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尘中客-离魂

袁峰真的回了少林寺,不顾身后那几个人苦口婆心地劝他,又或者本来就谁也劝不动他。

但这些人都不明白,先前还躲瘟疫一样躲着薛归海的人,怎么如今就突然敢跟他正面抗衡了?

这一炷香的时间……都发生了什么……众人难以想象,也不敢去想,更不敢问,生怕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惹怒大师,把他们灭口。

“先去吃点东西吧。”

其实袁峰很累,累得只想睡一觉。但他还是先带着其他人先吃些东西,稍作休息。

去饭堂的时候,袁峰看到了大师兄千机还在老地方站着,已经摆好了茶请众人喝。于是他别过其他人,自己先朝那人走了过去。

“师兄,讨杯茶喝。”

他口干舌燥的,迫不及待想喝点水。千机递给他一杯茶,袁峰接过来,大口喝了下去。

千机看他脸色奇差,觉得不太对劲。他盯着袁峰看了片刻,眉头微微一皱。

“中幻术了?”

“师兄怎么知道?”

“自然知道。”

千机不欲多说,但显然明白。之后他示意袁峰过来,又给他倒了杯茶。

“再喝两杯吧。”

三杯茶下肚,修为气海又稍微涨了一些。袁峰疲倦地放下茶杯,同师兄道谢。

“不必谢我。其实求人不如求己。”千机道,“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若是修为精纯的话,是可以抵御幻术的。”

你的修为还是不太够。

袁峰觉得他话里有话,但一时又没有参透。过了一会,他听到杨旭日在拱门处喊他,说饭已经好了。

于是他拜别千机,先去了饭堂与众人汇合。

回私邸的时候,袁峰远远便看到温辞秋和茸茸站在门口,像是一直在等着他回来。但温辞秋看着嘴唇有些发白,茸茸脸色也很怪异,不过两人还是对他向往常那样打招呼。

“欢迎回来,主人。”

“一路辛苦了。”

“你们还好吗?”袁峰打量着他们道,“我觉得你们有点……怪怪的。”

“没事的,主人。”温辞秋道,“只是天气太热,中暑了。”

“是……是的。”茸茸也点头道,“最好的主人回来了,我们就凉快了!”

袁峰摸了摸她的头,之后便回了房,一头栽倒在地上。

陷入昏睡前,他一直在想千机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想了很久很久。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父……

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袁峰猛地睁开了眼睛,他看到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

“我打算去拜师。”

某天的清晨,袁峰突然在洗漱的时候对杨旭日说。

来到这个唐朝不唐朝,游戏不游戏的世界已经有几个月了。光是少林寺,袁峰就蜗居了很久。从一开始的急着想回家,到后来不自觉的适应,居然也没有用太多时间。这让袁峰觉得很恐慌。

危机意识一旦消除,只怕自己没多久就彻底被同化了。

如果想打破现状,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去寻找新的线索而不是等着麻烦找上门。然而袁峰十分清楚自己的实力,就现在这德行,不说出门,走到门口没让人给敦了就不错了。

更何况门外江湖险恶,鬼知道多少人要取自己的秃头。

“不能在这里颓废下去了,”袁峰一边说一边打水擦着肩膀,“我要去精进武艺,至少能防身。”

“不知大师欲拜何师?”

“不知道。挨个同门问问看。”袁峰摇头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唐糠裳靠不住,你更靠不住,还是靠自己更放心。”

杨旭日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上了嘴,点头同意。

两人正说着,冷不防一个明教却忽然探过头加入了谈话。

“峰仔,还记得那个叫[罹尘]的和尚吗?”他问,“不然你就去拜他,怎么样?”

罹尘?

袁峰想了一下,忽然觉得可行,甚至十分可行。

既然打定主意,就少不得要去做些努力。他以为,罹尘那样的和尚只怕轻易不能近身,非得仔细准备才行。

于是他给几位好友每人一把金瓜子请他们喝茶。众人立刻会意,分散开来,去寻找那个叫罹尘的高僧。

穆威知道这个和尚先前曾在梅花桩处出没,于是便先去了习武场。杨旭日去了后山,燕无声去了莲花池,岑云纵则去了齐华村。一干人等齐心协力,地毯式寻找罹尘,生怕走漏了一点消息。

看他们都出去了,袁峰才沉思着,示意温辞秋过来。他总觉得温辞秋好像受伤了,但检查一番后,又并没有什么异样。

“我不在的时候,有人来过吗?”

“回主人的话,没人来过。”

“真的?没人擅闯我的屋子?”

“确实没有,主人。”

袁峰听罢,点了点头。过了一会,他又问了问其他事情。

“哥哥那边还好吗?”

温辞秋却摇了摇头。

“已与鬼城断联了,主人。”

袁峰暗道果然是出事了。但他依然不死心,傍晚的时候,他摘了玉佩,想着这样或许一闭上眼,哥哥还会再来。

但可惜,一连几天,他都仅仅只是做梦,梦里纷乱无序,无人再临。他有些不甘心,但却别无他法。

本来想着去一趟纯阳,再找盛君问一些事情,但穆威却说他接到信,盛君竟然外出了,眼下不在纯阳。问他去了哪里,却说是昆仑。

“昆仑?”

他好端端的,跑昆仑去干什么?这老黄鼠狼又去汲汲营营的谋划什么东西了吗……

“那如果他回来的话,你跟我说一声。”

“妥了,放心。”

袁峰在庭院里休养了几天,待到精神差不多复原的时候,有关罹尘的消息也传回来了。其实这个人还比较好找,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出鬼没。那几位好友更绝,直接把他常出没的路线绘了张舆图出来。

“大概就是这几个地方了。”

杨旭日说他打探到的消息,此人不但武艺不凡,而且他还有个身份,就是无云的亲传师父。这件事袁峰倒是略知一二,于是他做好了万全准备,打算挑个黄道吉日,前去拜师。

如今盛夏炎炎,天气越来越热了。袁峰让温辞秋取了些冰出来,做冰沙给大家吃。吃冰的时候,岑云纵说自己有些事,要回东海一趟。

“是你们家老将军有事吗?”

“是,吃海鲜吃痛风了。”岑云纵无奈道,“一把年纪了也不养生,一天天就在那喝酒吃肉,不然就逗鹦鹉,还去跟人打擂台。”

“巧了,我也要离开一阵子。”穆威舀着冰道,“我要回一趟明教,查一个人一点事。”

袁峰猜测是盛君让他去的,但也没有多言。他点头放行,但那两个人却不走。

“大师你真不去躲躲吗?”岑云纵问,“不然同去东海——”

“或者去明教——”穆威道。

“不躲了。没事的。”袁峰摇头,“你们有事就去办。我就在这待着,那家伙想来就来,也无所谓。”

“大师……”

“放心,他不敢。”

他还是很忌惮杨九天的。而且……他似乎也忌惮着持有薛九霄尸首的盛君。再者,他想要的东西还在自己手上呢。

袁峰觉得薛归海肯定还会再登门,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一个人若是还有忌惮,就反而没什么可怕的。怕的是百无禁忌之人。

“你们先去忙你们的,忙完了再回来就是了。”他对那两人道,“反正我是给钱的,不怕你们两个跑路。但是事假我还是要扣钱的。”

“那能涨薪水吗?”岑云纵问。

“盛君都不给你零花钱的吗?”

“不给的。我还得定期交保护费给他。”

袁峰难以置信。他觉得盛君不像道士,倒像个土匪头子,披着道袍打家劫舍,稍不顺意,就要把人家斩草除根。

于是他立刻把温辞秋叫过来,给这几个人涨了三倍的薪水,顺便跟燕无声也签了个契文,请他做自己寄名的私邸大夫。

燕无声答应了。

现在觉得就差海靖寒不在身边了。袁峰想给他发信,但又觉得算了。小寒没在那个人面前暴露过,还是别急着喊他回来了。

他只但愿这些人别受自己牵连才好。

*********

穆威和岑云纵一走,府邸里立刻就清静了不少。杨旭日照旧护理着那些花,虽然看着心事重重的,袁峰知道他在顾虑薛归海。

“不用怕,他肯定会再来的。”他劝慰杨旭日道,“但你放心,他做不了什么。他很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

那家伙精着呢,不会真的跟阿九翻脸,毕竟他也没好处。

“明天是个黄道吉日。”杨旭日道,“嫂子要去拜师吗?”

“好啊,帮我看看哪个时辰好,我这就去。”

是应该找个师父傍身。袁峰以为,自己认识的人越多越厉害,其实自己就越安全。如今趁这段时间把武学再提升提升,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第二日一早,他醒了便立刻起来,认真地沐浴净身,打坐修行,静心念经。之后他换上一套干净的袈裟,收整好自己,才动身去找罹尘。

他已经研究了罹尘许多天,知道他大约什么时间会在什么地方出没。袁峰为了缩小寻找成本,就沿着寺庙外的山路,开始包围式寻人。

罹尘不在习武场,不在后山,也不在小池旁,想来可能去化缘了。袁峰走捷径跑到齐华村打听,果不其然,罹尘刚刚离开不久,估摸着正在沿大路攀登台阶。

于是袁峰谢过村民,快步顺着石阶向上跑去。跑了有一会,隐约看到前面有一道黑色的影子,正缓步踏着台阶一步步向上。

那人步伐从容,气质安静,靠着右侧的岩壁慢慢攀登。袁峰认出那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因此喊了他一声,一步两台阶地朝他跑过来。

“罹尘前辈!”

那僧人闻言,便停下脚步,缓缓转身去看他。他的眼珠乌黑,眼眶泛着青色,隐隐透着一丝诡谲的气息。袁峰则气喘吁吁地在他面前站定,起手行礼。

“罹尘前辈,晚辈多有打扰,实在是有一事相求,不知前辈能否允准……”

“不敢当。”罹尘起手还礼,“敢问所为何事?”

“我想拜前辈为师,”袁峰诚恳地说,“只求学点防身之术,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日后也好行走江湖。”

罹尘看着他,一双眼睛一动未动,过了一会,突然瞟了一眼袁峰手腕上的佛珠。

“我不收徒。请再觅良师吧。”

说罢,他就转过身继续攀登台阶。袁峰急了,一下子跳到他面前拦住他,横竖不让他过去。

“您就收了我吧,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听话!”袁峰哀求道,“我肯吃苦,求师父成全!”

“这非是成全不成全的事。”罹尘欲绕开他继续行路,“更何况江湖本不是什么好去处。何必徒惹一身红尘。”

袁峰没辙,索性豁出脸皮,赖着不走了。

“师父,你要是不收我,我就跪在这求你。”

“四处都是台阶,哪有你跪的地方。”

袁峰一听,环顾左右,马上找了块相对干净的石阶,竟真的勉强跪了下来,死死抓住罹尘的袈裟。

“师父!您就收下我吧!”

“我已说了,我不收徒。”罹尘从他手里抽回袈裟,“休在这里纠缠不休。寺中高手众多,你且去寻他们吧。”

“师父!”

袁峰的心凉了半截,眼看着他又要走,急忙抓住他的腰封,愣是将罹尘扯下了两层台阶。

“我一定要拜!”他耍无赖道,“要么您就收下我,要么您就一掌打死我,也省得我提心吊胆的活着!”

“你……”

罹尘似乎很是无奈,却又不能真的给他一掌。一时竟语塞了。

“我找了师父一天,饭都没有吃。”袁峰对他道,“我又是沐浴又是念经的,就是生怕冲撞了师父。结果却不收我,就是佛祖听了也会流泪。”

罹尘闻言,却抬手将掌中的钵盂递给了他。

“既没吃饭,那就吃了它吧。”

这回轮到袁峰语塞了。他愣了一会,才哭笑不得地推开罹尘的手。

“我不是来化缘的……”

罹尘却把他拉起来,将钵盂放在了他手里:“拿去吧。也不必还了。”

“师父——”

“莫叫我师父。”罹尘道,“我已不想再教出第二个无云。”

他的话说的很决绝,周身散发的气场震慑了袁峰。他竟不敢再近前一步,只能由着罹尘头也不回地渐渐远去。

手里的钵盂是温热的,饭食还没有凉。袁峰低头看着,却发现只是白米饭,一粒粒干干净净。

不知为何,一股酸楚的感觉突然涌了出来。他端着钵盂,也慢慢地朝着台阶上走。每走一步就觉得重一步,却也不知为何重,只是有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来。

“我不会变成无云的……”袁峰自言自语地说着,“更何况,我也不了解……”

他拖着脚步回到了少林,找了处干净地方,独自坐下来安静地吃着罹尘化来的斋饭。

这时的米饭已经凉了,袁峰慢慢地吃着,像魔怔了一样。一直到一碗饭全吃完,他才慢慢站起来,端着钵盂去清洗。

钵盂是紫砂的,手感很好。袁峰洗着洗着,摸到底部似乎雕刻着两排字。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两行楷书,乃是[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这是武皇所作的《开经偈》。袁峰一愣,就陷入了沉思。正想着,不妨被人轻拍了一下肩膀。转头一看竟是杨旭日。于是袁峰放下钵盂,与他打了个招呼。

“不知嫂子进展如何?可还顺利?”杨旭日问。

“完全不顺利。他不肯收我。”袁峰叹气,“怎么办,我还能去三顾茅庐吗?

“据我所知,但凡那些得大成者,必有过人之处,也必有古怪之处。”杨旭日却沉思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嫂子如果真心拜师,还怕他不肯收你?”

“你的意思是?”

“也不消三顾茅庐,只去打探他的前尘旧事不就行了。”杨旭日指了指少林寺,“总有人知道前因后果,只看有心无心。”

一席话,说得袁峰茅塞顿开,不由得连连称谢。他端着钵盂就跑进寺里,到处看着哪个和尚面善,好抓过来问个明白。

不过很快他就泄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师兄弟们个个都面善,但就是一个比一个懵懂,只怕知道的还不如自己多。

一下子袁峰就陷入了绝望,他抱着钵盂,一脸生无可恋地坐在了一棵大树底下,呆呆地看着天空,任由落叶偏偏飞舞,洒在了身上。

也不知坐了多久,袁峰陷入了一种昏沉沉的气氛中。半睡半醒的时候,隐约感觉到面前站着一个人。他睁开眼,一片落叶恰好盖在他眼皮上,遮住了他的视线。

袁峰抬手拂去叶片,却看到那位不苟言笑的大师兄站在他面前,正垂着头静静地看着他。

“师兄……”他笑了笑,“不好意思,我睡着了……”

“你去找罹尘了?”大师兄问。

袁峰点头。对方没说什么,伸出手将他拉起来。看着他手里的钵盂,袁峰听到那人似乎发出了一声哂笑。

“佛说聚沙成塔。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千机对他道,“你随我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剑三策佛穿越]携我小僧走长安(重发)
连载中观尘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