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王执剑天下天下一统,弹指之间四分五裂。

五百年前,一位年轻人执剑率领乡野村夫们杀出重围推翻暴政一统天下,史称——星燎之征。其即位后改国号为姜,百姓尊其为姜文王。

文王执政期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他将国家分为五大版图,依次为衡仪、淮溟、仙篆、黍黎、幽澜。这五大区域分别由大战期间骁勇善战表现突出的将领管理。一时间君臣一体国泰民安,百姓终于不必受战乱之苦,不求神拜佛信奉虚无,因为姜文王就是他们的神!他们为文王修祠堂积功德,国家上下海清河晏歌舞升平,缔造了史无前例的大姜盛世!

可惜风云突变江河日下,铮铮铁骨顶天立地的姜文王在执政第五年时竟被美人迷惑声色犬马,最终竟落到个殂于掖庭的结局。

自此,天下大乱。

五大区域各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谁都想拔得头筹鲤跃龙门。所谓乱世出豪杰,不少能人异士突现助五位诸侯王一臂之力。

然,各自旗鼓相当呈均衡之势,斗到最后也没分出个成王败寇,五足鼎立的局势延续至今。

淮溟国,背靠淮海,靠制盐、渔业以及运输业赚得盆满钵满。淮溟仙人善用水,以水为剑以水为界。国家上下阶级分明尊卑有序。

黍黎国,悬河为其母亲河,滋养了无数生灵。黍黎人善种植谷物饲养灵兽。其产粮食常运往其余四国,其饲神驹遍布姜朝各地方便人们日常出行。

仙篆国,文人骚客聚集地,百姓几乎都善书画。仙篆太子一篇《字中仙》闻名遐迩,其中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真是上至八十老母下至学语婴童人人得以闻之。仙篆国仙人以笔为武器,其杀伤力不亚于利剑强弩。

幽澜有三宝,美人、美酒和美植,是个十足的享乐圣地。紫衣美女一曲迷迭舞勾魂摄魄,再搭配上上好的佳酿岂不快活似神仙。倘若厌倦了雕梁画栋琼楼玉宇,还可以去往山间观赏那奇株异植花攒锦聚。

衡仪国善制法宝,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优点。在姜朝有两类人,一类人天赋异禀天生自带灵力,随便努努力都能有所成就。可剩下的那类人资质平凡,无论再怎么拼命阅读仙书古籍修身养性也无法增强自身修为和灵力。可是这世上总有人不信命,既然没有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来。既然我自身资质平平,那我就借助第三方工具。这下,衡仪国的各种仙器法宝可就供不应求炙手可热了。无数人跋山涉水历尽险阻只为来此拜师求学,习得几件法宝奥义。就这样,衡仪国靠着庞大的人流量,贸易及其发达,国家富得流油。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五雄背后,是岌岌可危雨中浮萍的姜王室。身为天潢贵胄,手中却无实权,实在憋屈憋屈啊。

———

昏黄的灯光洒在茶楼中心的圆台上,周围零星摆着几张不大不小的方桌,桌边围着几个正磕着瓜子百无聊赖的观众。

台上那说书先生一拍板,怒目圆睁道:“文王一看美人愁容,即刻下令点燃烽火台……”

谢随打了个哈欠神色恹恹的,又是那老生常谈的烽火戏群雄了。姜文王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用烽火台戏耍群雄来朝。谁知紧要关头他再次点燃烽火台时,各诸侯国国王都不愿出兵,险些灭国。

谢随突然想到什么,嘴角浮起一抹笑意,不是因为故事情节有了创新,而是这说书人竟然敢在燎城说这话,在天子脚下骂他祖宗,真是有趣。

那说书人讲完这一话许是为了调动气氛,突然喊道:“哪位公子有想法可与在座各位一齐论议!”

这……有啥想法?烂大街的故事罢了,座下一时无人应答。

谢随却突然站起身,说书人看有人解围不禁松了口气道:“这位公子,您有何看法?”

“敢问阁下,烽火戏群雄这故事可是真实存在的?”

说书人佯作惊讶,努嘴道:“岂为不真?那烽火台至今现存于燎城以南。”

谢随笑笑,道:“我看不然,这故事必然为杜撰之文。”

闻言不少看客都将目光从台上移至台下,那说书人好奇问道:“公子何出此言?”

谢随眉眼如点点星光,仪态大方得体道:“其一,烽火之传,难越十里之距。而离燎城最近的黍黎国粲都也在千里之外,群雄何以知之?”

“其二,群雄来朝岂非一日,虽有神驹作驾短则也要三日长则达半月,你所言的诸侯共至,何以为之?”

谢随说完这些,重新坐回原位,台下静候三秒后顿时拊掌而笑,那说书人摸摸鼻尖渗出的冷汗逃一般地下了台。其余看客见此,纷纷拿着瓜果点心走去台下听曲。

谢随正待离开,忽被一人拉住衣角,他往后一瞥,正是那落荒而逃的说书人。

“这位公子,你可坏我大事啊?”

谢随一怔,问道:“何事?”

那说书人从袖间掏出几本画本道:“今日评完这书我本指望台下诸公购此画集,以谋些许药资,谁成想……”

谢随懂了,这是怪他横插一脚,断人财路了。

“那我买五本画集,您看成吗?”谢随试探着问道。

“成成成,公子真是仁慈宽厚,慷慨大度,真乃当世之贤达……”

他还搁那溜须拍马,谢随一叹气心想:“估计这厮平日连一本都卖不出,我又成冤大头了。”他将画册塞进衣袖里,转身走出茶楼。

谢随走上街头不久,视线中出现一抹熟悉的身影。管烨带着竹编斗笠手握长剑,一脸焦急地走上前来。

“太……”他刚张开嘴,立刻改口道:“公子,您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走啊,师父正找您呢!”

谢随咬了口糖画,漫不经心地答道:“安啦,我这就去找师父。”

两人就这么并肩走着,管烨似是想到什么,问:“你这糖画哪来的,不是说了我没试过的东西你别吃吗?”

谢随嘴上依旧不停,道:“一个老爷爷送的,没问题,好多人排队呢!”

管烨这下更担心了,一把夺过谢随手里的糖画,怒道:“怎么不送别人就送你,那老头是何居心?!”

“大概是看我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吧,嘻嘻。”谢随说完立刻向前跑去,顺带还回头做了个鬼脸。

管烨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喊道:“少爷慢点,别摔了!”说完迅速追上前去。

“师父,我回来啦!”木门瞬间被推开,迎面出现一张稚气未脱的俊脸。

谢随一进门就对着茶壶嘴喝水,俨然一副小流氓的模样,实在和他矜贵文静的长相不相符。

张中正摸一把白胡子,宠溺地看着爱徒道:“你可知今儿是什么日子啊?”

谢随放下茶壶,将衣袖拂过脸颊道:“谢随不知,还请师父赐教。”

管烨走进门,将那桌上的水滴擦干道:“今儿是您十六岁生辰啊,太子殿下。”

谢随一怔,瞬间喜笑颜开,缠着师父的胳膊撒娇道:“师父可有礼物赠予谢随?”

张中正弯着布满皱眉的眼角,轻抚谢随的黑发道:“当然有。”

说完他缓缓站起身拿出柜子里包裹严实的衣厢,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打开外盒。

谢随迫不及待地上前一瞧,竟是件漂亮的锦袍。袍身以白衣为底蓝边作辅,锦缎细腻光滑泛着柔和而内敛的光泽,深蓝色的丝线勾勒出精致的边饰,胸前的银线缠缠绵绵依稀绣着一只歇息的麋鹿,整件衣物看起来素雅又不失矜贵,内敛而不失灵动,简直是照谢随的喜好制成的。

“谢谢师父!”谢随一恭身,小鹿般的眼睛弯成月牙,活像个迎福的瓷娃娃。

张中正笑笑,拿手指虚点在谢随额间佯装指责道:“你啊你啊,做事永远不考虑后果。你把那些锦袍当了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怎么去见姜天子啊?”

其实他们这一路上盘缠完全绰绰有余,衡仪王谢庆尧十分垂爱独子谢随,加之衡仪国商业发达财力雄厚,他自然不会在钱上亏待孩子。

只是……这一路上谢随见过太多冻死饿殍、流离失所的可怜人了,他便把盘缠施给了一些无法维持生计的人。谁成想这傻小子撒钱没了度,到最后只好变卖锦衣求取钱财。

“这不有师父兜底嘛。”谢随眨巴着眼睛道。

管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将一个小盒子递上前道:“我这礼物实属轻贱,还望太子殿下不要怪罪。”

“怎么会呢……”谢随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条银色的腰带。

“管烨,我太喜欢了,这腰带和师父送的衣物绝配啊!”他高兴地勾住管烨的脖子笑道:“谢谢你啦!”

管烨一张脸憋得通红连连摆手道:“不用谢。”

张中正帮谢随将衣物重新叠好,又将一个小布袋塞进谢随手里道:“今日酉时燎城要走街,你拿着这些钱去好好逛逛,明日一早我们便动手前往姜王宫。”

谢随有些不好意思地望着手里的钱袋,不知该不该收下。

张中正笑道:“拿着吧,燎城作为姜朝帝京走街时必然灯火辉煌繁花似锦,你遇到什么喜欢的就买无需节俭。

谢随一躬身,高兴地出了门。

管烨正打算跟去,忽听张中正开口道:“修文 ,我有话对你说。”

———

走街,是姜朝百姓一月中最为盛大的一次活动。不同的都城有不同的走街之日,谢随还真是赶巧,帝京燎城所定的时日竟和他生辰为同一天。

谢随在随师父周游各诸侯国时见识到各种各样的走街活动,其中三个国家最让人印象深刻。

淮溟国鲜肴云集,幽澜国花团锦簇,仙篆国翰墨飘香。

不过平心而论,走街最最繁花的还要数谢随的故乡——衡仪国。

并非是衡仪国精于某艺,而是它囊括万千,你能在街上看到任何国家的宝物,琳琅满目物美价廉。

谢随走在燎城的街道,颇感失望。道路虽长,商贩也多,不过都是些旧玩意,不好看也不华丽。就连灯会也是黯淡无光,只是象征性的点了几盏。

他转念一想,其实也能理解。姜王室日间衰微,早已不复从前,眼下燎城不过是个空心的花架子。

谢随正想着,余光霎时闪过一抹白影,他抬头一看,是信鹤——黍黎国的灵兽,往来于各国之间用于传信。那仙气飘飘的信鹤飞翔姿势优雅但快速,一转眼就无了踪影。

“竫王殿下凯旋而归!竫王殿下打了胜仗啦!”前方传来振聋发聩的喊叫声,紧接着是人们的欢呼雀跃!

“我就知道竫王殿下一定会赢!”

“二皇子真是争气啊,比那太子殿下好了不知多少倍!”

“诶诶诶,谨言慎行啊,这要被那小气包听到可是要杀头的!”

“……”

谢随周围无数人边聊天边高兴地往走街中心奔去,他一袭白衣立在人群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小男孩拉住他的手笑得都看不到眼睛:“哥哥,快去前边一起庆祝吧!”说完便把谢随往前面拽。谢随无奈地笑笑,只好顺着男孩的步伐向前奔去。晚风微起,他的长发有些凌乱,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睛泛起一丝涟漪。

竫王殿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算起来,谢随和他已经六年没见了。

【1】出自《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文王执剑天下天下一统,弹指之间四分五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挽姜
连载中陈乐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