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35【星际】

【群星前127年,公元2112年。】

核战过后,地球千疮百孔,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东方古国平息了战争余波后,就开始着手探索太空。

太空大航海的序幕,从此轰轰烈烈拉开。

很快,科学家就找到了第一颗宜居星。此时地球环境已经全面恶化,人类的迁移刻不容缓。上层一致决定:将人民的性命放在头一位,先撤离人,再撤离物料。

由于撤离过程太紧急,舰队被迫放弃了迁移纸质书的计划,只带走了一座电子图书馆。

图书馆里囊括着浩如烟海的东方文明资料,装满了飞船的三个机房,由于数据太过庞大,所以根本无法备份。当时还没发展出太空网络,所以也无法上传云端,只能以本地数据的形势保存。

舰队驶入太空之后,图书馆遭遇了袭击。

这是西方世界拼尽全力的最后一次复仇,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赌上一切,只为了摧毁区区三间机房。在那场袭击中,有关东方文明的资料几乎全部被毁,只余下了少数西方文明的资料。

那时候还没有发展出跃迁技术,人类从地球迁移到新家园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根本没有余力、也没有时间重返地球,去寻回那些资料。

【群星前75年】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太空航行,人类终于在新家园落脚。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科学技术产生了突飞猛进的飞跃。

首脑派遣舰队返回母星,试图找回历史资料,重建文明。可是——

地球消失了。

没错,地球消失了。它被一道突如其来的时空裂隙吞没进去,从此不知所踪。

那是人类第一次直面超自然现象,第一次见证这个宇宙中的幻想世界。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世上不仅存在科学侧,也存在神秘侧。

在后续数十年的探索里,人们也也渐渐发现了宇宙的真相:原来,宇宙并不总是沉静的。在遥远的星河边境,存在着狂暴的能量涨落背景,能量的层级忽高忽低,最高时,甚至可以暴涨到不足以分离强相互作用。

这是怎样的概念呢?强相互作用是形成原子核的条件,如果不存在强相互作用,就不存在原子。所有物质都会被打散成夸克。

换言之,星河的边境,是一个连物质都不能稳定存在的险恶之所。

人们经过多年研究,将星河边境分成了三个地带——烘炉山、大裂海、无极渊。又将能量稳定、可以供人生存的区域称为“群星峡谷”。

烘炉山常年能量暴动,大裂海里存在各种各样的时空裂隙,无极渊则是能量极低的死寂之所。

地球原本所在的位置,正是大裂海和星峡的交界处。大裂海的时空裂隙每七十七年发生一次紊乱,在之前的无数次紊乱中,地球都幸运地躲了过去,只有那一次未能幸免。

地球消失,文明资料再也无法寻回,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就从此失传了。

同时,在星峡边境的险恶环境里,还存在着一类不可思议的生物——海怪。

这种怪物的存在,简直是在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它们根本就不是科学侧的东西,无法用常规科学手段对付。它们一登上舞台,就成为了人类的头号大敌,一度差点打穿星峡。

群星前75年到群星前26年,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大航海时期,政府名存实亡,人类境遇艰难。

直到那个人的出现——付朝夕。

他本是一名宇航单兵,在探索新星球的时候,发现了上古遗迹的存在,从中获得了关于修道的知识,也揭破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早在数千年前,东方修道者的步伐就已经踏遍了太空。

这群修道者感悟大道,发现华夏的传统文化与天地大道极为契合。或者更准确地说——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自然、和谐、感悟天地。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将他们对天地世情的感悟融入笔端、琴中、棋盘上,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哲学和文化。

修道者们利用这样的文化作品,完成了与天地大道的共鸣,摸索出一条修炼道路。又将这些文化作品改编成道术,用以御敌,对付海怪。

在那个地球人还在男耕女织的年代,东方修道者的脚步就已经踏出地球,在星河中一度繁盛。(fn)

只是后来,不知为什么,他们集体消失了。

只留下一座座沉默的遗迹,令今天的星峡人得以从中窥探文明,在海怪的包围中求得一线生机。

电影就这样演完了。它讲的其实是付朝夕发现遗迹后,推广修道术、带领人类抵御海怪、建立群星共和国的故事。

结尾部分响起了共和国的国歌《群星璀璨时》。凌青鹭静静听完,同时打开这部电影的弹幕。

密密麻麻的文字环绕在他周身。

“有点无聊啊,前面背景铺垫太多了,后续爽感严重不足。”

“ 1,付朝夕的故事人人都知道,要是一点都不改编,我为啥不去看历史公共课?”

“实名反感现在的电影里动不动就说两极矛盾,这都一千年过去了,东西方民族早就不分你我了,还搞这些陈词滥调干嘛?”

“说真的,当年图书馆被毁真的是近代史上最大憾事啊。如果那些文明资料还在,人类恐怕早就杀穿星河了吧。”

“一点也不遗憾,修道者的事和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就算资料还在,普通人就能修道了?别做白日梦吧,认清自己的地位比较好。”

每一条弹幕,都能反应背后之人的精神面貌。

星峡人是享乐动物,他们只追求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却不愿探索历史的真相。

他们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出来,千年前那古老的文明,能够有多么辉煌,多么磅礴。

所以在今天,就连玉庭雪这样的星峡人,也欣赏不了琴曲。

所以在今天,每个人都以为竹笛是长笛的前身,是一件被历史抛弃的过时之物。

玉庭雪还没从星网里出来,凌青鹭在他的房间里四处走了走,他心中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沉重。其实,他明明不是星峡人,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的感同身受。

可是,他想,也许大梁和古地球是平行世界的关系吧,否则两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共通的故事和文化?

顺着那层冥冥中的联系,他仿佛能够穿越时间的帷幕,踏上那个古老的国度,去触摸它沉默的脉搏。

他坐在那里安静了一会儿,视线不经意地上移。

对面是一架透明陈列柜,玉庭雪的每一支长笛都摆在里面。它们在灿烂的灯下散发出一种明艳嚣张。

可是在一片银晃晃的光芒里,有一支晦暗而不起眼的竹笛,被摆在了最上方的位置。

凌青鹭忍不住就要拿下那支竹笛。

玉庭雪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已经从星网接入舱中走出。“你看到这个了啊……你别笑话我,我是真的很喜欢,所以没事的时候会练一下。”

凌青鹭摆弄着这支竹笛,他放在唇边一吹,呜——

不对,他皱了皱眉,这音色怎么这么奇怪?

竹笛的声音是清亮灵动,富有穿透力的,可是这支竹笛的声音却发乌、发闷,转音时的音色也十分生硬,听起来有些哑。

他将笛子正面转过来,看到膜孔的位置:“……”

竹笛靠笛膜发声,它能发出什么样的音色,完全取决于用了什么样的笛膜。通常用的都是薄如蝉翼的芦苇膜,然而这支……

“怎么了吗?”玉庭雪发现他神色有些奇怪。

“为什么要安一层这么厚的塑料膜啊?”凌青鹭搓了搓膜孔,发现那膜还是直接嵌在笛身里的,撕都撕不下来。

玉庭雪见不得他一个劲儿猛搓,忙道:“你轻点,这可是特制出来的发声膜,能让竹笛的音色最大程度地靠近长笛。”

“那你吹长笛就好了,为什么要偷偷练竹笛?”

“这……你不觉得竹笛看上去很优雅,很神秘吗?”他的理由有点直白。

凌青鹭摇摇头,将那支笛子放回去。

很显然,星峡人对竹笛的理解走上了一条歪路。他们笃定它是长笛的前身,就竭尽所能让其往长笛靠拢。

却全然不知,竹笛本身也具有浓郁的特色,根本不逊于任何一种乐器。

这天晚上,凌青鹭回到大梁,让张小角紧急地给他找来几名吹笛子的乐师。

玉庭雪的那支笛子是精品,唯一不足之处就在于笛膜。

笛膜是笛子的灵魂,星峡人却往竹笛中安插了一片长笛的灵魂,这怎么可能不违和?

在大梁,竹笛艺人对笛膜的重视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他们可以吹不好笛子,却绝不能不会采笛膜。

现在的天气也刚刚好,农历四月初夏时节,正是芦苇郁郁青青的好日子。在小满前后一周左右,这时节采下来的笛膜,不嫩不老,新鲜清脆,奏出来的音色最佳。

采笛膜并不难,凌青鹭也跟着学了两手。从一片芦苇荡中,找出那种粗细均匀、颜色深绿、长杆的芦苇。裁掉黑绿色最老的部位、淡绿色最嫩的部位,只余中间一节细杆。

用小刀一点一点从头上开始削,削掉外皮后,会露出苇杆内壁那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就是要取的笛膜。随后用竹签配合吹气法,让膜管鼓起来脱离苇壁,再慢慢拉出。

取好的笛膜是管状,白色、半透明,有一定的韧性但也很容易破。必须精心保存,需要用时再做裁剪。

在采笛膜的同时,凌青鹭也没忘记,让那几名乐师帮忙录制竹笛的初学课程。

张小角充当了学生,让几名乐师给他讲课。实际上在他的前襟部位,藏有一张贴片式摄像头,将乐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

这种贴片式摄像头,在星峡是公认的偷拍利器。它的样子就是一块很小的金属片,可以粘贴在任何东西上,伪装成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此时的凌青鹭,只觉得这小东西方便,还意识不到它的隐蔽性能带来怎样的危害。

等到第二天,他带上采好的笛膜去找玉庭雪时,就知道这件小小的偷拍神器能带来多大的麻烦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035【星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靠学术称霸两个世界
连载中量子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