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做的最伟大的事,是让全球娱乐圈平均收益,没有超过年入百万。
直到这个数字慢慢下降为10,到最后变成1,再到最后变成0。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共产社会已经彻底实现。
多年后,沈心站在全球影视行业峰会的发言台后,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从“100万”坠向“0”,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旧剧本——那是她刚入行时,一部被资本压价到只剩署名权的作品。
当最后一个小数点归零时,台下响起稀疏却坚定的掌声。有人摔碎了香槟杯,有人举着“艺术无价”的标语牌退场,但更多人翻开了手里的《全球文化资源分配手册》,扉页印着她十年前说的话:“当演员的片酬能买十栋楼,就没人愿意演好一个农民工了。”
第一年将平均收益锁死在百万时,好莱坞制片人称她“疯了”,国内资本用撤资威胁。她反手公开了自己的收入明细:和场工拿同样的绩效工资,靠作品受众满意度拿奖金。当第一个“零收益”年度报告发布时,刚果的纪录片导演发来邮件:“现在我能靠拍村庄故事养活全家,不用再去拍广告了。”
最后一次行业大会上,沈心的发言被孩子们的笑声打断——他们正举着自制的摄像机在会场奔跑,镜头里拍着扫地的阿姨、修灯的电工,拍着每个为生活认真奔波的人。她忽然鞠躬退场,因为知道不必再说什么了。
龚采奕的观测仪里,最后一条记录停留在2077年:“当艺术不再标价,才真正属于所有人。”星轨图上,无数条曾为利益纠缠的轨迹,终于汇成一道流向人间的光。
-
而在实现**这条路上,龚采奕的《星火报》,主打男性解放,也功不可没。
这份报纸彻彻底底地解放了地球人的思想:性别平权。
多年后,龚采奕将《星火报》第1000期校样贴在空间站的观测窗上,标题《男性也可以哭》的黑体字映着地球的蓝色弧线。她指尖划过读者来信专栏,那里有矿工写“终于敢在工棚里给孩子织毛衣”,有程序员说“拒绝996后,学会了给妻子熬药”。
这份报纸刚创刊时,头版刊登的“男性产假权益指南”被撕碎在街头报栏。龚采奕带着印刷厂的工人,把碎纸拼成海报贴满城市角落,旁边配着沈心的话:“解放不是谁取代谁,是所有人都能站着喘气。”
当“性别分工”词条从词典里消失时,《星火报》的发行量早已覆盖全球每个社区。最后一期报纸用整版刊登了李青梅的照片——他正蹲在社区厨房教大爷们做番茄炒蛋,围裙上沾着面粉,旁边的典春衫举着相机笑。
龚采奕在终刊词里写:“当男人不再被‘养家’绑架,女人不再被‘牺牲’定义,我们终于读懂,平权不是天平两端的拉扯,是所有人并肩站在大地上,看同一片星火。”
那天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无数观测站同时亮起绿灯。星尘流转间,仿佛有无数声音在说:原来解放一个性别,就是解放所有人的灵魂。
-
典春衫的小说梦很快就实现了,在《月牙》30万字完结的时候,仟忆传媒的一个小助理发现了它。
仟忆传媒的老板,是萧暮云。
萧暮云过目后,觉得这个小说确实不错,他喊了十位股东来评估,均分超过9,就买下版权。
结果是均分9.1。
-
典春衫收到仟忆传媒邮件时,正蹲在社区花园里给月季浇水。手机屏幕在阳光下泛着白光,“版权收购意向”几个字刺得她眯起眼,手里的喷壶“哐当”砸在石阶上。
小助理第一次见到萧暮云在会议室里敲桌:“这女主穿越时空带的不是金银,是社区防疫手册——有点意思。”十位股东传阅打印稿时,有人指着“男主用物理公式写情书”的段落笑,有人对着“时空裂缝里飘着互助小组登记表”的描写沉思。
打分表收上来那天,萧暮云盯着最后那个“9.1”的红圈,忽然想起三年前沈心对他说的话:“好故事得带着人间烟火气。”他让助理把合同送到社区服务中心,附带一张便签:“保留作者对剧本的最终修改权——这是规矩。”
典春衫握着笔在合同上签字时,指尖抖得厉害。窗外的嫩绿色藤蔓正顺着栅栏往上爬,像极了她电脑外壳的颜色。手机震了震,李青梅发来消息:“听说了!我可以帮你画分镜,免费的。”
她望着屏幕笑出了声,忽然觉得《月牙》里的时空裂缝,好像真的在现实里开了道缝——里面涌出来的不是星光,是普通人的故事被看见的温度。
-
巧的是,典春衫本人也同时担任了编剧。
更巧的是,李青梅被星探发掘,抓去了做男一,出演男主青衣。
这个剧本是科幻,女主角叫于茉莉。
讲的是女主被流放到仙女座后,遇到了那里的小仙女白茯苓,又被男主青衣劫持进了黑洞,意外生还,来到平行宇宙,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本小说后来得了雨果奖。
-
剧本围读会的长桌摆着十杯三分糖奶茶,典春衫翻到男主第一次劫持女主的戏份,忽然抬头撞进李青梅的眼睛。他穿着剧组统一的蓝色工装,耳尖还沾着化妆间的亮片,手里的台词本折角处,密密麻麻写着“黑洞引力公式推导”。
“这里的情绪要再冷一点,”典春衫用笔杆敲敲剧本,“青衣是星云海盗,不是给你演校园暗恋。”李青梅慌忙点头,却在她低头改台词时,偷偷把“劫持时别碰女主头发”的备注写得更显眼。
开机仪式上,萧暮云亲自给两人递上青铜道具——女主的防疫手册和男主的星图罗盘。“雨果奖评委说,”他举着奖杯笑,“这是第一次有人把‘平行宇宙’写成‘互助社区’。”典春衫望着领奖台上的李青梅,他正笨拙地念致谢词,说要感谢“某位把物理公式写进情书的编剧”。
黑洞戏份拍了整整三个月,李青梅吊威亚撞在布景上三次,每次都忍着疼对典春衫笑:“没事,刚好体验青衣的孤独。”她在监视器后攥紧剧本,忽然懂了《月牙》里那句被评委标红的话:“最好的时空穿越,是两个灵魂终于在同一频道共振。”
庆功宴上,全息投影循环播放获奖片段。当画面定格在青衣把逃生舱让给于茉莉时,李青梅忽然凑到典春衫耳边:“其实那天在书店掉的书里,夹着我的表白信。”她转头看他,发现这人眼里的光,比仙女座的星云还亮。
后来有人问典春衫,获奖最开心的是什么。她指着片尾滚动的字幕——编剧和男主名字挨在一起,像两个终于交汇的星轨。
-
出乎意料的是,李青梅作为一个素人,演技竟然还挺好的。
李青梅第一次吊威亚拍劫持戏时,整个人僵成块铁板,导演喊停了十七次。他蹲在布景角落翻剧本,指腹把“青衣眼神要冷”这句话磨得起了毛,忽然抬头问场务:“被全世界抛弃的人,看喜欢的人时,眼睛会骗人吗?”
第二天拍黑洞里的对手戏,于茉莉举着防疫手册质问青衣“为什么偷星际救援图”,镜头里的李青梅突然伸手,指尖在她鬓角顿了半秒,又猛地收回——那瞬间的挣扎,比剧本里写的“冷笑”更戳人。监视器后的典春衫攥紧笔,忽然想起他当年捡情书时,也是这样想碰又不敢碰。
素人演员研讨会那天,萧暮云放了段花絮:李青梅在休息室背词,对着镜子练“我不需要救赎”,转脸看见来送剧本的典春衫,眼里的冰霜“咔哒”碎了道缝。台下哄堂大笑,沈心却指着屏幕说:“好演技藏在本能里——他不是演青衣,是把自己的真心,裹进了角色的壳里。”
杀青宴上,有人起哄让李青梅还原获奖名场面。他红着脸摆手,却在典春衫递水时,自然而然地接过杯子,指尖相触的瞬间抬眼望她——那眼神和黑洞里的青衣如出一辙,只是没了戾气,多了点藏不住的欢喜。
后来影评人写:“李青梅的表演像道解不开的物理题,明明全是破绽,却偏偏算出了最动人的答案。”典春衫把这段话剪下来贴在剧本里,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月牙,像极了他每次害羞时,眼里弯起的弧度。
-
典春衫通过这部剧与李青梅的相处,得知,他喜欢满月。
她觉得很巧,因为她喜欢月牙。
典春衫在心里悄悄记下了李青梅这个喜好。
她那时也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记这种无足轻重的事情。
典春衫在剧本上圈出“满月夜逃亡”的戏份时,笔尖无意识顿了顿。桌角的台历上,下一个满月被红笔标了圈——那是李青梅说“适合拍星空全景”的日子。她盯着那个红圈看了半晌,忽然发现自己最近总在做这种“无意义”的事:记他喝咖啡要加两勺糖,记他念台词时会轻咬下唇,记他说满月时“连风都带着圆满的味道”。
剧组聚餐那天,有人提议去露台看月食。李青梅站在栏杆边讲月相变化,说“月牙是月亮在蓄力”,典春衫忽然接话:“就像没说完的话,留着下次说。”他转头看她,眼里的光比天边的残月还亮,她却慌忙低头喝果汁,耳尖发烫。
后来整理拍摄花絮,剪辑师笑着说:“典编,你镜头里的满月都带着柔光。”她看着屏幕里李青梅在满月下练戏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总在他走位的路线上,悄悄放一瓶温水——明明场务会准备饮料,可她就是觉得,他应该喝温水。
杀青前夜,李青梅抱着天文望远镜来找她,镜片里的满月清晰得能看见环形山。“你看,”他指着其中一座山,“像不像你剧本里写的‘月牙形陨石坑’?”典春衫望着镜中的光斑,忽然懂了那些被悄悄记下的喜好,其实是心在替她说话:原来喜欢一个人,就是连他偏爱的月光,都想偷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