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清平4

熏香袅袅的屋中,形容憔悴,但难掩风骨的单清平坐在严尽欢床前,声音嘶哑“你分明已然时日无多,为何从未与我说起?”

“说了又如何。”严尽欢气若游丝,摇了摇头“你难道就会为了我,不和陛下呛声了吗?”

单清平静默不语。

严尽欢笑了一声。夹杂着讽刺,无奈,感慨,委屈的复杂语调犹如一根根银针般插进单清平心里,穿透了他坚固的防备,痛得他浑身一颤。

严尽欢似乎是不忍心看他这个样子,轻轻别过头去“你也不用觉得对不住我,这都是我自愿的。”

“嫁给你,助你成就事业,我都无怨无悔。”

“若说真有什么遗憾的话......”她想了想“就是有些对不起爹娘,做女儿的不孝,没怎么侍奉过二老,就要这么去了,留他们独自伤怀。”

“清平,成长是一件太痛苦的事,如果你想在这条路上走得远,走得稳,那就不仅仅是我,还会有更多人,因为你做的决策死去,生还。这事业很沉重,也很伟大。”

“你真的,想好了吗?”

“是。”单清平吐了口气,对她露出一个难能可贵的笑意。

“在很多很多年前,还不认识你,也未曾考取功名的时候,我就想好了。”

利箭般的字句穿透风云诡谲的算计,击破贪官污吏布下的天罗地网,跨过漫长孤独的几十年岁月长河,清晰高昂地在耳边响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清朗稚嫩的诵声,犹如埋在少年心中的一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根发芽,破土而出,抽出枝叶,开出艳丽明媚的花朵,最终长成一个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

单清平一字一句,嗓音低沉而郑重“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这么多年坚持的缘由。”

严尽欢望着他瘦削硬朗的侧脸,轻轻笑起来,语气温柔“我相信,你做得到。”

她死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也被埋在了漫山遍野青草野花的山坡。

单清平办完丧事,就面色如常地踏上了上任的马车,引得众人唏嘘不已。

“可惜了尚书嫡女,一片痴心却错付给了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谁说不是呢?严小姐明里暗里帮助了他多少?结果最后他连一滴眼泪都没掉。”

“要我说,这种不通人情的人就不该入朝为官,谁知道我们死了,他会不会也是这样冷血?”

窃窃私语声分毫不落地落入单清平耳中,连车夫都小心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却向车夫微微颔首,淡淡道“走吧。”

车夫回过神,一扬马鞭“驾!”

单清平缓缓合上眼,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

尽欢,我对不住你,若有怨言,那尽管在地下等我,等我死后,自会向你赔罪。

舟车劳顿半个多月,单清平才总算抵达了此行的终点。

一下马车,扑面而来的热浪夹杂着黄沙,迷得单清平抬手遮了遮眼睛。

等风吹过去单清平才放下手,只见分明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路边的树却光秃秃的,枝干突兀地刺向土黄色天空,犹如张牙舞爪的鬼魂。

枯瘦的县令快步走上前来,他深陷眼窝里的眼睛浑浊黯淡,犹如死鱼般。

他向单清平拱手“单大人。”

单清平还礼,随后四下看了看,皱了皱眉,问“这里距离边境分明还有几十里地,为何如此荒芜?”

“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们这里雨水少,常年大旱,距离最近的水流还是上游的晴澄湖。但被土石挡住,流不到地里,我们上书请求陛下派人来,却了无音信。眼见着庄稼都枯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朝廷的税收一年比一年重,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要饿死了......”县令苦笑道。

单清平又问“何不引水通渠?”

县令叹了口气,苦着一张皱皱巴巴的老脸道“劳民伤财,没有陛下的许可,我们哪里敢擅作主张。”

单清平略一思索,便道“既如此,我来给陛下写一封奏疏,想必很快就有负责此事的官员前来。”

转眼过去了三个月,发出的信件却犹如泥牛入海般,迟迟得不到回应,单清平急得不行,又亲眼目睹了半大的孩子走着走着栽倒在路边,一卧不起,更坚定了引上游水通渠的决心。

“不能再拖了。”单清平喃喃道“我等的起,百姓的性命可等不起。”

他转向县令“你即刻写两封信,派人加急送往桐城和令城,交给两位守将。让他们各自筛选出五百男丁,要身强体壮的,若是有人胆敢强迫妇孺,打三十五板关入牢中。”

县令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战战兢兢地反驳“陛下若是降下罪来,不用说你我,就连二城的守城将军都会受罚啊。”

“那也是我逼着你们做的,你们无可奈何,只能照办。所以陛下要治也是治我的罪,与你无关,知道了吗?”单清平口吻严厉。

县令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作揖“知道了。”

二人都是深明大义,明白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道理的人,和身边的谋士商量一二,便找来人送去了单清平那里。

单清平也不含糊,不日就画好了图纸。他也不多言,只吩咐众人按照他的意思办,出了事他负责处理。

有人虽心有疑虑,但看着他坚定且不容置疑的样子,也还是半信半疑地去了。

单清平向两城守将借人治理大旱的事迹传到京城,皇帝没想到单清平现在已经狂妄到不和自己打招呼,就擅自做主的程度了,登时大怒,又拿他没办法,毕竟单清平此举拯救了数以千计的普通百姓,视为大功一件,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诏他回京,加官进爵。

更糟心的是,曾经受过单清平知遇之恩的官员多方打听,搜集证据,居然找到了万姚等人诬陷单清平的证据,这下真相大白,皇帝再不愿意也不能压着他不回来了。

单清平一到京城,官员就小跑出来见他了。

看到他,官员就笑了“恭喜单大人终于沉冤昭雪了。”

单清平看着他细小的眼睛“你为何帮我?”

官员边搓着手边笑眯眯地道“我就是个小喽啰,但跟着您这些年您也帮了我许多,忘恩负义的人我做不来,也想为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怕单清平觉得他别有用心,又补充了一句“不为了什么,就觉得您这样的好官太少,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经历了这么些变故,单清平总算收敛了些,虽然也经常看不惯那些官员的行径,但总算不逮这一个骂一个了,只有真正让单清平忍无可忍,或是对国家罪大恶极的大臣,会被他不遗余力地痛骂,然后锲而不舍地上书弹劾,直到对方下狱或者被流放才肯罢休。

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一晃神的功夫,十几年光阴转瞬即逝。

单清平年过半百,头发白了一半,混合着剩下的灰白色,若是忽略他身上的那一身官服,和永远黑沉沉,仿佛有人欠他银子的脸色,和普通的老人根本没有区别。

即便如此,单清平的身子骨也还硬朗,骂人的本事也不减当年,反而变本加厉,和他关系不好的,或者是心里有鬼的见着他都绕道走。同时不变的,还有他报效国家,无惧生死的决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夙愿
连载中忆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