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周同殊闻言心头大定,临川王世女如此深明大义,甚至不介意她将六万临川军分而拆之,这样协同配合的态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要知道,一旦上了战场,手下兵马便是将领唯一的后盾。因此,自古以来,将军们最忌讳的便是麾下兵力被拆散,而身为主帅,若不是对手下将领有疑,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想法子去拆解手下的兵力。
而萧颍一上来就表示为了顾全大局,她并不介意手下兵马被周同殊分开调遣,临川萧家世代掌兵,即便萧颍毫无征战经验,但临川王不可能不对她有所交代,她如今会这样应对,只能是因为对她这个主帅极为信任,同时,又将战事全局看得比个人功过荣辱更为重要。
周同殊看向她的目光虽然依旧平静无波,并未显露惊异之色,但明显不再似刚开始那般凌厉。四目相对,萧颍神色从容坦然,目光坚定,丝毫未见胆怯彷徨,周同殊甚至从她眼中看到了必胜的信念,而这份信念,让这位身经百战的怀远大将有一瞬间的错觉,觉得眼前的少女根本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稚鸟,反而与她一样,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仅可以担负重任,甚至也能够放心将后背托付与她。
周同殊盯着萧颍的双眼思索了不过片刻,再次开口之时,便直接将此次的战事布局和盘托出:“这场仗,皇上的意思,是要拿回骥州。骥州的地形,以清源城所在的玉莲山脉为界,西边地势低且较为平坦,东边地势高而多山崎岖,因此,最为关键的,当是清源城这一战。西戎斩杀我朝使臣,如今已算是正式开了战,这几日,每日都有游部前来城下挑衅,但却始终未见大部敌军来袭,这与西戎素来偏好主动进攻,以迅猛著称的打法很是不同。西戎一方面派人不断挑衅,一方面又始终未曾大举进攻,似乎是在等着咱们主动攻过去,我与几位将军商议过后,都觉得这其中恐怕有诈。你年岁尚轻,应当不知这清源城正是当年大启的边关要塞,占着地势之便,本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
周同殊说得兴起,伸出两指,在萧颍的榻上比划了起来,她由左下斜着往右上画了一条起伏的曲线,在当中的位置用力点了两下:“此处便是清源城,而这条玉莲山脉一直延伸至戈壁的边缘,不仅挡住了西边的风沙,也使得数百年来,西部的蛮人部族想要滋扰大启,都只能越过戈壁,打西北方长途跋涉过来。清源城以西,这一整片,北部连着戈壁,南边因为靠近清源湖,地势较低,则是水草丰茂之地。玉莲山面朝西戎的这一面地势十分险要,而背靠陇西的这一侧,山势较为平缓,以此山为界,地势有着极大的落差。清源城是依山而建,背后的玉莲山作为天然的屏障,山间仅仅只有几处豁口,而这几处豁口,分别建了七座堡垒,连在一处,便是一堵天然的铜墙铁壁。几百年来,西边的蛮人部族换了一茬又一茬,始终都没能将它打下来。不过,当年西戎瞅准大启与北狄打得正酣,率多部协同来袭,而当时骥州、陇西军力匮乏,实在调不来援军,兵力过于悬殊,这才导致清源城最终失守。守城的残军寡不敌众撤入山中,可即便如此,还是周旋了月余,直到粮草断绝,始终未等来援军,这才从山中撤出,让这处天堑被西戎占了去。现在想来,当真是十分可惜。而如今,咱们要从背后打过去,也是十分困难。西戎占着清源城,早就在西侧架好了栈道,如今军队要从西边入城,已经十分容易了,再加上又有山势的遮挡,虽说玉莲山面向咱们的这一侧,山势并不险要,但只要有起伏,便极易在其中设下埋伏。咱们要打过去,恐怕还未及清源城下,便会遭遇好几次突袭,实在让人防不慎防。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即便北方战乱早已平息,而朝廷却始终未曾轻易动兵前去攻打的原因。因此,上回西戎议和,咱们才如此重视,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骥州收回,当真是个划算的买卖,只可惜……”
说到这儿,周同殊觉得似乎不该在对方面前提这些,她又顿了顿,再次看向萧颍,见她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双眼始终盯着她手指向的方位,神情极为专注,面上并无异色。周同殊心道,这世女小小年纪却还算得上沉稳,相较而下,反而是她自己多心了,这才垂眸接着道:“但一旦将其攻下,清源城外,玉莲山下,那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遮挡,咱们有清源城作为后盾,若还想要继续往前推进,便容易得多了。”
说到此处,周同殊眼中光芒大炽,仿佛已经亲眼目睹了那时的景象,连语气也激动了许多:“有生之年,若能有幸夺回如此天堑,光复故土,才算是不枉此生!”
萧颍见她如此,也跟着勾了勾唇角。前世她在夺回建安城之前,大抵也是怀着这样热烈的心情,可当真正打下来的那一刻,却反而有些怅然。不过,她那时征战一半是为了驱逐外族,平息战火,另一半则是为了自身的野心和愿望,说起来虽然没什么不对,但当她站到了权力的巅峰,茫然四顾之时,除了她的夫郎,和三个早已外嫁的兄长,四海之内再无血亲,当真是做了个孤家寡人。
而眼前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一心想着家国功业,京中还有家人和女儿正等着她,意义或许是有所不同的吧。
萧颍在出京之前,就将这位的主帅的底细摸了个透,对于她家中人口、往来关系都十分清楚,知晓她还有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儿,说起来,也到了可以入太学的年纪,若她此次能打了胜仗,或许还能封侯也不一定,往后家人们在京中的生活,想必更会好上许多。
萧颍想着这些,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周同殊意识到自己无意之中竟然吐露了心声,有些赧然,她自诩平日里也算得上颇有城府,而对面的少女虽然年纪跟自家最小的女儿差不多,但言行举止都颇为老成,尤其是在谈论行军打仗之时,似乎自带一种让人信服的能力,让她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周同殊再次看向萧颍的眼睛,对方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这一瞬,她甚至觉得,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理解和认同。可是,这样的眼神,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女身上呢?
“言多必失,这些都是后话,让世女见笑了。”
周同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见萧颍不以为意,反而颇为认同地点点头,“怀远将军身为此次伐西的主帅,若是连这点雄心壮志都没有,那我们这些手下的将领,倒反而要发愁了。既然领兵出征,自然都是想打胜仗的,将军只字未提得胜后加官晋爵的荣耀,反而一心只想着为朝廷收复故土,在我看来,如此一心为公,已是十分难得了。”
萧颍顿了顿,也伸出手指,对着方才周同殊在榻上画出的那幅无形的地图,在右下方的位置画了一个大圈,边画边说道:“但无论是从北鸿还是西岭出城,往西到清源城的这四五百里地,都是一片旷野,因为有玉莲山遮挡住西北的风沙,算得上是水草丰茂之地,如今更成了西戎攻打陇西边城的大本营,西戎人本就游牧而居,没有固定的城池,因此,西戎军队历来神出鬼没,行动迅速,但却并不善于守城。依我的愚见,清源城固然难打,但还在其次,更难的,其实是如何肃清这几百里旷野之中,神出鬼没的西戎各部。若是无法确保将其肃清,就算咱们过了玉莲山,单刀直入清源城,恐怕也会被她们前后夹击,极易形成合围之势。周将军是否是想兵分三路,以先锋军深入玉莲山,直捣清源城,中路则分作几股,从侧后扫荡敌方游军,扩大肃清范围,而后路则在后方查漏补缺,向玉莲山缓慢推进,确保玉莲山之后再无敌军,三路合围,以扇形的压倒之势,最终拿下清源城?”
这回周同殊看向萧颍的目光,终于带上了惊异之色,这位从未出过京的少女,如何能对西部边陲的情形如此了解?又如何能将她对西戎的战术,预料得分毫不差?周同殊只震惊了一瞬,转念一想,很快便想明白了,是了,临川王战无不胜,即便远在临川,只要她有心了解此处战况,这些,应当也是能够推测出的,身为母亲,独女初上战场,这些她只要心中有数,就不可能不对女儿交待清楚。
但是,方才那幅凭空画出的地图,对于初次行军打仗的人来说,本该如同天书,能听明白已是十分不易,却还是被萧颍默默记了下来,她不光记得十分清楚,连随手一指的位置,都丝毫没有偏差,这点,却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交待清楚,也不是短短几日就能够教会的。看来,临川萧家这一脉,对于领兵打仗,确实是有些天赋在的。
周同殊赞许地点头道:“确实如此,世女所料丝毫未差,可是临川王临行之前的交待?她对此次的战事布局,可有更为高妙的见解?”
萧颍笑了笑,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转而说道:“母亲安排战事布局,向来都是因地制宜,如何能在千里之外,给出高妙的见解?依我看来,虽然战线拉得有些长,但按照此处的地形,周将军如此布局,已是十分合理,就是母亲亲至,恐怕也会这么认为。”
隔日更容易记错更新时间,捂脸,下回不会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6章 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