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京

顾南越一夜未眠,独自一人坐在漆黑的屋里,直到五更的梆子声响起,他才起身向外走去。

路过李生夫妇的房门口时,他原想打个招呼再走的,可踏上了台阶正欲敲门时,他却又将胳膊停在半空,随后悄悄地退了几步,然后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隔着一道门板,李嫂在这边紧紧地捂着嘴,不让顾南越听到她细碎的呜咽,直到门外没了动静,她才哭着看向自家相公:“原想着大人家大业大的,谁知道昨晚收完行李,就那么薄薄一个包袱..”李嫂一边哽咽,一边拿手比划着,言语间全是心疼。

李生也红了眼睛,重重地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但是大人这回回去做了京官,往后前程似锦,咱们也该为他高兴才是。”

李嫂猛地抬头:“那做了京官,岂不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李生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安慰她道:“昨晚大人不是说了,西北未定,沈将军总是要回来的,只要将军在宁州,大人早晚也会回来的。”

李生他们早就提出要一同回京,顾南越却借口说宁州的房子还需要人照看,怕将来沈昱庭回来没地方住,况且京城顾府里伺候的人多,大可不必担心他,这才把他们夫妇劝住了。

李嫂抹了一把脸,噌的一下从地上站起来,两眼放光:“真的?”

“嗯,咱们只管把房子看好了,等着将军和大人回来就是。”

天光大亮时,顾南越已经行至与甘州交界的十里亭,颠簸中,他隐约看见前面有人正站在路中央,那人见他过来,竟还上前几步迎了迎。

“顾大人。”原来是陈诚。

“陈侍卫,好久不见,这是特意等我么?”看清来人,顾南越呵呵一笑,倒也不惊讶。

“大人,殿下有请。”

顺着陈诚所示的方向,顾南越往不远处的亭中望去,果然,肃王和林原站在那里,于是他心领神会地下了马,跟着陈诚走过去。

“微臣参见肃王殿下。”

“免礼。”

林原站在肃王身后一步,也朝着顾南越福了福。

肃王笑着道:“顾大人好像并不诧异我出现在这里。”

只见顾南越撩起衣袍,跪下道:“多谢殿下及时告知京城的消息,才让下官得以见沈叔最后一面。”

肃王轻轻俯身扶他起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若是别人,怕是在我踏入京城的那一刻,便已经被抓了。”

肃王呵呵一笑,并不答话,转而说起了别的:“今日在这,我想向你介绍一个人。”

顾南越眼神一凛,环顾四周,却并没有看见旁的人。

正在这时,一直站在肃王身后的林原上前一步道:“顾大人。”

“林大夫?”顾南越迟疑地出声,再观眼前的林原,今日一反常态地穿回了女子衣衫,往常在肃王身边,她只做男子装扮的。

林原一字一顿道:“不,我本姓文,文仲实的文。”

“文仲实?”顾南越只觉这个名字颇为熟悉,似是在哪里听到过,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

“我家祖籍西京,世代从医..”

没等林原说完,顾南越便惊道:“你是文大夫的女儿?”在他模糊的童年记忆里,外祖父的身旁常常跟着一位儒雅的年轻大夫,身上总是带着淡淡的药香。

“正是。”

顾南越看着肃王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不急,你听她慢慢说。”

林原欠身福了福,单刀直入:“大人可知,当年吴家事情的真相?”

“外祖父?”当年吴家出事时他还小,顾家怕引火上身,对此事讳莫如深,闭口不提。他只记得一夜之间,母亲似乎苍老了许多,渐渐地也不爱笑了,整日望着窗外出神。而原本就不常来正房的父亲更是如同消失了一般,府中的下人们也开始怠慢他们母子,直到后来的一天,他的母亲在房里自尽而亡..

“当年幽州一战,吴老将军带领的忠义军大获全胜,可偏偏有人贪图战功,杀害平民充当俘虏,想要以此来冒领军功,不料却在最终清点人数时,被我爹发现端倪,想要回城禀报将军。然而却被那人发现,他见此计不成,便反咬一口,买通将军一个下属,指认将军杀害百姓..后来,吴将军的亲信,全数被杀,包括我父亲。”

林原的眼神冰冷的可怕,声音却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彷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血海深仇,又怎么可能真的冷静,当年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她都刻骨铭心。

肃王的眼神有些不忍,他往林原身边靠了靠,左手抚在她的背上轻轻拍了拍。

“你说什么?”林原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刺在顾南越心上,他记得那段日子,母亲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你要记住,你外祖父他不是那样的人。”彼时的他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懵懂地点点头,希望母亲能开心些。

他不敢想象母亲当时有多么绝望,娘家出事,唯一能依靠的夫家却尽可能地撇清关系,更不要提出手相助,所有人都认定吴家有罪,彼时的世上,只有母亲一个人坚信她父亲是冤枉的,可是却绝望的无能为力。

林原顾不上顾南越的诧异,追问道:“你可知当时那个下属是谁?”

“谁?”

“现任羽林军指挥使,赵合。”

“什么?!”羽林军乃是皇家亲卫,深得陛下信任。

“那件事之后,他们两个始作俑者一路青云直上,官运亨通。”

“两个?还有谁?”

“兵部,王珙。”林原的话点到为止,王家和庆王的关系不言而喻。

王珙是王氏一族,也就是说,当年的事,王家极有可能是知情的。

赵合,王珙,庆王..这几个名字在顾南越眼前闪过千百回,突如其来的真相和打击让他一时有些难以承受,他踉跄着退后几步,重重地坐在石凳上,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思绪。

沉默了好一会儿,林原抬头看了一眼肃王,轻轻地屈膝行了一礼,然后准备转身离开。

“等一下,”顾南越忽然开口叫住她:“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知情人,”林原摇摇头:“我能知晓此事,也恰好是因为当年我娘也在城外,我爹发现他们杀害百姓充当俘虏之后,便把这事悄悄告诉了她,结果当天就出了事,我娘连夜带我逃出了幽州,隐姓埋名辗转去了扬州。”

顾南越点点头,起身拱手道了谢。

他看着肃王,平静地问道:“殿下是什么时候知道此事的?”

“三年前,刚认识林原的时候。”

“殿下就没想过帮林大夫伸冤报仇么?”

肃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单凭林原一人的证词,并不能将他们治罪,想要推翻已经盖棺定论的陈年旧案,除非寻到铁一般的证据,否则,就只能让罪人自己认罪。”

顾南越明白肃王的话里有话,这也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无奈地笑笑,却异常坚定道:“是,所以我要回京,一刻都不能等。” 肃王能韬光养晦十多年,他不能,即使回京之后是刀山火海,他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随即他又问道:“殿下为何选在今天,让林大夫告知我真相?”

肃王早已习惯了他的直言不讳,毫不在意地回道:“王家是否清楚当年的真相,尚无定论,而你回京一事已成定局,我也知我劝不了你,只望你能时时保全自己,他日再见,还是那个曾为国为民筹谋献策的顾大人。”

顾南越一怔,不曾想肃王竟有如此胸怀,于是躬身道:“多谢殿下提醒。”

肃王微微一笑,既然彼此心照不宣,那便无需再多言,“既如此,顾大人保重,日后若有难处,随时传书给我。”

“多谢殿下,保重。”

谁知刚走出几步,他便被前面的陈诚拦住去路。

肃王在后面着急道:“陈诚,不得无礼。”

“殿下。”陈诚似是有话说,却被肃王的眼神制止,只好收起剑,不情愿地向顾南越拱了拱手。

顾南越微微一笑,转身头也不回地上了马,疾驰而去。

“殿下,他今日就这么走了,将来若是..”陈诚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免有些顾虑,毕竟,肃王的秘密,顾南越知道的有点多。

肃王似是一点都不担心,他拍拍陈诚的肩膀,示意他安心:“无妨,走吧。”

回甘州的路上,肃王一直在车里闭目养神,林原忍不住悄声问道:“殿下,你都和顾大人说什么了?”

肃王闭着眼睛回道:“没什么,顾大人是聪明人,他明白我们的来意,而我们也只能点到为止。”

“那他为何执意要走?”林原有着和陈诚一样的担心,不知道顾南越将来会不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毕竟,到了京城在庆王身旁,会有许多的不得已。

“既然目标一致,又何必在意他站在何处。”肃王神色自若,微微一笑,转而问起了别的:“你觉得沈将军此人如何?”

林原一时没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又说起沈昱庭,但还是如实答道:“沈将军..是个好人。”

肃王没忍住笑了,笑得有一丝酸涩:“呵呵,好人,我已经许久没有听过这么单纯朴实的评价了。”

“怎么,我说的不对么?”

“对,沈将军腹有韬略,胸有大义,于杀伐中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既是至诚君子又是治军奇才,当然,也是个好人。”

林原不解地看着他,却见他又闭上了眼睛,慢悠悠道:“有他在京城,顾大人不会胡来的。回京一事,已成定局,况且,顾大人有他的不得已,而我此时,确实帮不了他什么。”

如今,沈家和当年吴家的旧案,都背在顾南越一个人身上,若想翻案,他只能回京,留在宁州,怕也是别人案上的鱼肉,对手不会因为你的忍让和退步,而放你海阔天空,有些时候,拼了命也得往前走。

林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是说沈将军那件事么?”

提起此事,肃王的眼神瞬间从疲惫变为犀利,藏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握着,沉声问道:“陆将军还没有找到么?”

帘子外的陈诚应声回道:“没有,暗卫还在寻。”

肃王重新闭上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希望还活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定风波
连载中大龄橘子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