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那套房她跟许不凌商量后决定卖掉,钱平分,然后她住学校宿舍,也方便考研。
她刚回去的时候,对未来方向仍有些迷茫,却也没过分纠结,打算先走着看。
在某个与友人促膝长谈的夜晚,她忽然觉得统计学也不是不能走下去。虽算不上喜欢,但也不排斥,于是着手准备统计学的考研资料。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SuperValu超市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她负责的是优化库存预测系统。起初,她运用统计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历史销售数据展开预测工作,可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不少阻碍。
就在她为这些阻碍困扰时,团队里计算机专业的成员借助Python编写程序,运用随机森林、XGBoost等机器学习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这些算法不仅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还能自动捕捉数据中复杂的模式和潜在规律,显著提升了库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亲眼见证这一切后,她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那就是计算机技术在解决实际商业问题时,展现出的强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恰好能突破传统统计学在复杂多变场景中的局限。
这时,高考填志愿时对计算机专业的那点心动,毫无预兆地浮现出来。那份最初的好感并非错觉,此刻像是被重新点燃,在心里渐渐升腾起暖意。
她也猛然醒悟,统计学并非终点。它更像坚实的根基,而计算机则是能让这根基蓬勃生长的力量。两者结合,才能在数据分析领域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自己的方向,那就是跨考计算机!
这个念头来得猝不及防,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笃定。
后来她跟导师很认真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导师尊重并支持着她的决定。
跨专业考研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加上时间也非常地紧凑。但她想试一试,搏一搏。毕竟人生从来不是按部就班的计算,那些看似冒险的选择里,往往藏着破局的可能。
确定好了目标后,她像上了发条,没日没夜地往前赶,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费。
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熬通宵是常事,最拼的那半个月,每天就只睡四个小时,最后身体扛不住,直接进了医院。
可就算这样,她也没松过念头。好像意志真的能撑着身体,跨过那个以为过不去的坎。
不过她也不是铁打的。刷题总错的时候,压力堆到顶的时候,就忍不住崩溃。
好几个深夜,周围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她就躲在被子里偷偷哭,觉得太累了,身心俱疲。好几次都有点想放弃,但第二天闹钟一响,她还是会爬起来继续努力。
她知道自己不算特别聪明,更没什么天赋,跨专业考研对她来说,难到就像让一个初中生用几个月的时间去考大学,可她也总盼着能有奇迹发生。
偏偏这时候,本科的统计学课还不能落下,要攒够学分,还有一堆零零碎碎的事等着处理。一天的时间被撕成好多瓣,她总觉得不够用,压力大到喘不过气。
好在身边有不少人陪着她。同学老师,认识的人,都在鼓励她,跟她说“慢慢来”。
图书馆里认识了几个研友,每天一起刷题,累了就互相打气,谁也不落下谁。
司徒文潼文翮栀婻更是她的依靠,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就给他们打电话,能聊上一天一夜。挂了电话后,好像又能攒点劲往前冲。
日子过得像被榨干了一样。可奇怪的是,她心里却觉得特别满。那种累到极致,却还能往前走的感觉,居然带着点踏实的快乐。
上一次拼尽全力,还是高考的时候。但这一次,和从前真的太不一样了。
那时候的她,心态总像被什么东西揪着,沉甸甸的。每天埋头苦学,可那些努力里,没有半分热爱,更谈不上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不过是被推着往前走罢了。
可现在呢?她心里揣着明确的目标,浑身的劲儿都往一处使,对着那些要啃下来的知识,竟然打心底里生出兴趣。就想一门心思往前冲,那个想去的地方,那个想成为的样子,让她打心眼儿里向往。她总觉得,只要向前挪一步,就能离那片光明的前途更近一点。
这种感觉太真切了。每多学会一个算法,每解对一道编程题,都像在心里点亮一盏小灯,踏实又滚烫。她是真的觉得,这一切都太有意义了。那些曾经绕着她的迷茫、焦虑、不安,好像在她朝着目标狂奔时,就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再也碰不到边。
她好像,真的在这条路上,找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
虽然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她都不后悔现在的付出。只不过心里还是憋着一股劲,给自己立下了最硬的目标——必须上岸。
她太了解自己的性子了,抗压能力不算强,真扛不住努力半天却落榜的滋味。而且她也清楚,这样孤注一掷的奋斗,大概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她也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所以只能逼自己再紧一点,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就像伸长手臂,拼尽全力去够那个挂在高处的成功果实,哪怕指尖酸到发颤,也不敢松半分力气。
除了新交的朋友和老朋友们的鼓励外,还有人也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樊筱依旧隔三差五发来信息,问她近况,给她经济上的支持,她也像往常一样回复,和樊筱正常聊天。
那天之后,母女俩谁都没再提过那件事,像是默契地把它暂时搁到了一边。
商百蕙心里的那根刺还在,没那么容易拔掉,但日子总要往前过。她和樊筱依然还是母女,血缘断不了。虽说她没法一下子就完全原谅,但很多事急不来,只能等以后的日子再慢慢去化解。
樊筱和沈欹与的关系,也不像从前那么亲近了。自从知道那件事后,她对沈欹与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些,但倒不全是因为那件事,更多的还是为了商百蕙。她在学着弥补,也在想办法改变。
她依旧会把沈欹与当亲儿子,逢年过节总会问候,关心和照顾一个没少,只是多了些分寸。这么多年的感情,割舍不掉,也断不了,只是她学会了保持一个合适又恰当的距离。
沈欹与升入大四,日子越发忙碌。课程之外,他开始着手实习的事,八月份跟着父亲去鸣城待了一阵,学了不少东西,也懂得了更多人情世故。最终,他选择留在国内,但沈铉盛也会时不时带他看看国外的情况,让他多些见识。
他就在这忙碌和成长里一步步前进,没有商百蕙的生活,过得和那三年差不多。只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提心吊胆了,因为商百蕙没跟别人在一起。
可他的状态总时好时坏。恍惚间,又像是回到了曾经那副忧郁的模样,失眠、失落、压抑,好多个夜里都煎熬得痛苦难忍。
樊筱来看他的次数少了,他的生活里,大多时候就只有他自己。说不上孤独,毕竟早就习惯了,只是偶尔心里会空落落的,像少了块什么。
每个月,他都会去母亲的墓碑前坐上几个小时,有时絮絮叨叨说些心里话,有时就那么静静地待着。
哥哥嫂嫂偶尔会回来,尤其是崇柳絮,总记挂着他,还带着小侄子来陪他玩,那是他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暖意。
空闲下来的时候,沈欹与还是会忍不住飞往都柏林。他总在商百蕙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望着她。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他早就熟透了。
看到她交了新朋友,脸上渐渐有了从前那样开朗的笑,他打心底里替她高兴。
可他也见过,她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偷偷掉眼泪。考研的难,沈欹与能理解,那一刻,心里像被揪住的疼,可他却始终没敢上前去安慰。
他不想打扰她现在的生活,可又舍不得彻底离开没有她的世界,就只能这么远远地守着。
沈欹与忘不了她,永远都忘不了。
他会一直等,哪怕没有结果,他还是会选择那么做。
人要向前看,可也要随心走。
她对他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