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会馆

庭院中央,桂花树下的石桌上已摆满笔墨纸砚,苏盛阳斜倚在雕花竹椅上,手中把玩着玉竹文玩:“听说苏州才子最擅即景赋诗,归公子不如先开个好头?”

他话音方落,归仁安便铺开宣纸,狼毫饱蘸浓墨:

“京华十万绛纱明,

我自停车踏月行。

漫惹琼枝拂袖过,

满身花影照心旌。”

归仁安虽不解自己如何惹了这位蜀州解元的不快,但作诗,他是不怕的,这位蜀州解元的刁难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好个‘满身花影照心旌’,归公子野心不小啊!”苏盛阳把玩玉竹的动作骤然停滞,竹节相撞的脆响戛然而止。周围举子也发出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苏兄方才不是还说,‘会试场上各凭本事,何须客套!’,在下这不凭本事来了?”归仁安将狼毫稳稳搁在笔洗旁,指尖轻轻擦拭笔杆残留的墨渍,“在坐的各位谁人不想金榜题名?若说诗中藏了野心,那苏兄方才这番咄咄逼人的架势,又何尝不是求胜心切?”他语调依旧温和,却字字如针,将苏盛阳的话堵了回去。

庭院里的桂花被风卷起,几片金黄的花瓣落在宣纸上,与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蒋凌川见状,赶忙摇着折扇上前打圆场:“二位才华出众,莫要因些许言语伤了和气。这诗会本就是以文会友……”话才说了一半,苏盛阳便拍桌站了起来打断了他。

苏盛阳脖颈青筋暴起,玉竹文玩狠狠拍在石案:“归仁安!你可知‘照心旌’三字犯了何忌?这‘心旌’飘忽不定,分明暗喻人心难测!在天子脚下谈野心,当真是恃才傲物!”

归仁安面色不改:“苏兄既通诗词,当知‘心旌’不过取‘心动’之意。长安月色如洗,花影拂身,触动的不过是一介书生对盛世的倾慕。若苏兄硬要曲解,倒像是心中有鬼。

“苏州人果然伶牙俐齿,可惜这京城考场不是吴门画舫,耍笔杆子耍不出状元来!”苏盛阳盯着归仁安袖口绣的折枝玉兰,冷笑道。

归仁安垂眸抚过宣纸上晕染的花瓣墨迹,忽的抬眼时眸中笑意淡去:“蜀州多险峻,苏兄想必惯走窄路——只是这窄路走多了,大路反倒是走不平了。”

苏盛阳愤然离场。

蒋凌川赶忙上前打哈哈:“苏兄这脾气就像蜀地的烈酒,烈得很!归兄莫往心里去,你这首诗笔力清奇,‘满身花影照心旌’一句以景结情,更是神来之笔!”

周围举子见状纷纷围拢,有人赞:“此诗既有盛世气象,又含江南灵秀”,也有人小声嘀咕:“苏解元这次怕是踢到铁板”。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圆脸书生,憨笑着问道:“不知归兄乡试如何?”

归仁安闻言,抬手谦逊地抚了抚衣袖,闻言微微欠身,指节轻叩石案上卷起的宣纸,眉眼弯成江南春溪般温润的弧度:“侥幸得了解元,不过是师长提携、文运眷顾罢了。说来惭愧,归某今年方及冠,比起在座诸位前辈,资历尚浅,还望诸位兄长不吝赐教。”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这归仁安竟也是“解元”,比苏盛阳还年轻。圆脸书生更是瞪大眼睛,结结巴巴道:“原、原来是苏州解元!难怪诗才如此了得!”

蒋凌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归兄年纪轻轻便高中解元,实在令人钦佩。”

归仁安微微摇头:“蒋兄过誉了。在下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蒋凌川笑了笑:“是归兄过谦。既然归兄开了个好头,诸位何不就着今夜的月色,共赏佳作?”话音刚落,几位举人已纷纷执笔,庭院里只听得见墨汁浸润宣纸的沙沙声。

一位高瘦的书生率先搁笔,墨迹在宣纸上洇出苍劲的字迹:“月满京华夜未央,客枕寒侵忆家乡。青衫未染宫墙露,已遣秋霜上我裳。”他挠着后脑勺赧然一笑:“见笑了,不过是想家罢了。”

蒋凌川颔首评点:“乡愁入诗,情真意切,末句‘先染秋风’更添几分苍凉。”他说着,自己的诗也已写成,“玉宇琼楼沐清光,孤身凭栏望帝乡。莫道蟾宫折桂易,十年灯火照寒窗。”诗句中既有对京城盛景的描摹,又暗含科举艰辛,引得众人纷纷称妙。

忽有夜风掠过桂花树,将满庭碎金般的花瓣卷上石案。归仁安见花瓣落于蒋凌川诗稿,即兴提笔续道:“桂子摇风染砚方,天香送韵磨痕长。今宵醉揽京华月,来日同簪御苑芳。”此句一出,众人皆抚掌赞叹,将方才的剑拔弩张尽数化作了对诗才的激赏。

喝彩声未落,二楼忽传来木屐叩地之声。苏盛阳怀抱一卷竹简倚在雕花栏杆上,虽仍冷着脸,目光却扫过案头诗作。他扬声冷笑:“尽是些风花雪月,可敢与我联句,以《京华秋望》为题?”

举子们相互对视一眼,归仁安率先起身拱手:“愿闻苏兄高见。”

苏盛阳微一沉吟,朗声道:“云开远岫见天光。”声如裂帛,带着蜀地山川的雄浑。

归仁安不假思索接道:“雁字横空写八荒。”字句间暗藏凌云之志,却又不着痕迹。

蒋凌川抚掌加入:“笙歌万井惊黄叶,车马九衢簇红墙。”

……

众人你来我往,诗句愈发奇崛,从宫阙巍峨写到市井烟火,从寒砧捣月写到戍角吹霜。

当最后一片桂花落在归仁安新写的“明朝踏破琼瑶影,一驭长风叩帝阊”时,苏盛阳手中竹简重重一合,竟露出几分笑意:“我承认,先前是我把路走窄了。看来江南也不全是花花肠子花架子。”

暮色渐浓,会馆中烛火通明。归仁安望着被诗稿铺满的石案,想起方才苏盛阳的刁难,此刻却见那人正与圆脸书生争论诗句平仄,仿佛先前的不愉冲突从未存在。秋风卷着墨香与桂花香,将满院的诗稿吹得簌簌作响,倒像是在为这群即将奔赴考场的书生,奏响一曲别样的壮行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放归
连载中沉醉亦知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