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移情

“行哥,你做皇帝罢。”他对他说,“你登基称帝,我归降于你,北周,突厥,西梁,南陈,你指向哪里,我便打向哪里,我只做你的大司马大将军。”

这才是他心甘情愿的事。

他的心跳得很快,既害怕高珩的答案,又期待高珩的答案,他没有骗他,他真的愿意为高珩做到如此境地,管他什么去国叛家,只有高珩才是他的家人,他就是要他的项上人头,他也可提剑为君刎颈。

可高珩只是摇摇头。

“我不会做皇帝。”他看着他,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美丽,剔透如琉璃,月下的身姿恍如神明,“阿渊,你也不甘心永远做任何一个人的大司马大将军。”

他直白地说出他的野心,而他并不想要以花言巧语辩白,只轻轻垂颈,如幼时般聆听高珩的声音:“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做成了,你我便共逐天下,若我兵败,甘做你帝业足下梯;做不成,便来投奔我罢,若我尚在人世,必会再救你。”

阳渊眼睛微亮。

这实在是个太大的诱惑,并且这场赌局即便失败,对他而言也不是坏事。“好!”他大笑,哪怕是在新帝称他亚父时,他也没有这么高兴,“冬去春来之日,我必过黄河。”

“想得倒好。”高珩也笑了,这时他才真有些意气风发的神采,“阿映在朔州,不会让你那么轻易过来的。”

那是他第一次听到卫映的名字,很快也领教了卫映的厉害,仓皇逃回营帐后内心犹有余悸,暗想他欲渡河,只怕不会那么轻易。

“此真将军也!”他犹有不甘地望向对岸烽烟,却也知晓此番已无力重整旗鼓。

好在这场失败并没有动摇他在周国的地位,他回到长安,连杀几位意图夺权的重臣,而后平五王、颁新政,周国上下再无人敢挑衅他半分。正当他志得意满时,却听到邺城传来消息:

琅琊王暴毙。

他带卫映回到长安,到了他的府邸。“这里的文书案卷,你闲暇时可以看看。”他带他到了他的书房,“若是想要舒展筋骨,府里也有猎场。”

他等同将自己的所有秘密都交托于他。卫映的神色有些复杂,注视着桌案上的案卷,难得主动说了声:“多谢。”

卫映的存在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虞龄是其中之一。“这是我的老师。”他向卫映介绍道,这层关系在他成为大司马大将军后才渐为人知晓,卫映默然片刻,只道,“我从前读过你的文章。”

称不上失礼,但显然也没有相交的热切。阳渊低头宽慰了卫映几句,轻轻掩上书房的门,对虞龄道:“老师不必见怪,他性情如此,并无不敬之意。”

难得阳渊主动为人开脱。虞龄静了静,问:“公爷很看重他?”

“自然。”

“同先帝昔年待你一般?”

“倒也不错。”阳渊没有否认,“但我会给他更多东西。”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反之亦是如此。虞龄面上似有疑色,兼之种种复杂情绪,半晌才道:“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还不到忧虑这些的时候。”阳渊摇了摇头,“便是因为琅琊王的缘故,我也一定要护他到死,琅琊王于我何等重要,老师也明白的。”

几次三番因琅琊王的缘故意气用事,甚至以身犯险,到邺城去拜祭他的坟茔。“斯人已逝,公爷节哀。”他终究还是宽慰道,兼有几分感慨,“我此前从未想过公爷这样的人也会如此在意追念旁人,可惜我无缘去邺城,不知琅琊王到底是何等人物。”

“你没有见过他,当然不知晓。”阳渊怅然叹道,“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甚至于我无法想象世上真有这样好的人存在。”

“我知晓的。”虞龄静了静,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一言不发拜别而去,阳渊看着书房中卫映伏案的身影,轻轻叹了口气。

我曾经得到的,曾经没有得到的,我都会给你。宇文羿想要驯服我,让我为他所用,可在我心中你和我同等重要,我不会强迫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不渡
连载中华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