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断桥

生活在丰澄邑的人们都知道,灾异是常有的事。多数灾异对这座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偶尔也有例外。所以,人们会短暂地撤离到城外,留下一座空城。其余的事情,只需交给守护者。

丰澄邑的城墙上,易疏焉一手持剑,迎风而立。东风浩荡,天色微明,人群排成长队走出城门。队伍的前段已经抵达城郊,浓密的树丛掩盖了人群。桐山站在鼓楼的最高处,周围任何风吹草动都位于她的监视之下。

易疏焉再次看向人群。队伍的最后几人也来到了城门外,但是他们没有走。她来到他们面前,一名老妪向她伸出手。“泊卿,我有话要和你说……”

易疏焉收起剑,握住老妪的手。“请讲。”

“城里……和往年不太一样啊。”

易疏焉压低声音道:“怎么说?您发现了什么?”

老妪攥紧了她的手,易疏焉甚至感觉得到对方的手臂在颤抖。“我看见城里有人,看不清脸的人。从阳雀桥对面过来的……”

易疏焉了然。她看向在场的其他人,他们似乎都在等一个答复。

“各位不要担心,我们会调查清楚,只是要劳烦诸位暂时离开了。不要靠近城墙,不要靠近结界,往钟楼的方向走。”

城门被关上了。易疏焉背对城门,径直往城中走去。天色明朗了不少,几乎见不到雾气,也并无太多嘈杂的声音,只剩下风声和鸟鸣。

丰澄邑的中心有一方深潭,潭边是一株杏树。此树在建城时被无心栽下,距今已有数百年。杏花开得正盛,偶有花瓣随风落入潭中。易疏焉经过潭边时,往水中看了一眼,却看到自己身旁有一个忽明忽暗的人影——看起来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子。两人靠得相当近,易疏焉却丝毫未察觉身边有何异状。

易疏焉向水中道,“既然在我身边,就请现身吧。你是谁?”

身旁传来轻柔的笑声。“问得好。我不是城里的人,我是建城的人。我没有实体,也不记得自己的名字。我和你一样,都是此地的一部分。”

“你有何意图?”易疏焉又道。

“我想帮你一点小忙。只要听得见我的声音,就说明你在现实中。你看,在幻境遍布的丰澄邑还是有用的吧?”

易疏焉不语,对方又道:“还有,城外的结界位置不太对哦,最好别靠得太近。城里确实有一些奇怪的人影,似乎是从结界另一边过来的。我看到的只有这么多。如果有新的发现,我会来找你。”

潭中的人影倏地消失了。易疏焉边走边琢磨着方才听到的话,“丰澄邑怎么会无故出现幻境……是因为结界的关系吗?还是另有原因?那位不肯现形的神秘人又是谁?”

易疏焉加快了脚步。她尚未理清思绪,就已经望见了阳雀桥。从她的视角正好可以俯瞰整座桥:它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横亘大江,仿佛再过几百年都不会有变化。只是此刻的桥上多出了另一番景象。头和桥尾各站着一个人,阳雀桥上方出现了数个倒影,它们以难以名状的形态交织在一起,附近的空间正缓慢扭曲。细看之下,其中一个倒影里出现了景缦和南鹊衣。而在桥下,在江水中,无数破碎的无脸人形堆叠在一起。

风逐渐转凉,桥上的两人岿然不动。

易疏弘站在桥尾。风很冷,不像是春天该有的温度。他的视野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只够他勉强看见桥的另一端。那是一名白衣少女。她手持玉尺,遮住了半张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可以断定的是,对方不是妖,至少不是妖界会出现的类型。毫无疑问,那是极度危险的存在。

易疏弘握紧了他的刀。他曾怀疑自己会在回城的路上遭遇不测,但他还是磕磕绊绊地回来了。毕竟有任务在身,如果要给执掌者一个交代,就势必会有牺牲。想到这里,易疏弘暗自苦笑。他现在的行动全靠意志支撑,稍不留神就会倒下,至于战斗更是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他还是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白衣少女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半空中,似在观察空中的倒影,对周围的情况漠不关心。易疏弘正犹豫着是否要主动出击,背后的剑已经躁动不安。

“你的主人可能就在某个幻境里。你要先我一步出击吗?”易疏弘默念道。剑安定了片刻,更加剧烈地抖动起来。这把剑自始至终都向往战斗,此刻若不是被易疏弘按着,恐怕早已离他而去了。

“既然早晚要战斗,不如现在就速战速决。生死并非难题,无论结果如何,我会奉陪到底。”易疏弘如是想。背后的剑有所感应,它又一次出鞘,剑尖直指桥头。易疏弘的敬祺依然没有反应,只是用起来还是一如既往地称手。

交织在半空中的倒影突然剧烈地扭动起来。白衣少女神色一凛,高举玉尺,插向桥面。几乎在同一时间,景缦的剑斩向玉尺,易疏弘的刀紧随其后。玉尺与躯体皆是不堪一击。然而,在兵器接触到人的一瞬间,少女的形貌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空中的倒影顿时凝滞,其中所有的景象聚合到一起,而后开始融化。

无数尖啸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平静的沄江水毫无预兆地翻涌起来,水位急速上升。阳雀桥自中间断裂,一半沉入水中。景缦的剑不见踪迹。易疏弘转过身看向桥中间,只见白衣少女的身影自水中升起,手中的玉尺完好无损。她仍旧面无表情,玉尺指向易疏弘。在分出胜负之前,她似乎没有停手的意思。

易疏弘调转刀锋。他不确定自己还剩多少力气,所以深感力不从心。他想起自己来到丰澄邑的目的本是调查,现在却陷入苦斗。回过神时,他感觉一只有力的手扶住了他。易疏焉站在他的身侧,道:“别硬撑。”

“姐姐?”易疏弘恍惚间听到熟悉的声音,久别重逢的喜悦盖过了其他思绪。他怀疑自己又在做梦了。

“兰田,我就知道是你。——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借你的刀一用。你且退后。”

易疏焉接过易疏弘手上的刀,注入少许妖力,径直插入地面,桥头与岸的连接处出现了一条裂痕。裂痕不断扩大,剩下的半座桥难以支撑,最后垮塌。半空中的倒影更加剧烈地挣扎、融化。一道夺目的白光闪过,空中残余的倒影连同白衣身影被尽数斩断。

景缦站在两人身前,剑指半空。无名之剑几经波折,终于回到主人手上,此刻战意高昂。白衣少女业已消失,只剩半截玉尺悬浮在半空中。往昔的阳雀桥,今成一片废墟。南鹊衣站在废墟上,看着江水一点一点往下降,越来越多石头的露出水面。玉尺落在她的手中,上面赫然多出一道银杏叶形的封印。

“还是让它逃走了。”景缦道,“鹊衣,这一半交给你保管。考虑到此物的危险程度,再加几层封印也不为过。”

“我知道了。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去做我原本该做的事。”

景缦转过身,向易疏焉与易疏弘道:“感谢二位相助。”

易疏弘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他的视野一片漆黑。他依稀想起了相月夕说过的话,于是解下剑鞘,双手递与景缦。他刚想转达相月夕的话,却听景缦道:“这把剑于我意义非凡,想必又是相月夕有所动作。感谢你帮他的忙。至于他的话就不必转达了,都是些老生常谈。你现在的情况不太好,自己当心。”

南鹊衣来到岸上,手里拿着一把刀。“这刀得修一下了。焉儿,你们回去休息吧,我想单独留一会。”

景缦收起剑,补充道:“事态随时会超出控制,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你们要留下来,还请帮我留心城中情况。请多保重。”

三人离去后,只剩下南鹊衣还在阳雀桥的原址。她握紧了手中的半截玉尺。天光明亮,丰澄邑回归了平静。周围万物的声响包围着她,一只鸟的影子掠过她的头顶,又在她抬头的瞬间落到肩上。

那是一只杜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逃离世界的旅行
连载中柴田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