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男子,看着面前不绝的长江水,对一旁的年长男子道。
“子敬,你说,为什么曹操得了荆州后,不好好庆祝,偏偏要追着一个小小的刘备不放?”
“还不惜重兵追几千人到当阳如此一场大战。”
“这刘备,是何许人也?”
刘备带着剩余的人驻留在了江夏,看着眼前的涛涛江水,对面就是吴候东吴的地盘了。今天会有一个人乘着小舟从那边过来,为刘琦的父亲刘表吊丧,那人便是东吴的鲁肃鲁子敬。
这日,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张飞还有赵云齐聚一堂,等候着东吴的这位访客。
“主公,今日孔明清点了剩下来的人数,发现.......”诸葛亮停顿了下,“发现除了糜夫人,还有那两位小姐也不见了。”
“你是说惠儿和爱儿。”刘备听后有些皱眉。
“她们怕是已经,落入了曹军之手了。”或者被乱军杀死在了荒郊野外。
刘备听后忍不住叹了口气,一旁的张飞看不下去了,“大哥,你就是太心软了,那两个小丫头片子从小到大啥品性俺可是看得真真儿的,俺和二哥她们都敢踹打,要不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俺可早就不受这窝囊气了。”
“大哥把她们养这么大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是她们远超了出嫁的年纪还赖在大哥这儿白吃白喝,不思恩情,更别说还不是亲生的了。”关羽抚着长胡子补了一刀,意思就是大哥该放手了,他的义务早就尽到了,别管那俩丫头了,这一切都是她们咎由自取。
当初要不是她们俩在那里闹,他们也不至于正巧就被追赶上来的虎豹骑冲了个七零八落,糜夫人因此丢了性命,军师和赵云还有少主还差点遇险。
刘备头疼地捏了捏鼻梁,挥了挥手道,“罢了,就这样吧,以后就别提她们了。”命一切都有天注定不是吗?
“主公,江东鲁肃到了。”
刘备起身,这个时候刘琦也来了,“快快有请。”
“东吴鲁肃,代表孙将军孙权,拜见刘琦公子和刘将军,为荆州牧刘表默哀。”
“刘琦代表家父,多谢孙将军和鲁肃先生。”刘琦鞠躬作礼。
“快起快起。”鲁肃扶起刘琦,也长长叹了口气。
“刘表遗憾,鲁肃也是心痛不已啊。”
鲁肃一转头,就注意到了一旁的张飞。看到了张飞,鲁肃就忍不住赞叹了起来,“哎呀,我们东吴有美周郎,想不到你们竟然还有美张飞啊。”
张飞平日里最不喜欢谁说他的样貌,因为入了秋冬阳光减少,最近他的肤色从夏天好不容易晒黑的小麦色又变得白皙了,即使常年征战和风雨岁月的蹉跎,也不曾让他留下什么裂痕。他气得涨红了脸,只是看到旁边大哥的眼色只好自己憋了回去。这也让他并不想在此多待了,气鼓鼓的他起身转身就离开了。
鲁肃看出来了对方并不喜欢在样貌上被这样评价,也就很识趣的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刘琦招呼所有人坐下后,鲁肃才和刘备道,“不知道刘将军下一步有何打算?”
刘备勉强地笑了笑,“刘备之前听说过苍梧郡太守吴巨,打算前去投奔,再图抵抗曹操匡扶汉室大业。”
鲁肃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那吴巨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在版图的边缘而且被吞并又是迟早的事,刘将军怎么可以托付于他呢?”
“我东吴孙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优待贤能之士,现在已有六郡,江南的英雄豪杰都依附于他,兵精粮足,足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刘将军为何不考虑与孙将军联手共同抵抗曹操呢?”
刘备听了后只是笑,看了眼旁边的诸葛亮,诸葛亮明意,这才道,“如今曹操已从江陵发兵,将要顺长江东下。孙将军真是深谋远虑,亮实在是佩服不已。”
鲁肃看了下两人,便以明了,“说起这个,我与诸葛瑾乃是好友。孙将军出发前特别交代,刘将军可派出一位心腹之人前往东吴与孙将军商议,以共建大业。”
“诸葛瑾是?”其实刘备已经猜到了一二。
“哦,是亮的家兄。”
听了鲁肃这番别有一番用意的话,刘备当下在心里琢磨了琢磨,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突然站出来,“主公,这形势危急,亮请求去向孙将军商议。”
刘备看了看诸葛亮的眼睛,这才点点头道,“好,孔明此去,一定要小心。”
“主公安心便可,亮去去就回。”
之后,诸葛亮便跟着鲁肃乘船去东吴柴桑了。
刘备坐在江边,看着湍急的江水,心中思绪早已飘去了远方。
两天后,诸葛亮跟着鲁肃乘船抵达了柴桑,下船后,早就约好了的马车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给诸葛亮和鲁肃撑船的船夫是刘琦安排的,给他们驾马车的则是船夫的妻子。
看来孙权也是挺着急的,诸葛亮刚到采桑,孙权就赶忙要见诸葛亮。看来孙权内部的事,也不是那么简单呢。就在诸葛亮细细思考着这东吴其中微妙之处时,不经意瞥到了赶车妇人的手。
突然诸葛亮大为震惊,只是碍于鲁肃还在自己旁边就不好表现出太大反应。努力按捺住自己疯狂跳动的心脏,直到见到了东吴之主孙权。
“琅琊诸葛亮诸葛孔明,见过孙将军。”诸葛亮恭敬一礼。
孙权看了看堂下之人,觉得有些眼熟,但是又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就赶紧摆了摆手,“孔明先生无须多礼。”
“孙将军,如今已是天下大乱,曹操现如今已消灭北边的所有诸侯,占据中原,威震四海,又意图南下取江东和剩下的城池。”
“但是,在曹操大军的面前,单薄的英雄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所以我家主公才会到此,希望能联合将军之力,共同匡扶汉室,抵抗曹贼。
”
“如果将军愿意抵抗曹操,不如及早和曹操断绝关系。如果将军不愿意,不如及早向曹操俯首称臣。”
“现在孙将军表面上看似是依顺朝廷,而心中却是犹豫不决,如此危急关头若是还不能做出决定,大祸就要降临。”
果然,诸葛亮此言一出,下面的人就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诸葛亮当然知道,这些人恐怕就是之前劝孙权降曹操的人。其实诸葛亮心中已经明了,这个江东之主孙权应该是心中早就拿定了主意了,只是他需要在众人面前演这一遭。
孙权眯了眯眼睛,看着面前隔了几丈之远的诸葛亮。
“假如真如你所说的那样,为何刘备不降那曹操?”
诸葛亮上前道,“我家主公乃汉室后裔,雄才大略,举世无双,众多将士大夫对他的仰慕如大江河水一样往海而去。如果大事不成,是天意也。如此怎可会再居于曹操之下?”
孙权转过头去,问鲁肃道,“子敬有何见解?”
“将军,肃有言。”
“子敬请讲。”
“将军,我们若是降了,不过就是换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到了曹操那边,曹操还会继续任用我们。将军若是降了,恐怕就不能像我们这般轻松容易了。”
听到这儿,孙权冷冷笑了笑,“我若是降了,会如何?”
鲁肃直起了身子,道,“将军若是降了,曹操可能会有两个法子处置将军。一是和刘琮那般,成了笼中之鸟。二则是杀之,以除后患。”
鲁肃一言,就让堂上本来持质疑和反对之人都闭了嘴。
“哈哈哈哈好!”孙权的笑声有着难以掩饰的凄凉,他对着所有人说道,“我主意已定,与刘备联手共同抵抗曹操,决不能把这吴国十万里故土和精兵拱手送给曹操。”
孙权转过身又问,他可没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放过诸葛亮,“但是,刘备最近战败,又有什么能力抵抗曹操呢?”
诸葛亮道,“我家主公虽大败于长坂坡,但是曹操在追赶我家主公的时候,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而且曹军远道而来,早已是兵马劳顿。现在陆续回来的士兵加上关羽的水军已有一万多人,再加上刘琦在江夏招募的兵马,也有不下一万人了。”
“亮认为,曹军跋山涉水,疲惫不堪,据说曹操军中,已有疫症出现。强弩之末,舟马劳顿,这在兵法中实为禁忌。孙将军,这可是功成名就的大好时机啊,一旦此战大胜,今日在座你我,皆为名垂千古。而这关键之日,就在今天。”
诸葛亮说完,余光瞟到了孙权身后的帐幔后的一个人的身影,想必那个人就是周瑜。
“哈哈哈哈哈哈!”孙权满意地大笑,“好一个诸葛孔明!”
“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孙权,今日此时,与他结盟。”
诸葛亮退下后,孙权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身影,问道旁边的诸葛瑾,“子瑜啊,那可是汝弟?”
“正是。”诸葛瑾恭敬道。“说实话,我们还常有书信来往。”
“子瑜的弟弟,当初为何没来为东吴效力?”
“唉,说实话,他来过。”诸葛瑾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为何没留下?”孙权有些惊讶。
“想必是舍弟好重口吃不惯江东的菜食罢。”诸葛瑾十分勉强的解释道,“他毕竟是个任性之人。”
孙权仔细回想了下,觉得诸葛亮可能确实是这样的人,“确实,不过子瑜觉得,让诸葛亮为东吴效力的可能性大吗?”
这可难到诸葛瑾了,“这,恐怕,难。”
“为何?”
“唉,”诸葛瑾又长叹了一口气,他怎会不知道孙权的想法,“我那弟弟性子倔得很,而且他已**于他人,恐怕不会想再易主了。”
这让孙权又细细思考了起来,他越来越好奇这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了。
诸葛亮终于回到了下榻的驿馆,刚进屋的他就鬼鬼祟祟的又遛了出来,遛出来的他直奔驿馆后面的马厩而去。
果然他在那里找到了船夫的妻子,也就是今日为他们驾马和牵马之人。按道理说这个马妇是那个矮瘦中年船夫的妻子,应该不会有多少精神气才对,但是身着褐土色长深衣的她却精瘦高挑,乌黑亮丽的长长直发被整齐的束在背后。
她带着大大的斗笠帽看不清面容,一路上她也不曾有过言语,此时她也只是安静的在马厩喂马,看上去丝毫没有察觉身后有人。
诸葛亮环顾了下四周,确定没人后,才轻声轻语道,“阿昭,阿昭,是你吗?”
见人依旧不理自己,诸葛亮有些焦灼了,“主...!”
“嘶!”刘备突然转过身,“那么大声作甚。”
“哈哈哈,没认错就好,我可不想闹笑话呢。”诸葛亮打趣道,“亮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这么久了也是第一次见主公女子打扮。”
刘备上前,压低声音小声问道,“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呵,”诸葛亮欲哭无泪,“阿昭这样说亮好伤心啊,阿昭身上的哪一处是亮不清楚的?”
“你...”没想到这诸葛亮竟这么会耍无赖,再加上自己现在的处境,又不好发作什么,估计诸葛亮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趁现在做了平时不敢做的事。
突然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诸葛亮耍无赖的打算,那就是正好赶来找诸葛亮叙旧的诸葛瑾。
“哎呀,二弟,你怎么能如此任性?竟和船夫的妻子都能有私情?”
诸葛亮:“???”
见有人来,刘备一把闪进了马厩里,也不知道刚才的事情被诸葛瑾听到看到了多少。
“看着我干嘛?上次你不是还在信里说你和你家主公那个上了吗?本以为你不要老婆和男人在一起也就算了,今天这个又是怎么回事?”诸葛瑾只道自己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自己这个弟弟还有这本事。
见诸葛亮没有反驳,而是用一种古灵精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诸葛瑾就知道,这事儿大概也就这样了。“好啊,唉,惜哉。”看来就算是自己,也不完全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
这时候又回想起了当年的事,诸葛瑾道,“二弟啊,当初邀你来江东,你怎么后来一声不响的就走了啊?”
诸葛亮淡然,“当初我来江东数月,要不是有兄长的引荐,我恐怕连一小官半职都没有。我也曾坐孙权堂下数月,他又何曾注意到过我?我写上去的本,他又何曾看过?”
“孙权他,不过是一个只知道围在他父兄那一辈留下的老人身边转悠的,小孩罢了。”
确实,孙权是有些偏爱用上一辈要求要重用之人的人了。他或许,并不太有自己的主心和主见。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弃他而去的核心原因,一个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都不确定的人,怎么能做他的主公?
诸葛瑾也知道诸葛亮心意已决,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而是两人上了驿馆的酒楼里点了菜,继续叙旧。
接着又相安无事的过了几日,在诸葛亮和江东协商完了所有的事宜,即将返程回樊口的前两天,刘备确认诸葛亮不会有任何安全上的事情后,就火速提前返回了樊口。
刘备在樊口驻军,每日都在江边眺望对面孙权的军队,这一日,有士兵过来和自己报告说在江面上发现了周瑜的船队。
刘备知道,对方很有可能是来找自己的,但是他并没有主动上前,而是派了个人前去周瑜那里慰问。
周瑜见刘备那边只是来了个慰问兵,心中有些不满,“周瑜有公务在身,不能把军务交代给一个慰问兵去完成,如果刘备能屈尊来和我会面,那实在是符合周瑜的愿望。”
刘备听了回来的慰问兵的转达了后,浅浅地笑了笑,便乘上了一叶小舟来到了周瑜的战船上。
“樊口刘备,拜见周大都督。”
“左将军多礼什么,快请进。”周瑜赶紧招呼了刘备进来。“我家主公已经决定与将军联合抗曹了,特意让我来专门转达。”
仅仅是转达的话,派一个左都督来,孙权这排面看来是够大的啊。
“现在确实是联合抗曹的最好时期,多谢孙将军的深明大义。”刘备想了想,问道,“不知道孙将军可有跟左都督提过,这次东吴可提供多少兵马?”
“我家将军的意思是,东吴现在可提供三万兵马。”
“。。。。。。”
周瑜旁边的黄盖见刘备如此反应,不耐烦道,“怎么!嫌少啊!”
周瑜咳嗽了声,“将军可知曹操这次带有多少兵马?”
“据说,八十万。”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