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房里,白鸽的尸体直挺挺仰躺在地。
西门佐和北野尚坐在椅子上,两张脸惨白如纸,目光落在楚休言身上。
贺逢一走到楚休言身侧,低声道:“已经打发狱头家去了。”
楚休言点点头,视线在西门佐和北野尚之间流转,沉默了许久,才道:“我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希望她能主动站出来,无论她有什么苦衷,她有什么困难,只要如实相告,我们还是她的同伴,依旧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她,绝不会让她孤军奋战。”
北野尚一脸惊恐,扭头看向西门佐。只见西门佐低垂着头,身子正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北野尚以手掩嘴,不可置信地开口道:“西门,难道是你?”
西门佐闻言,身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继而突然松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无奈,还是解脱,她抬起眼眸,苦笑道:“果然还是逃不过楚参事的法眼,我无话可说,但在伏法之前,我想知道我是哪里露出了破绽?”
“不对啊!凶手怎么会是西门司捕呢?”贺逢一大骇,“饭食是狱头拿进来的,又是北野司捕盛好端给白鸽吃的,期间,西门司捕根本没有接触过饭食,她是怎么做到隔空在饭食中下毒的?”
楚休言淡然道:“毒一开始并没有下在饭食里。”
“怎么可能?”贺逢一指着一至六号的死老鼠,“这些老鼠都死了,说明饭食里确实有毒。”
“饭食确实有毒,毒却是后来才下进去的。”楚休言道,“北野司捕端给白鸽的饭食一开始是没有毒的,毒是白鸽毒发后,西门司捕趁乱投进去的。”
贺逢一又道:“可饭盒里的饭食都有毒啊!”
楚休言道:“实情是,西门司捕趁着北野司捕给白鸽送饭的间隙,在饭食里下了毒。等白鸽毒发时,为了掩盖真正的下毒手法,又趁乱在白鸽的饭食里下了毒。结果就是,给所有人造成了,白鸽因食用饭食而中毒身亡的假象。可事实上,毒杀白鸽的方式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简单、更直接。”
西门佐苦笑道:“什么方式?”
楚休言抬起白鸽的一只手,道:“夹竹桃毒不仅可以通过食用致人死亡,还可以通过伤口渗入皮肤,致人中毒身亡。而你就是利用夹竹桃毒的这个特点,在白鸽伤口处做了手脚。”
贺逢一道:“怎么做手脚?续筋膏是郗大师配好的,火麦草也是郗大师给的,她又是当着北野司捕的面换药,若是做了手脚,北野司捕难道会没有觉察吗?”说着,她看向北野尚。
北野尚摇摇头,道:“我不觉得西门有什么异常之举啊!”
“药没有问题。”楚休言盯着北野尚,“不过,因为你的无心之失,确实让西门司捕吃了点苦头。”
北野尚一头雾水地看看西门佐。
“我当时太心急了,”西门佐惨笑道,“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牙齿咬的。”
贺逢一道:“咬什么?”
“绷带。”楚休言道,“西门司捕因北野司捕忘记拿剪刀,情急之下,就用牙齿咬断了绷带。而她早已将杀害白鸽的毒下在了绷带上,她咬了绷带,致使她的中毒症状远远比北野司捕严重。”
贺逢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西门佐微微一笑,道:“倘若我抵死不认,你有证据证明你的推论吗?”
楚休言道:“你给白鸽包扎伤口时,为了不显得可疑,肯定不能无故佩戴手袜。加之北野司捕也没有提及你曾佩戴手袜,所以,你的双手直接接触过夹竹桃毒。夹竹桃毒毒性较强,而且不易清洗或擦拭,因此,只要让你清洗双手,然后用洗手水投喂老鼠,就会发现你手上沾满了夹竹桃毒,就能证明你接触过夹竹桃毒。”
西门佐道:“倘若我的双手接触过饭食,不同样也会沾染上夹竹桃毒吗?”
“就算你能解释手上的夹竹桃毒,但你要怎么解释你药囊中的夹竹桃毒?”楚休言扬眉道,“为了让一切都显得正常,你就必须不做任何掩饰,所以,你不得不将投了毒的绷带直接放进药包里,与续筋膏、火麦草放在一起。同理,我只要用清水洗一遍药囊,再佐以老鼠试毒,真相便昭然若揭。”
西门佐惨然一笑,道:“西门心服口服!”她说话气若游丝,双唇惨白中透着黑紫,像是身中剧毒的样子。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楚休言的手,“一定要抓住——”她嘴里渗出一口黑血,“仲涛。”
俄顷,西门佐身子一栽,彻底断了气。
南宫夏双眼通红,恶狠狠地瞪着楚休言,低吼道:“西门死了,你满意啦?”
楚休言紧紧握住西门佐的手,眼里噙满泪水,低声道:“放心,我一定会替你报仇。”
南宫夏推开楚休言,嘶喊道:“不用你在这里假惺惺,都是你,是你害死了西门。白鸽罪大恶极,本来就该死,西门杀他是替天行道,偏偏你非要揪着不放,一定要查什么所谓的真相,现在好啦,真相,你不是要真相吗?你要的真相害死了西门。”她双膝跪地,抱头痛哭起来。
东方佑和北野尚蹲在南宫夏身边,彼此搭着肩膀,将西门佐的尸体围拢在中间,脑袋埋在肩膀下面,为死者无声哀悼。
“西门一定有她的难言之隐,而她杀白鸽也算是替天行道,”慎徽道,“无论如何,她的一世英名都不能毁在这种人手里。今晚的事情,不管是真相,还是假象,出了这扇门——”她指向班房门,“西门就是因公殉职的英雄。我希望,我们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
郗望率先应道:“我同意。”
贺逢一立刻附议,楚休言旋即表态同意。
东方佑、南宫夏和北野尚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慎徽又道:“东方,西门的后事,就交给你与南宫、北野操办了。一应开支,不论多少,都记在我账上。务必,要让西门风光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