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骤变

距离冬狩还有两日,外头朔风飞雪,帐内恰是**时。

长公主寝宫,那席销金牡丹罗帐前,越窑青白凫鸭炉被烛火抹上一层淡金色,如意花头足的承盘上,一双小鸭依偎卧于莲蓬台间。炉内仅余一点残香,袅袅青烟时断时续。

帐中人的呼吸亦是时断时续,时沉时浮,最后化作汹涌的浪潮越冲越急,终是那一霎那,倾泻如瀑。

半晌,长公主瑞安意犹未尽,似临九重天,飘浮于云端。

若是与其他男人**一度,事后她定会速速招侍女提水净身,置换床褥,不想留下任何污垢。然这人,她丝毫不嫌弃,反而极想拥有他的气息,乃至他的汗水,湿漉漉地黏在自己身上也不觉腌臜。

瑞安含着深深的眷恋伏在百里逍遥身上,手指在他胸前画着心的形状,一颗,又一颗。

她的心,为他发烫,发颤,尤其巫山**之际快要发癫发狂了。明明那人适才也颇为忘情,使劲儿冲着,似要将她揉碎了摁入血肉里。可事后,他总显得几分疏离,若冬日冷月,散发着寂寥的光华。

彷佛最后那几缕在火烛银花里飘游的兰麝轻烟,终将淡然消逝。

总是如此。瑞安只觉委屈,极想从这男人嘴里讨得一些柔情蜜语,然身为长公主,她不会自贱身价。

瑞安不露声色,挪着软玉似的身子往他胸膛上方移去,懒洋洋的声音流至他耳畔:"阿尘,我听闻,西军那儿有个好机会,你可争取下。"

她高高在上,可以赐给他想要的权势、金钱。

百里逍遥从适才**中慢慢凝神,略微迷离的眸子转向她:"殿下的意思是?"

瑞安抬手点了点他的唇:"你也知,天兴节后,番国使臣重商白水盟约,狮子大开口,边境局势又将动荡。正月后,顾太师将亲自出使番国,与之协商。陛下焦心如焚,命令加强西北防御。现下,成德军、幽州节度副使位置正好空缺。"

十五年前,镇北侯百里羿管辖边境军区河北、河东等路,当年职衔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幽州节度使、镇北侯。成德军(真定府)本是镇北侯百里羿当年管辖的军队之一,主帅彭将军是百里羿的好友。燕京之战时,未等朝廷下旨,彭将军率先带兵援手,却迟来一步。战后,彭将军为镇北候喊冤,遭到撤职,气得重病缠身。

大周的节度使没有藩镇实权,兵权与财政权皆由朝廷统一管辖。大周重文轻武,由科举晋升,以致于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边防军力主要由枢密使部署。唯独西北军战力强大,因为常年抵御番国,最具实战经验。那些将士们长期驻扎于一处,军心团结,同生共死,不像其他军队采用将兵法与更戍法,以致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当年镇北候拥有统兵权,但发兵权、调动大规模军力须经枢密院核准,王蒙便是当时的枢密使,曾勾结誉王秦策的母后万贵妃,欲说服官家改立秦策入东宫,而镇北侯一直以来拥护太子秦旭,被万贵妃与王枢密使等人视为眼中钉。

现任枢密使张乾也不是个好东西。他曾是枢密院都承旨,掌管承接、传宣机要密命,当年接受王蒙指示,狼狈为奸,延迟了镇北军的火急军令,使得十万镇北军将士阵亡沙场。

皆是些佞臣与孬种!

百里逍遥恨得咬牙切齿,不过时机未到,他捺住满腔仇恨,挽起薄唇:"如能担任幽州节度副使,瑶尘心满意足。"

瑞安托腮看着他,眉眼弯弯,柔声道:"你喜欢便好。待冬狩结束,我便与官家讲了,让他正月之后,将你任为幽州节度副使。"

目前,百里逍遥担任马军司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五品官职,终究是困在京城里。他要,如雄鹰般终能展翅高翔,回到遥远的边疆,回到父兄血洒的沙场!

这一切本就属于他,而今却要卑鄙地利用一个女人,让她帮忙夺回来……

不过这些并非他最终的目标。

百里逍遥垂下狭长的黑眸,避开瑞安笑盈盈的脸儿。倘若三哥未死,瑞安便是他百里家族的女人,他的嫂嫂。可这位本是嫂嫂的女人躺在自己怀里,百里逍遥并不快乐。他恨,他痛,纵有千言万语却仅能沉默、隐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早已碎如齑粉。

"瑞安。" 百里逍遥低沉的声音略微喑哑,"我若任职,便会去到边疆,少说两三年,你会不会……"

闻及这番话,瑞安眸光流转,将脸凑近,端详他细微变幻的神色,"我会不会甚么?"

百里逍遥喉结滚动了下,静若深潭的眸子似乎泛起一纹波澜:"会不会觉得寂寞?"

瑞安眸光里隐藏的那份失落骤然转为冀望砰然跃出,心扑通急跳:"寂寞这词不贴切,换一个。"

百里逍遥抬眸,对上她灼热的目光:"你会不会,舍不得?"

终于等到了。

一句浅淡的话语,却如蜜糖般涌入瑞安的心里。

她蓦地抱住他:"当然舍不得! 瑶尘,你晓得我心思的,你这般聪慧之人,不会真就看不出来,我心仪你,我想,我想与你在一起!"

瑞安紧紧抱着他,肌肤相贴,湿汗相浸。这般热情似火,不像集万千宠爱的长公主。她舍弃矜持,舍弃高贵,如同一个普通女子对着自己的情郎倾诉衷肠。

百里逍遥眸底许久未有湿润的感觉,迟疑了下,抬手抚摸她的秀发:"瑞安……" 最后那声绕在舌尖的"对不起",他却硬生生咽下了。

冬狩计划就在后日,他忍辱负重十五年,胜败在此一举。其实他不再需要利用她,今夜得诏前来,并非为了索取什么,而是,他也想与这女子纵情相拥。

许是最后一回。

香炉燃尽,帐内倏然冷了些,百里逍遥拥紧瑞安,侧头看了看窗外影影绰绰的飞雪。

"雪大了,后日冬狩,若是积雪太厚,你还是别去了。"

瑞安沉浸在喜悦中,没有发现他微颤的嗓音与往日略有异样:"你不也去么,我当然也要去。"

"陛下冬狩,我是护驾。" 百里逍遥晓得后日必将大开杀戒,不想瑞安经历血淋淋的一幕,恐有危险。

瑞安全然不知情,微微笑道:"我对骑射喜好已久,你晓得为何?"

在接近瑞安之前,百里逍遥早已将她调查透彻,熟谙她的喜好,彼时却发觉自己对她真正的心思所知甚少,也欲探究:"殿下缘何喜好?"

瑞安流露少女般的羞涩之情,忸怩道:"我若实话告诉你,你可不许生气。"

百里逍遥颌首,忽然极想亲吻她微微嘟起的红唇,竟是那般诱人。

瑞安盈盈一笑,坦然言道:"我出生时,父皇将我与百里氏的三郎定了娃娃亲,儿时我便想象,及笄之年,将会去到真定府,接近边疆生活,因而我自小习练骑射,即可防身,也能国之所需时,亲自披甲上场! 先前的长乐公主秦楚谣,也曾上过战场。她是我的姑母,当初嫁于百里羿将军。"

秦楚谣,长乐公主,母亲……

百里逍遥破碎的心硬是痛了起来。

瑞安瞥见他眼眶略微湿红,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赶忙道:"瑶尘你怎么了?我可没说要嫁给百里氏,那些皆是过往之事。十五年前,我年仅十岁,闻及燕京之战,百里家男儿皆然身亡,震惊确实震惊,可是,都过去了……"

须不知,正是她宴会那番话,令百里逍遥对她另眼相看,"那日万花苑宴会,殿下也曾提及百里家族,不觉得他们皆是罪臣?我听闻百里家族饶勇忠诚,那战一败涂地,被定为罪臣,其中或有蹊跷。"

瑞安吃了一惊,世人皆怕提及那桩战事,包括她所有的幕僚,生怕一句不当,引火上身。瑶尘却十分坦然,这也是瑞安缘何心仪他,他身上那股断金屈铁的力量,是其他男人尤其那些文士远远比不上的。

"你想听我的真心话么?" 瑞安迟疑。

百里逍遥颌首,与她凝眸相视。

瑞安却稍稍撇开头,神色转而端肃,说道:"儿时,我曾与百里家的三哥儿百里仁见过面,他来京时,带着幺弟,名叫逍遥。我问那小孩,为何他的兄长名为忠、孝、仁、义,而他却与众不同?那会儿,他五岁,比我小三岁,个子还没我高,却挺着胸膛,五岁大的小小男儿一脸骄傲,奶声奶气地说道,我叫逍遥,因为爹娘想我活得开心自在,不过,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保家卫国,愿为大周社稷舍身效命! 可惜啊,后来,燕京战后,姑母又带着逍遥来过京城,精神恍惚,许是失夫失子太过伤心,最终,抱着他跳崖自尽了……"

百里逍遥的拳头暗自攥紧,唯有他晓得其中真相,母亲跳崖,并非自尽,而是被那帮佞臣逼迫而死! 还有先帝昏聩,忠奸不辨,乱政祸国。新帝秦旭即位以来,为了维护先帝尊严,每每压下关于镇北军的案情,多年来依旧沉冤莫白。

百里逍遥的胸腔起伏着,嘴里硬生生地挤出两字:"可惜……"

瑞安唇角噙着一抹冰凉的笑意,眸光又重新转向他:"是呀,你说,那么小的孩子能道出那番话,他的家族又会是何等信仰?"

瑞安自来是个拥有独立见解的女子,有些话她说不得,因为触犯皇权,辱没先帝。彼时她对着自己信任的心爱之人,如实道出心声,"太史公书里,李牧反形已具,白起被逼自刎,难道他们皆是罪臣?相反。社稷倾覆之际,天子不能罪已,宰执亦不愿担责,总需一个足够分量之人来承担这国之罪,填平万民之怨。许多时候,世道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能够平息众怒的说辞。镇北侯功太高,忠太显,惟有他担得起这般滔天之罪。唉,人死不能复生,镇北军的鲜血也算是被用来祭奠如今的太平了……"

瑞安声音低沉,字字如铁,砸在冷寂的虚空中。

百里逍遥眸底湿雾渐重,扣在她背上的手指又蜷了起来,微微战栗。这位女子越是坦诚,越是待他好,他便越觉矢箭穿心,只想将她远远推开。彷佛只要离得足够远,他那身不由己的宿命,他那满身心的伤痕,便不会再玷污她分毫。

可他明明知晓,自从他居心叵测地接近她那一刻起,她便已被他拽入深渊。

这深渊,正是他自己。

……

李牧和白起皆是战国名将,栋梁之臣,却因功高震主,都被君主处死。所谓的权力博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文中镇北侯军队与大周制度,参考北宋背景。文里有些语句引自我之前的文[嫁金榜后震惊了]基于北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骤变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替********宠
连载中玲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