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中心的报告厅比余意想象中还要宏伟。三层环形座位呈扇形展开,最前方是巨大的投影屏幕和演讲台。观众席已经坐了不少人,低声交谈的嗡嗡声在空间里回荡。余意站在后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边缘,喉咙发紧。
"紧张?"沈逸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余意点点头,咽了口唾沫:"下面坐的都是诺贝尔奖得主和院士..."
沈逸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当他们是南瓜。"
这个熟悉的玩笑让余意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他看向沈逸——对方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看起来英俊得令人心痛。两周没见,沈逸瘦了些,眼下有淡淡的青色,但眼神依然坚定如初。
"你父亲..."余意小声问。
"在第三排。"沈逸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别往那边看。"
余意深呼吸,试图稳住自己越来越快的心跳。自从上次实验室分别后,他们只能通过周扬传递的纸条联系,所有的论坛准备工作都是分开完成的。今天这场联合报告,将是他们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机会。
"下面有请来自中国明德中学的沈逸、余意团队,报告题目《新型超导材料临界温度的非线性响应研究》。"
掌声响起。余意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沈逸轻轻捏了捏他的手腕:"走吧。"
聚光灯下,余意几乎看不清观众席,只能感觉到数百双眼睛正盯着自己。他站在演讲台一侧,看着沈逸从容地调试设备,声音沉稳地开始介绍研究背景。沈逸天生属于这样的舞台——自信,优雅,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这一现象的理论推导由我完成,但实验验证要归功于我的搭档余意。"沈逸向余意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下面请余意详细介绍实验部分。"
余意走向话筒,突然意识到第三排正中央坐着沈父——那个曾经用鄙夷目光审视他的男人,此刻正眯着眼睛,表情难以捉摸。这个认知让余意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我们..."余意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手心沁出冷汗。演讲稿上的文字在他眼前模糊成一片,耳边只剩下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台下一阵小声议论。余意看到评委席上有人皱起眉头,有人交换眼神。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在全国赛上的一幕重演,但这次是在国际舞台,在沈父的注视下...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握住了他的。沈逸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边,手指坚定地与他交缠。这个举动在学术场合极不寻常,引起观众席一阵骚动。余意不用看也知道沈父此刻的表情有多难看。
"深呼吸。"沈逸在他耳边极轻地说,然后转向观众,"抱歉,我的搭档有些紧张。这项研究的实验部分相当复杂,请允许我协助他完成演示。"
没等评委回应,沈逸已经自然地接过话题,流畅地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大框架,然后在关键处巧妙地将话题抛给余意:"具体的温度控制方案,我想请余意详细解释,这是他最擅长的部分。"
这个温柔的过渡给了余意喘息的空间。他看向沈逸,对方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鼓励。握着他的手轻轻捏了捏,像是在说:我在这里。
"谢谢。"余意小声说,然后转向话筒,"我们采用了一种改良的温度梯度法..."
随着讲解深入,余意渐渐找回了状态。沈逸适时地补充理论依据,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当演示到那个曾在全国赛上出故障的关键环节时,余意甚至开起了玩笑:"这里我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好在沈逸及时发现接地问题..."
观众席传来善意的笑声。余意瞥见评委们频频点头,连沈父的表情也松动了几分。
提问环节开始得很顺利,直到一位银发教授站起来:"年轻人,你们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想知道,在如此高的磁场强度下,如何保证测量精度不受热噪声影响?"
余意和沈逸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是他们预演过的问题,但回答需要两人配合。沈逸刚要开口,观众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沈父站起身,向出口走去。
这个明显的离场举动像一盆冷水浇在余意头上。沈逸的表情也僵了一瞬,但他很快调整过来,冷静地回答了理论部分。轮到余意时,他却再次失语,脑海中全是沈父离去的背影。
"实际上..."余意的声音发抖,"我们..."
沈逸再次救场,他拿起实验样品,直接演示起来:"请看,当我们将探头倾斜12度时,热噪声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这不是教科书上的方法,是余意通过反复试验发现的。"
这个直观的演示赢得了一片掌声。余意感激地看了沈逸一眼,补充道:"是的,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显著。我们做了三十七次重复实验,数据一致性在99%以上。"
评委们明显对这个答案很满意。提问继续,余意和沈逸一个负责理论一个负责实践,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当最后一位评委点头微笑时,余意知道他们成功了。
报告结束后,学者们纷纷围上来祝贺。Anderson教授拍着沈逸的肩膀说:"精彩!比我在你这个年纪强多了!"另一位评委则对余意的实验设计赞不绝口:"如此精巧的解决方案,简直是艺术!"
人群外围,余意突然看到沈父站在那里,面无表情地观察着这一切。他下意识地抓紧了沈逸的手。
"别怕。"沈逸低声说,"跟我来。"
他们穿过人群,走到沈父面前。沈逸挺直腰背,声音平静:"父亲,我们的表现您满意吗?"
沈父的目光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停留了一秒,然后出乎意料地转向余意:"你的实验思路很新颖。"
这个简单的评价让余意瞪大了眼睛。是...夸奖吗?
"谢谢教授。"余意小声说。
沈父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余意:"下个月我在清华有个研讨会,关于低温物理的。有兴趣可以来听听。"
余意双手接过名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名片上烫金的"沈严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几个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这是...认可吗?
"我会认真考虑的,教授。"余意努力控制着声音不发抖。
沈父微微颔首,然后对沈逸说:"车在外面等你。别太晚回家。"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余意和沈逸站在原地,一时不敢相信刚才发生了什么。沈父没有暴怒,没有威胁,甚至...邀请余意参加他的研讨会?
"他这是..."余意小声问。
沈逸的嘴角慢慢上扬:"他让步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余意眼眶发热。两年的抗争,无数个不眠之夜,所有的泪水和坚持,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回报。
论坛结束后,余意和沈逸获得了最佳青年报告奖。领奖台上,Anderson教授开玩笑说:"你们俩配合得像一体的两个大脑,我都怀疑是不是有心灵感应!"
全场笑声中,沈逸难得地脸红了。他接过奖杯,却执意让余意来发表获奖感言。余意站在话筒前,看着台下众多世界顶尖学者,声音不再颤抖:"这个奖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人——我的母亲,我们的老师,还有...彼此。"
最后一句话很轻,但足以让前排的人会心一笑。余意看向沈逸,对方眼中的骄傲与温柔让他胸口发烫。
颁奖仪式后,余意母亲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会场门口。她穿着那件最好的藏青色外套,手里拿着一个纸袋。
"妈?"余意惊讶地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周扬妈妈告诉我的地点。"母亲微笑着看向沈逸,"恭喜你们。"
沈逸礼貌地鞠躬:"谢谢阿姨。"
母亲从纸袋里取出两条手工编织的围巾,一条深蓝,一条浅灰。她将深蓝色的给余意,浅灰的递给沈逸:"天冷了,注意保暖。"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沈逸僵在原地。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围巾,手指轻轻抚过细腻的针脚,喉结滚动了几下却说不出话。余意知道,对沈逸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条围巾,而是母亲彻底接纳的象征。
"谢谢您。"沈逸最终说道,声音微微发抖。他当场围上围巾,像个收到珍贵礼物的孩子一样珍惜地整理着。
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走吧,我请你们吃饭庆祝。"
那顿晚饭在一家普通的小餐馆,但气氛比任何高档餐厅都要温馨。母亲询问了论坛的细节,沈逸耐心解答,甚至学着用筷子给母亲夹菜。余意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他生命中最重要两个人,终于坐在了同一张饭桌前。
饭后,母亲先回家了,留下两个少年在初秋的街道上漫步。夜风微凉,沈逸的新围巾在风中轻轻飘动。他们肩并肩走着,时不时碰到对方的手臂,像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
"接下来呢?"余意问,"你父亲真的同意我们..."
"他不会明确表态,但不会再阻挠了。"沈逸抬头看向星空,"国际论坛的邀请函比任何劝说都有效。沈家重视学术声誉胜过一切。"
余意点点头。他想起沈父递来的名片,那个小小的橄榄枝。"那斯坦福呢?"
"推迟到明年。"沈逸转向余意,眼中闪烁着决心,"我想和你一起上大学。"
这句话像一颗星星坠入余意心湖,激起无数涟漪。一起上大学,意味着更多的日子并肩而行,更多的夜晚挑灯夜读,更多的...可能性。
"我可能申请不到斯坦福。"余意诚实地说。
"那就一起去我们能去的最好的地方。"沈逸握住他的手,"只要我们在一起。"
路灯下,沈逸的轮廓镀着一层柔和的银边,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余意突然想起他们初次相遇的场景——图书馆里那个傲慢的天才,谁能想到会有今天?
"在想什么?"沈逸问。
"想我们第一次见面。"余意笑了,"你把湿巾擦在我碰过的论文上。"
沈逸也笑了,那个笑容明亮得让余意心跳加速:"我当时就觉得你很特别。"
"真的?"
"真的。"沈逸认真地说,"你看《宇宙的琴弦》时,眼睛里有光。"
他们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校园。夜晚的明德中学安静祥和,只有几盏路灯孤独地亮着。沈逸带着余意来到物理实验室——他们故事开始的地方。
钥匙转动,门开了。熟悉的仪器,熟悉的书香,还有角落里那张他们曾熬夜奋战过的实验台。一切都和初见时一样,又都不一样了。
沈逸打开灯,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给你的。"
余意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钢笔,乌木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给最特别的你——S"
"这是..."
"我十二岁生日时父亲送的。"沈逸轻声解释,"现在我想送给你。"
余意小心地拿起钢笔,感受着它在手中的重量。这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沈逸的一部分,是他珍视的过去,也是他承诺的未来。
"谢谢。"余意轻声说,喉咙发紧,"我会好好珍惜。"
沈逸靠近一步,两人的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余意,我们的故事才刚开始。"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余意心中最隐秘的期待。他抬头看向沈逸,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还有无数个可能的明天。
"我知道。"余意微笑回应。
他们的唇在实验室的灯光下相遇,温柔而坚定。窗外,繁星满天,每一颗都像是一个等待书写的未来。而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两个少年的故事,正翻开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