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纷纷侧目,面露不解。
大家都本本分分答题,这邵氏女郎如何突然就入了小皇帝的眼?
发生了什么!
四周的视线几乎要实体化将她射穿,邵容怎么会感觉不到,她谁也没回应,自顾自站起来,先是一本正经对小皇帝行了一礼,面上还带着惊讶与喜悦,口中答谢:“多谢陛下夸赞。”
即便小孩子看不明白大人们之间的弯弯绕绕,可对态度的感知却是十分敏锐。
小皇帝登基数月,早就隐约察觉到官员们对待他与对待吴太尉之间的不同,他虽说不出同一副面孔下的恭敬与轻慢,却不代表他感觉不出来。
邵容这般的恭敬姿态,一瞬间,仿佛让他变成了大舅舅,而邵容便是那些对大舅舅毕恭毕敬的官员。
他的短腿儿情不自禁踢了踢张常侍。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已有了不小的力气,又不懂事,没轻没重的,张常侍抿进嘴唇,压抑住反射性的痛呼,随着小皇帝的又一次问话,注视着殿中唯一站着的小女郎。
“你平日玩什么?”
邵容道:“臣天生力大,幼时便央求家中长辈,请求学习武艺,可长辈爱重,怕损伤根基,因此不允。年纪稍大一些才被允许拿弓,一朝心愿得偿,臣日日不敢懈怠,如今闲时多是在练箭。”
邵容可不会对小孩子的记忆力抱有不该有的幻想,小皇帝如今看起来愿意与她说话,可回宫后吃顿饭,睡个觉,便能将她忘到脑后了。
正好下一课是武术课,她打算用弓箭向小皇帝展示自己的能力。
赵瑜听到天生力大时就眉毛微动,露出不服气的表情,顺带想起太微宫中那场未能开始的比试,他扭头对邵容做了个较量的手势,听着上头小皇帝又追问邵容的弓箭水平,邵容分明看到了他的动作,却没有半点反应,只一味与小皇帝说话,实在可恶,他腾地站起来,大喊道:“陛下,臣力壮!臣也力壮!”
赵瑜生得魁梧,邵容虽个子高挑,体格却不壮,偏向挺拔,而赵瑜本身骨架就较同龄人大上一圈,家中富贵,不曾短了吃喝,小小年纪,身高便几乎与张常侍一般了。
此时突兀站起,在小皇帝看来,仿佛平地轰隆起了一座小山,嗓门更是大得像响雷,行动间莽莽撞撞,吓得小皇帝面色大变,连忙往张常侍怀中缩。
邵容这才转头看他。
实际上,此刻谁看不出来小皇帝被他吓到了。
可赵瑜却以为邵容怕他抢了风头,忍不住对邵容发射一个得意的眼神。
邵容一言不发,只默默移开视线。
小皇帝在张常侍怀中待了好一会儿,不见赵瑜有什么攻击性的动作,才找回一点安全感。
他恼羞成怒,指着赵瑜大喊:“他是何人,竟敢恐吓于朕!”
赵瑜大惊失色!
谁?谁恐吓皇帝?他吗?
赵瑜百口莫辩。
他本也不是擅长口舌之人,此刻呆愣愣站着原地,只会讷讷说:“臣不敢,臣只是想……”
想什么?
他的语言功能在这一刻彻底失灵,只会烦躁地揉搓袖子边缘。
而随着他自辩之声的消失,殿中更无其他声音,正在这时,邵容放轻声音,向前一步:“陛下。”
“他出身赵氏,名赵瑜,亦是陛下伴读。”
小皇帝不是不知事,或许他不懂正常伴读不会有贵女,却不会不懂,如今殿中坐着的都是太后与太尉为他选的伴读。
邵容连他惊惶之下脱口而出的质问都一本正经回答,让他产生些许仍在掌控的感觉,心中越发安定。
而邵容察言观色,发觉小皇帝神态越发平和,才继续道:“赵瑜身为伴读,惊扰君上,确是失仪。”
“可河西赵氏家风素来清正,赵瑜必定并非有意冒犯君上,何况他年纪尚小,因陛下偏爱臣,他心里着急,也想向陛下展示本领,才急躁了些,请陛下明鉴。”
邵容声音方落,小皇帝还未有什么反应,方常侍却是眉毛跳了下,凑近小皇帝耳朵边,耳语一句,之后小皇帝便不再追究了,却是又问邵容:“他今年几岁?有什么本领?”
赵瑜还欲抢答,被邵容以眼神制止后,只好闭嘴听邵容不紧不慢回话:“赵氏赵瑜今年八岁,当日在太微宫中,他亦自恃力强,要与臣比试。”
小皇帝眼睛在两人身上转了几圈,以他的心意,自然希望更喜欢的邵容获胜,可两人体格对比如此明显,结果似乎不言而喻。
他面上已带了三分紧张,追问:“你二人,谁胜谁负?”
邵容遗憾:“当日比试被孟家娘子打断,不了了之。”
小皇帝遗憾的表情与邵容一般无二。
张常侍此时不再抱着小皇帝,只是站在小皇帝身后,轻声道:“陛下,稍后要去校场学习武艺,岂非上天都要让二位伴读今日一分高下?”
小皇帝眼睛亮了,只是他还是偏心邵容,怕两人体型差距,导致邵容输掉比赛,故意问:“方才邵卿说她善弓,赵卿如何?”
赵瑜好不容易被允许开口,不假思索道:“臣四岁习弓,日夜不缀,至今已三年!”
因他天生读书读不进去,又这样一副武将的体格,学问上,家中只要求他识字,却在武艺上格外严格。
因此他答得十分自信。
他知道邵容的年龄,这会儿悄悄在心里算了一下,他摸弓时,正与邵容如今同岁,除非邵容从出生就开始练,不然肯定是他的箭法更好。
小皇帝立刻道:“那你们比箭!”
赵瑜才不愿意欺负邵容,正要拒绝,被邵容的应战之声打断。
他愕然对上邵容,却见她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赵瑜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邵二娘的表情,怎么有点神似他的家主伯父?
邵容看了他一眼,他拒绝的话便自发咽了下去。
比试之事敲定,小皇帝上课都有了动力,忙催张常侍抱他去校场。
虽然尚未到武术课的时间,却没人扫小皇帝的兴,张常侍更是在小皇帝下令的第一时间,就唤小黄门去传刘将军去校场,一边嘱咐他将事情讲明白,一边抱小皇帝上御辇。
皇帝有御辇,其他伴读却只能两条腿走着,为了迁就他们的速度,一行人走得很慢,因此到达校场时,刘将军已恭候多时了。
刘将军的年纪已很大了,以他的年纪,虽然行动之间不见老态,却已不会有机会带兵打仗,甚至若皇帝不是个三岁小儿,他都没有机会成为教授皇帝军礼的老师。
他出身上京周边的一个小世家,说是世家,祖上却没有传下什么底蕴,只比庶民好些。
因年轻时候拼命,立了功,当时正是小皇帝的祖父当朝,那时朝廷还不似这般,他才有机会成为刘将军。
如今家族中没有杰出的人才,只靠他支撑着,花费了半数家财,才换来如今的职位。
因此张常侍派人传话时,他不曾有半分犹豫,命人将校场布置一番,等候皇帝御驾到来。
华丽的御辇慢悠悠进入刘将军眼中,又在数息之后停在刘将军面前。
“臣见过陛下。”
小皇帝熟练平身,刚下车就急匆匆拉着刘将军往校场内走。
刘将军早已摸索出跟小皇帝的相处之道,不疾不徐介绍完校场中的各种道具,最后指着箭靶道:“既然邵家娘子与赵家郎君相约比试箭术,便各自挑一张弓,去那边吧。”
邵容与赵瑜依言去了摆放弓箭之处,各式弓箭均已上好弦,因邵容身量稍欠,还贴心的准备了大小适合的弓。
邵容身量未成,并不逞强,各自都拿起来试用后,挑了一张二钧弓。
而赵瑜挑得却是成人所用之弓,同样是二钧弓。
刘将军原本站在小皇帝身旁,见二人选定之后,不由眯了眯眼,寻常弓兵能拉开的弓大多在一钧到两钧之间,少数一些人能拉开二钧弓,但实战中也是用的一钧弓,而精兵多用三钧弓。
二人如今年岁还小,力气尚且不足,倘若都能将二钧弓如臂使指,那所为天生力大之言,便并非自夸,而是一句天大的实话。
只是刘将军昔年麾下,并非没有天生神力的勇士,因此还稳得住,而小皇帝甚至不懂还有一钧弓与二钧弓的区别,只单纯看个热闹,也不懂其中门道。
邵容与赵瑜没有商量,各自站在距离箭靶五十步之外。
小黄门自两边递上箭囊,二人分站两边,控弦引箭。
赵瑜聚精会神,第一箭,中!
尚未来得及高兴,另一声不属于他的箭声入靶,他寻声看去,邵容第一箭,中。
赵瑜扭头去看邵容,只见她稚嫩的面孔上十分平静,仿佛正中红心只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事,于是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又不自觉撇下去,抿紧嘴,射出第二箭,中。
啪!
邵容的箭声也随之应和。
也中了。
……
邵容第七箭再次紧随赵瑜之后,而此时气候分明还未转暖,赵瑜额头却已渗出几滴细细的汗珠,他已无暇顾及邵容此箭的结果,或者说,他早已猜到,这一箭,必定也是中了的。
他比邵容年长,即便二人十箭皆中,比成平局,实际上也是他输了。
第八箭,赵瑜射出得十分犹豫,箭方离弦,他便看向靶子。
差点射偏红心。
还好中了。
庆幸之情还未消散。
啪!
邵容第八箭,正中红心。
没有弃坑!(超大声)
最近换了新工作,还没上手,没时间码字,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 3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