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易很想把自己的猜测告诉身旁的大人,然而再怎么努力发出的声音依旧还是婴儿的咿咿呀呀。
而此举也给谢老九造成了某种错觉——
“咋了这是?是饿了还是又要拉了?”
谢老九不放心看了看襁褓,里头一片干爽。
“这也没拉啊。”
“估计是饿了吧。”李大强搭腔道:“待会儿雨停了可以去牛叔家里买些豆汁喝。”
李大强口中的牛叔就是谢盛的爹谢阿牛。他们一家在县城开了一家豆腐铺,除了嫩豆腐、老豆腐和豆腐干之外,还会卖些豆汁、豆腐脑什么的。
当然,这里的豆汁并非后世的老北京豆汁,而是最普通的豆浆。一碗豆汁五文钱,一文钱大约后世的七八毛,大概3.5-4块钱一碗,比后世绝大部分早餐店的豆浆贵多了。
不过在生产力较为低下做事全凭人力没有任何机器助力的古代,卖这个价格也正常。毕竟连相对没那么费功夫的葱油烧饼都要卖5文钱。
虽然住在破破烂烂的义庄里,但作为白峤县义庄守庄人的谢老九实际上的日子并没有外界所以为的那般捉襟见肘。
毕竟生老病死是人一生无法绕开的话题,不论是病死的还是横死的总是需要入土为安。而有些时候寻常人家遇到一些非亲非故但又麻烦缠身的尸体,就会请谢老九来帮忙摆平。
就好比那个死在福运酒楼的后巷的老乞丐,因为酒楼的东家嫌晦气就让底下人去处理。而酒楼的伙计又不敢亲自动手,只得请他代为处理了。
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能干常人不愿不敢干之事,谢老九收到的报酬自然不低。
再加上他与罗县令这一层救命之恩,是以白峤县衙上下大部分人多少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在白峤县这样一个小地方能跟官府的人打好交道,就意味着有了倚仗。这倚仗虽然不至于能让人吃香的喝辣的,但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没过一会儿雨停了,李大强同二人告辞回了县衙。见天气放晴,神算子便打算回去接着摆摊。而谢老九则抱着谢易去到谢家的豆腐铺给他买豆汁喝。
谢阿牛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已经出嫁六年,孩子都能出门打酱油了。小儿子就是谢盛,今年中秋过后就满十八了,眼下正是说亲的年纪。
李大强和谢阿牛一家都是谢家村人,因着两家在村里既是亲戚又是邻居再加上如今都在县城讨生活,所以往来较为密切。李大强让谢老九来谢家豆腐铺买豆汁又何尝不是在帮着他们介绍生意呢?
谢老九自然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但也不在乎。毕竟他和谢阿牛一家也是亲戚,而且还是关系较为不错的亲戚。更何况只是一碗豆汁而已,他又不是买不起。
抱着新得来的便宜儿子,谢老九喜笑颜开地对正在摊位上忙活的谢盛道:“阿盛,来碗豆汁,再称五两豆干!”
“好嘞!”
谢盛手脚麻利的从锅里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端到一旁的桌位上,“小心烫啊九叔爷。”
谢老九用瓢羹搅了搅,让豆汁的热气晾一晾,耐心哄着怀里的谢易,“现在烫,等一会儿就能喝了。”
谢易很想说他并不饿,但是豆浆的香气止不住地往鼻孔里钻。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最终他选择保持沉默。
见怀中的小娃儿如此乖巧,谢老九的脸上笑开了花。
葫公还说这娃娃难带,依他看明明好带得很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车轮滚动的辘辘声响。听到动静,道路两旁的百姓不由好奇地抬眼望去。
只见道路尽头,一群披着白色丧布的人扶着一口黑色的棺材沉默地走来。
正在被谢老九喂豆浆的谢易听到了周围百姓的议论——
“这是谁家办丧事?怎么连个哭丧吹打的人都没有?”
“还能是谁?刘员外家呗?昨个儿不是在白峤河发现了一具尸体嘛,今早刘家来衙门认领了。死的那位就是刘员外的小儿子,刘能!”
“嚯,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今早我打县衙门口经过的时候亲眼看见的!”
“那刘少爷好端端的怎么就死在河里了呢?”
“这谁知道?听说是酒喝多了掉河里淹死的。”
“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刘员外也是可怜哦。”
“有啥可怜的?他这儿子本来是个不争气的,成天泡在赌坊里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刘员外以前还会替他擦屁股,到后来基本上就让他自生自灭了。如今这个讨债鬼死了,他老子估计高兴还来不及。”
听到周围两个婶婆的议论,正在给谢易喂豆浆的谢老九顿了顿,正准备放下瓢羹说些什么却见斜对桌正在吃豆腐脑的一位书生对俩人道——
“死者为大,婶子请慎言。万一被刘家人听见恐生是非。”
被书生劝解的那位婶子闻言似乎并不领情,只对其翻了个白眼,“关你什么事?”随后便挎着菜篮子,扭着肥硕的身子转头走了。
书生好心当作驴肝肺但也没生气,只默默地吃完了碗中剩余的豆腐脑这才起身离开。
谢老九见状摇了摇头。这书生虽然是好心,但那阿庆婶本身就是个喜欢在背后道人是非的性子。他在人说到兴头的时候让对方慎言,那不是平白无故触霉头么?
对于那书生和碎嘴婶子之间的小小龌龉,谢易并不在意。他咂了砸嘴回味着豆浆的甘甜,脑中的思绪渐渐飘远。
上午领回的尸体,下午就出殡了,刘家这丧事办得何止是简朴,简直就是匆忙,就像是在忙着掩盖些什么。
联想到这两日发生的异常事件,谢易愈发肯定这件事绝对没那么简单。
昨日那水鬼一路跟踪他和谢老九到义庄但又没有做什么,很显然对方是有事相求。
刘家不可信,县太爷对于怪力乱神之事畏之如虎。那水鬼能依托的希望也就只有心善的谢老九以及看得见鬼的他了。
说来也奇,谢易在上辈子就是个纯粹的麻瓜。别说撞鬼这种邪乎事,他从小到大身体倍棒连生病都很少有过。没曾想意外身亡重生在了古代的乱葬岗竟然觉醒了阴阳眼,甚至还得到了麒麟墨临传授的《太上金光咒》走上了修行之路。
有些时候不得不感慨,人的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正如谢易所预料的那样,当天晚上,他又一次嗅到了那股潮湿的,带着水腥味的腐烂气息。
不过或许是因为被墨临的金光所伤,和昨夜相比他的身形变得透明了许多。
谢易坐在靠窗的木板床上,一动不动地盯着院外。谢老九注意到他安静的表现不由顺着他的视线看去。
小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囟门还没关闭的缘故,所以要比大人更容易感知到不同寻常的东西。而此地又是阴气颇重的义庄,狗剩能看到些什么或许还真有可能。
只可惜谢老九虽然会些江湖的术法但到底没有开阴阳眼,因此并不知道院子里到底有什么。不过既然孩子没哭那就说明那东西应该没啥危险。
更何况义庄的院子里还有一尊能够驱邪避煞的石麒麟,即便有邪祟也不能为所欲为。
谢易目不转睛地看着院子里的水鬼。大抵是知道眼前的孩子不会说话,那水鬼对着院子里的石雕麒麟像遥遥拜了三下。
没有察觉到对方的恶意,石麒麟这一次并没有发作,只泛出了星星点点的莹莹金光。随后谢易便在光晕中看到了一道长身玉立的玄色虚影。
见到石像显灵,那水鬼又惊又喜,连连作揖。
就听院中飘来墨临沉稳中又带着一丝疏离的声音,“不必多礼,有何事相求但说无妨。”
只见水鬼指着自己已经腐烂的嗓子摆了摆手。
墨临恍然,“你不能说话?”
对方微微颔首。
墨临了然,抬起手对着面前的水鬼一挥衣袖,下一秒原本形容可怖的水鬼渐渐变回了正常人的面貌。
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袍,头戴纶巾,眉目舒朗,文质彬彬,看起来似乎是个书生。
“这不是方秀才吗?大晚上的你怎么跑义庄来了?”
冷不丁的,谢易听到了身旁养父惊愕的声音。扭头看去,只见对方一脸惊诧。
很显然,谢老九能够看到院子里的水鬼了。不过看他的样子,似乎还不知道方秀才已经变成了亡魂。
这一切当然是墨临做的手脚。凡人的因果他不便随意插手,谢易如今又是个婴儿,即便愿意帮忙也力有不逮。
如此一来,这水鬼唯一能够求助的也就只有和官府走得最近的谢老九了。
作为义庄的守庄人,谢老九常年与死尸和乱葬岗打交道,他的身上自然有几分本事。只可惜能力有限,虽然能嗅到死炁但却无法看见阴物更无法感应到邪煞之气。
先前他在县衙里查看尸体并未发现出不妥纯粹是因为那具尸体身上并没有寻常尸身携带的死炁,他的身上只有一股煞气。
换而言之,死者身上有怨。
怨而生恨,恨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邪煞。
昨日,变成水鬼的方秀才一路跟随谢易父子到了义庄,其身上的邪煞之气惊动了墨临。又恰逢听见谢易的求救心声,他这才出手驱赶了对方。
在察觉到方秀才对谢家父子并没有恶意而是有所求,墨临这才没有对其继续动手。
虽然内心对于那具尸体的真实身份早有怀疑,但当谢易听到谢老九的话后还是忍不住心头一跳。
既然眼前的水鬼是方秀才,那为什么刘员外会来认尸,并且还如此肯定尸体就是自己的小儿子刘能呢?
这方秀才和刘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就在谢易心中怀揣无数个问题的时候就见那方秀才转过身对着谢老九深深作了一揖,神情恳切——
“老九叔,求您帮帮我!我被那刘员外的小儿子刘能给害了!”
谢老九闻言一脸莫名。
被刘能给害了?那刘能不是喝醉酒掉河里淹死了吗?
不明所以间,谢老九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颤抖着双目看向了方秀才的双脚。随后,满是沟壑的脸惨白一片。
……没有,没有影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