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赠诗贺高中

袁崇焕说到这,早已满脸泪水,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楚天舒、程本直、老佘三人也是眼淌泪水,默默地陪他干了一碗又一碗的二锅头,不多一会儿,两坛酒又空了,再上两坛,又□□光了。

良久,四人止住眼泪,且说些边塞见闻和朝廷轶事。

此时日已偏西,结账时,楚、袁二人争着掏出银子来结账,袁崇焕突然有些歉意地笑道:“弊家伙,差点不记得了,我是来给二弟你贺喜的,带了副立轴来,送给你,祝贺你高中一甲第一!”

他刚说完,老佘便从随身背着的包袱中取出一个二尺来长的卷轴,交给袁崇焕。

袁崇焕接过来后,郑重递给楚天舒,楚天舒小心接过来,仔细打开来一瞧,但见是一副遒劲有力的行书,上写着——

咏独秀山

玉笋瑶簪里,

兹山独出群。

南天撑一柱,

其上有青云。

落款写着:天启五年八月九日元素书

元素,乃是袁崇焕的表字。

“好一句‘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啊!\',确是好诗,好诗!今日能得到兄之墨宝,幸何如之!”楚天舒情不自禁赞道。

“哪里哪里,只不过是希望二弟你以栋梁之才,鞠躬尽瘁,平步青云,肩负起我大明中兴的栋梁之任而已!”袁崇焕微微一笑,复又附在楚天舒耳边低声道:

“目前魏忠贤掌权,咱们要想为国效劳出力,保护大明江山社稷,有时候难免要与他们虚情假意一番,周旋周旋。”

“官场复杂,到处是坑,到处是陷阱。为人刚直不阿是好,然而太刚易折,难以成事,俗话说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丈夫当为国为民,随机应变。”

“若是咱们一上来就处处跟阉党明面上对着干,依照魏忠贤那臭德性,以及那权倾天下的威势,咱们估计是以卵击石,很快就全军覆没。一旦被从职位上拿下,再想为江山社稷为大明百姓做些有益之事,可就难了。一介平民百姓,再怎么努力,效果也不如一个带领千军万马的将军。”

“可是,兄弟,你得记清楚了,咱们和他们,在心里头,绝对誓不两立,我座师韩爌大人是东林一派,咱们绝对不能也绝无可能昧着良心去投奔阉党。咱们和他们之间虽然表面上虚与委蛇,但是在暗中,我们要划清界限。”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宁远城,响应朝廷号召,给魏忠贤这老东西建立生祠‘懋德祠\'的原因。因为全世界都在给他立生祠,我袁崇焕不是心里头不反对,但我若是明面上公开坚决反对,只能被当做出头鸟而被魏忠贤一枪打死,对恢复辽东,对收复大明的江山绝对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我只能隐忍着,表面上应付一下,给他弄了这么个烂东西。”

“二弟,我哋做人做事,但求对江山社稷对黎民百姓有益处有实效,不必过于讲究什么表面上的刚正不阿,而是要寻求实际上的、内心深处的刚正不阿,这是我们为官的底线与原则,而不是为了一个虚头巴脑美名,那叫做浪得虚名。所以说,在这样恶劣环境下为官,时时刻刻要与阉党周旋,我哋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喽!”

袁崇焕反复叮咛道。

“大哥所言甚是,小弟谨遵教诲。”楚天舒心悦诚服地感叹道。

临别,二人携手下楼,沿着京城的街道缓步而行,程本直和老佘默默地跟在后头。

袁崇焕又谈起朝廷之前的惨败和前辽东经略熊廷弼所遭受的冤屈,他沉痛而缓慢地说道:

“如果说,之前的萨尔浒一战,朝廷以文官杨镐为辽东经略,统兵十八万,加上努尔哈赤的仇人叶赫部兵两万,附属国朝鲜兵两万,共二十二万兵力分兵四路,围剿八旗兵六万,人数上基本上是四打一,占了很大的优势。”

“可结果呢,西路军总兵官杜松,却太过于轻敌,他中意赤膊上阵,展示浑身虬结的肌肉和累累伤痕,此举固然博得人人赞叹,然而更多的是招来敌人支支利箭。结果,他就像《三国演义》中喜欢赤膊上阵的许褚一样,许褚斗马超,身中两箭,部下大乱。”

“杜松此人,有勇无谋,他率部酣斗努尔哈赤,正值天昏地暗,杜松竟要己方点起火把,结果自己反而成了敌方箭靶子,一场赤膊混战之后,杜总兵身中十八箭,成了彻头彻尾的刺猬,呜呼哀哉,我大明六万兵马,率先覆没。真是可悲!”

袁崇焕深深叹息道:

“杜总兵身率六万西路军,却想学许褚赤膊上阵,不怕死的勇气固然可嘉,然而身为主帅,未免勇而无谋!置盔甲而不用,未免太过愚蠢!”

“是啊!”楚天舒也深深叹息道:

“身为统帅,轻易以身犯险,一旦遭遇不测,属下士卒群龙无首,不败才怪!也许,杜总兵一开始是并未将满洲建奴放在眼里吧?”

“这就是所谓的骄兵必败了”袁崇焕继续说道:

“后金鞑子集中兵力,先打败了杨镐的西路军杜松部,转头打刘紝的北路军。刘紝乃是当时我大明朝第一猛将,打过缅甸,灭过倭寇,大小数百战,威名赫赫。”

“他惯使一把镔铁大刀,重一百二十斤,好家伙,比关公八十一斤的青龙偃月刀还重三十九斤。这镔铁大刀在他手中,那是运转如飞,就像小李耍飞刀一般轻松自如,人送外号‘刘大刀\'。”

“据说这位刘大刀,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力士,能单手举起一张摆满酒菜的柏木八仙桌。柏木的八仙桌,兄弟你知道,沉重异常,他竟能单手举起绕场三圈,稳稳放下,而且神乎其神的是,桌子上面的酒水竟然一点都不会洒出来。”

“就是这样的猛将,竟也被金兵鞑子打死了。杨镐总领四路人马,二十二万,终于先是西路兵败、再是北路,然后东路,三路大军先后覆没,剩下一个南路军李如松部,吓得屁滚尿流地逃跑了。”

“自那以后,我大明军,上到将帅,下到士卒,内心系彻底崩溃的。从那以后,对后金八旗兵,我哋不少人是谈虎色变的,讲到辫子军,就像遇到了鬼咁样。”

袁崇焕说道这,连连摇头,叹息不已。

楚天舒等人也都苦笑着点头,因为这都是事实,载入史书中的。

“在这种情况下,熊廷弼大人接手辽东烂摊子,在明军萨尔浒大战惨败之后,被朝廷委以辽东经略之重任。”

袁崇焕顿了顿,剑眉一扬,双目炯炯地继续说道:

“当时的烂摊子烂成乜嘢样呢,据说熊经略刚出山海关,铁岭已经失陷,沈阳一带居民纷纷逃走。熊经略日夜兼程进入辽阳,却发现那儿军队仅剩残兵败将,且军纪荡然,毫无斗志。”

“不少士兵身无片甲,手无寸械,只会随营混吃混喝浪费粮饷,装死装活不肯出战。花名册上点名时有人,等到派活干时,突然少了一半人;领取粮饷时有人,等得到闻警报要出战时又少了一半人。”

“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一闻警报,无不胆战心惊。当时有马匹一万余,多半缺胳膊少腿,又瘦又弱,原因是骑兵都不愿出战,都在想方设法要把自己变成步兵,唯一的合法途径就是故意偷减草料,把马弄瘦弄病,甚至饿死,更有甚至,竟然无缘无故用刀把马刺死,以免出战。”

“坚甲利刃全无,枪火器俱失,弓断背断弦,箭无羽无镞,刀又缺又钝,枪又顽又秃。甚至有两手空空借他人之名来应卯的,而且都是头上无盔,身上无甲,空头赤体,一遇到敌警,往往闻风而跑,望阵而逃。”

“除此之外,朝廷上头还常常缺粮缺饷,拼命拖欠,可见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熊经略,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而对手努尔哈赤带领的八旗鞑子兵,却是兵强马壮,盔甲坚硬,武器精良,人人都为了打仗而舍生忘死!”

“哎,我们这真是烂到根了!”楚天舒叹息着深表同意,史书也确乎这么说的,袁崇焕并未作任何夸大。

所以,他对义兄袁崇焕能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去收拾这副烂摊子,去化腐朽为神奇,与当时战力最为强悍的努尔哈赤决斗,说明袁崇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意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夏于既颓。

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侠客!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是楚天舒敬仰袁崇焕的根本原因!

“熊廷弼经略好不容易将辽东一副烂摊子逐渐收拾得像模像样,谁知道却被朝廷中一些只顾妒功忌能、不顾国家安危的宵小之辈,不断上奏章攻击,说他不敢出战,是胆小;又说他不能收复失地,是无能;可怜熊廷弼大人就这样在朝中一帮无耻小人的攻击之下,含冤被革。”

袁崇焕红着眼圈,继续说道:

“此时主管水利工程的袁应泰接替熊大人做了辽东经略,这位袁经略性格宽厚,办事勤勉,治水救灾,大大地有功,然而对于领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

“熊经略一被撤,后金鞑子立即闻风而动,努尔哈赤当即领兵进攻沈阳,袁应泰七万大军,全军覆没。鞑子占了沈阳之后,又打败我大明两路援军,进而吞并了当时我大明全辽行政中心辽阳。袁应泰惶急之下,只得自杀谢罪。”

“朝廷迫不得已,只得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把原先那些攻击他的一干小人统统惩罚,算是给熊经略出出气。事情看起来好像将会有转机了,可惜这一次是时任兵部尚书张鹤鸣与熊经略意见不合。”

袁崇焕神色黯然地说道。

“对呀,那张鹤鸣只喜欢善于溜须拍马的辽东巡抚王化贞,他嘱咐王化贞可以不必服从熊经略的指挥。有了兵部尚书张鹤鸣撑腰,王化贞向朝廷吹牛道,只需精兵六万便可一举荡平建奴的八旗兵。”

楚天舒接口道,他对这段历史烂熟于胸。

“二弟,你既然这也知道,厉害哟。”袁崇焕眼里射出诧异的光,惊喜地接着道:

“对呀,所以,朝廷上下竟然全被欺瞒了。只有熊经略,坚持认为此时我方准备尚且不足,断不可贸然向建奴发动进攻。然而兵部尚书张鹤鸣一味袒护王化贞,致使王化贞脑壳越发高烧起来,他趾高气扬地领兵十四万出战,孰料,一战而全军溃败,鞑子兵进而占了全辽军事中心广宁城,至此,整个辽东可说基本上大势已去。”

“唉,这个王化贞,真是个饭桶!”程本直插话道。

“就是,眼高手低,祸国殃民,丢其老母,真是抵死!”老佘也跺脚骂道。

袁崇焕却噙着泪水,继续说道:

“鞑子兵侵占广宁后,千千万万的难民和败兵乱哄哄往山海关跑,熊廷弼经略为防不测,亲自领兵五千人负责殿后。本来此次兵败之错不在熊廷弼,但是朝廷还是不问青红皂白,将他和王化贞一并逮捕,并在后来的处置中将熊经略杀了,传首九边。”

“可怜熊经略一心为辽东之事,呕心沥血,竟然被张鹤鸣、王化贞之庸碌愚蠢之辈所误,落得如此下场,真系令人肝肠寸断啊!”

袁崇焕说到这,仰天长叹,泪水滚滚而下。

他且啸且歌道: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授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功到雄奇即罪名啊!……老天爷,你为何要夺去我大明顶梁支柱熊经略!”

程本直和老佘二人也是长吁短叹,神情黯然,默默流泪。

楚天舒从这痛悼熊廷弼的声声长叹和句句悲歌中,听出了袁崇焕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义兄心中的巨大悲凉,想来这位一心一意想为国效命的义兄一定也遭受过,或者已经意料到他自己,将来定会遭受到熊廷弼式的天大冤屈吧!

在大明官场这个不少人各自心怀鬼胎,不少人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砍断国家柱石的大酱缸之中,他袁崇焕自己也必将免不了,甚至躲不开己方阵营暗箭偷袭和种种毁言谤书的污蔑吧?

当下几个人不知不觉来至岔路口,洒泪而别。

下一部新书已在存稿中,穿书文,架空历史,宅斗官斗剧,残疾庶子在鄙视中成长,连中三元,成为将军,成为丞相!振兴家族!欢迎收藏作者,收藏新书---《穿成科举文中跛足庶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8章 赠诗贺高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越玉斝记
连载中冯远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