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如果

若与侍卫失联,可利用周围物体做“川”字信号,最短的那头指向二人的藏身之地。

林引苏用乱石做好了标记,又看了两遍,确认不仔细看的话并不明显,才慢慢悠悠的往回走。

一路上她想了许多,她同青菱说过,收下阿果并且全然为了接近县令大人,其中有不忍,也有自己的私心。

阿母去后,她和阿唯在很长时间里相互依靠一同长大,阿唯离开后,自己就一直独自生活,守着一方小铺,过着孤形只影的日子。

现在马上就能知道阿唯的消息,自己的执念总算有了着落,寸满研究解药也有了进展,这些时日换了十多个方子,能感觉到疼痛感在减轻,解毒是迟早的事。

等阿果寻回来,自己的身体也好了,她可以带着阿果回到青州城,将阿果养大,给她备一份厚厚的嫁妆,送她出嫁。

想着想着,就走到了二人的藏身之地,沈见知面朝内侧,不看她。

林引苏衣袖下的手微微捏紧,心里一阵苦涩。

若说对沈见知无意,那是自欺欺人,在感情上,她向来敏感,无法欺骗自己。

她是个习惯提前做好规划的人,而她无论怎么规划,也无法塞下一个青州沈氏的未来家主。

那是整个青州甚至大梁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他会在这一方小城里做县令,只是暂时的,迟早他会一路高升回到京都,与他的阿父阿祖一样,官至首辅、左右丞甚至三公。

回来的路上,她甚至想过,如果他只是个寒门子弟,那就好了。

从怀里掏出之前包好的白面饼,贴着身体还温热着。

林引苏撕下一角,将其他的递了过去。

“……吃些吧,还不知道沈八何时能寻过来,你还烧着,至少填填肚子。”

见他不接,林引苏干脆整个扔进了他的臂弯里。

“门第……对你而言,门第就如此重要?”

声音有些嘶哑低沉,林引苏啃白面饼的动作一顿。

他接着道,“我不介意这个,为何你比我还在意?”

“你宁愿嫁与市井人家草草一生,也不愿接受我的心意。”

“若你对我无意,为何要拉拢阿肆接近我,打探我的消息,迎合我的喜好……现在却告诉我全是为了你的阿唯,林引苏啊林引苏……”

“我对你不够好吗?!林引苏……林引苏,你好狠的心啊……”

最后一句带着哭腔的指责,有令人心碎的魔力。

林引苏看不见他说这句话的表情,沈见知一直侧对着她靠在石壁上,半张脸埋在阴影里,肩膀微微耸动。

面无表情的嚼着,心思飘飘忽忽落不下来,她只能想着,这白面饼太噎人了,难吃得让人想哭。

天黑前,沈八带着人寻了过来,寸满简单给沈见知做了退烧处理,一行人准备回去与大部队集合。

沈见知坚持要骑马回去,任沈八和寸满怎么劝都不听。

沈八只能求到了林引苏这里,她神色自然的回,“大人的决定,民妇无从置喙,抱歉。”

感觉到两人之间出了问题,沈八和寸满都安静下来,不敢再多说。

一行人很快便和睢宁郡主带的大部分集合,连夜朝平州城前进,约摸天亮前就能进城。

军队在离城池不远处安营扎寨,睢宁郡主只带了随身侍卫,跟着沈见知的人趁着夜色尚深进城。

天色微亮,七里街人影了无,队伍逐渐分开。

沈见知骑着马走在前头,直到林引苏的马车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他才勒紧缰绳停下来,愣愣的看着马车尾消失在街角。

睢宁郡主拍拍身下的纵云,轻声安抚它的情绪,城内街道不够宽,它不喜欢。

待身下的马儿冷静下来,睢宁郡主往前两步和沈见知并肩,正好瞧见那马车消失。

她嗤笑一声,十分不屑,“没用。”

沈见知神色木然,并不回应,马鞭轻拍,开始往县衙方向而去。

睢宁郡主跟在身后,不紧不慢的嘲讽,“特地给你创造的机会,竟什么都没发生,看样子还闹僵了,沈见知,你是真没用!”

“沈某不屑用着腌臜手段,更何况她看似柔弱,心性却十分坚韧,非是寻常手段能得之。”

说到这儿,沈见知偏过头去,“虽是无用,沈某仍多谢郡主相助,只希望下次能使些明面上的手段,方能显出郡主用兵如神的美誉。”

“噗,”郡主忍不住拍着马背哈哈大笑起来,纵云不满的踢踢蹄子。

等她笑够了,才嗤笑说道,“手段么,什么明面暗面,有用就行,不过沈大人既相求了,本郡主自当尽力,全了沈大人的一片痴心。”

“谢过郡主,只是沈某所求的是两情相悦,现下她不愿,沈某不愿做强取豪夺之事。”

“她不愿归不愿,又不是不喜欢你。”

睢宁郡主胡乱搅着纵云的鬃毛,暗暗琢磨了一会儿,心里有了主意。

这边载着林引苏的马车在院门外停下,沈八特地清了清嗓子,“林娘子,到了。”

一只手撩开车帘,林引苏快速下了马车,对着沈八行礼,“多谢沈护卫相送。”

沈八连忙单膝跪地行礼,“担不得林娘子的礼,还请不要折煞沈八!”

林引苏无奈的收回手,请沈八起来。

在崖底呆了一天,马车上也休息不好,见林引苏眼角乌青,沈八连忙将沈见知的安排一一说出来,好让她赶紧回去休息。

“……大人给我安排了贴身护卫?”

林引苏指着面前的黑衣蒙面女子问道。

“是,这是沈十二,日后扮作您的侍女贴身保护。”

“……其实我用不着……”

林引苏百般解释推辞,奈何沈八的眼里只有公子之命。

见说不通,林引苏只能认命的领着人往回走。

回城前,寸满在城外改换方向往静和寺去了,她要去寻青菱,说是讨教医术。

离去前给了她三粒药丸子,让她每日一颗。

刚刚服用了一颗,此时困倦极了,简单安排了沈十二暂住阿果的房间,林引苏回到屋内倒头就睡。

这一觉直睡到午后才醒,林引苏换了身衣裳,走出房门,却没发现沈十二的身影,正想着她或许是被叫回去了,就见灶屋顶上飘起炊烟。

推开灶屋的门,只见沈十二换下了那身黑衣,穿着棉布长裙,蹲坐在炉子前烧火,听见动静正好转过头来。

她站起身来对着林引苏单膝跪地行礼,“请林娘子安。”

林引苏急忙上前将人扶起,“既是来保护我的,那就不要如此多礼,我只是个普通商妇,若想问我安,只需礼貌作揖即可。”

沈十二犹豫的点点头,来之前沈八交代了,什么都听林娘子的。

见她正在熬粥,林引苏撸起袖子开始帮忙,在沈十二惶惶不安的目光中,粥很快便熬好了,还做了五辛盘下粥。

吃粥时沈十二死活不愿意坐下,见她一副誓死不从的样子,林引苏只能随了她去。

林引苏离开这些日子,不仅仅是静和寺重开了,还发生了许多事。

堆枣巷的乡邻发现她不见了,失踪那日还有些鬼鬼祟祟的人出现,第一时间就去报了官。

杂货铺的赵郎君夫妇,在静和寺领养了一双儿女,去县衙过户籍那日,听说林引苏失踪,每隔几日就要去县衙问问情况。

连大娘子又有了身孕,来报喜时见林引苏不在家十分担心,知道她失踪了,丫鬟月明每隔几日就会来敲敲院门,守上一会儿才会离去。

柳府的练女郎也来过几回,骂骂咧咧的守在门口,见谁路过都像绑人的坏蛋,好几次差点闹去了县衙。

林引苏花了一下午时间,做了许多糕点,一部分装好托沈十二带着柳府,连大娘子家和赵郎君家报声平安。

另外一部分,林引苏挨家挨户送给了堆枣巷的乡邻,独在异乡,有人关心实在让人心窝泛暖,她只有这做糕点的手艺,希望能借此感谢所有关心她的人。

送到苏娘子家时,林引苏敲了许久的门也不见人应,只能提着篮子往回走。

刘二婶正送客人出门,见林引苏从那方向来,连忙抬手招呼她过去。

“先莫要送苏娘子家了,她啊,唉,她这几日应是不想见人了。”

林引苏疑惑不解,“为何?”

刘二婶面善心热爱打听,堆枣巷的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

只是提及这事儿,她神情有些怪异,犹豫了一会儿,她才低下声音说道,“林娘子心善,我和你说,你可千万不能往外讲!”

见林引苏郑重点头,刘二婶拉着林引苏坐在柜台后,才压低声音开口,“前日苏货郎贩完货归来,正好瞧见百宝斋的东家杜郎君从他家院子出去,那日夜里,苏货郎夫妻两大吵一架,就差将屋顶都掀翻了!”

林引苏心头一跳,立即开口,“应是有误会,苏娘子不是那种人。”

“我也觉得苏娘子不是那号人!可架不住苏货郎每次出门贩货至少十天半个月,一回来就瞧见从自家出去个外男,不多想都不成啊!”

“……苏娘子怎么说?”

“已有两日未踏出房门了,正好你回来了,我说与你听,也是想和你一块儿商量商量,拿个主意,这般下去可不成啊。”

“是啊……”林引苏眉头紧锁,苏家夫妇俩家中早都没了人,少年夫妻相互依靠生活,感情自然不一般。

如今两人生了误会,若是处理不当,定要出大事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月照安平桥
连载中蒜泥识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