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圣宴评玉霄

观试台上的看客以人族居多,此刻能引起雷霆般欢呼的人,必然在人族凡界极有声望。

能够提前一炷香的时间破阵而出,在常人看来,定是修为超凡。

然而,烈如秋对此人却是嗤之以鼻,十分不屑地斥道:“不过是误打误撞用了一身蛮力罢了,他哪里是在破解法阵,简直就是莽夫行径。”

其实,齐予安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并不清楚北斗星辰在星海中的地位,仅是凭着自己对北斗星位的熟悉,加上天罡之气的霸道蛮横,将八十一个法阵强行摧毁。让他庆幸的是法阵并未反噬。到底还是考虑到考生的修为所限,法阵的威力亦徒有其表。

饶是如此,心神体力的消耗仍是巨大。齐予安憋着最后的一点心力勉强走出试场,再也动弹不得,双腿一软瘫坐在雪地,深深地喘息。

齐府的老管家齐洤与四个侍从早已候在试场外,见状急忙奔上前去,扶起齐予安送上软轿,匆匆抬回居所疗养去了。

看到此景,烈如秋忍不住又是一阵鄙视:“还当自己是王府的世子吗?这派头当真不小哇!已遭贬黜,在圣都竟然敢用四人之轿,果然礼试评为劣等!”

未过片刻,只见试场出口的白雾间闪过一道赤光,一只赤鸢摇摇晃晃地落下来,凤羽辰蜷伏在赤鸢背上,亦是气息微弱,面色青白不定。一名考官上前询问了几句,赤鸢展开隐隐颤抖的巨翅,带着凤羽辰低飞离去。

接着陆续破阵而出的乃是清一色的灵族考生,烈如秋不得不再次感慨天赋血脉的不公。

当试场外的燃香即将熄灭时,一众考生几乎同时走出试场出口:天族的五个少年与妖族执司的子嗣,以及烈如秋的好友宁皓离。

至此时限已到,破解全部法阵者共计二十二人,而人族仅有两人过关,这让观试台上诸多看客的热情荡然无存。

这时试场中仍未引燃木香者不足五十人。虽然未能破解全部法阵,但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依然得到众人的尊重。

一场鏖战终于结束,无论是考生还是观众,甚至是考官,包括忙碌来往提供饮食服务的众多侍女,都是身心俱疲。观试台上的看客们拖着倦怠的步履,在天魄族少年的引领下陆续离开了庄园。

然而,对于留在望旸庄园的人来说,这一天还远远没有结束。

待考生休整两个时辰,紧接着便是玉霄宴,乃是天君圣主所设的第二宴。宴席上,将会宣读六艺测试的最终榜名,以及组队赛的抽签仪典。

烈如秋起身舒展双臂,远远地望向试场,看见赖在烈如清身上的两个小师侄皆是面如死灰,气息羸弱,双眼紧闭,纹丝不动。他既心疼,又觉得有些好笑,不禁言道:“这两个小家伙的倔脾气还真是不一般!”

这么说着,他已经迈开脚步,心里面只想着赶去试场。刚走几步,就听见身后响起那个冰冷得让人生厌的声音:“此刻,庄园内不得随意通行。”

“什么?!你又禁足了?”烈如秋愤愤不平,“不对啊,那些考生与亲眷同门不是都能通行吗?”

“闲人限行。”

“啥?”合着自己是个“闲人”了?“我是烈焰庄的弟子,怎么不能与同门一并通行?”

“此前,你并未陈请。”神魂好意解释道:“数术对心神消耗极大,为了考生的安全,若非事先陈请,没有专属令牌者不得通行。”

不得不承认,这番考虑确实周到……

烈如秋无可奈何地转回来,站在平台边缘远望师兄,身后背一个胸前抱一个,步履沉稳地走向竹楼居所。他的心里不是个滋味:若不是因为自己,两个年幼的师侄原本不必急于参加此次天试。为了烈焰庄的声名,小家伙们是拼尽了全力啊……

待考生尽数离去,天魄族人立即领着侍女们着手清整庄园,布置宴席。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梅林间再次支起竹亭,亭下软榻、案几、石炉一应俱全。紧接着,百余名侍女端着瓜果茶点送入各个竹亭,焚香、点炉、烧水……一场盛宴已经像模像样。

临近酉时,公子惜领着一名垂髫少年登上了平台。

二人跪地伏身行礼叩拜后,公子惜起身回禀,那小孩子仍然跪得端正,低眉垂眼,双拳攥得紧紧的放在腿上,身子似乎在微微发抖。

瘦小的身材,穿的是锦衣华服。一袭绛紫锦衫,金丝绣着铁线莲的纹样,金色发带缠在暗紫色的发丝之间。

如此明显的家族纹饰,让烈如秋一惊:这孩子莫非是小堂弟?公子惜把他领到这里来是要干什么?

待公子惜试场内的事情言罢,抬手介绍:“此子乃圣帝幼子司马知书。”

听见提到自己的名字,司马知书再次伏身行礼,稚声嫩气地说道:“帝宫之子司马知书叩拜君尊圣主,恭请圣意。”

神魂冷冷言道:“你先起身,候在一旁。”

司马知书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走了几步,瞟了一眼天君,再看了看坐在天君身边的烈如秋,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往哪里去,一时手足无措,小脸涨得通红。

烈如秋实在是看不下去,招手唤道:“你先过来,就坐在我这里吧。”

司马知书面露感激之情,急忙跑到烈如秋身侧,却不敢坐下去,只是屏声敛气地站在一旁。

这时,公子惜又言:“请君尊示下,天试榜名由何人宣读?”

神魂毫无迟疑地说道:“由神域玉弦族公子知秋宣读。”

“啥?!”烈如秋几乎要跳起来,不假思索地问道:“为什么要我来宣读?”

神魂抬眼望向烈如秋,反问道:“有何不妥?”

“也没什么不妥……”烈如秋不悦地说道:“就是不想宣读榜名,我还急着要去看望我的师侄们!”

听了这句话,在场的另两人皆是表情丰富。特别是司马知书,满脸的惊惧与不可思议,他伸出小手轻轻拉了拉烈如秋的衣角,不住地摇着头。

神魂根本不予理会,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既无不妥,则依令而行。”

公子惜将录着六艺榜名的白绢放在烈如秋面前的案几上,悄悄瞥了一眼,不知作何感想,只是揖手行礼暂时离去。

烈如秋这是有气没有地方出,只能冷冷地哼了几声,捡起白绢展开细看。

司马知书不由自主地凑近了,也想瞅上一眼,试图找到自家姐姐与哥哥的名字。烈如秋察觉到身边的动静,便随手一扯,将司马知书拉到身边坐下,没好气地说道:“想看就大大方方地坐下来看,既为望族世家之子,就要有该有的气度,偷偷摸摸的像个什么样子!”

司马知书被这一番言语说得有些臊,脸颊再次涨得通红,一对凤眼噙满了雾气,委屈得厉害。

见了这副模样,烈如秋又有些不忍,便缓了缓语气问道:“他们领你来这里做什么?”

司马知书吸了吸鼻子,怯生生地说道:“抽签。”

“抽什么签?”

“天试第二轮的组队赛,各组考生由抽签决定。”

“怎么让你一个小孩子来抽签?”

“据说是,是天试章程里面规定的。”

对于天试章程的内容,烈如秋已是非常熟悉。只是对抽签者的限定,怎么也想不到会指向这么一个小小的少年。

尽管未曾修行,已是能书擅画;虽然年纪尚幼,在圣都却颇有声名。身世血脉甚是尊贵,世间风评佳话不少。这样的孩子想要再找一个出来,确实不易。

二人正看着榜名,平台扶梯传来动静,烈如秋抬眼望去,不禁心底一慌:来者竟然是五名主考官!

公子惜走在前面,月影紧随其后。中间隔了一段距离,缓缓露面的是公孙雴云。而后是灵族的元莫野,萧月泽则是落在最后。

刚一见到公子惜,司马知书立即站起身,挪到烈如秋身后,似乎气也不敢吐,垂着眼帘盯着自己的脚尖。

这会儿,烈如秋没有暇余去管司马知书,他自己同样不敢放肆,悄悄将手里的白绢抬高遮住脸,更加投入地研究起榜名来。

五名主考官对着神魂一丝不苟地跪拜行礼,而后站在平台两侧,仅留下公子惜一人面对神魂,口中说道:“酉时已至,恭请君尊示下。”

神魂略略颔首,抬眼言道:“知秋,你且宣读榜名罢。”

烈如秋抓着白绢站起身来,悄悄瞄了瞄义父,意外的是月影竟然眼带笑意,朝他点了点头。

总算义父没有让自己难堪。他凝了凝心神走到平台边缘,依着白绢所录的位序朗声宣读,借着平台的传声阵清晰地传至望旸庄园的每一个角落。

共计九百二十名修行少年参加了天试首轮的六艺测试,最终位列前一百名的考生有资格继续留在望旸庄园,进入下一轮的比拼。

待长长的榜名念罢,烈如秋不免心生感慨:在这九百多名考生当中,人族占了绝大部分。然而,其他三族的考生竟然全部晋级,没有遗落一人。这不得不让人震惊,究竟是人族修行者过于注重武道,轻视品性的磨砺,还是其他三族对修行者的要求更为严苛呢?

这时,六名侍女由扶梯款款而来,手中捧着玉盘,前面五人的盘中分别放着颜色不同的锦盒,最后一人的盘中盛着一堆小小的玉牌,上面刻着百位考生的名字。

六名侍女在平台边缘一字排开,公子惜侧身唤道:“司马知书,你过来,将姓名玉牌按着我的要求分别放入锦盒。”

司马知书谨小慎微地走到盛满玉牌的玉盘前,只因个头太小,又因过于紧张,望着高过头顶的玉盘,一时竟然不知如何是好。

烈如秋横了公子惜一眼,抬手聚集气息将一旁的案几召到司马知书的面前,温和地说道:“你站到案几上面去,这样大家都能看得清楚。”

司马知书感激地冲着烈如秋笑了笑,跳上案几,扫了一眼面前的玉牌,等着公子惜的指示。

站在远处的公子惜朗声言道:“第一个锦盒,放入天族考生五人,妖族考生十五人。”

司马知书依照指示,不用多时就将这二十人的玉牌拣出来,再三确认过后放入蓝色锦盒。

看到司马知书如此迅速地找出玉牌,烈如秋不由暗暗惊讶:方才不过是与我一道匆匆看了几眼,而后听我念过一遍榜名,如此便能记下考生所属的族类,这样的天赋实在教人佩服。

公子惜接着说道:“第二个锦盒,灵族考生十人,以及司马氏、上官氏与东方氏三族的旁支后嗣共十人。”

听了这一段,烈如秋不免扶额而叹:旁支后嗣?!分得这么仔细有必要吗?这不是为难小孩子吗?

然而,司马知书并未觉得有什么难度,毫不迟疑地一一拣出玉牌,放入银色锦盒。

“第三个锦盒,烈焰庄二人,玄机阁二人,凌霄宫二人,御风堂四人,以及隶属黛渊郡与墨霞郡的散修门派共计十人。”

我的老天!烈如秋暗暗吐槽:散修门派本就名不见经传,如今徒然听闻,居然还要记住所属辖郡,这简直比天试还难!

司马知书没有缓下速度,目光灼灼专注于盘中玉牌,清稚的神态颇为严肃,让人忍不住心生爱怜。数十息后,他将二十枚玉牌放入青色锦盒。

“第四个锦盒,司马氏、公孙氏、平氏、宁氏与齐氏的子嗣共计九人,言氏家府军将子嗣五人,以及隶属玄岭郡与苍泽郡的散修门派六人。”

烈如秋的吐槽滔滔不绝:越听越过分!光是公子惜的这一段话,仓促之间想要全部听明白记下来,已经非常艰难!还要不遗一人全部找出来,这小家伙的脑袋瓜是怎么长的?

司马知书平静地听罢指示,不疾不徐地翻找玉牌,所幸余下的玉牌已经不多,他很快就找全了放入金色锦盒。

“第五个锦盒,平氏、晏氏、宁氏及齐氏的家府军将子嗣共计二十人。”

玉盘中剩余的玉牌,司马知书仍是仔细地一一验过后,才放入最后一个赤色锦盒。

烈如秋不由替他的小堂弟舒了一口气:真是不容易呐!

而后,让所有人牵挂的分组抽签这才正式开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飞雪惹枫红
连载中筠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