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处理些家务事及招呼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过来的本县百姓或外县百姓,再回到云河县城时,都感到十分懵逼。
因为县城戒严了。
城门口有二十个持械的青壮年,分列城门两边。
两侧各摆了一张桌子,有一男一女各坐一侧,在伏案写着什么。
百姓们犹疑着走过去,接收着青壮年们凶狠的目光,然后被站在最前面的青年伸手拦下。
“去那边登记信息。”
“诶?”
莫惊春右手持毛笔,左手拿着空白的竹片,她抬头看了眼走过来的大叔,平静地开口,“你叫什么,你家在哪儿?”
大叔愣了愣,“呃,小姑娘,这是干嘛?”
莫惊春如人机般重复道,“为了防止歹人入侵云河县,近期本县实行戒严,往后大家出入县城必须登记。”
大叔抓了抓脸,“哦。”
莫惊春:“你叫什么,你家在哪儿?”
大叔憨厚地笑道,“我叫高长寿,是高家坝村的。”
莫惊春问,“云河县高家坝村吗?”
大叔摇摇头,“是宝山县高家坝村。”
莫惊春在竹片上写下姓名和籍贯,耐心地对大叔说:“神女恩赐,往后每日不必继续喝粥,神女赐下汤面、汤粉、包子、馒头、鸡蛋、豆浆。”
大叔目瞪口呆,“你说什么?”
他下意识地咽口水,“除了粥,还能吃别的?还有鸡蛋?”
不等莫惊春回答,他马上转头看他的妻女,“妹子、丫头,你们听到了吗?我没有骗你们,我……”
莫惊春微微闭眼,冷声道,“下一个!”
高长寿一家三口通过城门口“安检”进入云河县城后,发现城里果然也有了变化。
有人站在路口,给刚进城的百姓们介绍各种工坊。
“擅长做木工的往东边木工坊去,会打石头的去西边石工坊,会打铁的去东边武器坊,想进守城队的去北边参加训练,会刺绣的去西边绣坊,懂点医术的去西边医庐。”
“小孩子去县衙对面的(临时)书院读书识字,没满十五岁的孩子都去,女孩也去!”
有大妈大婶热情洋溢地给大家讲解云河县有此变化的原因。
“嗨,你们都知道云河县有神女赐粥,往云河县来,难道别人不知道吗?”
“那些其他地方的流民,他们为了活命离开了家乡,寻找有粮食能活下去的地方,那他们要是知道我们这里有神女,他们会不会拼了命往这边来?”
“若是流民来了也无妨,大家都是可怜的百姓,神女普度众生,平等地赐福每一个人。”
“但是!”
讲话的大婶猛地提高了声音。
“如果那些山贼土匪!那些兵痞!那些手里有兵的大官!”
“他们想要独占神女的恩赐怎么办?!”
“他们要么威逼利诱让神女跟他们走,去他们的地方!要么把我们这些穷人赶出去,他们占据云河县城!”
“那我们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我们云河县地处偏僻,消息传播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还能沐浴神女恩泽。”
“等那些家伙得知消息,举兵来犯,我们若是不能抵挡,若是不能将他们赶走,我们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大婶声音凄厉,“何况如今神女不止赐粥,还赐下了鸡蛋!赐下了肉包子!赐下了有猪肉牛肉鸡肉的粉和面!”
“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保卫云河县!”
人群中立即有托儿高声喊了起来,“保卫云河县!”
“神女是我们的!”
高长寿一家也跟着喊了起来:“保卫云河县!神女是我们的!”
一进城就被洗脑,晕晕乎乎的高家三口先来到了县衙对面的(临时)书院。
那处原本是一处宅院,牌子已经被摘掉了,挂上了一块新牌子,题了四个大字:青蓝书院。
高长寿霎时心里一咯噔,青蓝……这不是神女的名讳吗?
竟然用神女的名字来给书院命名?
但这本来就是神女的意思。
“青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这两个字作为书院名不是很好吗?”
贺青蓝提起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青蓝书院”四个大字,字体秀美飘逸,又刚劲有力。
她将题字给了程辉。
程辉当时的震撼可想而知。
云河县第一届“基层行政人员”再看到神女给书院的题字时亦是万分愕然。
书院的第一任院长钱世文钱夫子颤抖着手捧着宣纸,惊讶之余,他的手指摩挲了一下纸张,这纸……
回到现在。
高长寿夫妻领着女儿排队。
排到了未时三刻。
坐在门口的夫子是从青阳县某书院来的。他抬头看着高长寿的女儿,温和地问,“叫什么名字?”
高长寿连忙说:“杏花,高杏花。”
夫子笔尖一顿,对眼前那个半人高的小姑娘说,“杏花,往后你要在书院里读书了,夫子给你取个大名怎么样?”
小姑娘惊讶夫子会问自己,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她的父亲,高长寿冲她点了点头。小姑娘便对夫子说了声“好”。
夫子熟稔取名,“《楚辞·哀时命》中有一句‘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我便为你取‘淑清’二字,是善良清正的意思,日后你的大名就是高、淑、清。”
这自然也是神女的意思,夫子们可以给一些孩子改名。
贺青蓝刚提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去青蓝书院念书,男女同堂教学”这一点时,程辉表情愕然。
他犹犹豫豫地表示恐怕有些人不能接受男孩女孩一起读书识字。
贺青蓝面无表情地讥讽,“一起来我这里排队领粥的时候怎么不介意男女一起了?”
程辉立即闭了嘴。
有“男女同堂教学”这件事放在前面,“女孩怎么也一起进学堂”、“给名字取得比较普通的男孩女孩换个大名”这两件事相对而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消息公布出来时有人抗议。
但是吧,神女的态度摆在那里。
她明显就是不容拒绝的性格。
于是程辉等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咱们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战斗力,对抗即将到来的敌人。这么点小事,谁要是不服,把他丢城外饿两天。”
开玩笑,谁要为了这么点小事违逆神女。
不就是男孩女孩一块儿读书嘛,平时大家田里插秧、土里种菜、山里捡柴、溪里摸鱼的时候,可不分男女。
何况当前最重要的是对抗外敌。
多几个能识字的人也好啊,管TA是男是女。
这件事就这么被强行地执行了下去。
反对得比较激烈的人直接被丢去城外饿了一两天,饿到他们愿意认错为止。
高长寿夫妻把女儿高淑清送进了书院,又马不停蹄地去给自己找事情干。
妻子吴玉香认为自己的缝纫水平不足以进绣坊,她找书院门口的大娘打听过后,去了城北的洗衣坊,该坊的女子负责清洗守城队的人的衣物和被褥。
高长寿自认身体还算强健,便去了同样位于城北的守城队,果然通过了面试。
守城队的负责人是云河县最初组织起护卫队的人中力气最大的一个,名叫胡大柱。
他没当过兵,没当过衙役,不懂得如何带队、如何训练,给他十几二十个人还行,几百几千个人,实在是为难他了。
不过程辉给他派了一位“军师”,本县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秀才向跃生。
向跃生自然也不懂如何练兵,但他识字。
神女赐下一本《练兵实纪》,他读后惊为天人!拉着胡大柱等几个领头的匆匆研究了两天便走马上任,此后边练边学。
——只是这《练兵实纪》如此神书,为何从未听说过?
——它的作者戚继光,按道理当是一代神将,为何也没在史书上见过?
当然更令向跃生眼馋的是纸质书本身!
瞧这光滑的纸张,瞧这完美的字体,瞧这精美的封面!对向跃生(和程辉等人)的杀伤力是无穷的。
当前虽已有了原料廉价的造纸术,但造出来的纸的质量完全不能和神女给的书籍的纸张相比啊!向跃生摸多了感觉书页的侧面划拉得自己的指尖有些疼,不过他觉得是自己的错觉。
印刷术更不用说,他看得出来那些字绝对不是手写的,封面的画也不是持笔画上去的,但究竟是怎么做成的这一册书,他看不懂。
他鼓起勇气去问神女。
奈何贺青蓝要卖关子。
“等你们站稳了脚跟,通过了我的考验,我再授你们新的技术。”
她凝视着向跃生,道,“加油。”
向跃生从她这两个字里听出了鼓励的意味,振奋了精神投入了云河县守城队的“残酷”训练中!
系统:【……】
电子光球在贺青蓝的识海中一蹦一跳,【宿主,你什么时候说要考验他们了?】
贺青蓝关闭了和“海蓝时见鲸”的聊天框,回答系统,【我没说过。】
系统:【啊?那你说让他们通过你的考验?】
贺青蓝略一思索,打开和“救世主巫女樱”的聊天框,发消息让她给自己发几本医书过来。
【给他们一点危机感,让他们努力提升自己来保护我。】
【保安哪有弱鸡?】
系统:【宿主你是不是在框我?】
贺青蓝唇角微勾。
【统子,你是个电子系统,你只要完成任务就好。】
你的宿主是怎么做的任务,你就不要管了。
一分钟后,“救世主巫女樱”给她回消息:【中草药种子要吗?】
贺青蓝想说“我可以去深山里采药”,她刚把一大批自己去西南深山里采的草药发给“海蓝时见鲸”呢。
就见对方又发了一条消息:【总不能往后一直都是你亲自去采药吧,你的逼格还要不要了?】
贺青蓝:“……”
她果断回复:“发给我吧。”
关掉聊天框,贺青蓝对系统说:【统子,我要出去一趟。】
系统一呆,【你又要出去?】
贺青蓝点头,【我发现,我还是需要一个传声筒,不,一个侍女。】
系统:【……】
贺青蓝眉梢一扬,【总不能每次我有什么事要吩咐,都自己出去找人吧,我的逼格还要不要了?】
系统:【……门口不是有保安可以传话吗?】
贺青蓝说她就是封建迷信,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比如现在她要找侍女。
她不看长相,不看性格,不看家庭背景,不看身体素质,她直接掐算。
系统:【……】
你门口守了那么多保安,不管你去哪里都有保安尾随,还怕没有人可以传话???
贺青蓝不听不听,自顾自地出了门,直奔自己掐算出来的那个方向而去。
去找“与我有缘之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