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的点心吗?闻着好香啊!”路人甲说着,忍不住再次吸了吸鼻子。
“是啊!虽然还没有吃到嘴里,但是只闻着这香味,还有看着这金黄金黄的色泽,一下子就能感觉到,这点心的味道一定不会差。”目光落在面包上的路人乙,跟着点头赞同。
……
有不少人都被连晚霞挎着的篮子,里面装着的面包吸引了注意力。虽然她们母女俩是生面孔,但他们更在意这新的点心是什么东西?
连晚霞并没有刻意卖弄神秘的意思,确定人已经聚集了二十来个,就拍了拍手掌,笑着开口:“各位客人,这是小妇人做的点心,名叫面包,一个可尝味,两个可回味,三个可饱腹。小妇人专门切了一些,让大家用来尝味,大家只管吃过之后再买。
一块面包被切成了十块,上面已经插上了竹签,所以想要尝味的人,只要伸手拿一根竹签就好。尝过之后,不管想不想买,这试吃都是免费的。所以尝过的人,哪怕不买,只是说上几句,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让我对面包再次进行改进,那也是可以的。”
这一番话说的客气又漂亮,让人听着心里舒服,所以有不少人就上前来,还注意不刻意拥挤,自觉排队。
面包当然是好吃的,而连晚霞切块的这三个面包,就是一个加了白糖,一个加了蜂蜜,一个加了白糖和蜂蜜的,让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进行对比,继而决定是否要购买?
要知道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需要长时间下去的,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现在家里的欠债还欠36两,连晚霞虽然没想着一口气把它们都还完,但也希望能够尽快。
然而家人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十来天的时间,她一直都有意无意的和家人更加亲近,也让她们自然而然的接受自己的变化,还不会产生太大的疑惑。
面包卖的非常顺利,一来是因为新鲜感,二来是因为连晚霞肯放料,不管是面粉,还是蜂蜜和鸡蛋,都是按照绝对正确的比例,所以做出来的面包,才能够这么绵软香甜。
很快,100个面包就卖完了。
因为面包真的很好吃,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十文钱3个的方式,只有12份是按照五文钱一个卖出去的。
总之程冬景就快速的收钱、找钱,尽量保证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才能够帮到母亲,让每一个客人的满意而归。
“娘,面包都已经卖完了,现在我们回去吗?”程冬景收好了荷包,问道。
连晚霞伸手一指旁边的店铺:“之前已经买了布匹,现在我们去称上十来斤棉花,得给我们每人都做一件新棉衣了。”
现在的时间是九月二十九,尽管还没有到要穿厚棉衣的程度,但提前做好了,才能有备无患。
在现代,到了冬天,当然穿的都是轻便保暖的羽绒服。而这个时代,想要做出一件羽绒服,所需要的羽绒不少,还得去有不小面积的牧场人家去收才行。
所以整体来看,还是穿棉衣最好。
上一次程家做棉衣还是在两年前,主要是给几个小的做,其他人都只是往旧棉衣里絮了一些棉花而已。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地区的冬天特别漫长,五个月还算是短的,最长的时候,甚至都超过半年。直到四月中旬,天气才开始逐渐转暖,然后过了五月初五端午节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夏天。
冬天之所以会寒冷,就是因为大雪和寒风,所以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待在家里,都要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顺利度过每一个冬天。
前世的连晚霞,即使在冬天,也依旧会坚持每天摆摊,除非碰上大雨和大雪的天气。
但她一向都不会亏待自己,所以暖宝宝、暖身贴、热水袋是一样不落的。
现在来到了这个朝代,成为了一个37岁,有亲人的妇人,一样要照顾好自己,也尽量要照顾好他们的。
那就要在能够做到的基础上,家里现有的条件上,尽量让自己好过一些,对待亲人也尽量的好一些。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连晚霞一直都在忙碌着。
每天做100个面包带到镇上去卖,其余的时间,就用来雕刻葫芦、做棉衣。
虽然连晚霞原来是不会的,但是看着程冬景和程秋雁做了一会儿之后,她再上手试试,也就逐渐学会了。
因为不会的缘故,所以第一件棉衣做的不是太成功,但她本身就是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况,做给自己的。
能够稍微上手了,第二件就做给小儿子,做的就好了很多,针脚什么的,都比较整齐了,做的还挺好。
女儿们就各自做她们自己的棉衣,还有给自己的孩子都做了一件,一家人是相处的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