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该秀还得秀

冯招娣也不是纯蠢,民师和公办教师的区别,在沈家的耳濡目染下,她还是拎得清的。

甚至以前也没少借这事骂自己男人没出息。

更何况,远离娘家PUA茧房后,她也渐渐开始长脑子。

丈夫上进挣前程呢,为啥不支持?

他前程好,自己和女儿不也能跟着过好日子么。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沈慕舟就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走上了轰轰烈烈考编路。

只是,刚上路就被迎头痛击。

痛击他的,还是他的亲亲小闺女。

小闺女是个贴心宝宝,也是个好奇宝宝。

贴心宝宝陪着爸爸一起看书。

好奇宝宝表达了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注意到这一点的沈文远,当下就眼睛发亮心花怒放。

因着那个文心入梦,他立刻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给小孙女启蒙。

谁知,这一启蒙,就发现孙女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但凡他教过的汉字,她直接就能读会写。

甚至简单的诗词都能一遍成诵。

就连数字和算术,也能轻松掌握。

沈文远彻底不淡定了。

抱着孙女高兴到发狂:“天才啊!天才啊!”

“祖坟冒青烟啊!我沈门出了个绝世天才啊!”

沈文远犹如范进中举,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冯招娣在一旁看着,有些怔愣。

眼前的情境,显然跟她的三观很冲突。

从小,她接受的思想就是:女儿不算传后人,都是将来要嫁出去的赔钱货。

所以,此刻的她,满脑子问号:祖坟冒青烟这事,不是该应在男子身上么?

一个女孩,算什么沈门出天才?

作为卑微性别女,冯招娣可不觉得自己配跟“冯门”这种高大上的词联系在一起。

也从来没谁会对她寄予氏族厚望。

那都是男人们的事。

如果是以前的她,甚至会当场对公公的说法嗤之以鼻:一个丫头片子,谈什么祖坟?算什么沈门?

哪怕,被推崇的这个“丫头片子”,是自己女儿。

毕竟,上辈子,她就是如此。

上一世,考上研究生的沈梦砚,作为沈家当时的最高学历,被记上沈家族谱的名人榜。

冯招娣这个母亲却是嫉妒到发恨:凭什么?一个丫头片子赔钱货,凭什么有这般荣光?!

自家兄弟和宝贝侄子们,可都上不了冯家族谱名人榜呢。

一个丫头片子赔钱货,凭什么?

正是因为这份心理,她后来踩起女儿更是变本加厉。

每每出口,都是最扎心的贬损和咒骂。

一口一个“没出息”,竟是足足骂了一辈子。

是的,一个小学没毕业也没挣过一分钱的农村妇女,骂一个top大学数学硕士“没出息”。且一骂就是一辈子。

会读书有什么用?没看别人家女儿早早就出来挣钱了么。

会挣那么点钱有什么用?没看别人家女儿傍上富豪,直接包揽了弟弟的房车和婚宴彩礼么?

……

上辈子,她对女儿无底线的踩踏,跟后来沈梦砚的恶毒公婆几乎不分伯仲,双方交相辉映,共同扼杀了沈梦砚一切幸福的可能。

还好,这辈子的冯招娣,已渐渐被熏陶得不一样。

此时此刻,她虽然仍旧混沌,却在看到女儿被这般重视吹捧后,本能欢喜。

自己生的孩子有出息,是好事呢。

激动的沈文远,这会心思又开始活络了:“宝啊,咱还是考少年大学吧。”

妥妥的神童啊,不去少年天才班可惜了。

天才,就应该在天才扎堆的地方培养啊。

沈梦砚却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手也摆出了残影:“不不不,不去。”

看这可爱的小模样儿,沈文远又有些好笑:“为什么呀?”

这原是随口一问。

但沈梦砚的回答还是戳中了他的心巴巴:“我要读燕北大学,还有华青大学。”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回答,却仍是让沈文远心花怒放。

“唔,好。燕北大学好。华青大学也好。”

沈文远点头如鸡啄米。

这两所首府双璧当然是好。

而以孙女的聪明才智,显然这两所学府已近在咫尺。

沈梦砚却不这么认为。

不管是燕北大学和华青大学这种顶尖学府,抑或华科大学少年班这种天才集中营,都是真正超高智商才能考进去的地方。

沈梦砚这点重生优势压根不够瞧。

更何况,作为后来人,沈梦砚比谁都清楚将来世界的精彩纷呈。

在时代潮流中占尽先机,显然比勉强苦学更有性价比。

一旁的沈慕舟,眼看老爹和女儿在沉浸式探讨该上燕北还是华青,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是他曾遥不可及的梦想呢。

毕竟,谁还没在小时候纠结过该上燕北还是华青呢?

然而,刺激还不止于此。

“爸爸,爸爸,你也要加油哦。”

稚嫩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满满的期待。

“爷爷说,我很腻害呢。爸爸一定更腻害哦。”

这腻死人的萌,让怂爹老父亲一时无言。

咋言?

说我不腻害?

我连个普通大学都没考上?

在女儿澄澈无害的眼神下,沈慕舟是真说不出口。

最终,他顺从点头:“那当然,爸爸老腻害了。”

在女儿面前吹出去的牛,老父亲跪着也要完成。

此后,沈慕舟真的彷如换了一个人,除了正常上课,就是没日没夜地看书,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这份从未有过的努力,也确实让他首战即告捷,直接比上辈子早了十年入编。

沈梦砚默默表示满意:早十年入编,后续的操作空间就大了。

是的,在沈梦砚的计划里,怂爹转公只是开始。

后面,才是重头戏。

不过,此时的沈慕舟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自己的转公喜宴上,他红光满面跟来祝贺的亲友们推杯换盏,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巅峰满足感。

然而,小萝卜头已经端着小水杯来敬水了:“爸爸,继续加油,更上一层楼哦!”

一语出,全场惊。

这、是一个三岁孩子说的话?

没文化的亲友倒还好,只觉得小姑娘伶牙俐齿。

有文化的亲友却恍惚了:刚才,她是说了句唐诗吧?

当然是。

那是小小女儿的诗意小皮鞭,催着懒爹奋进。

“哈哈哈~”

沈文远已经见怪不怪,也红光满面笑着帮腔。

“是啊慕舟,你可不能骄傲。没看小砚都说了嘛,要继续加油,更上一层楼呢!”

沈慕舟瞬间红温。

啥意思?我这都转公了,还有啥好更上一层楼的?

好吧,退一万步,就算还要继续上进,那也应该先歇歇吧。

自己这不才刚考上编制嘛,还没松快两天呢,咋又要更上一层楼了呢?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显然不让。

因为席间的人三杯酒下肚,已经开始吹上了:“我们慕舟是聪明啊!满十里八村打听打听,谁能一次考公就过?没谁!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对对对,我们慕舟可厉害了!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是啊,这才哪到哪?才刚开始呢!我们慕舟啊,将来那是前途无量!!”

“噗!咳咳咳~~~”

沈慕舟一口酒喷出,差点把自己给呛死。

这捧杀,也太吓人了。

啥大出息?啥前途无量?

明明他都以为人生圆满了啊,咋就才刚开始呢?

什么叫“这才哪到哪”?您想到哪?!

沈慕舟莫名有种即将被套上绳子拉磨的紧张。

沈梦砚在一旁笑眯眯。

一个只想让老爸上进的小萌娃,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无非就是想把亲爹架在火上烤而已。

当然,同时被架上去的还有她自己。

“慕舟自然是聪明。但沈老主任您的小孙女才更厉害呢。‘更上一层楼’啊!这可是唐诗!小孙女才多大?我记得喝她满月酒也才三年前吧。这就能背唐诗了?”

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的老校长,有了职业敏感度。

沈文远也没遮掩。

他不认为孙女的天才需要藏拙。

所以大大方方承认:“是啊,我们小砚三岁。这首王焕之的《登鹳雀楼》,是前两天刚学的。不只能背,还能写呢。”

“还能写?!”

这下所有人都惊了。

在场不乏跟沈文远同行的各类教育界人士。

大家的职业敏感度,也跟着纷纷苏醒。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啊。

不只能背,还能写?

更夸张的是,她甚至能灵活运用,摘出合适的句子给爸爸加油!

这是三岁小孩能干事?

料到众人不信,沈文远笑着放下筷子,红光满面吩咐:“慕舟,取纸笔。小砚,现场写一个!”

“……”

看自家老爹屁颠屁颠去拿纸笔,沈梦砚只觉满头黑线。

她不是怕被架上来。

早早扬名、为自己未来的狂拽酷炫做铺垫,本就是她的计划。

只是,小朋友现场表演什么的,真是太尴尬了。

尤其,还是个包裹着中年芯的“小朋友”。

但——

想要卓尔不群,该秀还是得秀。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以此为开篇,沈梦砚工工整整,写下了一整首唐诗。

连标题带作者朝代,没错一个字。

“天呐~神童!”

“真正的神童啊!”

全场由衷狂赞。

这一片赞叹声,显然让沈文远情绪更高。

老爷子当即一挥手,再度吩咐:“小砚,再来一首《静夜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我的妈妈叫招娣
连载中八步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