块,就在他们说话的这一会儿功夫,那反贼还给皇帝夹了一筷子菜!

那厢,凌青鹭的视线从周云淡的筷子一路爬到他脸上。

“我发现你最近,”他组织了一下语言,“……颇为关心我?”

对面人淡定道:“你我同僚共事也有几个月了,互相关心不是应该的吗?”

听到这话,凌青鹭信心大增,认为收服周云淡即将成功,就差摊牌表露身份,给他添上最后一把火了。

想不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他还觉得以周云淡的桀骜不驯,必得费一番力气呢。

这顿饭是周云淡请客,用来给晏大人接风洗尘……什么?有啥好接风洗尘的?不重要啦,只是一个出去吃饭的借口嘛。

吃完饭,下午又要去视察农田。

见凌青鹭几人上了马车,凌抉微和菀华也悄悄跟在后面的马车里。

他们还算机灵,没有直接跟着,而是派随从在前面观察,再回来报告路线。为了防止被发现,还特地派了两个随从交替轮班。

虽然如此,却还是被发现了。出城门的时候,一名缁衣卫凑到凌青鹭耳边报告,说后面有尾巴,尚未探明身份。

“再去探,不必惊动。”凌青鹭面色未改。

驶到村庄外面,几人下了马车。

凌抉微和菀华也下了车,悄悄尾随在身后。

“皇兄怎么会来田间?”菀华四下望望,周围尽是绿野山岗,风一吹,一片尘土弥漫。夏日的小虫嗡嗡乱飞,午后的日头酷烈灼人。

不管怎么看,这都绝不是一个皇帝该来的地方。

田地里有不少人正在劳作,他们犁地翻土,撒下一粒粒种子,抬身抹把汗水,复又深深弯腰。

见了凌青鹭一行,他们竟扬起笑脸,极为熟稔地打起招呼。

“各位大人又来啦,哎,晏大人,好久不见啦。”

凌抉微和菀华大为惊讶,只见凌青鹭居然冲那粗布麻衣、黝黑干瘦、浑身脏兮兮的草民,抬手作了个揖,毫不作伪地笑道:“过来看看乡亲们的情况,最近可还好,这是种的什么呀?”

对方忙道:“这是玉米,我们以前不识得,听各位大人说过玉米的好处后就知道了,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多多地种。”

凌青鹭又看了看他们正在使用的双轮双铧犁,“这犁具可还用得惯?”

“习惯习惯,这真是好东西呀,要不是托了诸位大人的福,我们还用不上这么好的东西呢。皇恩浩荡呐!”

“生产队的情况怎么样?”凌青鹭又问。

他问了许多问题,始终直视着对方的眼睛。

大字不识的农民,口齿表达能力并不流畅,他却极有耐心地听着,不时替对方解释几句。

问完这个农民,他又去其他的田垄上,询问别的农民。

最边上的一块田地里,只有一名七老八十的驼背老者在颤颤巍巍地劳作。一问才知,他家儿子近来生病,下不了地,可是又正值耕种的关键时节,所以老人家不得不拖着一把老骨头,下地干活。

凌青鹭回身和几人商量了一下。

既然碰上了,就顺手帮一把。

于是,躲在远处的凌抉微和菀华震惊看到——

大梁的皇帝陛下,那个才养好一身的鞭伤,本该躲在九重宫阙里养尊处优,接受天下人顶礼膜拜的皇帝陛下,居然在这片田野上,扛起锄头,弯下了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锄一锄地翻地、播种……

没有任何语言能形容两人心中的震撼。

他们对凌青鹭的所有猜测,都在这一刻,被这个弯腰劳作的青年,一锄头一锄头击得粉碎。

凌青鹭,这位临危上位的大梁君主,怀揣无人猜透的心思和诡谲难测的手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人不得不去好奇,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当世子和公主躲在紫禁城的琼楼玉宇里无聊猜测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那个被他们百般揣摩的人,会悄悄来到田地里,关心老百姓的生计、吃穿和劳作,在烈日之下亲自挥舞锄头。

突然之间,所有一切问题,似乎都不重要了。

这一刻,凌抉微和菀华终于明白,他们为何永远看不透凌青鹭的心性。

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城府深沉。而是高山仰止。

凌抉微喃喃道:“大梁的子民……何其有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1章 陛下何许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靠学术称霸两个世界
连载中量子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