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理竞赛当天,阳光异常灿烂。
余意站在参赛队伍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参赛证边缘。会场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交谈着,笑声在宽敞的大厅里回荡。他却像置身于一个透明的泡泡中,与周围的热闹隔绝。
自从那晚雨中分别,已经过去了两周。十四天里,余意给沈逸发了无数条短信,全部石沉大海。只有通过周扬偶尔传递的只言片语,他才知道沈逸还在为比赛做准备,还在...等他。
"余意!这边!"林妍在不远处招手,她作为明德中学的另一支队伍也进入了全国赛。
余意勉强笑了笑,走过去与队友们会合。明德今年派出了三支队伍,除了他和沈逸原本的组合,还有林妍组和另一个高二团队。带队的是物理教研组长杨老师,正忙着核对参赛材料。
"沈逸还没来?"林妍环顾四周,声音刻意压低,"听说他父亲..."
"林妍。"杨老师警告地看了她一眼,"专注自己的比赛。"
余意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袋。这两周里,关于沈逸的传言在学校疯传——有人说他被父亲禁足,有人说他放弃了比赛,甚至有人说他已经被提前送往美国。每一个版本都像刀子一样划在余意心上。
"所有参赛队员请注意,"广播响起,"请按编号顺序进入主会场..."
余意跟着队伍向前移动,胸口发紧。没有沈逸,他必须独自完成这场战斗。走进主会场时,刺眼的灯光让他眯起眼睛。会场呈阶梯状,中央是比赛区域,四周坐满了观众和评委。余意的目光扫过评委席,突然僵在原地——
第三排正中央,沈父西装革履地坐着,面前放着"特邀评委"的牌子。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余意迅速低头,生怕被那双眼睛捕捉到。
"参赛队员请按编号入座..."工作人员指引着。
余意找到自己的位置——B区第三排。当他抬头时,呼吸瞬间凝滞。
A区第一排,一个熟悉的背影挺得笔直,黑发修剪得一丝不苟,白衬衫的领口熨帖地贴着后颈。即使不看正脸,余意也能认出那是沈逸。
仿佛感应到什么,那人突然回头。隔着三排座位和涌动的人群,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撞。沈逸的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透明的琥珀色,里面盛满了余意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时间仿佛静止了。余意的手指紧紧抓住座椅扶手,生怕一松手就会冲过去。沈逸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却被主持人的声音打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第三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现场..."
余意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但沈逸的存在像一块磁石,不断拉扯着他的注意力。两周不见,沈逸看起来瘦了些,眼下有淡淡的青色,但依然干净利落,像一把出鞘的剑。
比赛正式开始。第一轮是理论笔试,余意全神贯注地答题,暂时忘记了周遭的一切。题目很难,但沈逸曾经指导过的技巧派上了用场。当余意解决完最后一道电磁学大题时,余光瞥见A区的沈逸已经放下笔,正静静等待交卷。
中场休息时,余意刻意留在座位上,不敢轻举妄动。他能感觉到沈逸几次看向自己,但两人之间隔着的不仅是几排座位,还有沈父锐利的目光和那晚未解的尴尬。
"第二轮,实验操作环节。"主持人宣布,"请各队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
余意深吸一口气,走向抽签区。当他从箱子里取出纸条时,手指微微发抖——"超导体临界温度测量",正是他和沈逸准备最充分的实验。
转身回座位时,余意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他抬头道歉,却对上了沈逸近在咫尺的眼睛。两周的分离让这次近距离接触格外震撼,余意能闻到对方身上熟悉的雪松气息,能看到他睫毛投下的细小阴影。
"加油。"沈逸极轻地说,声音只有余意能听见,然后擦肩而过。
简单的两个字,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余意血管。他回到座位,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们又站在同一个赛场上了。
实验环节开始,余意是明德第一个上场的。当他走向中央实验台时,能感觉到评委席上沈父冰冷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刺在背上。实验器材已经按照抽签题目摆放好——一套精密的低温测量装置。
"准备时间三分钟,开始。"
余意戴上实验手套,开始检查设备。这是他和沈逸练习过无数次的实验,每一个步骤都烂熟于心。但当他抬头看到沈父审视的表情时,手指突然不听使唤,差点打翻液氮罐。
稳住。沈逸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余意深呼吸,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工作。他小心地安装样品,调整探头位置,开始降温程序。
"温度达到90K。"余意向评委报告,声音比想象中稳定,"准备测量临界点。"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当余意调整磁场强度时,示波器上的波形突然剧烈抖动,数据完全失真。台下一阵小声议论,评委们交换着眼神。余意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故障他们从未遇到过。
"参赛选手,是否需要放弃?"主评委问道。
余意的手悬在半空,大脑飞速运转。故障可能源于电磁干扰,但如何在不中断实验的情况下解决?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他感到一阵眩晕,视线边缘开始发黑...
突然,会场侧门被推开,一个身影快步走向中央实验台。余意抬头,看到沈逸不知何时离开了座位,正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向他走来。
"这位同学,请回到你的座位!"工作人员试图拦截。
沈逸亮出自己的参赛证:"我是他的原定搭档,有权限协助。"
评委席上一阵骚动。沈父猛地站起来,脸色阴沉得可怕。但比赛规则确实允许原团队成员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帮助,只要不直接操作设备。
沈逸站在实验台边缘,与余意保持规则允许的最小距离。他的声音很低,但足够清晰:"检查接地线,可能是环路干扰。"
余意立刻明白了。他蹲下检查设备后方的接地连接,果然发现一处松动。重新固定后,示波器上的波形立刻稳定下来。
"谢谢。"余意小声说,抬头对上沈逸的眼睛。那一瞬间,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沈逸的目光里包含着太多东西——鼓励,信任,还有那些未能说出口的情感。
"继续你的实验,选手。"主评委提醒道。
余意点点头,重新投入工作。有了沈逸在场,他的手不再发抖,操作变得流畅而精准。接下来的测量一气呵成,数据完美得连评委们都微微点头。
"时间到。请选手提交数据报告。"
余意放下笔,长舒一口气。当他转身离开实验台时,沈逸仍然站在那里,眼中闪烁着余意从未见过的骄傲。他们擦肩而过的瞬间,沈逸的手指轻轻碰了碰余意的手背,像是一个秘密的庆祝。
回到座位,余意的心跳仍然快得不正常。不是因为比赛,而是因为沈逸那个小小的触碰,那个只有他们懂的眼神。评委开始点评实验表现,他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刚才的故障处理非常漂亮。"主评委的声音突然传入耳中,"很少见到高中生能如此冷静地解决这种级别的干扰问题。"
余意抬头,发现评委们正对他微笑。就连沈父的表情也松动了一些,虽然眼神依然冰冷。
"我要特别表扬明德中学的团队精神。"主评委继续说,"这种互帮互助的作风正是我们提倡的科研态度。"
会场响起掌声。余意偷瞄沈父的反应,对方正低头在评分表上写着什么,嘴角紧绷。沈逸已经回到座位,背影挺得笔直,看不出情绪。
比赛进入最后一轮——现场答辩。余意被要求解释实验中的故障处理思路。当他站在话筒前时,发现沈父放下了笔,正专注地盯着他。
"我...我意识到波形失真可能是由于接地不良引起的电磁干扰。"余意声音有些发抖,"我的...我的同学提醒我检查接地环路,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
他不敢说那个"同学"就是沈逸,但会场里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评委们交换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非常专业的判断。"一位白发教授点评道,"这种问题在实际科研中很常见,但教科书上很少提及。你是怎么想到的?"
余意犹豫了。这个解决方案确实是沈逸教给他的,在一次深夜实验中。但如果他提到沈逸,会不会让沈父更加愤怒?
"是..."余意刚要开口,一个声音从观众席响起。
"是我告诉他的。"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声源。沈逸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然说道:"余意在实验方面有惊人的直觉,但电磁干扰是我的研究方向。我们互补。"
评委席上一片哗然。沈父的脸色变得铁青,但那位白发教授却笑了:"啊,沈家的孩子。难怪水平这么高。那么,你认为你搭档的表现如何?"
沈逸的目光直视余意,声音清晰而坚定:"余意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实验物理学家。能与他一队,是我的荣幸。"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余意。不仅因为这是沈逸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高度评价他,更因为他说这话时眼中的真诚与温柔,与平日里的冷静自持判若两人。
沈父突然站起身,离开了评委席。这个举动引起一阵小声议论,但比赛仍在继续。余意完成了答辩,回到座位时双腿发软。刚才发生的一切像梦一样不真实——沈逸的突然出现,实验中的紧急救援,还有那番公开的赞扬...
颁奖环节,明德中学获得团体金奖,余意和沈逸的项目更是拿到最佳实验设计特别奖。当余意站在领奖台上时,目光不自觉地搜寻着沈逸的身影——他却不在会场。
"沈逸呢?"领完奖后,余意焦急地问林妍。
"被他父亲叫走了。"林妍压低声音,"看起来情况不妙。"
余意的心沉了下去。他匆忙收拾东西,想去找沈逸,却被杨老师拦住:"余意,媒体要采访获奖选手..."
等所有流程结束,已是两小时后。余意抱着奖杯和证书,在会场四处寻找沈逸的踪影,却一无所获。正当他绝望地准备离开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他。
"小意。"
余意转身,看到母亲站在会场角落,手里拿着一瓶水。她穿着最好的那件藏青色外套,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看起来比平时正式许多。
"妈?你怎么..."
"周扬妈妈告诉我比赛地点。"母亲走过来,递上水瓶,"你表现得很好。"
余意接过水,喉咙突然发紧。母亲来看他比赛了,这意味着她看到了全程,看到了沈逸冲上台帮他,看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
"那个沈逸..."母亲犹豫了一下,"他很在乎你。"
余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不反对了?"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我反对有用吗?"她伸手整理余意歪掉的领子,"看到他那样冲上去帮你...我想起了你爸。当年我扭伤脚,他也是这样,不顾旁人眼光背我上医院。"
这是母亲第一次主动提起已故的父亲。余意鼻子一酸,差点落泪。母亲拍了拍他的肩,声音轻柔了许多:"走吧,回家。我给你做了红烧肉。"
余意跟着母亲走向出口,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空荡荡的会场。沈逸在哪里?他父亲会怎么对他?他们还有机会见面吗?
走出会场,夕阳正好,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余意摸出手机,又一次尝试给沈逸发短信:"我们赢了。你在哪?"
令他惊讶的是,这次消息竟然发送成功了。几秒钟后,回复来了:"停车场东侧。一个人来。"
余意的心跳瞬间加速。他转向母亲:"妈,我...我有点事,很快回来!"
没等母亲回应,余意已经抱着奖杯跑向停车场。东侧角落,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停着。车窗摇下,露出沈逸疲惫但微笑的脸。
"上车。"他轻声说,"只有五分钟。"
余意拉开车门钻进去,奖杯夹在两人之间。狭小的空间里,沈逸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余意瞬间回忆起那个雨夜的吻。两周的分离,无数个不眠之夜,所有的思念与担忧,此刻都化为一个简单的动作——余意伸手握住了沈逸的手。
"你父亲..."
"不重要。"沈逸紧紧回握,手指温暖而有力,"你看到了吗?评委席最右边那位白发教授?"
余意点点头。
"他是麻省理工的Anderson教授,我父亲的师兄。"沈逸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看了我们的论文,想邀请我们参加明年的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
"我们?"
"对,我们。"沈逸微笑,"他说我们的配合令人印象深刻。"
余意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更紧地握住沈逸的手。车窗外,夕阳将一切都染成了金色,包括沈逸的侧脸,让他看起来像一尊希腊雕像。
"我得走了。"沈逸看了看表,"父亲只给了我十分钟。但下周,学校见。"
"学校?"余意惊讶地问,"你父亲允许你..."
"不允许。"沈逸的笑容带着一丝狡黠,"但我总有办法。"
车窗外传来脚步声,沈逸迅速松开手:"快走,我父亲回来了。"
余意抱着奖杯下车,刚好看到沈父从远处走来,西装笔挺,面色阴沉。两人目光相遇的瞬间,余意本能地后退一步,但出乎意料的是,沈父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出言阻止。
"学校见。"沈逸在车窗合上前最后说道,眼中满是承诺。
余意站在夕阳下,看着黑色轿车缓缓驶离。怀里的奖杯沉甸甸的,但心里比奖杯更重的是希望——沈逸会回来,他们会再见,无论有多少阻碍。
母亲在不远处等他,脸上带着了然的微笑。余意走向她,突然觉得阳光从未如此温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