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衍射图谱

南京春季的梅雨让实验室的防潮柜发出警报时,沈星遥正在调试新组装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器。快递箱里江野寄来的恒温干燥剂排列成蟹状星云图案,包装填充物是撕碎的医学论文——他认出那些被红笔圈出的段落,正是自己去年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的射电暴研究。箱底压着本《兽医影像学图谱》,内页CT扫描图上用荧光笔标记的病灶区域,连起来竟是北斗七星的勺子弧度。

全国天文技术研讨会的茶歇时间,沈星遥发现会议手册夹着张宠物医院的处方笺。江野用药品化学式在背面写满演算过程,最后一行突然转为"左心室壁厚度8mm"——这是上周视频时他随口提过的射电望远镜膜片参数。当组委会宣布报告顺序调整,他摸到口袋里的金属冰凉,掏出来是把手术刀片,刃口处蚀刻着波长0.21米的氢原子谱线。

江野的执业医师考试前夕,医院走廊的电子屏播放着双子座流星雨预报。他白大褂口袋里沈星遥寄来的射电频谱图,在X光片观片灯下显露出隐藏波形——那些看似仪器底噪的起伏,实则是用南京地铁3号线运行时刻表编码的摩尔斯电码。查房时护士长注意到他总看手表,没人发现表盘下方小秒针的转动周期,与紫金山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的扫描频率完全同步。

沈星遥团队调试新的CCD相机时,低温制冷机突然故障。拆修时发现核心部件贴着"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资产标签,散热片缝隙里卡着片手术缝合针包装纸。当他用液氮冲洗电路板,冷凝水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图案,与江野上周手术的血管吻合路径惊人相似。设备恢复运行后,监控显示CCD的暗场噪声比标准值低0.7个电子——这正是江野实验室小鼠脑切片的标准厚度(毫米)。

端午节值班夜,江野在急诊室无影灯下拼装光谱仪。棱镜支架用止血钳临时固定,准直器是报废的腹腔镜镜头改造。当救护车送来食物中毒的游客,他瞥见监护仪上的血氧波形——那组异常的QRS波群间隔,恰是沈星遥最近研究的毫秒脉冲星周期。处理完呕吐物后,他洗手池边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里,夹着张射电望远镜馈源舱的结构图,空白处写满抗生素与射电波段衰减率的换算公式。

紫金山夏季雷暴导致观测数据丢失时,沈星遥收到南京医科大学的快递。江野寄来的神经解剖模型底座暗格里,藏着块刻满同心圆的铝板——那是动物实验用的脑立体定位仪垫片,凹槽里嵌着的SD卡自动恢复出3.7TB的观测数据。当他连接服务器时,系统日志显示这些文件是用宠物医院MRI设备的空闲算力处理的,最后修改时间对应着江野过去三个月所有的夜班时段。

江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时,操作台的模拟人突然弹出心电图。监考员没发现那些ST段抬高的导联连线,实际构成天鹅座β星的星等变化曲线。当他完成气管插管步骤,模拟监护仪显示的呼吸频率突然变成162次/分——这是沈星遥正在观测的毫秒脉冲星J1614-2230的自转周期。收拾器械时,他白大褂右兜里的缝合针线盒内侧,用手术显微镜才看得见刻着"CSO 1.2mm"——正是沈星遥团队新发现的星际分子谱线波长。

全国大学生医学技能竞赛总决赛上,江野的创伤包扎模块选用特殊敷料。评委没注意到绷带折叠方式呈现蟹状星云的偏振方向,就像没人发现他止血带压力值设定为3.14kPa——这是沈星遥计算射电望远镜镜面精度用的圆周率常数。当媒体采访他为何选择急诊方向时,直播镜头拍到他胸牌背面荧光涂料绘制的曲线——实则是用南京那周电离层扰动数据谱写的《小星星变奏曲》。

沈星遥在青海德令哈观测站调试新设备时,高原反应让他不得不吸氧。钢瓶压力表旁贴着江野手写的"潮气量450ml"提醒,这个数值精确对应射电望远镜馈源舱的容积。当他拆开应急药箱,阿司匹林药板背面用激光刻着分子结构式——苯环上的甲基位置被改成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基站分布图。深夜值班记录本里,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字迹越来越像江野写处方时的倾斜角度。

江野首次主刀的肝部分切除手术中,无影灯突然频闪。麻醉师没注意那些明暗变化符合天鹅座X-1黑洞的光变周期,就像没人发现他缝合时用的4-0血管线,在紫外线灯下会显现出射电望远镜的焦平面网格。当监护仪响起提示音,他看向动脉波形——那组二联律的间隔时间,正是沈星遥昨晚提到的星际甲醇分子脉泽爆发持续时间。

中秋节科研团队聚餐时,沈星遥的月饼礼盒里藏着微型光谱仪。江野用牙科印模材料复制的光栅,能将月光分解出Fraunhofer谱线。当同事讨论月球环形山成因,他突然发现餐盘里的椒盐虾排列成哈勃序列——最远处那只虾头指向的酱油渍,正好是江野医院在南京地图上的坐标。分食的蛋黄莲蓉月饼中心,嵌着颗刻有"λ=21cm"的银质五角星——那是氢原子射电谱线的特征波长。

国际射电天文学研讨会前夜,沈星遥的PPT被自动替换了第17页。原本的流量密度图表变成动态CT三维重建,那些看似随机的血管分支连起来竟是仙女座大星云的HI分布。当他点击异常数据点,弹窗显示江野整理的七年急诊病例统计——每日接诊人数曲线与银河系旋臂的恒星形成率高度吻合。现场问答环节,激光笔红点不自觉地在地球自转参数上画圈——这是江野手术时常用的胆囊动脉结扎手法。

江野获得"优秀住院医师"称号的颁奖礼上,绶带别针暗藏玄机。院长没发现那枚银针的螺旋纹路实则是射电望远镜的馈源螺纹,就像没人注意他答谢词里提到的"162次心跳",正是沈星遥最新论文研究的脉冲星频率。合影时他突然调整站位,使胸前的奖章反射阳光直射摄像机镜头——这个角度精确等于南京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初雪降临紫金山的凌晨,沈星遥在数据中心接收到异常信号。分析软件自动标记的射频干扰图案,实则是江野用心脏除颤仪电极在监护仪屏幕上留下的痕迹。当他调出原始数据,发现噪声里隐藏着段超声心动图的频域特征——二尖瓣血流频谱的E/A比值,正好是射电望远镜最近观测到的中性氢柱密度。系统日志显示这段数据是用宠物医院报废的B超机采集的,时间戳对应江野过去半年所有的休息日。

新年钟声响起时,两人隔着屏幕同步分析光谱数据。沈星遥这边的氢原子谱线偏移0.07埃,正好是南京到青海德令哈的经度差换算成的多普勒频移。当电子钟跳转到00:00,江野突然举起手术室的无影灯,透镜折射出的彩虹光斑在摄像头里组成蟹状星云的坐标——这是他们高中天文竞赛时唯一答错的题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当我的星辰向我而来
连载中伶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