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路从脚下始5-灵根

泳城的边界处有一座小山,名灵周峰,虞真带着仙宗之人在此安定了下来。

初时,这些人还很疑惑,为何要挑选这么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落脚。后来,他们得知了修炼的法子,又看看环绕灵周峰山脚的瘴气林,也就不奇怪了。

秦昭的人帮着在山顶修建了居所,有客房,有院子,还有一大块空地用作练习场。这里清幽古雅,和原来的仙门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四季山风晓雾,绿意盎然,在其中修炼也不那么令人乏味了。

虞真给所有仙宗之人立下了三条规矩。

第一条,不能用仙术仙法恣意干扰凡人的正常秩序,不在人间做恶。这一条是底线和原则。仙宗之人已经失去了家园,来到人间是迫不得以,万不能做出扰乱人间之事。

这第二条,便是团结仙宗力量,不可在新宗内搞分裂、内斗之事。虞真救下的这七人,有三人是长明宗的,两人是沉水宗的,青云宗和赤瑕宗各有一人。仙宗力量本已所存不多,若是众人再不一心,这新宗也就没有可能发展起来了。

第三条,专注修炼,但不可只追求修为。虞真自己在人间的这些日子,从未对修炼有过于急迫的心理,也没有旧日宗门里的各种教条、任务束缚,几乎是以轻松自在的心就达成了如今的境界。她现在相信,人在这世间活着,不仅仅需要修炼,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思考、去体验,去感受生活,这样其实更有利于提升境界。

这七人都是于惊惶中被虞真所救,而后被带到人间来的。到了泳城,不仅还能继续修炼,而且拥有了稳定的生活,自然就接受了虞真提的三条规矩。相比从前的仙宗,这几条规矩简直少得不可思议,而且他们还十分自由。再说,他们这些人就虞真的修为最高,按理说也该听她的才对。

虞真走之前已经和秦昭做好了约定,他们这些人暂时就把泳城作为大本营,先行除瘴开荒。时候到了,秦昭会派人来接手后续的一切。

自去岁起,秦昭已经开始实行粮多朝廷买,粮少朝廷卖的计划。虞真他们开荒的土地被公家低价供应给佃农,种出了粮食也有公家买,不用担心卖不上价。朝廷有了屯粮,若是是遇到灾害便可再卖出粮食,以免百姓吃不上饭。

这样一来,朝廷有了一部分佃农租地的收入,还能减少赈灾对国库的损耗,又让更多人有了地种有了饭吃,萤国的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寒来暑往,虞真带领着仙宗的七个人在泳城和临近的怡城去除了大量瘴气,康都附近良田大增。

这日,虞真刚在一地除了瘴。她先团起绿雾,又取出阿焱给她的一朵凤凰焰将其烧毁,最后将五行元素梳理过后放回土地。

阿焱的修行长进很大,已经可以分离出不灭的凤凰灵火,大家随身带上几簇,放在储物戒中,就可以分别去各地除瘴,而不用担心绿雾无法处理了。

虞真正打算回程,谁知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娃娃。她如今已至缥缈境,自然能感觉到这个小娃娃是有灵根在身的。

人间能有孩童生出灵根,也可真是件了不得的事!仙宗经过千百年的灵气孕养和多少代人的传承,才能人人生而带有灵根,而人间才有灵气几年,便也有了生有灵根的孩子了,实在令人惊讶。

这下虞真也不着急了,她隐匿了行踪,跟着这小娃娃一路走。

小娃娃看起来真不大,只有三四岁的样子,五官生得憨厚可爱,脸上却被晒得有些黑。他那么小一个人,背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大背篓,哼哧哼哧地走了老远,来到一片田边。

“小山!”一个男子喊住了小娃娃,原来他的名字叫小山。

小山走到田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将背篓取了下来,里面原来是给他爹带的水和饭。

“今儿怎么来的这么晚?”小山爹放下锄头,拿巾子抹了一把头上脸上的汗,也坐在了大石头上。

“娘要做活儿,耽误了。”小山回答。

原来小山家是一户佃农,小山爹租了地种,小山娘除了做饭打扫,还做些杂活。小山和所有农家的孩子一样,从小便是粗养惯了的,年岁尚幼就已经习惯了给家里帮忙。

小山爹先咕嘟咕嘟灌了一大口水,这才拿起一个野菜窝头啃起来。小山也拿了个窝头坐在旁边啃。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小山在吃穿上也就没什么特殊待遇,和大人都是一样的。

父子俩就着点咸菜啃完了窝头,歇息了片刻,小山爹就抡起锄头种田,小山收拾好东西,又帮着在田里拔了半天杂草,才背上背篓走了。

虞真跟着小山在山路上一直走,直至眼前出现了一个稍显破旧的茅草小屋。这屋子,倒是离虞真之前除过瘴的一片地很近。难道是因为附近生了灵气,日久蕴藏,让周围出生的孩童有了灵根?

小山进了屋,他娘接过背篓,边将陶碗洗涮,边唠叨:“听官府说,咱们这城里今年要添上不少地,不知道能不能轮到咱们家租上地。要我说呀,你爹这些年东跑西跑的,租人家的地,家里也攒不下啥,要是能有自己的地就好了。”

“有了地,我就能读书了吗?”

小山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渴望,原来他很想去念书。

“那当然了,有了地,你想去念书就能念书。不过现在呀,咱家没那个条件,还是踏踏实实过日子吧。”

小山娘动作利索地洗完碗,又拿起了针线篓子,准备将一家三口破了的衣裳补一补。

小山只好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

过了一会儿,虞真看到小山出了门,便又跟了上去。这次,他们来到了一所小书院外。

朗朗读书声传来,小山躲在窗下,嘴里无声地跟着念,手里还攥了一截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虞真低头瞧了一眼,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有两个笔画还写错了,明显没经过任何指点,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这时,刚好一节课上完,书院的先生让大家休息片刻,孩子们顿时松泛了下来,室内外一片喧闹。

几个孩子嬉闹着走出来,见小山在窗外蹲着,脸上表情一下子变了。

“哎呦,这是谁呀,怎么又来蹭课听。交不起钱,还想白听课,羞也不羞?”一个身着蓝色锦衣的男孩道。

那蓝衣男孩旁边跟着的孩子明显以他为主,马上附和道:“是呀是呀,不过是佃农的孩子,还想跟咱们少爷一样读书,简直痴心妄想!啧啧啧,瞧他写那几个字,可真是丑。”

“我,我有参加过考试的!只是没有过而已,下次,下次一定就过了!”小山倔强地开口。

这附近的孩子都知道,若是想上这所书院,是要经过考试的。然而孩子这么小,能考什么呢,无非是问问可识得几个字,看看孩子的谈吐罢了。重要的一环是询问孩子的父母做何营生,家中可有资财。这关系着孩子家能否交得起上书院所需的银钱,能否提供学习所需的笔墨纸砚等。

小山确实是参加过考试的,他很想念书,便拉着他娘陪他来考试。只是,结果自然是没有通过的。

蓝衣男孩露出嘲讽的表情,眼皮翻上了天,说:“就凭你,凭你们家,再过八百辈子也上不起书院,哈哈哈哈!”

几个孩子捧腹大笑,直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小山面对如此嘲讽,委屈地说不出话来,想辩解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急又气。但那蓝衣男孩还不愿放过他,仗着自己高壮又人多势众,想来打小山。

虞真看着这一幕,眉头一皱。好在书院的先生要上下一节课了,这几个孩子才愤愤地回去了。

那蓝衣男孩走之前还回头吓唬小山说:“臭小子,再让我们见到,一定打你!”

小山被吓退了几步,抱着头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样有天赋的孩子,竟然被如此对待,虞真光看着都忍不住心疼他了。方才她看了一圈儿,这书院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有灵根在身,显然这灵根也不是谁想生就能生出来的,只有被天地灵气所选择,才能拥有更强的感知力和驾驭五行元素的潜力。

虞真默默跟着小山,直到他安全回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孩子还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珍贵的天赋,仍然为不能上学而伤心难过着。

接下来,虞真走遍了十里八乡,又寻到了一个有灵根的孩子。这次找到的是个女孩儿,也是贫苦农家的孩子,常常在地里帮忙。

当晚,虞真便飞去了康都,直奔东宫。阿焱许久不见小沅,一见面就缠着她给做好吃的糕点去了,虞真则在书房等着。

秦昭刚巧有些事耽搁了,深夜才回到东宫。一推开门,就见虞真婷婷地立在那里。

“阿姐!”秦昭惊喜,连忙走上前去问:“阿姐怎么突然回来了?”

虞真忙于新宗的各种杂事,又要除瘴,许久没见过秦昭了。这一打量,才发现他似乎长高了一些,也更结实了。

“我来看看阿昭,却不知咱们阿昭如今已经长大了,成了翩翩公子了。”

“阿姐莫要笑我了。”

秦昭招呼着虞真坐下,让人上了茶,两姐弟间虽不常见,但一见面情谊还同以往一样好。

虞真浅嗅茶香,缓饮一口,琢磨着怎么说接下来的事,不料秦昭却先开口了。

“阿姐每次深夜来我这里,都是有急事要事,说吧,这次又是为着什么?”

“有这么明显?”虞真本来还有些严肃,这下被秦昭逗笑了。

秦昭两手一摊,一副“就是如此”的模样。

虞真却又郑重起来,道:“萤国现在,已经有孩童生而带有灵根。”

秦昭听了也是惊讶,追问:“阿姐是在泳城附近发现的?”

虞真点点头,说:“整个城里,只有两个孩子有灵根,都是贫农家的孩子,想上书院也上不起。我是想,这么有天赋的孩子,若是没机会修炼,倒是可惜了……”

“若真如阿姐所说,那倒真是可惜。不如阿姐建一所学院,专门收了这些孩子来修炼入门,平日再请了先生来教习,如何?”

虞真道:“我也是这样想。只是,我想收人家来修炼,又怕孩子家里不肯。一是孩子不能帮衬家里,怕爹娘不愿意。二是穷苦家里供不起念书,银钱少收些,只买些必要用品也不一定行。”

秦昭并不担心,反而说:“阿姐若是愁这个,不如我来建书院,请先生,再给来上学的孩子每月发十文钱,如何?”

“这,阿昭会不会过于破费了?”

这事不是国事,恐怕要秦昭自掏腰包。虞真虽不知他有多少私财,但他这样一力承担,也怪叫人担心的。

秦昭却笑开了,接着道:“我可不做亏本的生意。现下只是初创,以后总有盛名大起,争相求学之时。况且,学生们修炼入门,将来既能除瘴开荒,也能壮大你们宗门,实在是一桩好买卖。”

虞真也笑了,说:“阿昭想得远,不过入门且难,那一天还很远,就不知道你等不等得起了。”

“幸好母后留给我不少陪嫁,让我这个太子还不至于为钱财发愁,阿姐要建书院,就算建上几十间也尽够的。至于等不等得起,我想我还不算太老……”

轻声笑语间,夜色渐浓。

这晚之后,泳城很快便建起了一座小书院,就在新宗的山脚下。虞真想了想,给书院取名为灵初书院。这灵气初起之地,说不得今后便会成为福泽灵脉之地。

灵初书院里一切都是崭新的,虞真是看着这里从无到有的。她的手轻抚过一桌一椅,看着日光充满整间院子,照在她亲手栽种的鲜花上,内心止不住激动。现下,这里便只缺学生了。

小山这时正从田里归家,路上突然被喊住,抬头一看,竟是个漂亮惊人的大姐姐。

“你知道我的名字?”小山有些腼腆地道。

虞真蹲下来,视线和小山持平,看着他的眼睛说:“我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想上学,对吗?”

小山见虞真像是画上的人一样,怎么看也不像坏人,就重重地点了点头,但随即又一脸失落地说:“我家里穷,上不起学。”

“灵周峰脚下新开了一家灵初书院,小山可以去那里念书,还能学仙人才会的法术。若你去了,不止不收你家的钱,每个月还发十文钱。”

小山听到能念书,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虞真,问:“真的吗?小山能念书了?”

“当然,明日书院就开课了,小山可以叫家里人陪你去。”虞真说着,把一枚腰牌塞到小山手中,又摸摸他的头。

小山握住那腰牌,是他从未见过的好材质,上面用烫金的字写着“灵初书院”。

“我明日就在书院等小山,你可一定要来。”虞真郑重说完这句,转身离开。

小山紧紧抓着木牌,用手抚摸了很多遍,又傻呆呆立了好一会儿,才向家里跑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修仙下岗后我成了第一姑姑
连载中雪竹清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