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遗落千万年

凌青鹭禀住了呼吸,往周围环视,只见到四面八方全都是弥漫的白光,白色的生灵一只又一只从森林深处浮现,制造出一片白雾弥漫的仙境,让人恍然如坠梦中。

鹿灵安静地注视他片刻,便同时扭头看向一个方向,他也转头看去,却见到一具庞大的轮廓,从远处白雾中缓缓勾勒出来。

过了一会儿,那轮廓才显露全貌,是一只白色驼鹿,体型比机甲还要大几倍。

面对巨大的生物,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凌青鹭亦不外乎。他仰起头,凝视着这白色的森林之灵。

背景是坍塌的废墟和楼房,一片灰黑当中穿插着遒劲的参天巨木,郁郁苍苍的深绿色当中,一抹明黄的青年格外显眼,却也格外渺小——和周围的一切相比,他实在太微不足道。

这巨大的白色生灵对他微微俯身,似乎在释放善意。凌青鹭大着胆子走上前去,抬手尝试抚摸它,鹿灵没有拒绝,任由他的手穿入身体——它们果然是没有实体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凌青鹭满心不可思议。

鹿灵又低了低头,将它的额头触碰到凌青鹭的眉心,刹那间,一副广阔的画面在他脑海中铺开。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

久到地球尚未被卷入大裂海,久到华夏文明才刚开始起源。

人类还没有见识到工业的力量,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只能用修道一途自保。那时天地间大道通明,感悟大道并非难事,得道成仙也不是传说。

那时,也不需要依靠文艺作品来贴近大道,修道者可以做的事比今天多很多,他们无需借助道术便有移山搬海之能,修炼的是灵气而非真气。今日的海怪,在那时是花样更加繁多的妖、精、鬼、怪……

或者,换句话说,那是一个比“修道世界”层次更高的“修真世界”。

在修真世界的背景下,诞生了“神明”。

神明是一种奇异的存在,它们当中有一部分是修炼有成的得道者,还有一部分是人类的各种欲念和祈愿,在大道的演化下聚成灵体,再于朦胧间开启神智。

他们与生俱来地关心、怜悯百姓,回应百姓的祈求,调理天时,改善地况,让人们生活更好。久而久之,便受到人类的尊敬和供奉。随之,他们竟从中获得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信仰之力。

许多神明研究信仰之力,便从中产生了一个分支——也即如今的龙气一途,更准确地说,是依靠群众的拥护来沟通大道、修炼自身的“帝王之道”。

倘若这样的光景能持续下去,那么并不需要工业崛起,依靠蓬勃发展的修真文明,华夏人也能达到今天星峡人一样的高度。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末法浩劫过后,诸神陨落,大道沉寂。

从那之后,天地灵气枯竭,修道者无法再修灵气,只能通过感悟大道而内修真气。可是,沟通大道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轻松。人们对道的感悟,仿佛蒙上了一层纱翳,显出无端的阴霾。

后来有人发现,只有通过各种诗词歌赋,才能稳定有效地沟通大道。于是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才发展出后来的“文脉修炼”之路。

一个神通广大的修真界,也就从此降格,变成了颇受限制的修道界。

过了许久,凌青鹭睁开眼,眸中充斥着挥之不去的撼色。

“你们是……神明!”

这个事实太震撼了,令他久久失语。他一直都知道这个世界有神,还得到过神的回应,可他从未想过,神明居然离他这么近。

末法浩劫过后,诸神陨落,却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化成了散落的灵体,游荡在宇宙之间。

彼时,祂们已经展开了对地外的探索。在祂们的身陨之地,巨大的力量骤然爆发出来,导致空间紊乱,在常规宇宙中硬生生撕出了许多异度空间。

再后来,地球修道者便将神明称为“古仙”,寄身于祂们开辟出的空间。这些空间,正是古时候所谓的“洞府”,今人所谓的“遗迹”。

这些空间往往有好几个出口,一端通往地球,一端通往外太空的某处。所以星峡人才会发现,远古修道者的步伐竟然遍布太空。其实,他们只是通过洞府偶然来到这里,并不知道这些地方是“天外之地”。

例如牛郎和织女,正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所化生的神明。祂们陨落后,原地留下了鹊桥遗迹,这个遗迹中,便渐渐发展出了名为“鹊桥宗”的宗门。

只是,经历多年变动,如今遗迹内早就找不到通向地球的入口了,也是一桩遗憾。

凌青鹭抬起头,仰望着巨大的白色鹿灵。

千万年已过,在根本没人敬畏天地的今日,这些灵体只能依靠和大道的一丝联系而存在着。祂们极度虚弱,几乎失去清醒的神智,纯靠本能行事。

这尊鹿灵生前是哪位神仙,凌青鹭并不知道,但祂是所有鹿灵中唯一还有微弱意志的存在。

又或者说,祂是所有鹿灵的意志的集合。

“你可以称我为‘大地’,”巨大鹿灵的意志,顺着额头的接触流入凌青鹭心间,生成一句微弱的话语,需要仔细辨别才能听清,“这片山谷是天然的空间紊乱之地,适合我们藏匿和落脚,因此,我们来到这里,并悉数化作鹿的样子。”

凌青鹭摸了摸祂的角,在心底问道:“曾经存在于地球的神明,只剩你们了吗?”

“不,还有‘天空’。”

“天空?”

“天空在外巡游,寻找其他离散的灵,每隔两百年就回来一次,将牠们带回这里。只有回到这里,远离人间的杂念,才能保护牠们继续存在着。”

“原来如此。”

“这种巡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因为人类失去信仰已近千年。没有人类信念的支撑,那些离散在外的神灵,有许多早已消失了。天空很虚弱,祂也需要回来修养。”

“到时候你们会……”

“我们会封闭秘境,再也不出来。”

“等等,”凌青鹭道,“秘境?”

“千万年前,浩劫之渊的灾厄蔓延而来时,险些将地球吞没。神灵以集体陨落为代价,抵抗了那次灾祸,才为后人争取出一些时间。可惜人并不珍惜,地球还是变成了核战的废墟,被人类抛弃,又被卷入浩劫当中……”

凌青鹭微微恍惚,他从鹿灵的叙述中听懂了一件事。

所谓“浩劫”,指的是星峡边境的能量暴动,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是大裂海和烘炉山中的各种宇宙灾害。

星峡人有一个贯穿千年的疑惑:地球就位于大裂海的边缘,随时都有被卷入的风险,为什么却能在无数次的大裂海暴涨中,顽强地坚持了成千上万年,直到人类弃她而去后,才被大裂海卷入?

星峡人无从追溯真相,只得将原因归咎于,这是一个幸运的巧合。而现在,凌青鹭知道并不是。

其实在远古时代,大裂海就试图侵吞地球,是神明的携手陨落为她施加了一层保护。

此后,神明便化为灵,失去了通天彻地的力量,仅仅依靠人们的信念活着。

所以,当人类抛弃神明,抛弃了那种敬畏天地、自然和谐的文化时,神明也就消亡了。同样的,如果人类抛弃地球,对地球的保护就会消失。人类弃母星而去之时,正是母星毁灭之日。

在这段关系里,神与自然从来不是主宰,人才是真正的主宰。

鹿鸣谷的这片扭曲空间,其实是有来历的。这里是数万年前神明大量陨落的地方。那时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在这里生生劈出了一道异域空间,鹿灵称之为“秘境”,并将其当作栖身之地。

而在后来的修道者口中,这个地方是“九重天”、“昆仑巅”、“西天净土”、“仙境”、“天上白玉京”……

时至今日,凌青鹭知道,这个秘境,就是自己要找的“鹿灵遗迹”,藏有sss天赋之秘的所在。

“天空回来的那一天,秘境入口会打开,迎接祂们的归来。”大地之灵继续在凌青鹭脑海里说着,“但这是最后一次归来,如果你也要去找什么东西,那么,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凌青鹭蹙眉,有些不解,“你想要我做什么?”

鹿灵忽然集体现身,告诉他这么多事,总不能是无缘无故的。

鹿灵的眼睛凝视着他——很难形容祂们眼睛的样子,因为只是一团白光罢了,可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出来,自己正在被凝视。那语言直接在他心底响起,祂传递的只是一股意象,但这段意念在凌青鹭心底直接化成了声音,他听到鹿灵在说:“亡者……太多了。”

凌青鹭心中一动,“是我在这里烧衣冠冢,才把你们引来的?”

巨鹿轻轻颔首,又说:“不要再杀生。”

“可杀生的不是我。”

鹿灵说:“只能和你沟通。”

祂将意念传输过来,虽然并未用文字叙说,但凌青鹭很快就明白,自己能和鹿灵沟通、包括能如此亲近鹿灵,都是因为自己对道的领悟更深。倘若没有这份领悟,即使鹿灵在他心底投射千言万语,他也是听不懂的。

凌青鹭意识到:“难道,那些在森林中被你们所救的人,都是因为悟性极佳,对道有更深的领悟?”

“对天地自然尚存敬畏者、信念坚定者、心怀善念者,这样的人尚存一丝信仰之力,可以被我们感知,并施以帮助。”

“你找上我,是想让我阻止这场杀戮?”

鹿灵的意志中掺杂了一丝悲悯,祂缓慢点头,“亡者的不甘,积聚在这里,负面意念太重。”

是啊,怎能没有负面意念。若是死在海怪手里,好歹也算英勇奋战过,现在却像猎物一样死在和和自己同等的修道者手里,又岂能甘心?

凌青鹭沉默一阵,说道:“其实这很简单,只要你们现身转一圈就可以了。他们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引鹿灵出来,沾染到你们的气息,好在秘境开启时混进去。”

鹿灵道:“灵体十分虚弱,不能贸然靠近人的杂念。除非在你身边,否则,无法像这样现身。”

凌青鹭顺毛似地摸了摸眼前的光团,笑道:“我这么特殊吗?”

这巨大的生灵似乎极为享受,将脸颊往他掌心蹭了蹭,“在你身边,很舒服……”

凌青鹭背靠一颗树干,盘膝坐下来,任由鹿灵在自己身边蹭来蹭去。

他就这么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周围只有那孤零零的衣冠冢,和一小堆烧了半夜的灰烬。除此之外,一切了无痕迹,昨夜被白色精灵簇拥的幻景,仿若只是一场大梦。

回到队伍里,徐二凑上来问他昨晚去了哪,凌青鹭不动声色地遮掩过去。随即,全队动身出发,离开废墟区域,进入了湿地区域,继续搜寻剩余的参赛者。

赛程进行到中途,出现了让观众想都没想过的一幕——所有的参赛小队,竟自动自发地划分为两个阵营,两相对峙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0章 遗落千万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靠学术称霸两个世界
连载中量子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