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048【古代】

一百名缁衣骑士掠至近前,所有人才看清,为首的那个人还是熟面孔,居然是谢秉,本该在北宁的谢秉!

没人不认识谢秉,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东宫少詹事,只因为他和凌青鹭把“君臣相得”四个字诠释出了新境界。

东宫詹事的位置一直空缺,谢秉在任多年,至今只是少詹事,许多人都曾疑惑,太子殿下为什么不肯给他升一升。

有一回平康帝要给东宫另择詹事,太子自然不肯,提起了谢秉屡次拒绝升官的事,随即,后者竟跟他打了一个绝妙的配合。

谢秉在大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臣辞詹事,乃臣专一事主不求闻达之心,东宫不置詹事,乃太子对臣垂青见爱之意,两相拳拳,莫能负也。”

我拒不升官,是因为忠于太子不求回报,太子不立詹事,是要表达这个位置永远给我留着,两人都情深意重,谁也不能辜负谁。所以,我跟太子之间的小情趣,你们就别插手了。

一番话说得平康哑口无言,如果再从中作梗,岂不平白毁坏一桩佳话。他这样顾面子的人,是不会做师出无名之事的。

从那天起,虽然谢秉只是少詹事,但却成了板上钉钉的东宫大管家,权力比真詹事来得还要牢固。他既得了名,又得了利,还让皇帝没有借口往东宫安插管家。

事后许多人也都回过味来,平康对他的两个儿子都颇有忌惮,如果太子直接奏请升谢秉为詹事,平康不一定同意。而用这样的方式,虽无实名,却牢牢把住了该有的权利。

凌青鹭曾如此评价谢秉:为人婆婆妈妈,做事瞻前顾后。

由于他的口吻过于宠溺,众人都自动听成:心思缜密如发,极尽周全之能。

谢秉在这里,就如同凌青鹭的意志降临在这里。那位远在北宁的新君究竟是打算做什么?他怎么有这么大胆子,敢在太上皇和皇太弟的重兵之下生事?

众臣还不知道太上皇已经倒台、皇太弟主动站队的事。他们心里千头万绪,最后都被愤怒遮盖。

一名王姓大臣带头斥道:“谢景川!你这是做什么!?”

谢秉下了马,淡淡地扫他一眼,“抱歉,缁衣卫奉旨捉拿要犯。”

王大人心头不好的预感越来越重,“你要捉就捉,作何把人都绑起来?快点放人。”

“王大人,对不住了。”谢秉越过包围圈,走近他们跟前。

缁衣卫搬来一把椅子,他撩起袍子一坐,冲身后扬了扬手。很快,三两大马车咕噜噜地开来,官兵手忙脚乱地从里面卸下几个箱子。

“本官也是奉旨办事,”谢秉继续说,“今日绑起来的,全都是要捉拿的朝廷钦犯。”

“你在开什么玩笑?”没人信他,只觉得荒谬极了。

箱子打开,里面是一摞摞的书本、纸张、信件。

谢秉随手翻看着,顺口告诉他们道:“未免诸位心存幻想,不妨先说明白,太上皇已经卸下担子养老去了,四营诸事现都是皇太弟在管。皇太弟是陛下的亲弟弟,是大梁的忠臣,唯陛下马首是瞻,他不会帮你们的。”

……这个人在说什么啊,为什么每一句都可以如此荒谬?

太上皇卸下担子……好吧,勉强可以理解成被夺权了。

可是皇太弟唯陛下马首是瞻是什么东西?

众人完全不能理解这个局面。

王大人自持官衔更大,指着他骂道:“你这信口小儿,休要再满嘴喷粪,快把我们放开,回头向太上皇请罪的时候,还能帮你求一求饶。”

谢秉低头在箱子里一顿找,找出一本书来,翻开看两眼,当场扔到该官员脸上,“王大人,你是耕读出身,考中进士之前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和一方祖宅,这些年你升迁颇快,俸禄也是节节攀升,可再怎么算,你的家财也不该超过一万两。为什么缁衣卫却在你家搜出了三十万两雪花银?”

王大人两眼一黑,“你们搜过我家?这是不合律法的!就算你是天子亲卫,也断无随随便便闯到别人家里去搜查的道理!”

谢秉道:“你任户部侍郎,手底下监管的帐出了问题,这事不找你找谁?”

王大人道:“血口喷人!本官手底下任何一笔账都清清白白,经得起详查!”

谢秉道:“是呵,清清白白。就说去年那笔赈灾款项,户部的账目和地方报上来的确实对得上,可你们却是用银两记的账!去年粮价浮动有多大还需细说?你的数字年中记在户部账本上,地方的数字到年尾才返回来,一来一去半年时间,银两倒是没错,可这中间莫名其妙丢了多少石粮食,要我给你细细算来吗?”

“还有愚蠢到拿宝钞计数的!”谢秉一拳摁在满箱证据上,“大梁宝钞是个什么德行,你当人人都是傻子看不清?那价值一天天眼可见儿地往下跌,昨日还能买三匹布,今日就连个碎布头都不如。你就是拿宝钞上街买东西都像个傻逼,结果你一个户部的侍郎,还拿宝钞记账?”

“你说抄家不得先抄你啊?王大人,贪也贪得聪明点吧,瞧人家老何,家中仅有星点余财,缁衣卫连地砖都翘起来看过,愣是啥也找不到。”

谢秉皮笑肉不笑地看向何昌酩:“何大人,您真乃两袖清风之典范,文武百官之楷模呐。”

何昌酩心里咯噔一下的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

咯噔是咯噔在凌青鹭不知道吃了什么毒蘑菇,居然让缁衣卫把朝中百官的家通通抄了一遍。

松则是松在,自己的钱藏得太好,没给人发现。

何昌酩将腔调抬得高高的,凛然道:“既然本官并无罪责,何以也要被绑?”

谢秉道:“可惜您的家人没顶住,坦白了许多私收贿赂、放印子钱的勾当,在彻底查清之前,只好委屈您一下了。”

何昌酩心思活动开,他府上规矩甚严,他对家仆十分大方,却不能容忍家仆贪墨,所以他的家人私收贿赂和放印子钱,完全和他无关,找不到他的头上。

……前提是缁衣卫,或者说缁衣卫的主人,愿意按律办事。

如果对方不讲道理,铁了心就是要对付他,那他绝对难逃一劫。

何昌酩一头雾水了,他不懂凌青鹭搞这一出究竟是要干什么。

看看那三大箱的证据,再看看这么多被绑起来的人,显然是将百官的勾当都查了个底儿掉。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总不能真想治他们的罪吧?

到了今时,何昌酩——或者说在场的所有官员——仍旧没转过弯来。

他们仍旧认为,凌青鹭不可能掀桌子……不,事实上他们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这个可能在他们的脑子里就不存在。

那么,拿捏他们的把柄?

凌青鹭担心位置坐不稳,所以一次性拿住了所有大臣的把柄,意在警告他们:乖乖给我听话,否则要你死你就死。

何昌酩认为,只有这一种可能了。若非如此,为什么要在无人的山谷里伏击他们,不就是只想私下警告,而不愿意摆在台面上吗。

他啼笑皆非,只觉得这小皇帝实在傻得可怜。

他这边正揣摩得起劲,另一边谢秉宣读罪状也宣读得起劲。他一口气念了十多个大臣的罪状,每个人的贪墨都是十万打头,合起来占了抄家所得全部金额的一半还多。

念完最后一个,谢秉将账册一合,“对于上述罪状,尔等可有异议?”

他抄家都抄过了,证据确凿,他们还能有什么异议。于是都没有讲话,一副默认态度。

所有人都跟何昌酩一个想法:谢秉将架势摆得这么大,必是在虚张声势,不可能真拿他们怎么样。

法不责众。

贪墨又怎样,满朝文武谁不贪墨,当官不就是为了能大肆贪墨?

这个想法十分扭曲,可在当今的大梁,这个想法是正常的。贿赂官员是俗世俗例,是社会的潜规则。人们也知道不对,但——“这世道就是这样的。”若不能适应,还会被骂作天真。

这回,一定又是法不责众。

所有人都这么想着。

却见谢秉点了点头,说:“既然诸位都认罪,也无需我多费口舌了。按照大梁律例,贪墨超百两银子者就要杖责流放,超千两就要判处绞刑,陛下念着旧情,决定宽松处置,贪墨超十万两者才处以死刑,只可惜,你们几个是逃不过了。”

披风在身后一扬,他回身,抬手道:“请尚方剑!”

高举尚方宝剑,他扬声道:“陛下特赐先斩后奏之权,尔等罪恶滔天无可赦也!当处斩立决!就地执行,不得有误!”

刽子手早已准备好,雪亮的一道银线划下,干净利索,十余课脑袋唰唰滚落。

一颗脑袋拖着血线滚到何昌酩跟前,让他脊梁骨一颤支不住身子,歪倒在旁边。纵观全场,他还算是镇定的,早有家眷吓得面无人色,大叫起来。

何昌酩心里浸满荒唐。

这一切都跟他想的不一样。

山崖上,皇太弟说道:“该我下场了。”

凌青鹭点点头,望着他转身而去。

太上皇见不得这一幕,阴阴地说:“你俩倒是好上了,哼,流燿眼中野心未熄,保不齐哪天就给你来个狠的。”

“父皇,少说两句。”凌青鹭道。

太上皇:“我就说就说就要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今日之行,是在为日后埋下祸患!那么多人横死,满朝骤然被夺官身,谁能甘心,谁肯认怂?你小瞧这群文官的力量了凌青鹭!”

“他们以同窗抱团,多成乡党,背后站着一座座的书院,这些书院才是他们的依仗!凌青鹭,你眼瞎了看不到啊,他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人,是整个大梁的文脉!他们手底下掌握着大梁的全体士子!”

“算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用,好歹父子,朕给你一个忠告:要杀就多杀几个,不要让他们有机会鼓动文人闹事。”

山谷下,皇太弟痛哭流涕地出场了,他说皇兄英明大义,可是做事糊涂啊,怎能一下子将所有人都打入罪不可赦的行列。群臣见他出场,心中升起希冀,现在唯一能救他们的就只有皇太弟了。

可是,居然真像谢秉之前所说的那样,皇太弟只是在哭,在给他们抱不平,却没有作出任何实质的举动。既没有率兵拿下谢秉,也没有直接直接反了他哥。

可笑啊可笑,一夜之间,皇太弟竟变成一个大大的忠臣了!

皇太弟费尽口舌,才终于从谢秉的手下保下了二十来个人。本来何昌酩也在其中,可是他竟断然拒绝了。他冷笑一声,他要留在北宁,看看凌青鹭还能怎么折腾,他要看看被凌青鹭如此折腾过后的江山,会是一个怎样千疮百孔的样子!

凌青鹭对他的父皇道:“直接把他们杀了,确能防止文人闹事。”这年头的文人不报团是不敢出头的,所以只要没人组织,闹出事来的可能性不大。可是……

“可是朕不是你,朕要走堂堂正正的路,做光明正大的事。文人若要闹事,早晚有一天会闹,朕要做的不是割掉他们的舌头,而是解决他们的问题。”

太上皇冷冷道:“历代千年,帝王道传承至今,有一条不变的至理——在高位者,绝不能光风霁月!含英,你不理解啊。”

凌青鹭不屑一笑,“什么帝王道,那是别人的逼仄小道。朕有朕的道,绝非坐见举世皆浊而同流合污!朕告诉你,朕不但能说到,而且能做到。父皇,你就看着吧,好好看着吧。”

群臣收押后,皇太弟逼宫夺权、投靠皇帝的消息也瞒不住了,皇帝狠心掀翻了朝堂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

这两件事,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天下,引起沸反盈天。

凌青鹭用最快的时间收回了鹰鹯营大权。

又过几日,全军真的要返程了,但凌玄泽不随他们同行。他带着五万虎贲、四千左金吾,要去往南方。

临行前,他送了凌青鹭一份礼物。

“思来想去,没有轴柄的传位诏书还是太不像话了。”他将一对雕花玉轴塞进凌青鹭手里,“孤找人雕好,给皇兄补上了。”

他带着浩浩大军,远行而去。

凌青鹭在身后看着。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大梁——

大梁的命运,从今日起,一分为二。

兄弟两人各得其一,背道而驰。

第一卷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048【古代】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靠学术称霸两个世界
连载中量子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