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月老中立

112月老中立

“直指……何出此言?”宝录根本不知自己有何资格因此事责怪直指,是她自己没能察觉事态发展,怎还能怪力缆狂澜之人?

“我用你做饵,事成则罢;若有差池,你会死。”

“这便是绣衣使的职责啊。”

是啊,职责。尹绘比她更清楚,绣衣使者是帝王之眼、之耳,更是帝王之刀、之棋,他们只需好用即可,最无需做人。可他怎么突然就想做个人了呢?这答案没人比外面窃听的弥煌更清楚了,且同时他也已为尹绘这份隐秘的感情打下了“无果”的判定。此刻他正一边随着人群离船,一边捋着此事原委:原来昨夜郡守府遭贼,丢的竟是城防图。郡守知道尹绘正在城中追查潜伏多年的南国细作,担心失图之事被他发现会受罚,便以金锭做幌子全城搜捕,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反成了细作的帮凶,间接掩饰了他们行动的真正目的。这边,已知被盯上的钱善人干脆利用了这个暴露的身份放大自己的目标,声势浩大地做了这场画船宴客,最大限度地吸引绣衣使的注意,以求同伴悄无声息地将绣衣使尚不知已丢的图送出。这方案本无甚问题,只可惜来的人是多疑又谨慎的绣衣使直指尹绘。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竟会被这样重视吧?但尹绘能来,或许才正表明了两国关系在这微妙的平静下暗流汹涌的紧张。

弥煌使了些手段让来保自家蠢儿子的县长一并保下了他,免的被带走盘查。走出一段再将县长父子的记忆更正删减一下,伴着冬冬暮鼓,向外一步便又成匆匆行人。披蓑戴笠车驶过,踏水急急伞下客,仿佛不过走个神的功夫,原本还略显拥塞的道路就变得空空荡荡,唯他一人,向前望雷电皆歇,向后看灯烛俱远,雨意不绝。街景相似,一时恍惚他竟忘了逆旅于何处?了无困意,索性信步而行,颇觉惬意。也只有他,仗着那点仙人法力才得享这惬意。要知犯夜乃是大罪,现下丢图之事被尹绘抓个正着,就算官府平时松懈惯了,就算雨夜巡街最是苦差,这几日也必会整肃,一经被抓定然从重。果然仅片刻有余,便自临街响起了示警。他正要隐身却见一人仓皇折拐而来,非是旁人,确乃昨夜此时笃咒发誓痛改前非的偷儿。

这偷儿只与弥煌对视一眼便急急跑过,面上虽惊讶,却并无惧色,倒好像反在怀疑弥煌有何不轨一般。“难不成这短短一日间就失忆了?”思及此,弥煌忽然想起是自己因避尹绘而易了容,事后忘了换回,也不怪他认不出。

两人交错之际,官兵已然追至此街,大喝着命其速速束手就擒。偷儿被这声惊了个踉跄,怀抱中的宝贝忽就脱了手,此时他若继续跑兴许还有望逃,怎知他却偏偏要驻足去捞,结果只得呆呆定在那里,弓着身子活像撞了鬼!可那本该掉落之地真真是空无一物啊!连他裹着宝贝的破布都不见一缕。何况那么大一块金子落在这空荡荡的街上怎会没有声响?根本好像什么都没掉落一般!可他怀中确是空空如也,就好像从未抱过什么一般!这条街正是他早时买米之处,可此刻却只觉今日如梦一般!竟呓语道:“没了,不见了,有妖怪,是妖怪拿走了!这都是梦,都是梦……”

如此胡言乱语,不仅官兵不信,弥煌更是懒得听,他从迎面押送偷儿的官兵身边走过,唯给了那偷儿一瞬的神通让他看得到已隐去身影的自己,听其撕心裂肺地大喊“妖怪!妖怪!”既愉悦又无奈,看着手上的陆吾金镇,真的很想解释一句:“吾非妖,神仙也。”

回到逆旅,他将两只金镇放在一起,顿时有微弱金光流转于室。

弥煌此行原是往东都去,可看如今形势,那宫中等着他的应尽剩麻烦了。然他虽始终以仙人之姿置身事外,却生就位处事中,一边是他的亲族家国,另一边又待他尊厚友善。两边对立,他无论如何都无两全。虽也想不如干脆就让傀儡替他苟且至阳寿终了算了!可他又偏偏闲得好奇那宫中如今是怎样一番风起云涌,只觉头排看个热闹也不错。

睡前他视线扫过金镇,不觉嗤笑一声:“再住几日莫不是要集齐了?”却不知被他戏弄的偷儿原是下了决心要为那山上女子延医的。

命途戏谑,茗朏本以为昨夜便是终点,以为耳不能听心无所惧是因己亦已非人,可不知过了多久,缓缓清醒时她仍在这间幽暗的屋舍中残喘,回不到过去也迎不到将来,忍受着重疾所带来的痛苦和病歇才察觉的饥寒。她早闻世人叹苦短恨匆匆,可问她十八而夭算不算早?缘何时日这般难熬?悲欲出,无泪载,忉怛抑胸隘。忽闻人语声,气短力衰不能答,又闻推门入,于内门外问安否?乃是许久不至的农户。此人向来胆小,怕这屋舍不净此前从不踏足,今日不知怎么竟一反常态颇显关切,竟还为她煮了菜粥小心送进内屋。可想来她应是憔悴如鬼了,以至他送粥时都不敢瞧她一眼;味道也必然难忍,使他话都不肯多说一句便逃也似的告了辞。其实他们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他虽自言是受其家人所托,但茗朏知道真正雇他的人是羽羽。她刚上山时,羽羽常来陪她,后来嫁了人也还是动不动地往这跑,直到有孕后,吃了几次闭门羹才不再来。也是从那时起,农夫开始送粮的,每十日一次,几乎都是放在院子里喊上一声就走了。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传说人将死之时会生腐气,难道他在屋外就闻到了?

茗朏分两次将粥喝完,浅睡了一会儿,不知是因为饱食还是回光返照,竟有了精神思虑身后事。雨日天色阴沉,时辰难辨,许已近傍晚,她却还是强撑着起了身,到底是想干干净净地走。可刚到门口,外面急密的落雨就吓退了她,明明还未打在身上,却好似已经寒进了骨子。她又关了门,在农夫为煮粥生的火炉边坐下,就算烤着火也丝毫逃不脱阵阵冷意。她记得家里是有蓑笠的,可就算能记起放在哪,一想到要穿要脱也实觉烦累,左不过要死,早一时晚半刻又有何区别?既不怕死,冷又何惧?遂再起身,冒雨出门。可笑人常如此,仗着死志逞勇,好像他们真的不怕死一样,其实往往要么根本不知何为死,要么早已注定死局生不如死。茗朏算是后者,她怎么不怕死呢?若非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心死,她又如何决意隐居山中?可即便是那般的万念俱灰,她也仍活着,挺过了一次次了断之念。可她现在的不怕死却是真的,因为这吊着一口气不让她死的病啊!太苦了……

她形如枯槁的身体立在雨中,雨滴拍打着门海满平的水面,击碎了她的容颜,却也未尝不是一份馈赠。可舀水的空桶却比记忆中重得多,即便用尽全力也只提起了小半桶水,送回屋中才刚过半釜,如此反复三次,湿透的汗衣浸饱的既是如针冰刺的雨水,亦是虚脱前不止的战汗。她扶着缸沿只觉天旋地转,手上稍一松力就会栽进水中,“也好”的想法倏忽而逝,就像一个人影,从房后一溜烟地跑出,又消失在了草木中。她已分不清那是幻是实,更无力去在意,只知今日就是死期,“我要死了”的感觉来得平静且清晰,甚至还可以选择,是向后倾摊在地上等待最后一口气呼出胸腔?还是向前倾让天水堵塞七窍,也免得再听再见这聚集而来的阴鬼索命?或许……

“病成这样出来做甚?”农夫将她前倾的身子一把揪住,接过她手里的木桶舀满水,一手提水一手像抓着一只奄奄一息的野兔般提着她,送回到屋里。“我去请乡医来,但路太远,又下着雨,你……”他顿了顿,似是在搜罗委婉,但说出来的也只有:“别死。”他转身离开,留下若有药石勉力或可自救的茗朏后悔当初该努力学医,这场雨这场病之前该多备药草,昨日该求那游人延医……她的人生啊!怎就走到了今天?她明明也曾有过欢快的时光,也曾幸运地遇到了最好的人,可那样的一个人又为何就变了呢?人啊,究竟是坚强还是脆弱?明明熬得过一无所有家破人亡仍能振作,却只因一句随机应变的借口、一个没来得及的相见,便能毁掉全部信任,葬送一整个过往,让她所做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弥补!成了无法改变任何结果的徒劳无功!可她真的错了吗?那么多次,她一遍遍思索,若非如此,若她一味只知缱绻依恋,他还能活下来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姻缘殿那小仙又被贬了
连载中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