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此番秦有田一共派了数人前往长安求取封赏,其中既有演州城的旧属官员,也有星野寨的嫡系亲信。
领头的担心此行不顺,未敢让所有人一同入城,特意在城外留了两人作为接应。这两人一听说同伴尽数被朝廷擒拿,大惊失色,急忙策马赶回演州报信。
高元建那边调兵遣将尚需时日,大队兵马行进,自然不及单骑轻装迅捷。那两人日夜兼程,比朝廷兵马早一步返回演州,为秦有田与秦摇光争取到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秦有田得知消息大感震怒,心知与朝廷已无转圜余地,此战是在所难免。
不过待他怒气稍平,明澜与龚半通还是共同向他和秦摇光进言:这仗固然要打,但正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此时公然竖起反旗,恐成为众矢之的,并非上策。不如将一切罪责都推给宦官马兴恭,反正此人本就恶行累累,就说我们本为朝廷立下大功,马兴恭却嫉贤妒能,蛊惑圣上发兵征讨。如今我们起兵,只为清君侧、除奸佞。
秦有田思量过后觉得在理,便采纳了这条计策。
可这样一来,开战之前势必要有一篇檄文,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的立场。如今星野军中读书人依然不多,真正能执笔的仍只有明澜与龚半通二人。龚半通所长在于随机应变的谋略,真要论起文章才学,那是远远不及明澜的。
自从明澜真心投入秦摇光麾下之后,她便对外恢复了自己的本来身份。秦有田对此倒没什么所谓,星野军的女将向来不少,只要手下有真本事,他并不在乎对方是女是男。然而演州乃至整个宜西地区的读书人闻知此事,却是另外一番反应。
这些读书人既不会觉得明家的女儿如何有才,也不会认为明涣占了亲妹妹的名声有何不堪,反倒以一种恍然大悟的语气说道:“难怪‘明涣’不顾明家与栖梧书院的名誉,竟跑去投靠土匪反贼,原来她根本就不是明涣,而只是个小女子!果然女人格局狭小,毫无忠君爱国之心。”
明澜本就心气高,听闻这般议论,自是气愤难平。如今秦有田命她起草檄文,正好给了她一个宣泄的出口,尽管在这篇文中只能痛斥马兴恭一人之恶,她却将满腹怒气尽数倾注于笔端,写得极为锋利逼人。
写完明澜将初稿先呈与秦有田过目,秦有田识字有限,看不明白,便让她当面诵读。即使只是听,那些文绉绉的辞藻也让他似懂非懂,只觉得气势十足,正欲点头称赞,却忽然听见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眉头不由一皱。
“秦有田?”他低声念了一遍,像是自问,又像是问人,“我叫秦有田吗?”
明澜闻言一怔,心忖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反倒问起我来?
秦有田这名字当然是秦有田他爹给他取的,秦家祖祖辈辈为农,却始终没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地,只能仰赖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勉强过活,是以父亲为他取名“有田”,纯粹是寄托一份美好的愿望。可如今他已身居高位,早非当年那个仰人鼻息的农民,眼界岂能再囿于区区几亩田地?
更何况“秦有田”三字确实土气,毫无威势,倘若在两军阵前通名,岂不徒惹敌人嗤笑?秦有田越想越觉不妥,决意为自已改个新名。他坐在椅中凝神半晌,忽然抬头向明澜问道:“你方才文中提到‘九鼎’……那是不是指代天子的?”
明澜不知他此问何意,仍如实答道:“九鼎象征天命皇权。”正因如此,她才在檄文中斥责马兴恭怀觊觎九鼎之心。
说实话,马兴恭一个宦官,纵使权势滔天也绝无可能登基为帝,至多不过是架空天子、操纵朝纲罢了,说他觊觎九鼎其实并不贴切。但檄文本就为声讨而作,自然要极尽抨击之能事,将天下恶名尽加于其身。
反倒是秦有田,这一路走来,野心日渐膨胀。前些时日他还觉得能当上宜西观察使便心满意足,可朝廷的征讨之令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他恍然惊觉自己现在既走到这个地步,已是只能向前,无法后退。再加上他最近对大崇天子与大崇朝廷正在气头上,他终于不再犹豫畏缩,暗想自古未有不灭的王朝,这九鼎之重,难道只有谢家能掌,我秦家便动不得?!
想到此处,他心头一阵激荡,蓦地再次转向明澜道:“你说,若将我名中的‘田’字,改为‘鼎’字,怎么样?”
明澜顿时会意,不由蹙起眉,谨慎劝道:“大帅,我们此前已议过,眼下尚非举事良机。如此直白的名字,只怕……”
“太直白了不好,我懂,我懂。”秦有田又思索片刻,忽然抚掌大笑,一拍桌案,对明澜与在场众属下高声道:“秦扶鼎!从今往后,你们都记住了——我就叫秦扶鼎!”
如今天子受奸人蒙蔽,我秦某人“扶持九鼎”,总可以了吧?
为自己改定新名后,秦扶鼎又想起家中的幼子,遂向明澜问道:“我家那四郎,今年也四岁了,还没正经读书,名字就一直没定下来。明姑娘,你给琢磨一个?”
四郎?莫非他上头还有三位兄长?若真如此,年纪应当都不小了,为何从未听人提起?明澜心中生疑,便直言询问,并补充道:“寻常人家为兄弟取名,往往互有关联。还请主公告知另外三位公子的名讳,我也好为四公子斟酌一个相配的名字。”
秦扶鼎一摆手:“我就四郎这么一个亲儿子!说是老四,那是跟着摇光排的序。”
明澜闻言了然,没觉这何不妥,思索道:“少将军的名字取自天上星宿,那四公子的名字不妨也往这方面靠?”
秦扶鼎觉得这主意不错,只是虽说他也熟悉星辰,那都是种地时候看天记时令的土法子,对于书本里的星相讲究是一窍不通,因此催着明澜道:“那你快给我说说,那些星星都代表什么意思?”
尽管明澜也叫秦扶鼎一声“主公”,实际上她是冲着秦摇光才投效星野军的。她心里存着大抱负,一心要闯出一番大作为,这回秦扶鼎将她的才学用在为稚子取名这类小事上,她难免有些不满,只是碍于秦摇光的情面并未说什么,仍为他细细讲解起来。不过她到底不想掺和秦扶鼎的家事,只提供建议,并未主动替他取名。
而辞别秦扶鼎后,明澜转头就将这番对话原原本本告诉给了秦摇光。
此时朝廷大军压境在即,秦摇光全心扑在备战御敌上面。取名这类事她并非认为不重要,只是深感在此危机关头,应当先集中精力思索破敌之策,等到局势安定之后再从容商议名号礼仪不迟,毕竟战局胜负岂是一个好名字所能决定的?
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谁知当晚秦扶鼎竟主动寻来,先兴致勃勃地告知了自己改名的事,随即又说起为她四弟新取的名字“秦辰”。
“晨?什么晨?”秦摇光随口问道,“清晨的晨吗?”
“不。”秦扶鼎道,“是北辰之辰。”
北辰星,亦称北极星,又或者说紫微帝星,古往今来所公认最尊贵的一颗星,文人墨客笔下常以它来暗喻帝王。秦摇光微微一怔,心想看来父亲是真的有了争霸天下之心,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犹豫不决,倒也是件好事。
岂料秦扶鼎还继续道:“摇光啊,除了你四弟,我也为你取了个名字。”
秦摇光奇道:“我有名字啊,是大姐给我取的。”
秦扶鼎笑道:“明澜跟我说了,摇光星主征伐,骁勇善战,传说还是紫微大帝座下的先锋大将,没想到你大姐给你取的这名字倒确实很配你。不过‘摇光’作为大名,我总觉还是不太够正式,从今往后你就叫秦翊吧,立羽翊,字摇光。无论将来星野军走到哪一步,你都是我星野军第一先锋,第一号大功臣,你觉得怎样?”
翊,有辅佐之意。
在秦扶鼎看来自己的这番话相当于一种承诺,承诺即使今后自己真的建立了新王朝,她也必定会是辅佐新王朝的第一号大功臣,他想女儿应当会感到欢喜与满足的。
秦摇光目光一闪,有一瞬间的怔住了。
这并非秦摇光第一次感到失望,但从小到大她与秦扶鼎的关系大多数时候还是亲近的。她自幼性格外向,不仅干活利落,家中出了什么事也总能想出法子应对,秦扶鼎对这女儿是愈发看重,待她态度温和,遇事常常与她商量。血脉相连,加上多年相处的感情,让秦摇光即使偶尔察觉到什么不公也能够忍耐下来,只是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一旦失望的次数多了……
秦摇光下意识侧首望向窗外的辽阔星河。
一念之间,地覆天翻。
这时候的秦摇光反而相当平静冷静,没让秦扶鼎瞧出半分异样,笑了笑道:“好名字,多谢父亲。”
她看起来欣然接受了这个新名,简单与父亲表达了感谢,旋即又将心神转回眼前的战事部署。
现如今有什么天大的事,都重不过朝廷大军即将压境的危机。
就在差不多的时候,屈守诚的手下也快马加鞭赶到了宣南桐州,直奔桐山上的栖梧书院,将屈守诚的亲笔信交到宋璇手中。宋璇拆信读完,略略沉吟了会儿,忽然唇角微微弯起,竟露出一抹笑意。
高元建此人能力不差,至少比毕铨强上不少,以他为讨招使领兵再与宣南军联合,对于星野军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威胁。
这倒也是个试探秦摇光心志与能耐的好机会。
宋璇又思索了一番,收起书信,离开书院,径直前往了城中的宣南观察使的官署。
由于宋璇才名远播,宣南观察使兼桐州刺史邵鹏先前也曾邀请过她出山,希望她做自己的幕僚。然而宋璇既连朝廷授予的官职都不愿接受,又怎会屈就一个观察使的幕宾?邵鹏被拒,倒也不意外,平日里依旧对她恭敬有加。宋璇见他态度谦逊,并非蛮横无道之官,偶尔也会在政事上为他指点一二。
这些建议对邵鹏助益颇多,因此他对宋璇更是敬重,几乎要将她奉若上宾。此番宋璇竟主动登门来访,邵鹏颇感意外,连忙亲自出迎。两人见了面,宋璇也不绕弯,开门见山便与他谈起宜西演州之事。
高元建的部队目前尚在赶来演州的路上,朝廷另派的使者却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提前抵达桐州,将圣旨交到邵鹏手中,命他早作准备。
宋璇留意邵鹏神情,开口道:“邵大人似乎并不为此事担忧?”
邵鹏疑惑道:“这段时间我也有派人多方打探演州消息。星野寨能趁乱杀了毕铨、夺取演州城,绝非寻常乌合之众,自是不可轻敌。不过好在他们现在兵力有限,宜西牙军对他们也并非真心归附,随时可能倒戈。所以就算这仗不好打,最终取胜应当不成问题吧?”
宋璇虽有不同意见,却未反驳他此言,反而颔首道:“邵大人说得不错,此战即使最终能够取胜,也不会一帆风顺。届时宣南兵马疲惫,邵大人可曾想过,会有人坐收渔翁之利?”
邵鹏皱眉道:“阁下所说的渔翁指的是……”
宋璇手指落于面前桌案之上,案上正有一壶两杯,她先指向居中的茶壶:“原本宣南与岳南之间隔着一个宜西,王孝峰的岳南军虽兵强马壮,然而他欲攻宣南,总须先越过宜西,可是——”说着她又将自己的茶杯推向茶壶旁:“一旦我军进入宜西,岳南军若想来袭,便再无障碍了,不是么?”
邵鹏呆呆盯了桌案上那茶杯与茶壶好一阵子,才猛地回过神来,急忙问道:“不知宋公子可有良策?”
岳南节度使王孝峰在当今天下各地藩镇中实力颇为雄厚,纵非顶尖,却也远在邵鹏之上,邵鹏对他的忌惮自是要比对星野军深得多。好在宋璇既然主动前来,想必不仅仅是为了指出危机,总应该带着应对之策。
“秦有田曾主动向朝廷请封,说明他们虽有野心,却无反意。是朝廷执意派兵剿杀,才逼得他们不得不反抗。依我看,哪怕现如今他们内心也未必真想打这一仗。”宋璇从容说道,“倘若邵大人信我,我愿亲赴演州,或可赶在高将军兵临城下之前,说服星野军归降。”
邵鹏对于宋璇的才能当然是毫不怀疑,只是她向来性情淡泊,风姿清逸如世外隐士,此番竟主动愿为自己奔走,不免令人心生困惑。他试探着问道:“宋公子若去演州,那栖梧书院……”
宋璇淡淡道:“王孝峰此人品性不堪,曾纵容部下屠掠百姓。假若宣南落入他手,陷入战火之中,又哪里来的栖梧书院?”
邵鹏恍然大悟,既如此他疑虑顿消,连忙起身郑重一礼:“那便有劳宋公子了。不知宋公子此行可需我准备些什么?”
首先解释一下,“翊”这个字目前按照秦扶鼎的意思确实不是什么好含义,但是在后面的剧情里这个字会有一个新的含义,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与本文主题之一有关的含义。
重点,与本文主题之一有关。
到那时候摇光也会愿意接受秦翊这个名字的,所以从下章开始在正文提到摇光都是写“秦翊”了。
另外下章两位女主就正式第一次见面了,虽然还是后天更新,但下章不出意外就入v了吧,入v之后会日更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乾坤一念