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听说子攸你前几日去了汝南王府上,竟还带了个童子回来?”元劭凑近了,压低声问道。

元子攸皱了皱眉,“子正成婚的大日子,怎又扯到我身上来了?”

“哎,就说是不是真的?你可真有胆量啊,去找汝南王也就算了,他府上那些童子是什么人,你真一点数也没有?”

“怎么?能是什么人?”元子攸疑惑道,“一个看门的童子,央着我带他离开,避避汝南王的气头,我正打算过几日就带他回去呢。”

“唉,”元劭气结,“算了。你就不觉得,这童子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吗?”

“没有啊……”元子攸想了一想,“对了,他跟秀娘似乎特别合得来,我倒觉有他陪秀娘说话,还挺好的。”

“那就随你吧,”元劭无奈,“不过我劝你,别再带这童子去找汝南王了,这事儿甚至连提都不必去提。”

元子攸抬了眼,问,“这是为什么?”

“反正……”元劭摇了摇头,解释不清,“反正你听我的就是了。”

“两位哥哥在说些什么?”一身华服的元子正走过来,笑问。

两人同时收敛神色,道,“没什么。”

大婚的日子,元子正自然没有在意,坐到一旁,对元子攸笑道,“多谢哥哥送的琴瑟,夫人说,她很喜欢,让我来谢谢哥哥。”

“如此便好,”元子攸也笑,忽然想起一事,道,“对了,丹阳王托我向你道喜。”他眼看元子正神色没什么异常,从怀里掏出一物来,说,“丹阳王说,他仓促之间寻不到什么合适的贺礼,只有手头一样从南梁带来的小玩意儿,送给你聊表心意。”

元子正拿来看了,原来是一对印章,玉质通透无瑕,雕工精致细腻,想必是出自大师手笔,其上篆文刻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可是难得的玩意儿。”元劭在一旁凑过来看了,道。

元子正显然也很是喜欢,在手心里把玩了一会儿,抬头笑道,“太谢谢他了,哥哥可一定要转告,说我很喜欢。”

“那是自然。”

元子正只坐了片刻,便被拉去应酬宾客,桌旁又只剩下元子攸和元劭两个。元劭叹了口气,“说起这位丹阳王,也真是……唉。”

“他是怕大家为难吧。”元子攸叹息,“刚才我说这话的时候,还真的挺担心子正会翻脸。”

“他叔叔又吃了败仗,他的日子只怕更难过了。”元劭道。

“只怕是了。”

“他的丧期也快满了吧,不知道满了之后,陛下会让他去做些什么?”

“说起来……”元子攸道,“陛下已经有一阵子没召见我了。”

元劭抬了抬眉,道,“这倒是奇了。陛下最近是怎么了?”

元子攸自然知道是为什么,却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说话间一个半大少年带着两个幼童跑了过来,嘴里唤着“爹爹”、“叔叔”。

年纪最小的幼童径自扑到元子攸怀里,另一个跑到元劭身边。那少年站在一旁,朝元子攸他们行礼道,“二位叔叔。”

这个少年自然是元子直的长子元宽,如今已有十三四岁,身形容貌愈发像他早亡的父亲,连眉目间的神色都如出一辙。年纪小的幼童则是元子直的幼子元文,此时大约六七岁,眉目干干净净清清秀秀,他本是极受几位叔叔和兄长宠爱的,但小小年纪一双眼瞳望去总似乎含着愁苦似的,倒是奇怪。而另一个孩子稍年长些,便是元劭的儿子元韶了。

在旁人看来,定会以为元宽与元韶才是亲兄弟,而元文只不过是一个与他们并无血缘关系的玩伴。

元劭小声教训儿子,“你小叔叔成婚的大日子,都叫你不要胡闹了,你还不听。”说是训斥,其实哪里有真正生气的样子。

元韶嘻嘻笑了两声,往元子攸身边一躲。元子攸笑道,“难得这样热闹,毕竟是孩子家嘛。连子正都不在意,哥哥就由他们去吧。”

“行了,”元劭也笑,“就知道搬你叔叔出来,玩去吧,别闹得太厉害就好。”

“谢谢爹,谢谢叔叔。”元韶顿时如得了赦令,“文儿,快来啊。”说着几个孩子一起跑远了。

“看着他们,真像看到十多年前的我们。”元劭远远望着他们的身影,叹道,“大兄沉稳,我最顽劣,子正……因为他的出生与父亲的死,我们总是最怜惜宠爱他。你看,多像……”

“今天是子正的喜日,哥哥不要再伤怀了。”

元劭沉默了一下,道,“你说的是。”

那一厢元子正不知正在跟何人饮酒笑谈,显得很是开怀,元劭见了,转头道,“如今丧期已满,子正都已成婚,不知我何时能喝上子攸你的一杯喜酒?”

“哥哥不必着急,”元子攸笑道,“总不会少了哥哥的。”

两人相视而笑,对饮一杯,都觉得那不过指日可待。

但终究造化弄人,他的婚礼,太多人缺席,他的那一杯喜酒,也只有化作天上雨,漫酹北邙山才行了。

这是后话。

至于元诩,终于还是没能亲征。

宫中看似一片平静,实则暗潮汹涌,但便是闹得不可开交,那一阵元诩也再没召见过元子攸。

这天宫中却传来消息,叫他在阊阖门外等候御驾,元子攸等不多时,就见元诩骑马自阊阖门内出,春衫宝马,年少意气,看上去竟然心情很好。

“走,陪我去永宁寺!”

元子攸疑惑不解,打马追了上去,笑问,“陛下不生臣下的气了?”

“哼,”元诩哼了一声,“我知道是你告状了。请得动六叔出马,算你厉害!”可脸上毕竟是笑意。

“陛下究竟因何事开怀?”元子攸忍不住问。

“先不说,”元诩笑道,“等到了永宁寺,再告诉你!”

两骑一前一后到了永宁寺,元诩步履轻快,一路走到佛殿上,向那金佛恭恭谨谨地拜过,祈求了些什么,又拉着元子攸走到钟楼。

正是要鸣钟的时辰,钟楼的僧人忽然见到元诩,本能地联想起多年前的事,脸色白了一白,元诩忙笑着摆手道,“你且敲你的,朕今日不为难你们。”

那僧人唯唯应是,手起杵落,“咚——”长长一声钟鸣。

纵使隔了这么些年,元子攸依然受不了钟楼里这四面八方涌来的钟鸣,忍不住偏了偏头,元诩却在这时凑到他耳边,对他说,“我要当父亲了!”

“陛下说什么?”元子攸在钟鸣好似无尽的回音里回喊。

余音渐去。元诩却笑一笑,不再说了。

“咚——”那僧人又敲一次钟。

元诩又在他耳边,放大了声,道,“我要当父亲了!”

元子攸只是摇头,他依然不知道元诩对他说了什么。

元诩却又不说了。

第三次,钟鸣声响。

元诩扯开了嗓子,喊,“我要当父亲了!”

元子攸在惊愕中转头,这一回,他终于听清了。

“这是天大的喜事啊,”元子攸道,“子攸恭贺陛下。”

“是朕同外怜的孩子。”元诩道,二人步出钟楼,日光普照,一片明媚。

元子攸知道潘外怜是元诩最心爱的后妃,由她怀上元诩的第一个孩子,对元诩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若这孩子得以顺利降生,也许还能成为一个弥合元诩与胡太后之间龃龉缝隙的绝妙契机。

“消息已经传遍宫中了吧?”

“是啊,这样的消息瞒不住,跑的比什么都快。”元诩笑,“不过宫外,你可是第一个。”

“宫里只怕要热闹上一阵了吧。”元子攸笑道。

“是啊。”元诩说,“母后是希望皇后能怀上我的第一个孩子,不过我看皇后倒觉得无所谓,她送了不少礼物,中间还有玉璋,说是祝愿外怜能生下个男孩。还有尔朱嫔,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跟外怜说要自己做双小绣鞋将来给孩子穿。”

“尔朱嫔?”元子攸的脚步微微顿了顿,他从没有从元诩口中听过这个人。

“是尔朱荣的长女,入宫没太久。”元诩笑着解释道,“她年纪还小,我当她是个小女孩子看,不过这个小丫头,倒挺特别的。”

“啊,对了,是我忘了。”元子攸道,他与元诩一同走入永宁寺的高塔中,“陛下继续说。”

“御医说,外怜怀有身孕已有几个月了,早则年底,晚则明年年初,我就要当父亲了。”

“多谢陛下提醒,”元子攸笑道,“我这就要去四处物色,将来送些什么贺礼才好。想来,陛下一定希望是个男孩了。”

“我倒是无所谓,但凡外怜为我生的,男孩女孩我都欢喜。”元诩道。

两人一层一层登塔,到了高处,春风拂面,俯瞰洛阳一城花。

“听说前几日,霸城县公也成婚了。”

“是啊。”

“呐,”元诩扯下一块腰佩,“这个,就算我赠给霸城县公的新婚贺礼吧。”

“陛下?”

“你拿着,又不是给你的。”元诩把那腰佩塞到元子攸掌心,“霸城县公成婚,我总得有点额外的表示吧。”

“那……那么子攸就替弟弟谢过陛下。”

元诩摆了摆手。

九层高塔上,他放声大喊,“啊——我要当父亲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听钟鸣·元子攸传
连载中醉里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