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距科举还剩1708天

钱氏和谢氏相觑一眼,眉眼都浮起了丝忧色,惴惴道,“那怎么办?”

“尽量少喝水吧。”

这话昨天李梦回就说过了,她们亦警告了家中孩子不得随意舀水。

然而情形似乎比她们想的还要严重,往北十几里,山路两旁的草枯死了许多,树叶干萎,落了一地。

又渴又饿的吴疾被满地枯败的景象吓得嚎啕大哭,“完了,完了啊...”

“闭嘴!”李梦回一脚踹过去,“继续走!”

日头已经爬到正中,所有人的脸都红扑扑的,短褐被汗水打湿,往下滴着水,他宛若不觉,高声道,“再走两里就休息。”

车上的李全归哀嚎一声,“怎么还要走两里,我渴了...”

李梦回语气不耐,“好好坐着,到阴凉地了我就给你水。”

昨天几岁大的小儿还乐意走路,今个儿就不行了,一会儿喊渴一会儿喊饿,为了不耽误赶路,李梦回就让村里人把家里年龄小的放车上。

即使这样,他们仍隔一会儿就嚷着要喝水。

李梦回只能骗说再走两里。

可尽管如此,到傍晚时,家家户户的水仍喝了不少。

他家人多,一桶已经见底了,吴疾因用水洗过澡,第二桶也只有一半了。

一停车休息,吴疾就火急火燎的找李梦回哭诉,“村长,我家没水了啊。”

李梦回刚舀了半碗水准备润润嗓子,被吴疾这么冒冒失失的一哭,差点手抖把碗摔了,拉长脸瞪着吴疾道,“不是还有半桶吗?”

“那半桶哪儿够?”

“谁让你不省着用?滚!”李梦回本就为缺水的事烦闷,哪儿有心思理他,同旁边嘱咐儿子换身干衣服的谢氏道,“咱家食物能吃几天?”

“五六天不成问题。”谢氏找出他的衣服递过去,余光斜着吴疾,目光微怒,“现在知道水不够了?白天王阿钱让你少喝点水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

李梦回皱眉,看吴疾的目光似要吃了他。

吴疾面色悻悻,“窝哪儿晓得谢梆他们找不到髓啊,况且我要推那么重的车,不喝髓囊个有力气嘛...”

“人虞阿楚的车比你家重,咋没看到她猛灌水啊...”谢氏嗤鼻,“丑话说在前头,你家的水要是没了你就等死吧,别指望谁救你!”

吴疾面色讪讪,“窝...窝...窝没喝多少髓的嘛。”

谢氏也准备换身干衣服,朝他翻了个白眼,叫着钱氏往草丛深处去了。

这一晚,楚氏以为村中小儿会缠着她学诗,为此她吃东西时比昨天快,哪晓得直到睡觉也没人主动提这事,不禁觉得奇怪,偷偷问虞有玥,“他们怎么不学诗了?”

虞有玥也纳闷,“要不问问王婶子怎么回事?”

“别...难得清闲,容我多学两首诗...”

“娘现在想学诗?”

“嗯。”楚氏轻轻点头,“学两首。”

虞有玥想了想,“那咱们学李太白的诗。”

虞有玥简单说了下李太白的生平,以及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想到楚氏走了一天的路,身心俱疲,不由得挑了两首简单的:《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谁知楚氏不尽兴,背完后问她,“阿玥,有没有难一点的。”

虞有玥瞅她一眼,“阿娘不困?”

村长刚喊停下休息就有人倒地呼呼大睡,她娘怎么反倒精神了?

“刚吃饱那会有点瞌睡,现在清醒了,阿玥,教娘一首长点的吧。”楚氏四下望了望,小声道,“凡事先苦后甜,娘先学难的往后才会越学越轻松。”

虞有玥在脑子里过了遍李太白的诗,道,“那咱学《蜀道难》吧,这是李太白送友人入蜀写的,想规劝友人不要羁留蜀地...”

这首诗主要描绘蜀道崎岖惊险,虞有玥像之前那样逐字逐句释义,完了再一句一句教她,但就在她念出“噫吁嚱,呜呼高哉”后,身侧传来了轻缓的呼吸声,她喊阿娘,身边人并没有反应。

倒是草丛外响起道低柔的女声,“阿玥,你在跟你娘学诗吗?”

虞有玥听出是钱氏,身形僵住,“是...是啊。”

“走了一天路不累吗?”

钱氏的声音带着疑惑,虞有玥朝她的方向望去,期期艾艾道,“累的,但我阿娘说必须学。”

“为何?”

“阿娘没说。”

“虞阿楚...”钱氏唤楚氏,似乎想问一问缘由,虞有玥道,“婶儿,我娘睡着了。”

累得睡着也要躲起来教女儿背诗,看来虞阿楚铁了心要给阿玥找个读书人做夫婿啊,她若有所思的上前帮忙扶虞阿楚,低低道,“阿玥,再次你娘再教你诗时能不能让你阿溪妹子也听听啊?”

大女儿的亲事有了着落不假,但还有个小女儿呢。

汴京繁华,若能给小女儿找个汴京城的夫婿,还能拉衬两个儿子一把。

虞有玥不知道她的心思,扶着楚氏的手再次僵住,沉默片刻道,“我和阿娘说说吧。”

这话没什么好说的,楚氏才是私下学诗的那个,怎么可能同意王清溪跟着她们,第二天清晨,听女儿一说就找钱氏拒了这事,神情倨傲,“阿玥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教她天经地义,阿溪凭什么跟阿玥比?”

钱氏正给两个儿子的水囊里装水,闻言,舔着笑解释,“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

“照你这么说,你推一辆车是推,推两辆车也是推,那就把我家的车也推了?”

“......”钱氏笑容牵强,“话不是这么说的...”

“那该怎么说?”

钱氏答不上来了,还是几步外的谢氏注意到两人表情不对过来问出了什么事,知晓经过后,劝钱氏,“想要阿溪学诗还不简单?下回虞阿楚教村里小儿的时候让阿溪跟着学不就好了?”

那也是不一样的,否则楚氏就不会私下教阿玥了,可话说到这个份上,她要拒绝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便道,“那就劳烦虞阿楚你多上点心了。”

“不算什么。”楚氏爽快地拂手,“别说阿溪,你们想学也尽管学。”

谢氏摇头,“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学那么多诗干什么?”

要不是范公的诗能保命,她一首也不想学。

不过,她不学,儿子们则是要学的,“虞阿楚,今天能教大郎他们诗词吗?”

“能啊。”楚氏心想自己特意学了四首新诗,不趁早教他们,等几日忘了怎么办?

思及此,她道,“什么时候学?”

“待会赶路成不?”

“成啊。”

楚氏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字字铿锵,但其他人就不行了,无精打采的坐在车上,表情萎靡。

王船儿可怜兮兮的问,“阿娘,能不能不学诗啊...”

钱氏抬头看他一眼,“乖,认真学,学会了娘给你肉吃...”

在荣州城买的鸡肉是火烤出来的,外皮焦黑,肉质干巴,故而得以保存到现在也没坏。

可惜肉对王船儿没了吸引力,他小手抚着桶盖,恹恹道,“吃了肉口渴,娘给我喝水吗?”

昨天实在渴惨了,故而现在更在意有没有水喝。

钱氏道,“娘给你水喝。”

王船儿立刻坐直,“娘没骗我?”

钱氏好笑,“娘又不是村长,骗你干什么?”

隔着四五米的李梦回撇嘴,和旁边挑着担子的谢氏商量,“背诗口渴得快,要不暂时不学了?”

“不行!”谢氏不容置喙,“水可以不喝,但诗必须学。”

“为何?”

“你怕是不知,自荣州出来,虞阿楚无论多累都会教阿玥背诗,依我看,背诗绝对大有好处!”谢氏语气强硬地对儿子道,“好好学,学不会看我不打你屁股!”

李全归屁股一紧,委屈的哦了声。

楚氏不藏私,一口气教了两首,意思也解释得明明白白的,奈何等孩子们困顿,磕磕绊绊背完已是太阳落山了。

一日过去,家家户户的水又少了许多,好在找水源的谢梆和虞大山回来说远处山脚有个小镇,镇上飘着炊烟,那儿或许有水。

李梦回振奋不已,同村里人道,“咱接着走,到镇上再休息。”

吴疾苦不堪言,脸上的伤还没好,眼下双脚起泡也快废了,撺掇郑氏问李梦回。

郑氏同他嘀咕许久才慢吞吞的走上前,“村长,小镇离这儿有多远?”

荣州出来她就没走过路,可还是消瘦憔悴了不少,李梦回看她一眼,下意识问,“是不是肚子不舒服?”

虽然不拿钱供吴家小儿读书,但他骨子里还是盼着郑氏平安生下一双儿女,因此他对郑氏说,“不舒服的话我们就休息片刻再走。”

郑氏惶然,“不...不用,我问问而已。”

想到吴家没多少水了,李梦回又以为她急着走,转身问谢梆,“这儿去小镇大概要多久?”

“半夜前应该能赶到。”

乡下人不懂时辰,平日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以谢梆也估不出要多久,只道,“我和虞大山先去镇上瞧瞧,完了在路旁等你们...”

“成。”李梦回提醒,“人生地不熟的,你们小心点。”

谢梆点点头,扭头就去自家水桶边装水去了,虞大山也回去跟妻女说话。

“方圆十几里的村子都没人,前边小镇真有水的话不知聚集了多少人,咱们是外地人,恐怕轻易取不着水,孩她娘,把咱家的铁钱拿出来,待会估计要用...”

楚氏给虞有玥递了个眼神,虞有玥忙爬上车扒拉装衣物的背篓,不多时下车道,“还有一贯六百多文。”

虞大山想了想,小声道,“孩她娘,能否数五百给二弟他们?”

楚氏点头。

虞大山舒了口气,又道,“和二弟说,缺什么在小镇备齐了,贵点没关系...”

楚氏应下。

虞大山不是村长,只能先管好自家的事,至于其他几家,则是李梦回亲自叮嘱的,到吴家时,吴疾要卖惨哭穷,李梦回直接甩下一句,“不想花钱就饿着!”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谁家祖坟冒青烟啦
连载中芒鞋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