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六年六月,钦天监的浑仪突然渗出黑水。
裴既白盯着铜晷上凝固的诡异纹路——这是《汉书·五行志》记载的"晷血"异象,当年王莽篡汉前也曾出现。更骇人的是,沈晏近日咳出的金鳞竟开始泛出铁锈色,太医署的铜盆在子时接满时,盆底显出"荧惑守心"的星图。
"查清楚了。"程焕捧着从弘文馆抢出的《灾异簿》,"五姓七宗在各地同时修建'禳星台',用的全是寒门官员祖坟的砖石。"
簿册最后一页被血浸透,隐约可见《宋史·天文志》的摘抄:"政和二年,妖星现,宰相蔡京..."后面的字被刻意刮去,但裴既白清楚记得下半句是"以灾异逼宫"。
六月十五,长安突降黑雨。雨滴在朱雀大街上腐蚀出密密麻麻的孔洞,拼起来竟是《洪范五行传》的片段:"君失德,则天降黑眚"。
裴既白冒雨冲进太庙,发现高祖皇帝的金匮玉册正在渗血。翻开被血浸透的《灾异志》,其中记载永和元年日食的那页,被人用指甲抠出个"伪"字。
"他们要用天象证明陛下得位不正。"程焕突然指向窗外,"看贡院!"
黑雨中的贡院匾额竟在融化,露出底层暗藏的旧匾——"中正堂"三个鎏金大字在雨中闪闪发光,匾角赫然刻着"崔氏监造"。
六月廿三,裴既白夜探荥阳郑氏的禳星台。
石台上刻满《汉书·五行志》的灾异记录,但每段"水不润下"都被改成"寒门乱政"。更诡异的是台心那尊青铜浑天仪,其二十八宿的星位全部错乱,竟与沈晏咳出的金鳞排列完全一致。
"《宋史·汪纲传》载,嘉定年间有人用此法构陷忠良。"裴既白劈开浑天仪,里面滚出七颗刻着寒门官员八字的人头骨。
骨头的天灵盖上,用金粉写着《乙巳占》的谶语:"星孛于北斗,圣人受厄"。
七月初一,沈晏在早朝时突然昏厥。太医从他鼻腔取出的金鳞上,天然形成《天文志》记载的"五星连珠"异象——但本该象征祥瑞的图案,却诡异地缺失了火星。
"《晋书·天文志》说'荧惑消失,主大丧'。"王玦捧着星图出列,"请陛下下罪己诏!"
裴既白突然拔剑挑破星图。桑皮纸背面的暗纹里,藏着用《洪范五行传》拼凑的檄文:"金鳞现,伪龙出"。
当夜子时,白翎卫突袭琅琊王氏观星楼,在暗格里找到本《灾异篡》。这本伪书巧妙嫁接《汉书》《宋史》的灾异记录,将历代亡国之兆全对应到永和六年。
七月初七,黄河清淤民夫挖出块黑石。
石上天然形成的裂纹,竟组成《周易》"否"卦。更骇人的是,当裴既白将沈晏的金鳞按在石上,裂纹突然游动重组,变成《洛书》图案——但本该居中的"五"字位置,却是个血写的"弑"字。
"查这石头来历。"程焕突然发现石底刻着行小字,"贞观十三年,长孙..."
名字被黑血糊住,但《旧唐书》明确记载:那年长孙无忌曾用洛书石构陷吴王李恪。 七月十五中元节,五姓家主齐聚太庙。
他们捧出的《灾异联奏》上,按着七百个血手印。奏疏引用的四十三条天象记录,竟全出自《汉书·五行志》的凶兆篇。
"请陛下顺应天命!"崔氏家主展开卷泛黄的《乙巳占》,"荧惑已入紫微..."
沈晏突然咳出团金雾。雾气在殿梁上凝结成《天文志》记载的"景星"——这是最罕见的祥瑞,当年汉文帝继位时才出现过。
"诸卿博通典籍。"皇帝抹去唇边金粉,"可知《宋史》载景德元年事?"
满殿死寂中,裴既白抬进十口铁箱。箱中《祥瑞簿》记载着:当年辽军压境时,寇准用人工星象稳定军心。
七月廿三,长安突现双日奇观。
裴既白站在城楼,看着空中两个太阳之间,缓缓浮现出《天文志》记载的"日月合璧"异象。更震撼的是,沈晏咳出的金鳞突然飞向太阳,在光晕中组成《尚书》片段:"天命有德"。
此刻五姓的禳星台同时崩塌。人们从废墟里挖出刻满咒文的铜碑,碑文竟与《汉书·王莽传》一字不差。
"原来如此。"程焕擦亮铜碑边缘,"他们连天象都要伪造..."
碑底赫然刻着行新字:"永和六年八月,荧惑当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