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伴侣

小诚半岁的时候,武中明介绍我认识他们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同事,叫卢忠予,个子比我高了一点点,戴着圆眼镜,第一回见面是在他们所里的食堂二楼,吃海鲜馄饨。

我仍记得他莽莽撞撞地从楼梯探出身子,露出顶着七歪八倒头发的脸,从近处的一张空桌子上顺手拿起一瓶陈醋,然后用左手推了推眼镜,走到我面前。

“陶末你好,我是卢忠予”

他身上的棉袄是深蓝色的老样式,我爹也穿那个,因为所里的工作,他两只胳膊上又都套着白色的帆布袖套,倒是我,出门前特意捯饬的裙子在他的大方明朗之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馄饨得加点儿陈醋才鲜,来点儿?”

我配合地把自己的碗往他那边推了推,只见他盯着碗,倒了几滴醋,再推给我,顺便起身拿了一只调羹给我。

“我迟到了三分钟,你可别告诉中明哥啊!”

他一边大快朵颐,似乎刚出锅的馄饨一点都不烫似的。

“为什么?”

“中明哥会说我的,不仅说我,还要告诉我大哥,我大哥要是知道我相亲迟到,准会拿光棍一辈子吓唬我”

来之前,我听中明哥说起过,卢忠予有个亲哥哥,叫卢和予,也是物理研究所的,他们的亲生父母都已经不在世了,只有他嫂子尚有父母在世,因此,忠予总是听他大哥的。

“放心吧,看在你这人还不错的份上,我不会说的”

碗里的馄饨冒着丝丝热气,透过白烟般的热气,我仍看得清他眼镜下的半张脸,埋在碗里,呼噜呼噜吃着馄饨。

“我早认识你了,你是霭霭的体育老师”

他嘴里含着馄饨,大着舌头说了这么一句。

卢霭霭,我记得那丫头,长得文静,跑起步来却不输男孩子。

“是啊,你怎么知道?”

“有一回霭霭外公生病住院,家里没人接她放学,我去接她的时候正好看见你们在操场上”

他的馄饨已经吃了大半碗,我的却没怎么动。

“不过陶老师,你上课的样子挺威风的”

按照一般的相亲流程,他应该说我穿裙子的样子真美,才像那么一回事,我头一次见有人夸人夸的这么实在,心里不禁对他多了一分好感。

吃完馄饨,他带我逛研究所附近的一条小街,配钥匙的、卖糖人的、磨菜刀的、拉板车的,小摊贩一左一右摆满了整条街。

这条街的贩子大多是靠手艺吃饭的,像是谁家丢了钥匙啊,要搬家啊,要磨菜刀什么的上这儿来都能解决,这儿也只摆夜市,所以晚上生意还不错。

“这儿是有点闹,但有人情味儿,你看,那位磨刀的大爷,跟我们一样,都是从事物理性质的工作,和物件儿打交道”

“可是我们所里的工作,却不如他那般潇洒恣意”

卢忠予用手肘碰了碰我的胳膊,稍微抬一下下巴,示意我看向他指引的那边。

“你看大爷,磨刀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武林高手舞剑的味道?还有他的吆喝,是不是有种快意恩仇在?”

他说的,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了巷子的尽头,本想转身,就在那一瞥之间,我竟看到了我爹的脸,隐隐地在那一堆陶罐中,他脱了病腿那边脚的鞋垫在地上坐着,和几个来买陶罐的人说着些什么。

“陶末,你想买个陶罐吗?回家放放花什么的也不错!”

“我爹怎么在这?”

不等他反应,我跑过去,当然,我爹也是震惊的。

“小…小末”

爹一手撑着身子拿起地上的鞋,然后赶紧穿好,那些买东西的人见状,忙把钱放在我爹的拖车上。

“伯父!您慢点”

见我爹差点没站稳,卢忠予赶紧上前扶了一把,我捡起地上的拐杖,让我爹拿好,站稳。

“爹,这是卢忠予”

“爹,您怎么会在这儿做生意啊,您怎么没和我们说呢?”

我这直性子,说话又没过脑子,我爹肯定又会误会成,在这做生意会让我没面子了。

“我…我也能挣…钱,不…白…吃喝”

“爹!您怎么会这么想呢!我和哥哥都有固定的工资,养着您和我妈不成问题!”

估摸着也要收摊了,卢忠予帮着我爹把车托了回去,我又送他往回走了一段路,才分别。

门虚掩着,一定是爹为我留的,月色如银辉一般洒在院子里,竹竿上晾着的衣服在夜风的吹拂下微微晃荡,从小窗透过的一豆昏黄的光,把爹略微佝偻的背影印在窗纸上,影影绰绰,无限安宁。

小诚已经睡下了,我爹仍然在忙碌,我妈妈没照顾过那么小的孩子,我们家的孩子,都是爹一手带大的,洗尿布,换衣服,洗澡,喂牛奶,没有哪一样是爹不会的。

最近,我爹总是在小诚睡着后,才去卖陶罐挣点钱。他说,妈妈为了帮着他照顾好小诚,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家里的开销里里外外又比以往多了许多,想多卖些陶罐。

从那以后,只要卢忠予没有值班,都会在爹收摊的时候去帮他推车子,瓦檐廊下,青砖古墙,爹在这里的生意还不错,来买陶罐的人,常常误会忠予是爹的儿子,直夸他孝顺。

“小末,你也不小了,跟妈妈说说,你觉得小卢怎么样?”

……

妈妈在感情上,一直是个单刀直入的人,我在这方面遗传了爹,被动的很。

“你总得跟中明说说吧!成还是不成,人家也好办事儿!”

什么话嘛!卢忠予帮了爹那么久,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妈妈的推动下,我和忠予订了婚,两家人安排在满意酒楼见面,在那里,我见到了忠予的大哥大嫂,他们和我的哥嫂年纪差不多,很投缘。

忠予的大哥大嫂,以前在北京工作,前年因为工作调动,举家迁到了南京,忠予也是跟着调动来的。

“小末,叫我笙笙姐吧!”

忠予的大嫂绞着齐耳的短发,一双黑亮亮的眼睛格外灵动,她很健谈,和妈妈聊得特别欢乐。

那年中秋节,我跟着忠予去他哥嫂家吃饭,路上见到卖中式糕点的铺子,想买些月饼作伴手礼。

“买桂花糕吧!他们家老人爱吃那个”

就这样,我和忠予提着一盒精心包好的桂花糕,来到了笙笙姐的家。

他们家也住在巷子里,门口撤掉了台阶,院子里种了些菜,和我爹打理的院子差不多,只是多了一棵桂花树,飘香十里,桂花开得正好。

难怪忠予说买桂花糕合适!

一进门,霭霭像一道小闪电,一下子就抱住了我。

“陶老师!不!是婶婶!”

我轻轻捏捏她粉扑扑的小脸蛋,又看了看忠予,有些害羞。

“叔叔!你什么时候把陶老师娶回来给我当婶婶啊!”

“快了快了!你这孩子”

然后便见到了叶伯母,她比妈妈稍大一些,眼角眉梢却比妈妈多了几分温柔。她邀请我们进屋坐,还倒了些茶给我们。

“忠予,你和陶老师先坐,我去叫你楚伯伯”

先前听忠予说过,楚伯伯身体不太好,平常出门少,不过为人谦和,很好相处。

茶喝了半杯,才看到叶伯母推着楚伯伯一起从房间里出来。

初秋的天,楚伯伯竟然穿上了厚厚的线衫,他完全不似我爹那样,虽然身体不便,却亲和自信,只是他的白发和旁边的叶伯母比起来,确实有些扎眼。

“来客人了?”

我连忙站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陶老师,您坐,我外公看不见,也听不太清,不用紧张的!”

霭霭很懂事,及时抚慰我的紧张。

一顿家常饭,楚伯伯很少说话,叶伯母帮他布菜,他就很安分地吃自己碗里的东西,偶尔夸奖一下菜品的口感,而叶伯母,也从不吝惜回应,有时拍拍楚伯伯的肩,有时替他清理掉在腿上的饭菜…

我看着他们,想到了我爹和妈妈,想到了我和忠予的以后,想到了很多很多,我曾经并不在意的细节,在那一刻栩栩如生的再现在我的脑海里,汇聚成幸福的暖流,一汩一汩流过我的心房。

让楚寄北和小叶子客串一下!也许文字并不生动,但……好在全是我心里的故事,是我难以不为之感动的真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伴侣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陶平原
连载中柚柚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