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周里,我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重返阁楼。
在我读完「卷贰」的同一天,大伯领着他的家眷从省城回来探亲,宅子里很快便热闹了起来,尤其是他俩孙女,在楼梯间上蹿下跳,好是欢腾。
我和他们简单地寒暄了一下。我从小对大伯都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在他身边略感压抑,或许因为他曾当过兵,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吧。
他们一家六口就这样暂居到了三楼,大伯的房间恰好挡住了阁楼道口。
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直接把档案袋拿下来,反正就是一沓封藏在角落里的卷纸,爷爷想必也不会发觉。
现在,我被困在二楼的卧室中,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利用这个时段,我私下搜集了一些资料。就目前「卷壹」与「卷贰」所能提供的线索而言,可能连这幅拼图的边角都拼凑不出来。我甚至都不晓得这远古篇所记载的地点究竟在哪里。
凭着模糊的记忆,我筛选出了「大裂谷」这个地名。从此入手,若这是真名,那扎卡一行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发生在不知道几万年前的非洲平原上。而所谓的「魔山」,极有可能指的是坐落在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
我们小镇刚好坐落在玉龙雪山之脚,每当想起扎卡等人的遭遇,我都会不自觉地望向窗外不远处的雪山峰峦。
但线索到此也就断掉了。
无论是用手机在网上查询,还是翻阅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暮霜村」与「乌冠人」等等这些词汇,好似天外之物,不见于任何人类之记录。
一筹莫展之际,新的机遇却送上门了。
两周后,大伯携家人陪他妻子出镇拜访老丈人,三楼瞬间冷清了下来。
那一晚天气一反常态,温度逼近三十有五,爷爷有些吃不消,因此天还没完全黑,老爷子便早早地睡下了。
我在楼梯口游荡了一会儿,未等楼下呼噜响起,就如鼓上骚般地一跃翻上了阁楼。
看到档案袋下一卷上的「卷弎」,我心跳又加速了起来。
纸张的颜色又与前两卷不同,为浅灰状,底色接近于乌金,其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摸上去很有摩擦感,像是砂纸一样,好似海滩上的沙粒,同时还发出一股冲鼻的咸味。
第弎卷的封面同样写着四行象形文字,图案比远古篇的具象不少,应该是来自两河流域或者是古埃及,下面仍有父亲的字迹做注解。
·
※※※
黑土悠久,冥河无边。
豺狼待哺,蛇蝎缠绵。
亡者沉寂,圣棺不宣。
死神展翅,黄沙遮天。
※※※
「黑土」——即黑色的土壤。
根据这首诗句的内容,我很确信这接下来的故事必然与古埃及有关。
「埃及」本身其实是古希腊的叫法,而当地语中,对这片被尼罗河灌溉的土地有一个更为古老的称呼:kemet——即卡美特。
卡美特正是「黑土」的意思。
这首诗之后的内容,很快便验证了我的推测。
※※※
神谕曰:
生死本无邪;
何为生,为何死?
兴废自有意;
因废兴,兴必废。
诸神降临之初,划黑土为两半,赐北以红冠,封「下埃及」;赐南以白冠,封「上埃及」。荒末诸神离世,致使河水泛滥,灾祸连年。凡间红白二冠,氏族群起纷争,南北战火连绵,天下大乱。
距今五千多年,及公元前3150年,南北终归美尼斯,自封“法老王”,合并双冠,开创第一朝,历十九世,建都王城孟婓斯越二朝,史称早王国时代。
第二朝末年,外戚干政,地方豪强并起,南北重回分裂,内战席卷长河上下半世纪有余,最后统一于左塞尔,双冠重归第三朝,史称古王国时代。左塞尔英明神武,有贤相印何闐尽心辅佐,重修庙宇,开疆拓土,抵御外敌,兴建金字塔,治下黑土繁荣昌盛,远近闻名,延续法统五百余年。
古王国末年,埃及本土危机四伏,贵族权倾朝野,周边外族蠢蠢欲动。外加民间结社满地,异教遍野,王权日渐衰落。法老位传至第六朝二十八世,佩皮一世承继大统,总领朝纲,再造神邦。
其在位五十载,大限后兄终弟及,佩皮二世上位,又在位四十五载,期间努比亚三次入侵,边关狼烟四起,特令嫡长子纳法图南下,镇守上埃及,并设陪都底比斯,手握重兵,以绝外患;自己则坐拥北方王城,治理内忧。
一时间:“黑土之地,双都并立”。
※※※
楼下一片喧杂,传来小孩子们的嬉闹声,我还以为是大伯他们提早回来了。
黑土之地...黑土...
我反复念道,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想,立即翻回到了「卷贰」的第二篇。
「翻过神山,一路向北——直到冰雪融化,乌云转晴;
河草过膝,土壤转黑。脚踏黑土…」
我盯着两卷的文字愣了半响,缓缓翻向了「卷弎」的第一篇。
一股热浪旋即迎面吹来。
此时是傍晚,忘记了具体的时间,只记得宅外蝉鸣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