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太妃认女

此人,正是那前段时间收留的,浑身上下一团漆黑弱不禁风的跛脚老尼。

哪有什么菩萨显灵,原来那些线香,竟都是这老尼发射出去的。

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尼,竟是一位绝世武林高手!

上官红蓼当即便要拜师学艺,谁知那老尼却道:

“姑娘,你骨架纤弱,身带贵气,非闯荡江湖流落草莽之人,我雪山派武功博大精深,需从幼练起,而你年齿已长。”

“我见你心地善良,便教你一些防身和纵跃之术吧。至于拜师一事还是免了吧!”

这位老尼,便是无神老太。

她因处处拆穿混元教搞“灵修会”鬼把戏,解救了不少无辜少女,早就得罪了混元教教主尹万千。

前不久又在苏州坏了混元教的一桩“好事”,受到尹万千和三大护法、五大堂主的围攻。

她原可以全身而退,却不料中途又有万毒教几位堂主加入围攻,终于一不留神,脚下受伤,又中了毒,只好扮成老尼,避难于松树庵。

无神老太自救了上官红蓼之后,又在松树庵住了半年有余,将“裙里腿”、“小擒拿手”等悉心传授予上官红蓼。

那善持师父本是方外之人,六根清净,本不喜江湖争斗,舞枪弄棒的。

不过,她见上官红蓼有高人指点,可以防身自卫,从此不怕泼皮无赖们前来滋扰,倒也欢喜。

上官红蓼天资聪颖,一学就会。

半年之后,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无神老太临别时,拉着上官红蓼的手说道:

“蓼儿,我今日将动身南下。你的武功进步虽快,但多是防身招数而已。虽如此,江湖上等闲的二三流好手,已经难以取胜于你。”

“但你记住:只不要招惹皇宫的大内高手,他们有一样大内擒拿手,是你这小擒拿手的克星。”

“本想教你本门大擒拿手与之抗衡的,怎奈你根基尚浅,一年半载也练不成。等老身看你进境如何,来日若有缘再见,或许到时再正式收你为徒,传授一些本门的高深武功,如轻功‘踏雪无痕'和‘雪魂无神剑'等。”

上官红蓼洒泪送别无神老太,回到房中,闷闷地躺下。

睡眼朦胧之中,突然觉得门帘一掀,进来一个人,她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的母亲,不禁欣喜地叫了声:“娘!”,欢喜得眼泪滚了下来。

可是她母亲却不说话,只是将她揽在怀中。

半晌,她母亲摸了摸她胸前挂着的一块玉,温柔地看着她,张开嘴只说得“太妃......”二字,突然间“嘭”地一声响,母亲不见了。

上官红蓼一急,醒了,这才发现自己仍躺在床上,窗外的风呼呼吹着,把撑着窗户的小竹竿吹掉了,那窗板便猛地砸下来,打在窗沿上,发出嘭嘭的响声。

原来,刚才竟是南柯一梦。

次日一早,便有寒山寺的小沙弥送来请帖,邀请善持师父和上官红蓼前去帮忙。

原来,周太妃近日游览苏州,听闻寒山寺香火旺盛,菩萨灵验,便特地要来上香祈福。

寒山寺僧众皆为男子,颇为不便伺候,便发帖邀请附近庵堂中的尼姑前来帮手添香剪烛,添油奉茶。

善持师父带着上官红蓼辰时便来到寒山寺,但见寺中除了主持和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之外,其余百十号僧众皆已回避。

整个寺院早已洒扫一新,静悄悄地只待周太妃大驾光临。

良久,十余名太监先行到达,指示寺中方丈等人何处迎接、何处退息、何处奉茶。

巳时正,又来了一个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带着几十位小太监到来,各处警戒、挡围幕等。

又过了许久,忽然听得外边一阵嘈杂,十余位太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边跑边拍手道:

“来了,来了!”

寺内迎接人等正在紧张地翘首以望,直等到脖子也酸了,那外头却还是静悄悄的。

忽然,一对红衣太监骑了高头大马缓缓走来。至山门外下了马 ,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向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太监姗姗来迟。

将近午时,陆陆续续来了十余队太监,这才闻得隐隐约约的细乐吹打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烧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黄金伞过来,便是官袍带履。

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

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到来。

寒山寺的青年僧众早已忙不迭地远远回避,唯有主持以及三几个德高望重老僧带着附近尼姑庵的一些尼姑,赶忙迎了上去,双手合十,恭敬迎接周太妃驾临。

周太妃在贴身宫女的搀扶之下,缓缓朝着大雄宝殿走去,此时一名负责赞礼的太监高声唱到:

“太妃进香,肃静回避!”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女孩儿慌慌张张从大雄宝殿里头奔了出来,慌不择路,一头撞在周太妃怀里。

周太妃不提防,哎呀一声,唬倒在地。

身旁服侍她的两名宫女早已吓得花容失色,慌慌张张将太妃扶起来。

周围早响起了众太监的一片喝骂之声:“快拿下!抓住她,抓住她!”

几个身强体壮武功一流的太监一拥而上,施展大内绝技“大内擒拿手”,像老鹰抓小鸡一般朝这女孩儿扑去,那女孩儿只回了几招,挣了几挣,便被结结实实拿住了。

寒山寺主持空远大师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祸事吓住了。

冲撞了周太妃,这还了得!

那不等于把天捅了个大娄子吗?皇上若是怪罪下来,杀头事小,说不定把这上千年香火不断的寒山寺都给拆了!

空远大师惶恐之极,却毫无办法,浑身冒着冷汗,只能一个劲儿地念着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其他几位高僧也被唬住了,一个个站在那目瞪口呆。

那女孩儿左手拿着一把剪烛芯和灯花用的大剪刀,正跪在那六神无主,浑身筛糠似地战个不停。

“坏了!是蓼儿!”善持师父在方丈的背后,早已看清了那女孩的模样。

可她也一时无计可施,只能念佛,暗中求佛祖保佑。

“别......别吓着了她!可怜的女娃儿!”周太妃一边颤颤巍巍站起来,一边说道:

“孩子,你过来!”

上官红蓼置若罔闻,只跪在那儿浑身颤抖,脑子嗡嗡作响,完全听不到周太妃说什么。

周太妃见她不动,早已料到这孩子肯定吓着了,便自己颤巍巍在宫女的搀扶下地往前走了几步,朝她仔细瞧去,并吩咐左右随从道:

“放开那女娃儿,不许难为她!”。

太监们闻令,顿时松开了手。

上官红蓼稍微缓了口气,抬起头来朝周太妃迅速地偷偷一瞧,这一瞧不打紧,两人一对眼,周太妃突然心中“咯噔”地响了一下,喃喃说道:

“怪了!像......太像了!太像了!”

“姑娘,别害怕”周太妃一边扶她起来,一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民......民女复姓上官。”上官红蓼起身答道,她见周太妃慈眉善目,语言和蔼,态度可亲,身子便渐渐不颤了,话儿也能说了。

“上官?你母亲可是姓田?”

“正是!”

周太妃一听,心中又是“咯噔”一声响,暗自思忖道:“巧了,真是太巧了,竟然和我那表妹的姓儿一模一样!莫非......”

“你可是万历三十五年四月初二寅时生?”

“正是。”

“一切都太巧了!”

周太妃正自沉吟道。

忽然无意间瞥见了上官红蓼胸前挂着一个米黄色的蓝田玉坠,上面雕着两只蝙蝠,一只梅花鹿,寓意福禄双全。

她登时眼睛一亮,好熟悉的玉坠啊!

“好孩儿,你过来,哀家问你,你这玉坠从何而来?”

上官红蓼上前两步,跪了下去,轻声答道:“这是民女的母亲所赠。”

说着,轻轻将玉坠从胸前取下,双手捧上,早有一名宫女伸出双手接过,放在一块崭新手帕上,恭敬上呈周太妃。

周太妃微微伸出右手三指,将玉坠拿起,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不停地摩挲着这块蓝田玉,她的手指激动得微微颤抖。

她将玉坠翻转过来,但见背面刻着一个隶体的“周”字,下面还有一行非常细小的字“万历八年七月六日未时”。

“这正是哀家的生辰啊!”周太妃心中不禁激动了起来。

她又眯起眼睛看着这蓝田玉背面的右下角,那儿微微地蹦了火柴头大小的一丁点。

看到这,她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将上官红蓼揽入怀中,“儿啊,心肝儿肉啊”地大哭起来。

上官红蓼也早料到周太妃肯定和自己颇有渊源,每常听养母田氏说,自己的生母乃是宫中妃子,难道今儿个就是眼前这慈祥老太了?

见她伤心如此,自己早已止不住泪水滚滚而下。

傍边的几位宫女也忍不住哭将起来。

半晌,周太妃方止住了眼泪,带上官红蓼到一处休息的厢房,屏退左右,将来龙去脉悄悄说了一遍。

原来,当年天启帝的老爹光宗朱常洛在时,王府中除了正妃外,还有周妃、杨妃、冯妃等几十人。

那正妃既彪悍又善妒,常折磨其他妃子,但见有怀孕的妃子,便要想法子弄死。

周妃其实正在怀孕,因怕遭毒手,便想尽千方百计躲过正妃的众多耳目,隐瞒了怀孕实情,花些银子买通了王府长史、管家等上下各色人等。

待到临产之日,带着贴身丫鬟偷偷出了王府,悄悄到当时在京城做生意的表姐田氏家中,将婴儿诞下,并将一块早已命人偷偷刻好的蓝田玉坠系在婴儿脖子上,嘱咐表姐一家好生看护着,待他日方便之时前来认亲。

田氏一家在京城做生意不久便蚀了本,只好回到丈夫的老家苏州枫桥镇,养花卖花为生。

这一去就是十余年,山长水远,渐渐音讯不同。

待得光宗朱常洛的正妃终于死去,光宗本人也因为“红丸”一案升了天,那周太妃便借口来苏杭游玩,特意差人四下打听表妹田氏和女儿下落。

只探得表妹田氏夫妇已经病故,女儿却下落不明。

后来,好容易探得这个女孩儿为田氏的远亲上官氏所收养,而上官氏一家不久又搬离了苏州,不知流落何方。

周太妃得知亲生女儿下落不明,每自暗中垂泪。

熟料今儿个苍天开眼,竟教她们母女重逢。

光宗朱常洛既是上官红蓼的生父,红蓼公主自然应该姓朱,论年齿,应在天启帝朱由校之下,在信王朱由检之上。

朱红蓼说到这,欧阳青芜早已禁不住落下泪来。

待她说道如何碰到万毒神教顾秋蓝姐妹,如何救得楚天舒和慕容小琴等人,如何拿到不死神仙草去救独孤求偶,欧阳青芜不由得对这个妹妹又是疼惜,又是佩服。

下一部新书已在存稿中,穿书文,架空历史,宅斗官斗剧,残疾庶子在鄙视中成长,连中三元,成为将军,成为丞相!振兴家族!欢迎收藏作者,收藏新书---《穿成科举文中跛足庶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1章 太妃认女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越玉斝记
连载中冯远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