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八八

晏青染作为宰相之女,从小到大所认识的高门贵女数不胜数,只是大多也仅限于认识而已,她精力有限,处理不来那么多可有可无的手帕关系。

这些年来,陪在她身边最久,感情也最好的也只有徐锦玉和上官仪二人。

徐锦玉的父亲是御史大夫徐奉之,上官仪则是户部尚书上官赫之女,三人门第相仿,父辈均为朝中重臣,又恰是同年生人,自幼一起长大。

近二十年的情谊,早就亲如一家姐妹,即便是在晏青染入宫之后,在明棠的允许下,也时常会召二人入宫,一直未见生分。

徐锦玉性格跳脱,为人善谈,见晏青染少有出宫的机会,平日便特意搜罗一些宫外发生的趣事,在进宫时添油加醋的讲给她听,哄她开心。

明棠有幸,曾听过不少晏青染的转述。

相较于徐锦玉而言,上官仪就显得尤为沉稳,在三人见面谈心时,大多数时间也都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笑着看晏青染与徐锦玉嬉笑打闹。

乍一听到上官仪居然主动谈起自己的烦恼,不止是晏青染,就连明棠也觉得稀奇。

她捧着一盏热茶,带着几分好奇,从晏青染口中听到了来龙去脉。

原来是有关于姻缘之事。

不说早先成婚之后就与她们渐行渐远的赵沁,单是她们三个人,如今都十八岁了,一个进宫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一个早有婚约,只待男方孝期一过便能成婚,只有上官仪,不仅未有归处,还担了个克夫的名头,让人敬而远之。

她自己倒是不在意,只是急坏了她父亲上官赫。

如今这种情况,上官赫倒不十分指望门当户对,实则也确实有不少出身微寒的人自称不信天命,只为真心,主动上门求娶。

但上官赫是什么人,浸淫官场二十余载,从七品小吏做到六部尚书,旁的不说,基本的识人眼光还是有的,自然不会被他们的三言两语哄瞎了心。

那一腔真心,究竟是给他的女儿,还是给他家的尚书门第,他怎会看不出来。

然而也正因如此,更是让他着急上火,郁郁寡欢。

“小仪说,上官伯父如今就似着了魔一般,除了政务之外,满心都是要为她找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人家,甚至还想着要效仿前人,来一个榜下捉婿,只是无奈下次春闱还要等到后年,上官伯父如此急迫,怕是等不及了。”

晏青染撂下书本,起身走到明棠身边,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明棠搁下茶盏,伸手将人拉到怀里搂着,贴在她耳边轻声笑道:“榜下捉婿?上官赫是想效仿谁?前朝宰相秦伦吗?”

晏青染缩了缩脖子,扭头看向她,似是有些疑惑。

明棠解释道:“你许是没听说过,前朝宰相秦伦,曾为女儿榜下捉婿,相中了新科榜眼,可却没想到,竟是捉了个为前途抛妻弃子的混账东西。”

“竟还有这桩事?”晏青染瞪圆了眼睛,果然是没有听过这桩秘闻。

明棠道:“那榜眼婚后不久便暴露原形,惹了秦家小姐厌弃,秦伦遂将其杖杀,重新为女儿另定了一桩亲事。因秦伦彼时势大,为顾及女儿名声,便将此事模糊,不许人私下传扬,所以到了如今,已少有人知道这件事了。”

见晏青染若有所思,明棠眨了眨眼,忽而灵光一闪,握住她的手问道:“染儿,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你那位姓上官的小姐妹,颇有几分才情在身?”

“小仪何止是有几分才情?”晏青染抬起下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她自幼好诗书,五岁便能识千字,辞赋文章都能一笔挥就。京中人总爱把才女之名安在我头上,但我知道,不过是仰仗我爹的名头罢了,而我在小仪面前,称一句才疏学浅也不为过。”

“当真如此?”明棠看不得她如此发自肺腑的褒奖旁人,有意问道。

晏青染连忙点点头,伸手搂了她的脖子,眼睛亮晶晶道:“爹爹曾看过小仪的文章,夸她有状元之才,只可惜……错生女儿身罢了。”

说到后面,她又有些低落,撇着嘴道:“这世道总还是有不公的,小仪明明有大才,却只能做个普通的大家闺秀,不过是婚事坎坷,就被冠上克夫的名头。”

明棠眯起眼,摸着她的后脑问道:“不必去管上官赫为什么着急上火,朕且问你,有关于婚事,上官仪本人是如何想的?”

晏青染道:“她倒是比上官伯父想得开,觉得姻缘二字,莫能强求,又说自己如今一个人也挺好,并没有想嫁人的意思,只是不忍父亲为自己操心罢了。”

明棠慢慢点了点头,忽然开口道:“不想嫁人的话,朕倒是有个好去处给她。”

“什么意思啊?”晏青染面露茫然,不解地看着她。

明棠道:“去年底,朕下旨重整官学,命人闭门修葺了太学院,到如今也有近一年光景,估摸着也差不多该完工了。”

她面上带笑,将人往怀里搂得更紧,慢悠悠继续道:“朕命人给太学院扩了址,多添了两个大院子,与之前的院子隔开,朕打算另开女学,正缺少合适的女夫子呢。”

晏青染眨眨眼睛,听得似懂非懂。

明棠又道:“日后太学院就分为左右两学,左学如往不变,右学便是女学。朕准备把女学交由你来管理,封你个右学掌院,上官仪若是进了女学做夫子,你就封她右学博士,赐五品衔,让她每月领官家俸禄。”

“还有你二哥晏青云,如今在怀远书院任教,听闻名声不错,朕有意请他到太学院做左学掌院,同样领官衔,拿俸禄,还无需参与国事。”

京都最为顶尖的学府,无疑便是官家直辖的太学院,但因太学院每年招纳学生的名额有限,无法全数容得下京都的诸多学子,于是许多私办书院便应运而生,其中当属怀远书院名声最大,是除了太学之外公认的学府第一。

晏青云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曾一举摘得上京会试头名,只是他淡泊名利,无心入仕,便没有继续参加科举,而是到怀远书院做了教书先生。

这些年来,晏青云桃李满天下,早已是名声在外,尤其京都学子,无论是否就读于怀远书院,见了他的面,无不尊称一声:晏夫子。

明棠有意启用晏青云到太学院任职,一是他的确能力与声望兼得,不会轻易引来质疑之声,二是开办女学绝非一日之功,明棠既然打算让晏青染去做右学掌院,就绝对不会容忍有人去给她使绊子,而晏青云作为她的二哥,实在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晏青染并不蠢笨,纵然很多话明棠都没有直说,但是她稍加思考,也能把她的想法猜出个十之**,更是察觉到了她的深意。

“陛下。”晏青染靠在明棠瘦削的肩头,轻声问道:“以后,会有一个公平的世道吗?”

明棠歪头靠着她的脑袋,同样轻声答复:“朕不能保证,何时才会有一个绝对的公道,但是朕答应你,将来只会比现在更好,绝不会更差。”

女学只是开始,总有一日,她们不止是可以走进太学,更可以走进朝堂,走进史书,走进更光明,更灿烂的未来。

或许这很难,倾太雍一朝终不成,但今后,还会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明棠动了动脑袋,看向缠着梅生与兰生一起玩耍,时不时发出咯咯笑声的小小身影,半是欣慰,半是叹息道:“很快就是嘉儿的五岁生辰了,等他父亲入京,一切商定之后,朕就会让宗正修改玉牒,正式过继她为皇嗣。”

晏青染闻言,猛地从她怀里跳了出来,深吸一口气道:“我真的……要当娘了?”

明棠温声安抚道:“只是先修改玉牒,落子成局罢了,此事不宜张扬,还未到公之于众的时候,你与她依旧只做寻常相处就是。”

晏青染点点头,不知有没有被安慰到,只是深深看了一脸天真的郑清嘉一眼。

几日后,明棠以皇后思念亲人之名,宣召晏祯携子入宫,因晏青州如今远在恩州,晏青淮被编入了运送粮草的南下队伍里,所以实际上也只有晏青云一人随父进宫而已。

没有人知道晏青云这次进宫发生了什么,只是在他出宫之后,立刻办了两件事,一是将独女晏初送进宫给昌宜郡主做玩伴,因此事有过前例,并不算什么稀奇。

然而第二件事,却实在引得哗然一片,众说纷纭。

晏青云辞去了怀远书院的夫子身份,闭门养性,不见外客,没给旁人半点探究的机会,众人问到书院,也仅被告知——此乃晏夫子私事也。

于是近来京中茶馆酒楼,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有关于晏青云之事。

倒是暂时拯救了明棠。

“待出了年关,开春之后,朕就会让人重开太学院,在此之前,就让他们瞎琢磨去吧。”

明棠坐在案后批阅奏折,晏青染站在一旁,捧着个册子走来走去,闻言不禁翻了个白眼,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急于让我二哥辞任,他如今闲在家中不说,还闹得满城风雨,让他连门都不敢出了,难不成真要闷到明年?”

明棠往奏折上写着朱批,头也不抬道:“冬日万物凋零,百姓也闲得无聊,想必你二哥也很愿意给他们提供些口头上的闲趣。”

“我二哥才不愿意呢。”晏青染哼哼几句,继续翻看起手上的册子,愁苦道:“陛下让我想法子将右学填满人,可我相识的那些闺秀,大都是成了婚,或是将要成婚的,哪里还愿意去上学堂?而年纪小些的,我从前少有往来,根本不认得她们。”

明棠道:“那就想法子去认识,这也要朕来教不成?”

她批完一本折子,合起来放到一旁,抬眼看晏青染嘴巴下撇,大力翻着册子,一副气鼓鼓不愿理人的样子,忍不住笑道:“朕像你这般大时,已经是监国公主了。”

言外之意,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连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呢?

晏青染听懂了,先瞪了她一眼,又理直气壮道:“陛下是陛下,我是我,这世上只有一个陛下,也只有一个我,如果我和陛下一样厉害,那我也能做皇帝了。”

这话委实有些大逆不道,明棠却也不恼,抬手冲她招了招。

晏青染面露狐疑,走过去问:“陛下有何指教?”

明棠伸手点了点自己的脸颊,诱哄道:“想让朕教你如何认识她们吗?”

晏青染又鼓起腮,只是没有直言拒绝,毕竟她心里明白,骨气并不能当脑子用,她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似乎也只能求助明棠。

于是犹犹豫豫,半推半就,还是凑过去亲了她一口。

明棠赶在她退去之前,眼疾手快地拦住了她的后脑,而后不由分说地将人吻了个七荤八素,面上露出餍足神色,又赶在她彻底清醒之前开了口。

“宫里梅园开得热闹,正是适合办个赏梅宴的时候。”

懒得找错别字了,本人小学文凭,是个文盲,不认识太多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8章 八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臣妻
连载中钓鱼养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