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骨,寒潭,一口黑漆漆的剑。
铁锁,美人,岩顶上吊着个红衣少年。
良册被这蛇妖掳到此处已经有些时候了,却迟迟不见有苏醒的迹象,就这般手足垂落着被绑在寒潭之上,满身伤痕深可见骨,被周围缭绕的寒气一衬,恍若雪中寒梅,瘦骨峥嵘。
一滴血珠摔入潭水,赤色转瞬散去,化作一缕血雾飘入蛇妖隆起的腹部中。
几个时辰过去了,妖主枝禾得活人精气供养,早已腐烂的蛇首生机再现,化出半个人形模样。
那是个极美且冷冽的妖,凤眼狭长,不怒而威。
一呼一吸间,雪肤与鳞片错落着生长而出,观之十分诡异,令人恶寒。
良册被她伤了识海,一直昏迷着,本已难逃血枯气竭的厄运。可冥冥中有个声音叫他,像一把刺穿牢笼的尖刀,将他这无法化茧的虫儿从黑暗中解救出来,虽未全然清醒,却可凭着求生的本能回应。
“原来前辈,尚在人间。”潜意识里,良册为坠崖未死的丑道人感到欣喜,可谈及自身,他脑海中却茫然一片,“我不知道自己在哪……头好痛,怎么都醒不过来,只记得我们分开后,有一只蛇妖……”
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鱼怀隐听出良册的情况不妙,若他不能及时醒来,说出自己的位置所在,那么就算他想去救人也无从下手。
“别怕,再撑一会儿,我会想办法去找你,眼下我先帮你稳固神识,苏醒三魂,你也可随着口诀吐纳呼吸,缓解痛楚。”鱼怀隐强行催动术法,指尖凝起一点杏色光华,顺着两相知的符印流入对方识海,诵起《道经醒魂篇》。
“致虚守静,气纳玄牝,神归谷神,魂照天门……”
循着这令人心安的声音,良册试着凝神聚气,运转周天,以求自救。
然,二重咒诀刚起,他的灵海处骤然爆开剧痛,好不容易聚起的灵力,从断裂的经脉中溃散而出。体内寒毒也随之发作,如冰针刺骨,苦痛难当。
“不行……我的灵海,无法接引灵气……”良册牙关紧咬,额间冷汗涔涔,声音明显又弱了几分。
“千万别睡!”鱼怀隐见此法行不通,一时间也没了更好的主意,思绪繁杂下心神不稳,而良册那边更无力支撑,两相知竟出现断绝之象。
“想些要紧的事,让自己保持清醒。”
“……”
可对面已经没有声音再传来了。
鱼怀隐心下一紧。
岂料,他左臂上那道陈年刀伤又再添乱,强烈的灼烧感,让他的意识开始恍惚,眼前白雾蒙蒙似有人影出现。
何为重要的事,何为不肯忘的人?
洞窟里,良册的手指微微缩了一下,仿佛又跌回年少时最无助与绝望的岁月里。
九月廿一,白露秋。
所谓国家大事,在祀在戎。
贪狼国向来信奉巫蛊之道,遂常行娱神问鬼之事,四方疆土内但凡有藏风聚气之地都会设坛建观,以求上达天听,下启幽冥。
其中最灵验、最显恢弘的,当属那座矗立于昔日武帝未竟皇陵遗址之上的降灵台。
多年前,良王室有一皇子因身负诅咒而“早夭”,棺椁是在一个大雪天被抬上千魇山的。
听王室的大祭司说,这山是天下七国里最难得的一条龙脉,尸身一旦下葬此处,便百年不朽,更可保族人承天子气运,万寿吉昌。
那位武帝深谙风水之道,大概也想令武王室传承万代,可惜她福薄缘浅,暴毙于西征路上,身后也无子嗣继位,致使贪狼四分五裂,过了近四百年诸侯势力割据一方的糊涂日子,这才便宜了良氏一统河山。
而初代良王出身乡野,向来不忌讳鬼怪之说,便鸠占鹊巢将武帝皇陵归于己用,如此又过去三百年,也不知是不是这龙脉不管用了,良氏接连出了好几任昏君。
轮到末帝良敬虔时,这小老儿看着岌岌可危的江山,不思己身可有勤政爱民,反而听信大祭祀的谗言,说既然六皇子眼瞳生来有异,按照祖制本是要立即处死的,可如此妖邪之身,若能镇于千魇山下滋养地气,为龙脉做点睛一笔,或可延续国祚百年。
末帝闻之大喜,言江山有救,自觉一面遂了天意,一面未负他与惠妃的“夫妻”情意。立刻下旨将六皇子葬入永陵。
如此,帝第六子,良恻薨。
给皇帝当儿子是不得不死的,但是给龙脉做眼睛却能够苟且偷生。
良册幼时长年被铁链锁着,奉命看管他的牲人监每三天才来送一次饭食。
孤独时,他伸长手唯一能够到的东西,便是供桌上的一尊灵位,抱在怀里摔摔打打地消磨时间。
后来,他有幸得小皇叔垂怜,教他习文断字,等他终于读懂牌位上写了什么时,那些朱砂字也都剥落得瞧不清了。
日子很难熬,可良册不想死,于是当他的双脚开始与地脉相融,生出如翡翠般的硬壳时,他开始反抗,痛哭,使出浑身解术向他所能见到的每个人求救。
为此,他忍常人不能忍,也并未辜负小皇叔悄悄送来的医书蛊术。他有天赋,且比任何人都刻苦。
贪狼巫术中的饲蛊一脉晦涩艰深,纵是天赋异禀之人,没个三年五载也难以入门。可那些旁人看来如天书般的图画,良册只需瞧上一眼便通,再玄妙难解的典籍,他读一遍就懂。
何况千魇山中多蛇虫鼠蚁,自他与地脉相通后,便可召唤一些适合炼蛊的奇虫进地宫。所以大祭司在降灵台周围设下的禁制关不住他,终于让他等到了,司命道宫仙人降世的难得之机,逃了出来。
在他遇见鱼怀隐的第二日夜里,他一如往常地乖乖吃下牲人监送来的残羹剩饭,佯装睡下,待看守们都被他的梦蛊迷晕后,溜出地宫。
茫茫山雾里,他焦急地等待着那位不告而别却又给他了承诺的仙君,希望天人慈悲,渡他出苦海。只是今日的千魇山与以往不同,似乎热闹了许多。
山道间,脚步声渐近,巡山的火把晃得人眼花。良册屏住呼吸贴在岩壁上,却听见鞭子抽在杂草上的劲响已到耳畔,就在他避无可避之际,一只手从背后探出,捂住他的口鼻。
如此怪事发生,因他不曾发出动静,巡山的士兵自眼前经过,居然对他视而不见。
“他们在找你。”
快如擂鼓的心跳声中,良册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雪味道,他知道,那位仙人没有失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当年月照少年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