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洪水滔天,妖魔群立,人族生来孱弱,于乱世艰难存续。
时有人族共主华胥,深感人族弱小,存亡无所凭依,乃穿山涉谷,至西方昆仑之墟,虔心叩首,望得西王母之庇护。
王母慈悲,怜其诚,赐阴、阳二神玉。神玉阴阳和合,威能浩荡,可撼山河。
华胥携玉归,藉由神玉之力,平水患,逐妖魔,建华胥国,人族始得安身。
悠悠数百载,人族复因慧根出众,得众神垂青,传诸多求仙妙法,华胥国由此能人辈出,妖魔畏威,蛰伏隐匿,轻易不显于世。
又百载,人族得势日久,渐滋贪妄之心,既自诩万灵之首,又肆意扩张,屠戮生灵,行径竟较昔日妖魔尤劣。
众神大失所望,隐世不再过问人间是非。
神隐之纪,有异世妖物于华胥王城上空,裂空而来。头生双角、背生双翅,周身雪白,谓之雪妖。
雪妖厉猛,其势如蝗,时华胥国主风启率国人死战,然纵有神玉相助,仍难抵妖势,节节败退。
危殆之际,有神铁自九霄坠落,华光冷冽。
风启取此神铁为胚,于君山铸剑,历时弥久,终得一剑,名曰“天佑”,神玉嵌于天佑剑身,玉力得剑引,神威倍增。
风启持天佑追剿雪妖万里,尽诛妖邪而归,岂料西方虞人趁乱生叛,已自立邦国。
风启心灰意冷,更念天下初定,不忍再起争端,索性留剑于虞人,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华胥已远,神剑可追?
在沉沉浮浮的历史洪流之中,关于华胥、关于天佑的一切,终于又被人捞起。
……
严冬肃杀,天光初露。
马蹄踏碎清晨的宁静,一张张布告贴在了平常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随着天边的鱼肚色越来越亮,街巷渐渐热闹起来,来往的人们见了新贴的告示,都好奇地围了过去。
有识字之人挤到最前面,念出了上面的内容:
或言,昔时,启王铸剑,集十州巧匠,收天下精金,以神铁为胚,君山为炉,勾地火以为锻,引黄泉以为淬,虽剑成,地脉乱。黄泉泄归四海,地火囿集一山,只待一日,喷薄而出,覆灭万里。
吁嘻!此无稽之言,可堪笑矣!君山四野,其土湿沃,其木葳蕤,其水清冽。若言为真,君山之土,岂非焦乎?君山之木,岂非枯乎?君山之水,岂非温乎?
自先王筚路蓝缕,辟穷山,填恶泽,立国五百余年,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是苍天所佑,国之兴矣!观乎天下,四国困顿,民不聊生,其泱泱万民,亟待我大襄救于水火。当此之际,竟出此等妄言,其心可诛。今颁此诏,再有妖言惑众,扰乱民心者,斩!
虽有人念出来了,但许多人还是听不懂,问那识字的:“什么斩?”
敢情就听明白了“斩”这个字,识字的人有些无奈,但也没法,还是朗声道:“君山之祸,实乃无稽之谈!再有听信谗言的——”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小心脑袋!”
所有人都脖子一缩。
那告示上盖着当今皇帝的印玺,当今皇帝杀伐决断,说杀那就是真杀。
-
巨大的山腹中,燃着几簇明亮火把,石壁下的人影,借着火光举头扫视。
石壁之上,粗犷线条与斑驳色彩,勾出遥远的失落传说。
姑且称作:华胥纪事。
一人转过身。
她是襄国的皇帝——妫婳。
天下分分合合,自上一个统一这片土地的晋国湮没无存,当今天下,复分为襄、梁、越、荆、景五国,其中以襄国最为强大,而自姽婳政变上位,励精图治,如今襄国已有一统天下之势。
妫婳穿着常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精瘦的脸看起来已年近天命,火光在瞳孔中摇曳,一如帝王之心,捉摸不定。
姽婳从风澜身边经过,往山腹中心走去。
山腹中心,大片的熔岩在翻涌,如同拥有了生命的熟铁。
姽婳走到最边上,却没感觉到丝毫的灼热。
风澜走到姽婳身侧,望着前方。
熔岩里咕咕噜噜,炸着气泡,终于,沸腾的火柱冲天而起,随后整个熔岩上方,陡然出现一层淡淡的幽蓝光幕,火柱撞在上面,顷刻消弭于无形。风澜眼睛微眯,在这一瞬间,她能看到光幕已经有了些许裂纹,仿佛随时会崩溃。
“风澜,以你之见,这封印还能撑多久?”姽婳毫无情绪地问。
“一两年?三五年?”
在皇帝面前,这样的回答算得上敷衍至极了,不过姽婳并没有生气,只是看着风澜。
“此事就交与你去办。”
风澜点点头。
熔岩最中间,有一座宽广的高台,高台中心,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熔炉。
在熔炉旁边,又另有一个阵台,阵台纹路繁复,玄妙无比,散发着神秘古老的气息。阵台正中心,有一个孔洞,似乎应该插入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华胥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