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五十。
会场入口已经挤满人,签到台前排出三列队伍,远处几个初创团队正忙着贴Logo、调试设备。灯架在头顶,暖白光扫过人群,映出各色简历、展示板与咖啡杯交错的倒影。
林阙站在最右侧的一条队伍里,靠近角落,身影扮演在宣传板后。风衣系到最顶,双手拢在口袋中,没化妆,脸色苍白,额角贴着药贴,被帽檐遮住一半。
前方一个青年正对着签到员比划展示顺序,语速极快。她一句也没听进去,拇指在手机边缘反复敲击,努力给自己维持冷静。
会场温度偏高,空气混着布料、电缆胶皮与设备高热散发出的焦味。她抬手抻了抻风衣领口,指腹擦过下颌时触到冰凉的皮肤。可身体仍在出汗。
凌晨三点完成轻量版部署时,系统冻结倒计时从那一刻开始跳动——72小时,现在减掉4个小时,只剩67小时。
签到时,林阙只报了项目编号。平台工作人员抬眼确认:“你就是林阙?今天自己上台?”
她点点头,嗓子哑得发涩,没有多说。
她排在第八组之后,前面是三个穿组服的大学男生,身后是一家智能家居企业的孵化团队。
整个展示名单里,她是唯一的单人项目展示。
—
展示区布置得简洁,中央是投影墙,两侧为辅助分屏,技术台在右侧设了备用接口,一排指示灯亮着橘红。
台上主持人刚送走上一支参展队伍,边调整时间边扫台下名单。
“下一位,来自Mirro项目——情绪状态本地识别反馈系统,请负责人林阙上台。”
灯光和视线推移,准确地定在她身上。
林阙抬步走上展示台,头发没绑,微卷垂在肩头。她脚步略快,外套拉链拉到最顶,挡住了贴在额角的药贴。
她没看观众席,只朝技术台点头示意,插入演示U盘。投影墙加载中,开口介绍。
声音不大,准确掐在了主持人介绍停顿的缝隙上。
“Mirro不会安慰你,只会提醒你。”
现场静了片刻。
林阙继续操作,投影跳出测试界面,直接加载Demo模型,几乎没有多余解说,进入功能演示。
系统弹出提示:[状态分析完成:当前识别状态——需调整]
她示意技术后台切换对比页面,同时简要说明:“系统无需联网,不记录、不存储。识别逻辑全部在本地跑完。”
几个投资方代表开始翻资料,主持人提醒:“演示尽量控制在5分钟内。”
林阙点头,切换至表情测试模块,正准备启动语音识别,屏幕右上角的[缓存警告]突然跳亮。
她眼角抽了一下,指尖略顿,刚要无声切页,台下却突然有人举手。
“请问——你说不联网,怎么确保设备端性能统一?在家用和移动端上测试过了吗?”
声音从第三排传来,不急不缓。男人身着深灰西装,拇指抵着下颌,询问语气冷静。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质疑整个系统存在意义。在一众联网追求“智能陪伴”的项目里,她是那个逆风跑的人。
林阙抬眼,眼神没躲。
她认出他,平台初期接洽时对接过的投资代表,曾在她的BP文件上直接批注:
“本地模型稳定性无从验证。”
秦屿也曾在她面前吐槽过这个人,说他每次评审像写验尸报告,“冷血得就是只投行算法狗”。
——周彻。
她盯着他,语气平稳:“移动端目前不跑这个版本。”
“那你今天展示的是?”
“……仅用于结构演示。”她语速略快了些,“核心是识别逻辑。”
周彻没再追问,只轻轻点头,坐回椅背,重新搭回那个带着些尖锐意味的沉默姿态。
系统提示跳了一下:[识别中断,已恢复]
林阙视线微移,迅速切回主页面。
“项目目前处于清退观察期,目标是完成轻量运行模型,向用户反馈自身状态异常——不引导、不绑定、不收集。”
没等主持人引导,直接点断了投影。屏幕回到初始状态,她转身走下展示台。
身后响起主持人的缓声追话:“感谢Mirro项目展示,我们有请下一组……”
手指在风衣口袋里握成拳,又松开,掌心全是汗。
展示结束,林阙下了台,没有走后台休息区,而是拐向右侧,从侧门绕入技术调试区。
她得确认终端状态。
U盘已经拔下,她插入自己笔电,跳过平台同步,调用本地系统直接读取运行日志。
终端弹出提示:
[近10分钟内发生读取中断4次,语音模型未稳定加载,恢复机制触发]
她咬住后槽牙,强行压下喉咙里反涌的辛辣感。眼前一阵发黑,耳鸣悄然涌起,头疼欲裂。她知道当前状态不对,药贴估计早就失效了。
展示时紧绷的神经刚一松下来,反倒更难撑。
林阙强忍头疼打开数据报告,将运行曲线打包导出。一边等进度条走完,一边拧开功能饮料,含了一口,却迟迟没咽下去。
系统突然弹出新警告:
[后台配置异常,当前版本可能触发连续性崩溃,请排查缓存路径完整性]
她顿住了。
指尖悬在触控板上,几秒都没动。
林阙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
这个轻量版从一开始就不是完整版本,而是她用打包逻辑临时拼出来的跑通结构,代码缺失、接口杂乱,根本经不起深入查验。
真正能上线的那一套,在韩屿那台私服上。
项目被切权限的时候,他锁走了源代码,她手里只剩压缩文件和前一版结构包。
她不确定平台方是否已经察觉异常。
但没等她查清,脚步声就传来了。
平台工作人员快步走到她身后,探过头:“林老师,刚刚演示用的本地版本有点卡顿。我们后台记录到缓存异常,您这边……方便看下数据吗?”
林阙抬眼,面色未变,只点了一下保存按钮,把日志文件压缩后打包。
“我可以发你们一份。”
工作人员顿了一下,语气不太自然:“对了,刚刚提问的周先生……就是坐在评审席第三排的那位,他提出您的应用识别逻辑——可能结构上还不够完整,想确认一下实际版本跟ppt展示的是不是一致。”
林阙没出声,只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不远处,周彻还坐在原位,翻着平台项目清单。
他手指停在Mirro那一页,始终没翻过去。视线低垂,像没注意她,但整个人静得不像是在走神。
她收回目光,低头拔出U盘,断了数据接口。
“我这边还有些数据没清。”语气平稳,“稍后我整理一下,发到平台邮箱。”
工作人员笑了笑,点头退开:“好,您先忙。”
他一走,林阙重新点开终端。
屏幕又弹出一行警告——
[后台配置异常,当前版本可能触发连续性奔溃]
她没有立即关掉。
静静看着光标在警告框上跳动,指尖贴在触控板上,没动。前台还在运行,系统没有报错,但也知道这样下去撑不了多久。
她低头,将那段日志导出加密,命名为“Demo_Test”,再封装进中性文件夹,名为“结构备份_资源引用”。
接着打开U盘根目录,保留一个轻量空转版本,只留下“功能可演示”的壳。
她不打算让任何人看到真实情况。
至少现在不行,尤其是周彻。
—
林阙从展厅出来时,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上来。
她拐进盥洗室,站在洗手台前,打开水龙头,低头洗了把脸。冷水触到皮肤那一瞬,脑子才稍微清醒些。
镜子里的人眼角泛红,脸色惨白,嘴唇失了血色。额角的药贴早就掉了,后颈仍在发热,像有什么正在体表下翻滚、冒头。
她从包里翻出新的退烧贴和药贴贴上,拧开饮料喝了一口,随即皱了皱眉。胃收紧了一下,仿佛下一秒就要呕出来。
抬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几秒,关掉水龙头,重新整理了下头发,掸了掸领口。
从盥洗室出来时,展厅已经空了大半,项目海报被卷起,角落里只剩些装箱未完的器材。
刚走几步,一名工作人员追上来:“林小姐,周先生请您稍等一下,他想跟您谈谈。”
林阙停下,没有出声。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他说,不会耽误您太久。”
她点了点头,跟着对方顺着通道走向休息区。
周彻站在那里,没坐,手里拿着她的BP。
顶灯从正上方打下,把他眼下的阴影压得极深,整个人沉静得像堵没有裂缝的墙。
“我看了你的底层结构。”他开门见山,“跑得起来,但不稳。”
林阙没接话。
“展示版本太薄。”他翻开那份BP,手指敲了敲最上面那页,“后台你屏蔽了一部分内容,逻辑跳转太少,像是只保留了核心功能,删了防爆机制。”
“我知道。”她轻声说。
周彻顿了一下,目光落下,看向她握着手机的右手。指节发白,掌心明显在用力。
“你刚才……撑住了,”接着补充,“但你也知道,这个状态上不了线。”
林阙抬起眼,声音轻,却是尖锐的反问:“你说的是项目,还是我?”
周彻没答。
她勾了下嘴角,像是笑了,却又没笑出来,只抬了抬下巴,仿佛在强撑最后一口气。
“我也不想用这个版本。”林阙低声,“只要你们肯给我时间。”
“这是平台评估决定。”
“但你能左右结果,不是吗?”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像在深水区投下一枚石子,水面没有波纹,却精准敲到了底部。
周彻垂下眼睑,把BP合上。
“我不左右结果,”他说,“我只判断值不值得。”
林阙点了一下头,像是接受了这个说法,不想再争辩。
她转身准备离开,却在起步那一刻微微晃了一下。
退烧贴松动,从额头滑落,啪地落在地上。
周彻下意识伸手扶了她一把。
她轻轻挣了挣,没有躲开,把身体撑直了,语气仍然平静:“我没事。”
空气安静了下来。
他没有再说话,目光落回林阙脸上。
她的眼尾泛红,睫毛微乱,像是刚擦过脸。肤色苍白,额侧还有一抹未干的红印。皮肤薄、下颌瘦,灯光落下时,整张脸静得近乎没有起伏。
不是克制,是缺省*。
几秒后,林阙轻声:“谢谢提醒。我会再改一版。”
尾音有一丝轻微的失准,带一种绷太久之后,陡然松懈下来的颓然。
周彻站在原地注视她的背影,指尖微微蜷起,眼里掠过一丝不确定的迟疑。他低头,弯身,捡起地上的退烧贴。
贴纸很薄,边缘还带着一层残留的温度。
他看着那团黏纸,沉默很久,才转身离开。
—
系统终端仍挂在孵化空间的展示机上。
[当前状态:未验证,强制运行中]
[72小时冻结期 / 剩余时间:63h08m]
*“缺省”,常见于计算机领域,意为在没有特别设定的情况下,系统自动采用的默认状态或值。此处为类技术隐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